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通过apb接口写FIFO
2024-11-05
SystemVerilog搭建APB_I2C IP 层次化验证平台
一.前言 近期疫情严重,身为社畜的我只能在家中继续钻研技术了.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搭建FIFO验证平台的博文,利用SV的OOP特性对FIFO进行初步验证,但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结构不够规范.验证组件类不独立于DUT等问题.此次尝试验证更复杂的IP,并利用SV的更多高级特性来搭建层次化验证平台. 二.APB_I2C IP概述 实践出真知,于是在opencores网站上下载了个APB_I2C的IP核,便着手展开验证工作.第一步是理清楚这个IP的整体功能.引脚作用以及顶层结构.整体功能从模块名称便可得知是
api接口写好了?想过(Accept,Content-Type)?返回类型json|xml?
api接口写好了?想过(Accept,Content-Type)?返回类型json|xml? 起因: - A,B. A调用B提供的api接口. - A:为毛你的接口返回的是xml格式的(浏览器访问)?给个json行不行? - B:没问题啊,我们自己的程序一直在用 测试 1. 测试demo 新建一个spring boot RESTful API项目 @RequestMapping(value = "/hello",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U
O_NONBLOCK模式下写fifo的注意事项
后台网络通信框架一般采用fifo来作为事件通知的机制:创建一个fifo,然后以非阻塞读和非阻塞写的方式打开fifo,然后把fd加到epoll里面,作为通知网络事件的fd. 在这里有个隐晦的问题容易被忽视.fifo在以非阻塞模式打开时,必须先打开读,然后打开写.不然会报错No such device or address.即如下代码所示是正确的 #define FIFO_FILE "/tmp/fifo.xxx" #define FIFO_MODE FILE_MODE S_IRUSR |
为什么不针对internal接口写单元测试?
测试驱动的开发(TDD,Test Driven Development)的核心理念,是要使得重构(refactoring)更为有效,而不是创建更多的测试. 对一个有着长生命周期的项目来讲,在它的第一个版本,通常具有好的.干净的架构.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会引入越来越多旁门左道的变通方法(hacky workaround).捷径(short cuts).不一致的接口(inconsistent interfaces).难以理解的契约(confusing contracts)等,这样项目就会变得越来越难
在dedecms系统下, 改写火车头的入库接口 写一个接口文件运行一次自动读取 http://news.163.com/rank/
1:火车头入库接口里面的密码与login.php传过来的密码是保持一致的: 2:在(!$ispost)里面编写一个form表单提交,验证用户名,channelid,以及typeid; html代码格式: echo "<form action='jiekou_utf8.php?pw=admin' method='post'>"; echo "<select name='list'>"; echo "<option>请选择上
根据Mob官网的天气预报接口写了一个简单的demo
第一步 自己注册一个应用,然后获取里面的 App Key,下载MobAPI SDK 然后拖入 MobAPI.framework 和 MOBFoundation.framework 到你的项目中 第二步 导入libraries 文件 第三步 : 新建一个 UIViewController 控制器 --- WeatherMainViewController 然后在 AppDelegate.m 里面写入如下 要导入 #import "WeatherMainViewController.h&
【转载】php如何给APP端写接口
如何写好接口 目的:清楚明白所写接口的用途 安全性:做好接口的安全性,防止接口数据泄露,做好必要的参数加密措施 按需分配: 接受值和返回值要实用,不接受和返回不需要的数据,返回值返回什么应与使用者时时沟通 规范性:参数命名规范有意义,让使用者一目了然:返回值要包含调用接口状态信息,返回数据格式最好使用JSON 日志:写接口调用日志,方便查到接口调用错误,实现监控和对接快捷 接口安全性与规范性参考 /** * 用户登录接口 * 请求方式:post * 接受参数: * @param $mobile
AHB接口转APB
