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年多没更新博客园的内容了,core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起2014年这时候,我就开始了从当时还叫k的那套preview都不如的vnext搭建这套系统,陆陆续续它每一次升级,我也相应地折腾,大约4个月前,我开始把生产环境的一部分从 windows server 迁移到 centos 7 上,观察了几个月,觉得可以全面迁移了,于是总结了折腾的路上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勉.虽说我今天早已不是全职程序员,但是这套系统在我有空的时候总会维护与更新,它的运作与我目前的工作相辅相成,并且会一直更新下去
Are we living in the time of the end? (程序员的时代是否已经终结了?) 最近,我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刚读完了一个美国博士的论文,UDT (UDP-bas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 ,应该是华人,署名 Yunhong Gu 当然,我没有看到中文文档,我看到的是英文原版,这位博士已经把论文,提交给国际互联网专家组(IETF),但目前仍被标定为“草稿(draft)“,显然没有通过. https://tools.ietf.org/html
昨天有一个比较爱思考的同事和我提起一个问题:为什么匿名内部类使用的局部变量和参数需要final修饰,而外部类的成员变量则不用?对这个问题我一直作为默认的语法了,木有仔细想过为什么(在分析完后有点印象在哪本书上看到过,但是就是没有找到,难道是我的幻觉?呵呵).虽然没有想过,但是还是借着之前研究过字节码的基础上,分析了一些,感觉上是找到了一些答案,分享一下:也希望有大牛给指出一些不足的地方. 假如我们有以下的代码: 1 interface Printer { 2 public void p
代码改变世界,世界改变码农,码农改变代码! 我就是我,我就是一个码农的武林. 前方JS巨坑出没,请注意集中力! 巨坑1:js精度问题 前段时间去一家物流公司面试,做了一个js题,印象尤为深刻: var one=0.1; var two=0.2; var six=0.6; var eight=0.8; console.log([two-one==one,eight-six==two]); 当时的我是反应速度极快的,这是考数学吗,当然全true啊?回头再电脑上一试,发现是[true,false].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