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数据时候,需要得到数据所在和行号,使用enumerate时便捷的方法: file = open('file.txt','r') for (num,value) in enumerate(file): print "line num is: ",num,"content:",value file.close()
vim 要默认打开的时候显示行号,这样就可以不用每次编辑的时候在手动在命令模式下:set number 来显示行号. 具体做法是: 创建一个 .vimrc的配置文件. 在启动vim时,当前用户根目录下的.vimrc文件会被自动读取,该文件可以包含一些设置甚至脚本,所以,一般情况下把.vimrc文件创建在当前用户的根目录下比较方便,即创建的命令为: $vi ~/.vimrc 往文件里面添加内容: set number , 保存退出. 参考:http://blog.itpub.net/8111049
定义好了一个可以输出带颜色行号以及行数据的函数print_with_line_num,f()是测试函数.在f()函数中,读取文件并输出读取的每一行数据,但根据参数选项决定是普通输出行还是同时输出带颜色行号的行数据. 这可以当作是偏函数.闭包.作用域的一个用法示例. 脚本内容如下: #!/usr/bin/perl -w use strict; use 5.010; # print string with colored line_num # arg1: line num # arg2: strin
在终端下使用vim进行编辑时,默认情况下,编辑的界面上是没有显示行号.语法高亮度显示.智能缩进 等功能的.为了更好的在vim下进行工作,需要手动设置一个配置文件:.vimrc.在启动vim时,当前用户根目录下的.vimrc文件会被自动读取,该文件可以包含一些设置甚至脚本, 所以,一般情况下把.vimrc文件创建在当前用户的根目录下比较方便,即创建的命令为:$vi ~/.vimrc #支持putty鼠标粘贴 if has('mouse') set mouse -= a endif 设置完后$:x
永久显示行号:如果想让vim永久显示行号,则需要修改vim配置文件vimrc.如果没有此文件可以创建一个.在启动vim时,当前用户根目录下的vimrc文件会被自动读取,因此一般在当前用户的根目录下创建vimrc文件,即使用下面的命令: vim ~/.vimrc在打开的vimrc文件中最后一行输入:set number ,然后保存退出.再次用vim打开文件时,就会显示行号了.--------------------- 原文:https://blog.csdn.net/electrocrazy/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