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文章中介绍了lua给下面代码生成最终的字节码的整个过程,这次我们来看看lua vm执行这些字节码的过程. foo = "bar" local a, b = "a", "b" foo = a 生成的字节码如下所示: 之前lua是在luaY_parser函数(入口)中完成了lua脚本的解析生成字节码的整个过程的,在生成了main func(过程见“lua解析赋值类型代码的过程“)后luaY_parser会返回一个Proto结构体指针tf,Pr
原文出处: Ticmy 1 2 int i = 0; i = i++; 结果还是0为什么? 程序的执行顺序是这样的:因为++在后面,所以先使用i,"使用"的含义就是i++这个表达式的值是0,但是并没有做赋值操作,它在整个语句的最后才做赋值,也就是说在做了++操作后再赋值的,所以最终结果还是0 让我们看的更清晰点: 1 2 int i = 0;//这个没什么说的 i = i++;//等效于下面的语句: 1 2 3 int temp = i;//这个temp就是i++这个表达式的值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