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数学例题
2024-08-24
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
概括 看李航老师的<统计学习方法>知道,EM是一个对于有隐含随机变量的概率模型的参数的估计方法,它是一种无监督的算法. 只是有些重要的点并没有给出, 比如没有三硬币例子中直接给出的 u(z), π ,p, q的公式,并没有推到过程, 让人使用起来有些迷惑. 通过浏览了一些网上一些优秀的文章,本文把三硬币问题和EM算法的细节重新阐述一下,以补充李航老师书中的内容,从而加深理解 . 三硬币问题 假设有3枚硬币,分别记作A,B,C.这些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 和 .进行如下投掷实验:先投
EM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1 极大似然估计 假设有如图1的X所示的抽取的n个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又知学生的成绩符合高斯分布f(x|μ,σ2),求学生的成绩最符合哪种高斯分布,即μ和σ2最优值是什么? 图1 学生成绩的分布 欲求在抽样X时,最优的μ和σ2参数估计,虽然模型的原型已知,但不同的参数对应着不同的学生成绩分布,其中一种最简单有效的参数估计方法就是估计的参数在目前抽样的数据上表现最好,即使得f(X|μ,σ2)的联合概率最大,这就是极大似然估计,常用L(μ,σ2|X)表示,满足公式(1)所示的关系.在
EM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初探
1.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直观上理解EM的核心思想 0x1: 问题背景 假设现在有两枚硬币Coin_a和Coin_b,随机抛掷后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概率分别是 Coin_a:P1:-P1 Coin_b:P2:-P2 为了估计这个概率(我们事先是不知道这两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的),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法来进行最大似然估计,每次取一枚硬币,连掷5下,记录下结果 硬币 结果 统计 Coin_a 正 正 反 正 反 3正-2反 Coin_b 反 反 正 正 反 2正-3反 Coin_a 正 反 反 反 反 1
[转]EM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详解
https://blog.csdn.net/zhihua_oba/article/details/73776553 EM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详解 主要内容 EM算法简介 预备知识 极大似然估计 Jensen不等式 EM算法详解 问题描述 EM算法推导 EM算法流程 1.EM算法简介 EM算法是一种迭代优化策略,由于它的计算方法中每一次迭代都分两步,其中一个为期望步(E步),另一个为极大步(M步),所以算法被称为EM算法(Expect
EM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
EM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 1. 前言 这是本人写的第一篇博客(2013年4月5日发在cnblogs上,现在迁移过来),是学习李航老师的<统计学习方法>书以及斯坦福机器学习课Andrew Ng的EM算法课后,对EM算法学习的介绍性笔记,如有写得不恰当或错误的地方,请指出,并多多包涵,谢谢.另外本人数学功底不是很好,有些数学公式我会说明的仔细点的,如果数学基础好,可直接略过. 2.基础数学知识 在正式介绍EM算法之前,先介绍推导EM算
简单理解EM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1.EM算法概念 EM 算法,全称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期望最大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用于含有隐变量(Hidden Variable)的概率参数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或极大后验概率估计. 1.1 问题描述 我们假设学校男生和女生分别服从两种不同的正态分布,即男生 ,女生 ,(注意:EM算法和极大似然估计的前提是一样的,都要假设数据总体的分布,如果不知道数据分布,是无法使用EM算法的).那么该怎样评估学生的身高分布呢? 简单啊,我们可以随便抽 100
最大期望算法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概念
在统计计算中,最大期望(EM,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算法是在概率(probabilistic)模型中寻找参数最大似然估计的算法,其中概率模型依赖于无法观测的隐藏变量(Latent Variabl).最大期望经常用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数据集聚(Data Clustering)领域. 可以有一些比较形象的比喻说法把这个算法讲清楚.比如说食堂的大师傅炒了一份菜,要等分成两份给两个人吃,显然没有必要拿来天平一点一点的精确的去称分量,最简单的办法是先随意的把菜分到两个碗中,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nd GMM
Jensen不等式 Jensen不等式给出了积分的凸函数值必定大于凸函数(convex)的积分值的定理.在凸函数曲线上的任意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那么线段会位于曲线之上,这就是将Jensen不等式应用到两个点的情况,如图(1)所示\((t\in[0,1])\).我们从概率论的角度来描述Jensen不等式:假设\(f(x)\)为关于随机变量\(x\)的凸函数\(f'(x)\geq 0\),则有\(f\left(E(x)\right)\leq E\left(f(x)\right)\).反之,如果\(f
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
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 参考资料: [1]. 从最大似然到EM算法浅解 [2]. 简单的EM算法例子 [3]. EM算法)The EM Algorithm(详尽的理论推导过程,源自斯坦福大学的教程) [4]. 混合高斯模型(Mixtures of Gaussians)和EM算法
漫谈 Clustering (番外篇):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 是一种以迭代的方式来解决一类特殊最大似然 (Maximum Likelihood) 问题的方法,这类问题通常是无法直接求得最优解,但是如果引入隐含变量,在已知隐含变量的值的情况下,就可以转化为简单的情况,直接求得最大似然解. 我们会看到,上一次说到的 Gaussian Mixture Model 的迭代求解方法可以算是 EM 算法最典型的应用,而最开始说的 K-means 其实也可以看作是 Gaussian Mixture Model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
