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3ds r42013 烧录卡内核
2024-08-11
3DS更新R4烧录卡内核
机子是N3DSLL,用的R4烧录卡是银卡HK版. 关于R4烧录卡的基础知识科普贴: https://tieba.baidu.com/p/4855297365 为了防止该网页挂掉还是存图吧. 找最新内核,搜R4官网时发现居然有.com和.hk两个网页. http://www.r4isdhc.com/ http://www.r4isdhc.hk/ 根据科普贴据说是原装工程师与代理商合作分裂了,反正哪边能下到最新内核就去哪边,无所谓了.后来直接谷歌我3DS当前最新版本ver11.4.0-37J,居然是
FL2440 ubifs文件系统烧录遇到的问题——内核分区的重要性
之前用的文件系统是initramfs的,这种文件系统是编译进内核里的,而开机之后内核是写在内存中的,所以每次掉电之后写进文件系统中的东西都会丢失.所以决定换成ubifs的文件系统.这种文件系统是跟内核分开烧录的,开机之后由内核自动挂载.文件系统在nandflash中,掉电之后不会丢失.因为内核跟文件系统是分开的,每次开机的时候u-boot就要告诉内核文件系统在哪个位置.并且,在写文件系统的时候一定要写对位置. 我在烧录文件系统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每次烧录完内核烧录完文件系统之后要进
HC32L110 在 Ubuntu 下使用 J-Link 烧录
目录 HC32L110(一) HC32L110芯片介绍和Win10下的烧录 HC32L110(二) HC32L110在Ubuntu下的烧录 HC32L110 在 Ubuntu 下使用 J-Link 烧录 以下说明在 Ubuntu 下如何配置 HC32L110 的烧录环境, 当前使用的是 JLink 硬件准备 开发板, 可以用 LilyGo 的 T-HC32 开发板, 这个开发板用的就是 CSP16封装的 HC32L110B6 或者用泽耀的2.4G模块套件底板AS06-VTB07H. 套件9.9还
软-RAID 5组建
图文版raid5组建之软RAI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6 09:19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楼主 硬件raid5的组建和使用,基本上说完了,下面我们要说说重点说说软件raid5的组建,也就是很多老鸟所不齿的“软raid”,呵呵,今天就把软Raid摆出来给大家看看. 上一篇文章在这:图文版raid5组建 前期准备: 进入windows2000后,我们首先要安装好主板的驱动,将富士康主板的驱动光盘放入光驱里,很快光盘自动运行,显示
uboot
******************************************day:2014/10/14**************************uboot*****************************************************1.为什么要有uboot?2.uboot是用来干嘛的?3.uboot是怎么工作的?4.uboot结束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或许问题还不止这些,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来谈谈,请观看者注意版权问题哈. 起初龙芯
Linux学习: LCD驱动
一.LCD驱动框架: 1.分配一个fb_info结构体:s3c_lcd = framebuffer_alloc(0,NULL); 2.设置fb_info(s3c_lcd): ID.固定参数.可变参数.设置操作函数 及 其他设置 3.注册:register_framebuffer(s3c_lcd); 4.硬件相关的操作: ①分配引脚用于LCD ②根据LCD手册设置控制器参数 ③分配显存并将地址告诉LCD控制器 显存分配:在嵌入式系统中一般没有专门的显存,而仅仅是从RAM(SDRAM)空间中分配
记一次有惊无险的Linux数据恢复过程
问题阶段 起因: 昨天晚上思路不是很清晰(上了一天班回来有点蒙),还是强忍着疲惫想搞事情,结果悲剧了… … 本来想拿SD卡做一张linux烧录卡,烧录脚本是很久以前写的,有git记录,一直不成功,就回退了几次提交,然后执行的时候没有给脚本传参(/dev/sd**),结果脚本中默认磁盘设备为/dev/sdb ,在现在电脑上是一块数据磁盘,执行到一半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意外退出,但还是有一些命令执行,比如最致命的一条: dd if=/dev/zero of=${node} bs=1024 count=
