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IO与非阻塞IO 通常情况下的Socket都是阻塞式的, 程序的输入输出都会让当前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因此服务器需要为每一个客户端都创建一个线程. 从JAVA1.4开始引入了NIO API, NIO可以实现非阻塞IO, 这样就可以使用一个线程处理所有的客户请求. 基于NIO的非阻塞Socket通信 服务器将用来监听客户端请求的channel注册到selector上,启动一个线程,使用selector的select()获取求情的客户端的channel数量, 当监听到有客户端请求时,就通过Sel…
目录 非阻塞并发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概述 结构组成 基本不变式 head的不变式与可变式 tail的不变式与可变式 offer操作 源码解析 图解offer操作 JDK1.6 hops设计意图 poll操作 源码解析 图解poll操作 总结 参考阅读 非阻塞并发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概述 我们之前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学习BlockingQueue阻塞队列接口下的各种实现,也大概对阻塞队列的实现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阻塞 + 队列嘛. 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
/*阻塞 和 非阻塞 是对于 网络通信而言的*/ /*原先IO通信在进行一些读写操作 或者 等待 客户机连接 这种,是阻塞的,必须要等到有数据被处理,当前线程才被释放*/ /*NIO 通信 是将这个阻塞的过程 丢给了选择器,客户端和 服务器端 之间建立的通道,都会注册到 选择器上,然后用选择器 实时监控 我们这些通道上的状况*/ /*当某一个通道上 某一个请求的事件 完全准备就绪时,那么选择器才会将 这个任务 分配到服务器上的一个 或多个线程中*/ /*阻塞 与 非阻塞*/ 传统的IO 流都是…
还记得之前介绍NIO时对比传统IO的一大特点吗?就是NIO是非阻塞式的,这篇文章带大家来看一下非阻塞的网络操作. 补充:以数组的形式使用缓冲区 package testnio;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RandomAccessFile;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FileChannel; public class TestBufferArray { pub…
同步非阻塞IO (NIO) NIO是基于事件驱动思想的,实现上通常采用Reactor(http://en.wikipedia.org/wiki/Reactor_pattern)模式,从程序角度而言,当发起IO的读或写操作时,是非阻塞的:当socket有流可读或可写入socket时,操作系统会相应的通知引用程序进行处理,应用再将流读取到缓冲区或写入操作系统. 对于网络IO而言,主要有连接建立.流读取及流写入三种事件.linux2.6以后的版本使用epoll(http://lse.sourcefor…
相对于非阻塞通信的复杂性,通常客户端并不需要使用非阻塞通信以提高性能,故这里只有服务端使用非阻塞通信方式实现 客户端: package com.test.client; import java.io.Data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Data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
紧接着上一章,我们继续来研究NIO,上一章中我们讲了NIO 中最常见的操作即文件通道的操作,但实际上NIO的主要用途还是在于网络通信,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选择器,这一章我们就会对其进行讲解操作. 一.阻塞和非阻塞 传统的 IO 流都是阻塞式的.也就是说,当一个线程调用 read() 或 write()时,该线程被阻塞,直到有一些数据被读取或写入,该线程在此期间不能执行其他任务.因此,在完成网络通信进行 IO 操作时,由于线程会阻塞,所以服务器端必须为每个客户端都提供一个独立的线程进行处理,当服…
服务器 package com.java.xiong.Net17;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Channel;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ionKey;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or; import java.nio.c…
原文地址: IO读写的基础原理 大家知道,用户程序进行IO的读写,依赖于底层的IO读写,基本上会用到底层的read&write两大系统调用.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IO读写的系统调用的名称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基本功能是一样的. 这里涉及一个基础的知识:read系统调用,并不是直接从物理设备把数据读取到内存中:write系统调用,也不是直接把数据写入到物理设备.上层应用无论是调用操作系统的read,还是调用操作系统的write,都会涉及缓冲区. 具体来说,调用操作系统的read,是把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
转自:http://www.cnblogs.com/Mainz/p/3546347.html?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锁(lock)的代价 锁是用来做并发最简单的方式,当然其代价也是最高的.内核态的锁的时候需要操作系统进行一次上下文切换,加锁.释放锁会导致比较多的上下文切换和调度延时,等待锁的线程会被挂起直至锁释放.在上下文切换的时候,cpu之前缓存的指令和数据都将失效,对性能有很大的损失.操作系统对多线程的锁进行判断就像两姐妹在为一个玩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