AHB接口转APB 情景 有一个以AHB接口时序设计的IP,现在需将其移至APB总线上,即将使用APB接口时序驱动该IP. 基本思路 将APB的接口信号映射到AHB的接口信号 要点 APB挂接在AHB上,现在又将APB的接口转换为AHB接口,需留心关键信号的变化沿 分析 AHB与APB接口时序 AHB时序 APB时序 AHB接口 AHB的Control信号在同一沿动作,而数据在下一个沿被采集 hready表征salve(slv_hready)是否准备好,若为高电平(有效电平)AHB上的信号需延迟
后台怎么区分接口要写在哪个service类中呢(根据service服务区分)
1,明确页面要实现什么功能,则页面对应的controller要写对应的controller方法 2,这个功能最终要由谁实现完成,在对应的service中药实现这个功能 3,这个接口的实现就写在最终完成功能的service服务中 eg:findAllCourse既要实现查询所有课程的功能,又要实现计算选课人数的功能,最终实现这个功能的service是courseService,这个接口写在courseservice中,功能不足的地方由自动注入注入其他服务来实现完成 eg2:managerContr
vue接口交互写死的
vue接口 写死的 RoleOfUserOrgRef: function ({ commit }, param)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axios.post(`${process.env.API.stsURL}/iscAppOrgUserRelationT/list/page`, param).then((response) => { // $axios.post(`http://10.124.50.60:8080/isc-rest/iscS
接口与协议学习笔记-AMBA片上通信协议_APB_AHB_AXI_AXI4不同版本(二)
随着深亚微米工艺技术日益成熟,集成电路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数字IC从基于时序驱动的设计方法,发展到基于IP复用的设计方法,并在SOC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基于IP复用的SoC设计中,片上总线设计是最关键的问题.为此,业界出现了很多片上总线标准.其中,由ARM公司推出的AMBA片上总线受到了广大IP开发商和SoC系统集成者的青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业标准片上结构. AMBA协议的演进 AMBA 1只有ASB和APB协议: AMBA 2引入AHB协议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AMBA 3,为适应高吞吐量
AXI4 STREAM DATA FIFO
参考:http://www.xilinx.com/support/documentation/ip_documentation/axis_infrastructure_ip_suite/v1_1/pg085-axi4stream-infrastructure.pdf Component Name: 元件名字:该IP核生成后的模块名: FIFO Depth: FIFO深度:该设定为指定例化FIFO的深度.当FIFO的深度为16或者32时利用基于FIFO的LUTRAM,其他深度的FIFO将利用BLO
学习笔记20151211——AXI4 STREAM DATA FIFO
AXI4 STREAM DATA FIFO是输入输出接口均为AXIS接口的数据缓存器,和其他fifo一样是先进先出形式.可以在跨时钟域的应用中用于数据缓冲,避免亚稳态出现.支持数据的分割和数据拼接.在使用该IP核之前,我们应该熟悉该IP核的各种参数设定的含义. 上图则是该IP核的参数设定界面(开发环境为VIVADO2015.1),点击左上角的Documentation,下拉框中选择Product Guide,打开该IP核的说明文档. 链接如下: http://www.xilinx.com/su
A7139 无线通信驱动(STM32) 添加FIFO扩展模式,能够发送超大数据包
A7139 拥有电磁波唤醒以及10mW的发射功率,很easy实现长距离通信,眼下測试有障碍物能够轻松达到300m以上. 通过几天的调试,眼下能够发送随意大小的数据包,大小为1-16KB.所有使用中断收发,效率极高. 添加波特率设置2Kbps-100Kbps随意设置 添加通信信道设置0-255 添加发送功率设置0-7 底层代码 /*************************************************************************************
java调用CXF WebService接口的两种方式
通过http://localhost:7002/card/services/HelloWorld?wsdl访问到xml如下,说明接口写对了. 2.静态调用 // 创建WebService客户端代理工厂 JaxWsProxyFactoryBean factory = new JaxWsProxyFactoryBean(); // 判断是否抛出异常 factory.getOutInterceptors().add(new LoggingInIntercept
APIJSON,让接口见鬼去吧!