JZ2440 u-boot-2016.11、linux-4.17和busybox-1.28.4移植笔记
2018年5月份开始在JZ2440上陆续移植了u-boot-2016.11.u-boot-spl-2016.11.linux-4.17和busybox-1.28.4,其中linux-4.17和busybox-1.28.4是当时官方最新的版本,以此作为学习linux两年来的总结. 遗憾的是,当时在移植过程中没有做每个阶段的笔记,只想尽快的完成.导致现在都已经忘的七七八八了,几乎连编译烧录都不记得怎么操作了.移植完成后,由于工作忙也一直没有把代码提交到github.刚好最近入手了一部新的笔记本
用C在GBA上写光线追踪(0)配置开发编译环境
前段时间用C#写了一个光线追踪程序,可以渲染圆球,平面这种基本图形,反射,光照,阴影,都大致尝试做了一下. ↑ C#实现的光线追踪 ↑ GBA上C实现的光线追踪 然而,在我打算继续深入优化的时候,我失去了我的好帮手强强电脑,换成了超极本.看来继续做技术密集型光线追踪是不行的了.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些GBA的开发文章,我又刚好有一台GBA,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GBA上实现光线追踪.GBA架构清晰简明,入手门槛低,而且还有一个官方的编程指南,很适合我这种人折腾. 旧版GBA
S3C2440—1.熟悉裸机开发板
文章目录 一.板载资源介绍 二.安装驱动及上位机 1.USB的驱动及上位机 2.eop驱动安装 3.安装烧录软件oflash 三.烧写开发板 1.预备知识 2.烧写裸板 3.使用u-boot烧写程序 四.恢复出厂设置 一.板载资源介绍 开发板使用了三星的JZ2440V3(基于S3C2440改进的版本),网上有丰富的资源,有助于学习,板载资源如图所示: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般使用JTAG烧写口来烧写程序,用eop即可 有俩个USB接口,其中USB-SERIAL可以连接开发板与上位机,通过串口
uboot从SD卡烧写内核和文件系统
环境:ubuntu 13.04一.首先制作sd启动盘: 插入SD卡 sudo dd iflag=dsync oflag=dsync if=tiny210v2-uboot.binof=/dev/mmcblk0 seek=1 tiny210v2-uboot.bin来自: http://www.arm9home.net/read.php?tid-80476.html二.SD卡分区 卸载SD卡, sudo /sbin/fdisk /dev/mmcblk0 如果你的SD卡上有几个分区
用SD卡下载uboot、linux内核和文件系统
1. 移植mtd-utils: a) 下载utd-utils 下载地址为ftp://ftp.infradead.org/pub/mtd-utils/b) 交叉编译mtd-utilsi 修改Makefile CROSS=arm-linux-ii makeiii 查看下mtd-utils-1.0.0目录下是否生成了咱们所需要大工具 (flashcp,nandwrite......等).有工具生成了,OK,交叉编译成功.iv 将生成大工具拷贝到文件系统开发板的根文件系统,放在/bin
嵌入式 emmc 中 安装 烧录 内核 kernel,设备树 devicetree ,根文件系统 rootfs
一般调试嵌入式开发板喜欢选择 利用 TFTP 传送 内核与 设备树, 利用 nfs 加载根文件系统. uboot 环境变量 设置如下: bootargs=root=/dev/nfs rw nfsroot=192.168.1.4:/exports/rfs ip=192.168.1.200 video=HDMI-A-2:1280x800 Bootcmd tftp 0x48080000 Image;tftp 0x48000000 XXXXXXXXXXX.dtb;booti 0x48080000
九鼎S5PV210开发板的SD卡启动、uboot tftp升级内核镜像
Note: 我的S5PV210板子的磁盘是emmc版本,不是nandflash版本. 1. SD卡内烧录uboot镜像,然后作为启动盘来启动emmc中的内核镜像和根文件系统. 只要破坏emmc内的uboot镜像,就可以使其从sd2启动 (因为emmc内没了完整的uboot,自然就无法启动内核) 然后使用SD卡烧录的工具软件在SD卡内烧录uboot镜像,启动盘就制作好了. 有了启动盘,就可以把uboot程序跑起来, 而uboot的作用是支持多种方式升级内核,例如tftp升级.SD卡升级,等等. 2
如何利用Plxmon工具进行在线烧录PCI卡的EEPROM
