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关一词较早出现在网络设备里面,比如两个相互独立的局域网段之间通过路由器或者桥接设备进行通信, 这中间的路由或者桥接设备我们称之为网关. 相应的 API 网关将各系统对外暴露的服务聚合起来,所有要调用这些服务的系统都需要通过 API 网关进行访问,基于这种方式网关可以对 API 进行统一管控,例如:认证.鉴权.流量控制.协议转换.监控等等. API 网关的流行得益于近几年微服务架构的兴起,原本一个庞大的业务系统被拆分成许多粒度更小的系统进行独立部署和维护,这种模式势必会带来更多的跨系统交互,企业
API网关是一个服务器,是系统的唯一入口.从面向对象设计的角度看,它与外观模式类似.API网关封装了系统内部架构,为每个客户端提供一个定制的API.它可能还具有其它职责,如身份验证.监控.负载均衡.缓存.请求分片与管理.静态响应处理. 按照使用场景来说,API网关只要用来给外部应用(PC客户端.移动端,外部系统等)提供API接口.上一章已经实现了系统内部服务的相互调用,内部服务是不对外开放的,外部应用要调用服务,则需要API网关来实现路由. Spring Cloud整合的API网关有:Netfl
使用传统的异步回调方法编写API组合代码会让你迅速坠入回调地狱.代码会变得混乱.难以理解且容易出错.一个更好的方法是使用响应式方法以一种声明式样式编写API网关代码.响应式抽象概念的例子有Scala中的Future.Java 8中的CompletableFuture和JavaScript中的Promise,还有最初是微软为.NET平台开发的Reactive Extensions(RX).Netflix创建了RxJava for JVM,专门用于他们的API网关.此外,还有RxJS for Jav
原文地址:Building an API Gateway using Node.js 外部客户端访问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时,服务端会对认证和传输有一些常见的要求.API 网关提供共享层来处理服务协议之间的差异,并满足特定客户端(如桌面浏览器.移动设备和老系统)的要求. 微服务和消费者 微服务是面向服务的架构,团队可以独立设计.开发和发布应用程序.它允许在系统各个层面上的技术多样性,团队可以在给定的技术难题中使用最佳语言.数据库.协议和传输层,从而受益.例如,一个团队可以使用 HTTP REST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