期望最大化算法EM. 简介 EM算法即期望最大化算法,由Dempster等人在1976年提出[1].这是一种迭代法,用于求解含有隐变量的最大似然估计.最大后验概率估计问题.至于什么是隐变量,在后面会详细解释.EM算法在机器学习中有大量成功的应用,典型是求解高斯混合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如果你要求解的机器学习模型中有隐变量存在,并且要估计模型的参数,EM算法很多时候是首选算法. EM算法的推导.收敛性证明依赖于Jensen不等式,我们先对它做一简单介绍.Jensen不等式的表述是,如果f(x)是凸
PRML读书会第九章 Mixture Models and EM(Kmeans,混合高斯模型,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主讲人 网络上的尼采 (新浪微博: @Nietzsche_复杂网络机器学习) 网络上的尼采(813394698) 9:10:56 今天的主要内容有k-means.混合高斯模型. EM算法.对于k-means大家都不会陌生,非常经典的一个聚类算法,已经50多年了,关于clustering推荐一篇不错的survey: Data clustering: 50 years beyond K-means.k-means表达的思想非常经典,就是对于复杂问题分解成两步不停的迭代进行逼近,并且每一步相对于前一步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 EM算法学习总结
原创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Leavingseason http://www.cnblogs.com/sylvanas2012/p/5053798.html EM框架是一种求解最大似然概率估计的方法.往往用在存在隐藏变量的问题上.我这里特意用"框架"来称呼它,是因为EM算法不像一些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例如logistic regression, decision tree,只要把数据的输入输出格式固定了,直接调用工具包就可以使用.可以概括为一个两步骤的框架: E-step:估计隐藏变量的概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note
EM算法,之前上模式识别课上,推导过,在<统计学习方法>中没耐性的看过几次,个人感觉讲的过于理论,当时没怎么看懂,后来学lda,想要自己实现一下em算法,又忘记了,看来还是学的不够仔细,认识的不够深刻,现在做点笔记.本文是看了几篇blog和<统计学习方法>之后做的笔记,只是用来给自己做记录,很多地方都是直接引用. 一.初识 1. 迭代 EM算法本身可以理解为一个迭代算法,很抽象&简单的形容迭代就是,比如我们有两个公式a=f(b), b=g(a),需要求解,我们可以先随机的给
EM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算法简述 EM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主要用于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或极大后验概率估计.EM算法的每次迭代由两步完成: E步,求期望 M步,求极大. EM算法的引入 如果概率模型的变量都是观测变量,那么给定数据,可以直接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或贝叶斯估计法估计模型参数,但是当模型中含有隐变量时,就不能简单地使用这些估计方法.因此提出了EM算法. EM算法流程 假定集合 由观测数据 和未观测数据 组成, 和 分别称为不完整数据和完整数据.假设Z的联合概率密度被参数化地定义为 ,其中 表
EM 算法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算法】EM(转)
Jensen不等式 http://www.cnblogs.com/jerrylead/archive/2011/04/06/2006936.html 回顾优化理论中的一些概念.设f是定义域为实数的函数,如果对于所有的实数x,,那么f是凸函数.当x是向量时,如果其hessian矩阵H是半正定的(),那么f是凸函数.如果或者,那么称f是严格凸函数. Jensen不等式表述如下: 如果f是凸函数,X是随机变量,那么 特别地,如果f是严格凸函数,那么当且仅当,也就是说X是常量. 这里我们将简写为. 似然
从决策树学习谈到贝叶斯分类算法、EM、HMM --别人的,拷来看看
从决策树学习谈到贝叶斯分类算法.EM.HMM 引言 最近在面试中,除了基础 & 算法 & 项目之外,经常被问到或被要求介绍和描述下自己所知道的几种分类或聚类算法(当然,这完全不代表你将来的面试中会遇到此类问题,只是因为我的简历上写了句:熟悉常见的聚类 & 分类算法而已),而我向来恨对一个东西只知其皮毛而不得深入,故写一个有关数据挖掘十大算法的系列文章以作为自己备试之用,甚至以备将来常常回顾思考.行文杂乱,但侥幸若能对读者起到一点帮助,则幸甚至哉. 本文借鉴和参考了两本书,
机器学习10大经典算法.doc
详见 F:\工程硕士\d电子书\26 数据挖掘 小结: 1. C4.5 C4.5算法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种分类决策树算法,其核心算法是ID3算法. C4.5算法继承了ID3算法的优点,并在以下几方面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1) 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 2) 在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 3) 能够完成对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 4) 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C4.5算法有如下优点:产生的分类规则易于理解,准确率较高.其缺点是:在构造树的过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EM算法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EM算法 一.机器学习中的参数估计问题 在前面的博文中,如“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Logistic回归”中,采用了极大似然函数对其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简单来讲即对于一系列样本,Logistic回归问题属于监督型学习问题,样本中含有训练的特征以及标签,在Logistic回归的参数求解中,通过构造样本属于类别和类别的概率: 这样便能得到Logistic回归的属于不同类别的概率函数: 此时,使用极大似然估计便能够估计出模型中的参数.但是,如果此时的标签是未知的,称为隐变
热门专题
最好用的种子磁力搜索引擎
unity怎么把相机放在人物视角
centos查看已开放端口
pixi.js v5版本
Ubuntun提示 so文件无法加载
torch按指定分布生成随机数
ue4 pawn 和 actor
python复杂网络分析
dell服务器u盘安装centos系统
ARP协议与RARP协议
distcp 端口权限
spring 两个数据库事物传递
c#三层架构系统项目
python3快速上手
jinja2模板 变量赋值
Android SELinux 权限
python 读取当前文件夹
ffmpeg设置缓冲区大小
Ubuntu下一键搭建VPN服务
mac chrome 解决跨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