PLXMON是PLX公司提供的用于在线烧录PCI卡的EEPROM的工具. 烧录EEPROM有两种方式,一是比较传统的方法,即采用烧录机进行烧录.采用这种方式时,在调试过程中EEPROM需采用插件式封装的芯片(DIP),因为每烧录一次,就需要拔出芯片到烧录机上进行烧写.这样频繁插拔,很明显会对芯片造成一定损害.当然对于最终的产品来讲,也可以采用贴片封装的EEPROM,因为在调试过程中已经把EEPROM的值调好了,把贴片的EEPROM在烧录机上烧好值再焊接在板子上.比较常见的烧写头是针对DIP封装的
Mac下给SD卡烧录树莓派系统
1.mac 磁盘工具 抹掉sd卡 为fat 2. df -h 看清sd卡号 3. 卸载sd卡 diskutil unmount /dev/disk2s2 Volume UNTITLED on disk2s2 unmounted 4.列出sd卡分区 diskutil list /dev/disk0 (internal): #: TYPE NAME SIZE IDENTIFIER 0: GUID_
ubuntu16.04更新内核--使用4.6以上的内核会让用A卡的Dell电脑更快--及卸载多余内核
tips:我自己就是Dell的A卡电脑,用16.04桌面感觉不如fedora流畅,后来手动升级到4.6.2内核,发现可以和fedora与windows一般桌面操作流畅度. 我试过了4.7的开发版内核,会有一些报错,稳定版还没有放出,所以推荐使用最新的稳定版4.6.2内核,非常流畅. Linux kernel 4.6新特性 对 GTX 900 系列显卡的开源支持 更加节能的 AHCI 电源管理支持 对 DELL 笔记本电脑支持的改进 32 位 Linux 应用程序更好的安全性 各种开源 AMD 显
基于tiny4412的Linux内核移植 -- SD卡驱动移植(五)
作者信息 作者: 彭东林 邮箱:pengdonglin137@163.com QQ:405728433 平台简介 开发板:tiny4412ADK + S700 + 4GB Flash 要移植的内核版本:Linux-4.4.0 (支持device tree) u-boot版本:友善之臂自带的 U-Boot 2010.12 (为支持uImage启动,做了少许改动) busybox版本:busybox 1.25 SD卡:Kingston SDHC 4GB 交叉编译工具链: arm-none-linux
ubuntu更新内核后卡在自检无法开机的解决方法
下载deb包安装,重启后卡在自检,黑屏. 重启进旧内核,仍然卡在自检,黑屏. 强制关机后再重启,在grub按e修改启动项,改成直接进命令行模式.使用 sudo apt-get remove linux-image-***(填你的版本号,通常tab第一个就是) 命令删掉新安装的内核. 重启,成功进入系统. 因为新内核没有显卡驱动,所以无法进入图形界面.不妨等有显卡驱动的稳定版发布后,再升级.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汇编基础篇) | CPU在哪里打卡上班? | 百篇博客分析OpenHarmony源码 | v22.01
百篇博客系列篇.本篇为: v22.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汇编基础篇) | CPU在哪里打卡上班 | 51.c.h .o 硬件架构相关篇为: v22.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汇编基础篇) | CPU在哪里打卡上班 | 51.c.h .o v23.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汇编传参篇) | 如何传递复杂的参数 | 51.c.h .o v36.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工作模式篇) | CPU是韦小宝,七个老婆 | 51.c.h .o v38.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寄存器篇) | 小强乃宇宙最忙存储器
热门专题
jmeter查看变量
前端定时早上8点到下午5的函数
fority sca XSS解决
Linux 切换root用户putty登录
javade 快捷键
appium出现404
nginx配置url规则
怎么样能让业务主动缩容云资源
SimpleHash 如何匹配
html制作奥运五环带边框,居中
tonado 响应头状态码
dategrip破解
C# json首字母大写转小写
Android取得当前屏幕的截图
java agent太多如何管理
AFR在STM32头文件
pandas读取txt中文全乱码
lua io.read覆盖文件
php pdo 使用
unity 按钮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