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本来想按照互联网的层级自下向上回顾这些协议的,但是今天实在得破个例,DHCP不得不说! 主机从一个网络迁移到另一个网络,那么IP编址的结构就要发生改变,当今主流有如下几种修改方案: (一)改变地址: 主机在移动到新的网络的时候改变它的地址,这里需要DHCP协议,将其和新的网络关联起来,这么做的话需要我们手动修改可能需要如下的命令 sudo vim /etc/network/interface 每次修改若想要使修改之后生成的IP地址生效,大部分情况下需要我们重启主机 /etc/init.d…
说到关于IP协议,就必须先说IP协议的两个特性: (一)不可靠性(unreliable) 不可靠性的意思是它不能保证IP数据报能成功地到达目的地,IP所能做的只是提供最好的传输服务,IP有一个简单的错误处理算法:丢弃该数据,然后发送ICMP消息报给信源端,任何的可靠性就必须由上一层的协议来提供. (二)无连接性(connectionless) 无连接性的意思是IP并不维护任何关于后续的数据报(datagram)的状态信息,数据报之间是平行的互不干涉,IP不维护后续的状态信息. IP数据报的格式如…
在TCP/IP协议族中,链路层的主要有三个目的: (1)为IP模块发送和接受数据报 (2)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受ARP应答 (3)为RARP发送RARP请求和接受RARP应答 TCP/IP支持多种不同的链路层协议,这取决于网络所使用的硬件,如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及RS-232串行线等. 两个串行接口链路层协议: SLIP:(Serial Line IP)它是一种在串行线路上对IP数据报进行封装的简单形式,SLIP适合用于家庭中每台计算机及都有的RS-232串行端口和告诉调制解调…
在TCP/IP协议族中,ICMP协议是一个介于网络层和传输层中间的一个协议,许多材料都会认为ICMP是网络层的一个部分,但是ICMP协议的报头是被包裹在IP协议之中的,而UDP协议又可以被ICMP协议包装,所以不妨认为它是在一个所谓的“中间层”. 一.首先看一下ICMP报文的类型来概括了解一下ICMP的主要功能: 当类型代码为0的时候,ICMP用于返回“不可达”差错:而当类型代码为5的时候,表示该ICMP报文表达“重定向”的操作.其余的类型代码皆可以和图中描述一一对应. 下列图是ICMP不同类型…
题外话:刚刚过去的半个月实在是忙得我喘不过来气,虽然手里还压着几个项目得在期末考试之前做完,但是想想还是更新一下随笔,稍微换个心情.另外小吐槽一下那些在博客园里原封不动抄书当随笔的人,唉真是....算了我不吐槽了哈哈,进入正题! TCP/IP协议有关的书籍我在图书馆里翻看了很多,虽说每本侧重都不大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TCP协议讲义的篇幅都是其他协议的三到五倍! 下面总结一下TCP协议里最核心的知识和一些细节,首先从Overview开始: 一.  一张图--TCP FSM 这张图是TCP协议…
/** 本篇博客由 126(127不可用) 2^24 -2 B 2^14 -1 128.1 191.255 2^16 -2 C 2^21 -1 192.0.1 223.255.255 2^8 -2 D)IP地址的重要特点 1)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a. 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对应于IP地址中原来的对应于现在的主机号.故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进行按位"与"运算(AND),就可得出网络地址, 由此可知: A 类网络的缺省的子网掩码是 255.…
在<在深谈TCP/IP三步握手&四步挥手原理及衍生问题—长文解剖IP>里面提到 单个TCP包每次打包1448字节的数据进行发送(以太网Ethernet最大的数据帧是1518字节,以太网帧的帧头14字节和帧尾CRC校验4字节 seq编码,在RFC793中,建议ISN和一个假的时钟绑在一起,这个时钟会在每4微秒对ISN做加一操作,直到超过2^32 据此推算,貌似单一线路,网络传输速度也就1.5*(1/4*10^6) = 375M/bs 对此的论据是:segments packets fra…
一.网络编程 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C:客户端 想体验服务的时候才会去找服务端体验服务 S:服务端   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服务,即时监听,随时待命 B/S架构 B:浏览器    想体验服务的时候才会去找服务端体验服务 S:服务端    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服务,即时监听,随时待命 实际上B/S架构也是C/S架构的一种 两种事物要想相互通信最基本的方式是通过一个规定好的协议去执行,然后就能得到有效沟通(通信),比如不同国家的人要想互相通话就得有个全球的语言标准——英语,全世界基本语言就是英语…
1. IP 1.1 配套协议 IP 是 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 . 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1)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2)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地址解析协议 (3)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4)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 OSI),简称为OSI模型(OSI model),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于ISO/IEC 7498-1. OSI七层网络模型(从下往上): 第1层 物理层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帧(data frame),它负责管理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