我: APIJSON,让接口见鬼去吧! https://github.com/TommyLemon/APIJSON 服务端: 什么鬼? 客户端: APIJSON是啥? 我: APIJSON是一种JSON传输结构协议. 客户端可以定义任何JSON结构去向服务端发起请求,服务端就会返回对应结构的JSON字符串,所求即所得. 一次请求任意结构任意数据,方便灵活,不需要专门接口或多次请求. 还能去除重复数据,节省流量提高速度! 从此HTTP传输JSON数据没有接口,更不需要文档! 客户端再也不用和服务端
java 接口
1.接口的引出:发现没有继承关系的类也能共享行为 2.接口不是类,类描述对象的属性和行为,但是接口只关注实现的行为3.当我们发现有行为在多个没有继承关系的类中共享,我们要把它抽取到接口中,而不是写到父类中4.接口关键字:interface5.接口的属性必须是公共.静态.常量属性public+static+final(就算不写这三个关键字也是默认为是这种情况) 说明接口的关注点不在属性身上6.接口不能有构造(接口不能产生对象)7.接口的行为只能是公共.抽象的public+abstract+方法名(
HttpClient Get/Post方式调用Http接口
本节摘要:本节主要分别介绍如何用get方式.post方式向http接口发送数据. preparation 1. 项目环境如下: myeclipse6.5 .tomcat5.0.system:xp.JDK:开发1.5,编译1.4 为了方便,在原来的web项目UpDown中新建了一个httpcall包,用来保存http接口和调用的客户端. 2.准备需要的jar包 * commons-httpclient-3.0.jar * commons-logging.jar * commons-codec-1.
自己写一个java.lang.reflect.Proxy代理的实现
前言 Java设计模式9:代理模式一文中,讲到了动态代理,动态代理里面用到了一个类就是java.lang.reflect.Proxy,这个类是根据代理内容为传入的接口生成代理用的.本文就自己写一个Proxy类出来,功能和java.lang.reflect.Proxy一样,传入接口.代理内容,生成代理. 抛砖引玉吧,个人觉得自己写一些JDK里面的那些类挺好的,写一遍和看一遍真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写一遍既加深了对于这些类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写代码水平,也可以在写完之后对比一下自己的实现有哪些写得不好
Android回调接口的写法
方法一: 定义一个接口,里面写想要对外提供的方法,在逻辑层方法的参数里传递进去,让在需要的时候调接口里的方法. 实例一: public class SmsUtils { public interface BackUpCallBack{ /** * 短信调用前调用的方法 */ public void beforeSmsBackup(int total); /** * 短信备份中调用的方法 * @param progress 当前备份的进度. */ public void onSmsBackup(i
GAT2.0使用文档(单接口开发)
3 开始写用例 3.1接口用例开发 1) 准备工作 l 第一步从github(https://github.com/GeneralAutomationTesting/GAT2.0)上下载GAT2.0. 在获取的GAT2.0包里你会看到两个文件夹.如下图所示: l 第二步从GAT2.0Demo包里找到IATStepGroup 并导入的eclipse.并确保导入后的项目没有引用错误.导入后的目录与[代码结构图]中的结构相似 2) 开始单接口用例开发 单一接口的
热门专题
java ssh登录
用Spyder写除法
centos4.5 yum工具里的版本
多级 JSON 转一级 JSON
p=eval(n.strip("¥"))
uniapp省市区三级联动
vue 链接携带两个参数
elementUI form异步校验
arcgis按已知线分割面
ngrok 树莓派开机自启
testpmd多核收包
oracle18c禁用c##
win10文件夹共享设置
Cookie窃取的概念
微信小程序sha1加密
C# socket 连接服务器 不发送时候接受数据
laravel 线上环境使用队列
js中怎么输入一个日期
origin怎么控制留白
iis 设置拒绝限制规则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