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
网络-数据包在路由转发过程中MAC地址和IP地址,变与不变
】的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数据包在路由转发过程中MAC地址和IP地址,变与不变
关于MAC地址和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变与不变的问题: 结论:MAC地址在同一个广播域传输过程中是不变的,在跨越广播域的时候会发生改变的:而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是不会改变的(除NAT的时候),总结为 路由转发MAC不变,IP变. 我们知道的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要知道,MAC地址是用于同意物理或逻辑第2层网络上的设备间进行通信的: 而第三层地址(IP地址)是可以在多个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MAC地址是在同一个广播域有效的,那么去了另外一个广播域(网段)MAC地址肯定要改变的:…
转:数据包经由路由转发时源、目的IP地址及MAC地址变化情况
数据包经由路由转发时源.目的IP地址及MAC地址变化情况. IP数据包经由路由转发的时候源ip,目的ip,源MAC,目的mac是否发生改变,如何改变? A—–(B1-B2)—–(C1-C2)——-E 如上为例,B1和B2是路由器B上的两个接口,C1和C2是路由器C上的两个接口,A和E是PC,由主机A向主机E发送数据包,那么在主机A形成的数据包的目的IP就是E的IP,源IP就是主机A的IP地址,目标MAC地址就是B1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就是A的MAC地址. 由A发给路由器B,B经…
【VS开发】使用WinPcap编程(4)——把网络数据包存储到一个文件中
这里用到的数据结构是pcap_dumper_t,这也是一个相当于文件描述符的东西,我们在用的时候先指定pcap_dumper_t *dumpfp; 使用两个函数来存储网络数据,一个是pcap_dump_open(),另一个是pcap_dump().先用前一个函数打开一个文件,然后用后一个函数把网络数据写到这个文件中.最后用pcap_dump_close()这个函数把这个文件关闭. 函数原型如下: pcap_dumper_t * pcap_dump_open (pcap_t *p, const c…
lwip:网络数据包读取和解析过程
1. 程序的某处(poll or interrupt)在有数据可读时调用ethernetif_input,该函数依次调用以下函数: 1.1 low_level_input(),将网络数据读入内存: 1.2 netif->input(),解析数据包. 在以太网上,netif->input就是ethernet_input:对于非以太网,netif->input是ip_input.两者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处理ARP以及其他以太网相关的数据包. 此处需注意的是,netif->input返回后p…
Linux 中的网络数据包捕获
Linux 中的网络数据包捕获 Ashish Chaurasia, 工程师 简介: 本教程介绍了捕获和操纵数据包的不同机制.安全应用程序,如 VPN.防火墙和嗅探器,以及网络应用程序,如路由程序,都依赖类似于本文描述的方 法来完成工作.一旦接触到它们,您将会离不开它们. 标记本文! 发布日期: 2004 年 5 月 31 日 级别: 初级 访问情况 8870 次浏览 建议: 2 (查看或添加评论)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平均分 (共 9 个评分)…
sk_buff封装和解封装网络数据包的过程详解
转自:http://www.2cto.com/os/201502/376226.html 可以说sk_buff结构体是Linux网络协议栈的核心中的核心,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围绕sk_buff这个结构体进行的,它的重要性和BSD的mbuf类似(看过<TCP/IP详解 卷2>的都知道),那么sk_buff是什么呢?网络分层模型这是一切的本质.网络被设计成分层的,所以网络的操作就可以称作一个“栈”,这就是网络协议栈的名称的由来.在具体的操作上,数据包最终形成的过程就是一层一层封装的过程,在栈上形成一…
sk_buff封装和解封装网络数据包的过程详解(转载)
http://dog250.blog.51cto.com/2466061/1612791 可以说sk_buff结构体是Linux网络协议栈的核心中的核心,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围绕sk_buff这个结构体进行的,它的重要性和BSD的mbuf类似(看过<TCP/IP详解 卷2>的都知道),那么sk_buff是什么呢?sk_buff就是网络数据包本身以及针对它的操作元数据.想要理解sk_buff,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凭着自己对网络协议栈的理解封装一个直到以太层的数据帧并且成功发送出去,个人认为这比看代码/…
Linux网络 - 数据包的接收过程【转】
转自: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836467 本文将介绍在Linux系统中,数据包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网卡传到进程手中的. 如果英文没有问题,强烈建议阅读后面参考里的两篇文章,里面介绍的更详细. 本文只讨论以太网的物理网卡,不涉及虚拟设备,并且以一个UDP包的接收过程作为示例. 本示例里列出的函数调用关系来自于kernel 3.13.0,如果你的内核不是这个版本,函数名称和相关路径可能不一样,但背后的原理应该是一样的(或者有细微差别) 网卡到内存 网卡…
Linux内核中网络数据包的接收-第一部分 概念和框架
与网络数据包的发送不同,网络收包是异步的的.由于你不确定谁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发一个网络包给你.因此这个网络收包逻辑事实上包括两件事:1.数据包到来后的通知2.收到通知并从数据包中获取数据这两件事发生在协议栈的两端.即网卡/协议栈边界以及协议栈/应用边界:网卡/协议栈边界:网卡通知数据包到来,中断协议栈收包:协议栈栈/应用边界:协议栈将数据包填充socket队列,通知应用程序有数据可读,应用程序负责接收数据. 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关于这两个边界的这两件事是怎么一个细节,关乎网卡中断,NAPI.网卡pol…
[转]Linux网络 - 数据包的接收过程
转, 原文: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836467 ----------------------------------------------------------------------------------------------------------------- 本文将介绍在Linux系统中,数据包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网卡传到进程手中的. 如果英文没有问题,强烈建议阅读后面参考里的两篇文章,里面介绍的更详细. 本文只讨论以太网的物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