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括 (1)自旋锁适用于SMP系统,UP系统用spinlock是作死. (2)保护模式下禁止内核抢占的方法:1.运行终端服务例程时2.运行软中断和tasklet时3.设置本地CPU计数器preempt_count (3)自旋锁的忙等待的实际意义是:尝试获取自旋锁的还有一个进程不断尝试获取被占用的自旋锁,中间仅仅pause一下! (4)在抢占式内核的spin_lock宏中,第一次关抢占,目的是防止死锁(防止一个已经获取自旋锁而未释放的进程被抢占! ! ). 而后又开抢占.目的是让已经释放自旋锁…
转载请注明出处:jiq•钦's technical Blog 引言 JDK1.4中引入了NIO,即New IO,目的在于提高IO速度.特别注意JavaNIO不全然是非堵塞式IO(No-Blocking IO),由于当中部分通道(如FileChannel)仅仅能运行在堵塞模式下,而其它的通道能够在堵塞式和非堵塞式之间进行选择. 虽然这样.我们还是习惯将Java NIO看作是非堵塞式IO,而前面介绍的面向流(字节/字符)的IO类库则是堵塞的,它们在数据从介质->OS内核这个阶段须要应用程序堵塞等待完…
近段时间开始学习<Unix网络编程>,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IO多路复用+阻塞式的服务端,在学习了非阻塞式IO后,有一个疑问,即: 假如调用了select,并且关注了几个描述字,当关注的描述字可读时,select成果返回并告诉我对应套接口已可读,此时采用阻塞式read或非阻塞式read去读套接口有何区别,既然已经告诉套接字可读,调用read怎么还会发生阻塞.即本问题,为什么IO多路复用需要采用非阻塞式IO. 当时理解不深,不知道该问题存在原因,第二天偶然刷知乎,刷到了这个问题.现解释如下: 1.…
在Linux应用编程中的并发式IO的三种解决方案是: (1) 多路非阻塞式IO (2) 多路复用 (3) 异步IO 以下代码将以操作鼠标和键盘为实例来演示. 1. 多路非阻塞式IO 多路非阻塞式IO访问,主要是添加O_NONBLOCK标志和fcntl()函数. 代码示例: /* * 并发式IO的解决方案1:多路非阻塞式IO处理键盘和鼠标同时读取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
一. 引言 在阅读spring相关资料,都会提到Spring是非侵入式编程模型,轻量级框架,那么就有必要了解下这些概念. 二. 侵入式与非侵入式 非侵入式:使用一个新的技术不会或者基本不改变原有代码结构,原有代码不作任何修改即可.侵入式代码结构则要与该技术产生依赖. 侵入式框架:引入了框架,对现有的类的结构有影响,需要实现框架某些接口或者基础某些特定的类.侵入式让用户的代码对框架产生了依赖,不利于代码的复用,当去除框架的时候,程序就无法运行.当然侵入式可以使得用户的代码与框架更好的结合,充分利用…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543672-id-3252604.html 自旋锁:如果内核配置为SMP系统,自旋锁就按SMP系统上的要求来实现真正的自旋等待,但是对于UP系统,自旋锁仅做抢占和中断操作,没有实现真正的“自旋”.如果配置了CONFIG_DEBUG_SPINLOCK,那么自旋锁按照SMP系统来编译.     但是为什么在UP系统中不需要真正的“带有自旋的”自旋锁呢?其实在理解了自旋锁的概念和由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重新查找了关于自旋锁的资…
自旋锁的思考: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2333160-1-1.html 近期在看宋宝华的<设备驱动开发具体解释>第二版.看到自旋锁的部分,有些疑惑.所以来请教下大家. 以下是我參考一些网络上的资料得出的一些想法,不知正确与否.记录下来大家讨论下: (1) linux上的自旋锁有三种实现:           1. 在单cpu.不可抢占内核中,自旋锁为空操作.           2. 在单cpu,可抢占内核中,自旋锁实现为"禁止内核抢占&quo…
linux内核--自旋锁的理解 自旋锁:如果内核配置为SMP系统,自旋锁就按SMP系统上的要求来实现真正的自旋等待,但是对于UP系统,自旋锁仅做抢占和中断操作,没有实现真正的“自旋”.如果配置了CONFIG_DEBUG_SPINLOCK,那么自旋锁按照SMP系统来编译.     但是为什么在UP系统中不需要真正的“带有自旋的”自旋锁呢?其实在理解了自旋锁的概念和由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重新查找了关于自旋锁的资料,认真研究了自旋锁的实现和相关内容. 一.自旋锁spinlock的由来  …
转自: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rcu/ 一. 引言 众所周知,为了保护共享数据,需要一些同步机制,如自旋锁(spinlock),读写锁(rwlock),它们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且是一种很有效的同步机制,在UNIX系统和Linux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获得这种锁的开销相对于CPU的速度在成倍地增加,原因很简单,CPU的速度与访问内存的速度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锁使用了原子操作指令,它需要原子地访问内存,…
转自:http://blog.csdn.net/liuxd3000/article/details/8567070 Linux 设备驱动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并发访问会导致竞态,linux 提供了多种解决竞态问题的方式,这些方式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 Linux 内核是多进程.多线程的操作系统,它提供了相当完整的内核同步方法.内核同步方法列表如下: 中断屏蔽 原子操作 自旋锁 读写自旋锁 顺序锁 信号量 读写信号量 BKL (大内核锁) Seq 锁 一.并发与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