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了一下rpc调用过程的实现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服务端把实现了接口的结构体对象进行反射,抽取方法,签名,保存,客户端调用的时候go-micro封请求数据,服务端接收到请求时,找到需要调用调用的对象和对应的方法,利用反射进行调用,返回数据. 但是没有说stream的实现方式,感觉单独写一篇帖子来说这个更好一些.上一篇帖子是基础,理解了上一篇,stream实现原理一点即破.先说一下使用方式,再说原理. 当前go-micro对 rpc 调用的方式大概如下: 普通的rpc调用 是这样: 1.…
并非广告~实在是太良心了,所以费时间给他们点赞一下~ SuperVessel云平台是IBM中国研究院和中国系统与技术中心基于POWER架构和OpenStack技术共同构建的, 支持开发者远程开发的免费科研云平台.除支持虚拟机和容器服务外还提供:大数据Hadoop,Spark开发环境.Python科学计算开发环境(可替代Matlab).Java Eclipse/Bluefish运行环境.C/C++运行环境 只需任意一个邮箱,1分钟就可以申请到服务器,没见过更快的了-使用之后觉得不足之处: 1.由于…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一) 整体架构介绍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二) 入门例子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三) Registry服务的注册和发现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四) rpc方法调用过程详解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五) stream 调用过程详解 代码在github上…
推荐系统遇上深度学习(十)--GBDT+LR融合方案实战 0.8012018.05.19 16:17:18字数 2068阅读 22568 推荐系统遇上深度学习系列:推荐系统遇上深度学习(一)--FM模型理论和实践:https://www.jianshu.com/p/152ae633fb00推荐系统遇上深度学习(二)--FFM模型理论和实践:https://www.jianshu.com/p/781cde3d5f3d推荐系统遇上深度学习(三)--DeepFM模型理论和实践:https://www.…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学习笔记整理系列 zouxy09@qq.com http://blog.csdn.net/zouxy09 作者:Zouxy version 1.0 2013-04-08 声明: 1)该Deep Learning的学习系列是整理自网上非常大牛和机器学习专家所无私奉献的资料的.详细引用的资料请看參考文献.详细的版本号声明也參考原文献. 2)本文仅供学术交流,非商用.所以每一部分详细的參考资料并没有详细相应.假设某部分不小心侵犯了大家的利益,还望海涵,并联系博主删…
深度学习课程笔记(十五)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2018-08-07 18:55:12 This video tutorial can be found from: Youtube  Issue: 传统方法中,当你的训练数据中,没有那么丰富的 training data,那么可能会导致部分数据的预测为 0,如上图所示.为了不让它变成 0,所以,我们给它一个非常小的 value,如:0.0001.但是这种给定的低概率的 value,是相当不准确的. 所以,我们想能否有一种…
深度学习课程笔记(五)Ensemble  2017.10.06 材料来自: 首先提到的是 Bagging 的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这里的 Bagging 的方法,结合多个强分类器,来提升总的结果.例如: 通过这种求平均的方法,可以得到更加接近 真实值的输出. 我们可以对训练数据集进行随机采样,构建四个子数据集,然后分别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器的训练,得到多个强分类器. 上面是训练的情况,当测试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多个分类器的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 这些方法在你的模型比较复杂,容易过拟…
原文作者:aircraft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MLX/p/8954892.html 参考博客:https://blog.csdn.net/u012871279/article/details/78037984 https://blog.csdn.net/u014380165/article/details/77284921 目前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已经成为非常火的一门技术,今天就用tensorflow来实现神经网络的第一块敲门砖. 首先先分模块解释代码.…
UFLDL深度学习笔记 (五)自编码线性解码器 1. 基本问题 在第一篇 UFLDL深度学习笔记 (一)基本知识与稀疏自编码中讨论了激活函数为\(sigmoid\)函数的系数自编码网络,本文要讨论"UFLDL 线性解码器",区别在于输出层去掉了\(sigmoid\),将计算值\(z\)直接作为输出.线性输出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对输入范围的缩放: S 型激励函数输出范围是 [0,1],当$ f(z^{(3)}) $采用该激励函数时,就要对输入限制或缩放,使其位于 [0,1] 范围中.一些数据…
论文标题:Siamese Neural Networks for One-shot Image Recognition 论文作者: Gregory Koch   Richard Zemel Ruslan Salakhutdinov 论文地址:https://www.cs.cmu.edu/~rsalakhu/papers/oneshot1.pdf 声明:小编翻译论文仅为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博文,谢谢! 小编是一个机器学习初学者,打算认真研究论文,但是英文水平有限,所以论文翻译中用到了G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