ipv6地址抓包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拓扑图: 因为多路由,所以采用ospf配置将路由实现互通,从而进行抓包 ospf配置以R1为例 查看R4路由表 做完进行ping通测试 R4pingR3 R4pingR5 进行抓包分析 128报文 129报文 134报文 135报文 136报文 从中可以看出ipv6与ipv4区别: 1 首部长度 首部长度可变,IPv4首部的选项字段允许IP首部被扩展,由此导致数据报首部长度可变,故不能预先确定数据字段从何开始,同时也使路由器处理一个IP数据报所需时间差异很大(有的要处理选项,有的不需要).基于此…
1.拓扑图 2.配置ipv6地址,在拓扑图上对应位置标有对应网段,所在网段的端口按照网段配置,下图以r4为例 3.配置路由表,由于静态路由还要敲ip很麻烦所以使用ospf协议,下图为ospf配置以r5示例 在wireshark中看到相关报文说明邻居建立成功 查看路由表 4.测试网络是否通畅,这里用r5 ping r4,成功 5.开始抓包分析 128回送请求报文 节点的ICMPv6层收到一个echo request 报文后,可能会通知高层的进程. 源节点生成了标识符和序列号字段的值,这些值可以帮助…
Wireshark和 TcpDump抓包分析心得  1. Wireshark与tcpdump介绍 Wireshark是一个网络协议检测工具,支持Windows平台和Unix平台,我一般只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Wireshark,如果是Linux的话,我直接用tcpdump了,因为我工作环境中的Linux一般只有字符界面,且一般而言Linux都自带的tcpdump,或者用tcpdump抓包以后用Wireshark打开分析. 在Windows平台下,Wireshark通过WinPcap进行抓包,…
一.实验拓扑 二.配置过程 本处提供R1.R2.R4的详细配置过程(包含静态路由的配置) 1)      R1: R1(config)#int e1/0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85:1::1/64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 R1(config)#int e1/1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85:2::1/64 R1(config-if)#n…
1.拓扑图 2.配置ipv6地址.使路由器之间可互ping,用ospf配置.(R5为例) 查看路由表 试R5 ping 到R4 R4 ping到 R1 3.开始抓包分析 128返回请求(Echo Request)报文 ICMPv6层收到一个(echo request) 报文后,可能会通知高层的进程. 源节点生成了标识符和序列号字段的值,这些值可以帮助源节点将回送请求报文和返回的回送应答报文对应起来.数据字段中包含零个或多个任意内容的字节. 129 返回应答(Echo Reply)报文 ICMPv…
1.首先我们来构建拓扑:如下所示 2.对各个路由器进行配置使得网络ping通:命令如下 a)配置各路由器接口的IPv6地址,可由上图注释配置 b)配置各路由器的静态路由(此处举例R4) (global)  ipv6 unicast-routing                   //启用IPv6单播路由功能 (interface)  ipv6  enable                          //端口下启用IPv6 (global)  ipv6 route 2001:db8:…
Wireshark抓包分析TCP建立/释放链接的过程以及状态变迁分析 一.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计算机的网络体系结构 在抓包分析TCP建立链接之前首先了解下计算机的网络通信的模型,我相信学习过计算机网络的都比较熟悉,如下图所示是一个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以及五层模型的对比图.(此图来源于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版本书). 其中OSI模型以及TCP/IP的模型大伙都应该熟悉,至于说五层模型,就是讲网络接口层分成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关于这个问题,谢老这么解释的 2.计算机网络…
1. Wireshark与tcpdump介绍 Wireshark是一个网络协议检测工具,支持Windows平台和Unix平台,我一般只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Wireshark,如果是Linux的话,我直接用tcpdump了,因为我工作环境中的Linux一般只有字符界面,且一般而言Linux都自带的tcpdump,或者用tcpdump抓包以后用Wireshark打开分析. 在Windows平台下,Wireshark通过WinPcap进行抓包,封装的很好,使用起来很方便,可以很容易的制定抓包过滤…
目录 TCP\IP协议实践:wireshark抓包分析之链路层与网络层 从ping开始 链路层之以太网封装 ip首部 开启ping程序,开始抓包 由一个ping的结果引出来的两个协议ARP ICMP ARP:地址解析协议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总结 TCP\IP协议实践:wireshark抓包分析之链路层与网络层 @ 从ping开始 我打算从一个ping命令的抓包结果来结合实际分析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几个协议,先看一些无聊却重要的基础知识,封装过程图镇楼 链路层之以太网封装 我们都…
前言 坦白讲,没想好怎样的开头.辗转三年过去了.一切已经变化了许多,一切似乎从没有改变. 前段时间调研了一次代理相关的知识,简单整理一下分享之.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涉及 Proxy IP应用 原理/层级wireshark抓包分析 HTTP head: X-Forwarded-For/ Proxy-Connection/伪造  X-Forwarded-For/ 以及常见的识别手段等几个方面. 应用 Web 代理(proxy)服务器是网络的中间实体.代理位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扮演 “中间人”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