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J1939CAN报文中intel和、motorola
2024-09-05
CAN报文 Intel 格式与Motorola 格式的区别
当一个信号的数据长度不超过 1 个字节(8 位)时,Intel 与 Motorola 两种格式的 编码结果没有什么不同,完全一样.当信号的数据长度超过 1 个字节(8 位)时,两者的编码结果出现 了明显的不同 1. 信号的高位,即最能表达信号特性的因子,比如:车速信号 500km/h 按照给定的公 式,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 0x6A5,因为 6 代表的数量级最大(162),那么其中 6 就 是其信号的高位. 2. 信号的低位,即最不能表达信号特性的因子,比如:车速信号 500km/h
Intel与Motorola区别
Intel低字节在前 Motorola高字节在前 在进行CAN总线通信设计或者测试过 程中,经常看到CAN总线信号的编码格式有两种定义:Intel格式与Motorola格式.究竟两种编码格式有什么样的区别呢?设计者.dbc文件编辑 者或者测试人员又该如何判断两种格式,并进行有效正确的配置和解析呢?下面作者给出自己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见解,希望能够总结出来加深一下印 象和理解. 在编码优缺点上,Motorola格式与Intel格式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不过根据设计者的习惯,由用户自
正则匹配报文中的XML(HTML)标签,替换重新输出
调用返回报文标签中的存在中划线“-”,不符合规范,需要统一进行转换,但不能替换标签内的内容,利用正则匹配重新输出 /** * 正则匹配报文中的xml标签,将其中的"-"转换为"_",重新输出 * 示例<Card-No>120-111</Card-No> * 转换输出为:<Card_No>120-111</Card_No> */ public static String replaceMidLine(String res
linux 协议栈tcp的rst报文中,seq的选取问题
之前在<深入理解并行编程>的群里,有个小米的兄弟问了一个问题,服务器A发包给服务器B,Seq是1,但是在未能收到服务器B的报文回复的情况下,发送了rst,但是rst报文中,对应的seq是1461,一堆人都在猜测,为什么seq跳变了,由于当时只看到一半的图片,所以我让他发送完整报文出来之后,我 发现其实rst的seq不是1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跳变,而是正常的,因为发送给B的报文,长度为1460,但是这个报文没有得到回复,所以在超时之后,应用程序关闭了这条连接, 导致内核协议栈发送了一个rst报文,
响应http报文中的Date属性与cookie过期时间的关系
今天在測试.net时,发现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cookie老是保存不到浏览器端; 经过细致的比对成功与不成功的报文,居然无意中发现好像Date与它有关系,这太让我意想不到了,从来不知道cookie保存还要考虑报文中的date 而不是cookie的过期日期设置就可以,居然它的过期时间基点是date,而非浏览器边的客户机器时间优先? 关于报文的date时间是cookie过期时间起算点的验证代码例如以下,php的 header('Date: Mon, 17 Mar 2015 05:34:54 GMT'
第三章 HTTP报文中的HTTP信息
第三章 HTTP报文中的HTTP信息 HTTP通信过程:客户端—>服务端,服务端—>客户端. 1.HTTP报文 使用HTTP协议交互的信息被称为HTTP报文,包括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 [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结构]报文首部(请求行/相应行+首部字段<请求.响应.通用.实体首部字段>)+报文主体 2.报文编码 HTTP在传输数据是可以通过编码技术来有效处理大量的访问请求,但会消耗更多的CPU等资源. [报文和实体]报文是箱子,是HTTP通信中的基本单位,由8位组字节流组成,通过HTTP
VMware 报错“Intel VT-x处于禁止状态”
VMware Workstation 10虚拟机安装64位windows server 2008 R2系统时报错“Intel VT-x处于禁止状态”,如下图. 工具/原料 VMware Workstation 10 32位 windows server 2008 R2 64位 方法/步骤 重启电脑,启动中按F1键进入BIOS.(电脑不同进入BIOS的按键不同,电脑启动时有提示). 在BIOS中,光标移动到Config选项,按Enter键. 进入Config菜单,光标移动到
TCP报文中的SYN,FIN,ACK,PSH,RST,URG
TCP的三次握手是怎么进行的:发送端发送一个SYN=1,ACK=0标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请求进行连接,这是第一次握手:接收端收到请求并且允许连接的话,就会发送一个SYN=1,ACK=1标志的数据包给发送端,告诉它,可以通讯了,并且让发送端发送一个确认数据包,这是第二次握手:最后,发送端发送一个SYN=0,ACK=1的数据包给接收端,告诉它连接已被确认,这就是第三次握手.之后,一个TCP连接建立,开始通讯. *SYN:同步标志 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
[HTTP]POST报文中Content-Type对正文解析的影响
概述 在POST请求中,理论上请求端程序可以发送任意格式报文正文,但是最好在报文头Content-Type字段标明正文的格式,方便接收端根据Content-Type正确处理正文. 传统HTML-form表单提交 html-form表单中,post正文格式被定义在enctype属性中,该属性一共定义了3个值,分别对应Content-Type的3个值: enctype值 enctype描述 对应Content-Type的值 正文段格式示例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
HTTP报文中的100状态码
HTTP状态码(status codes)是HTTP协议中,响应报文的起始行中包含的一种服务器用于向客户端说明操作状态的三位数字.例如在一个正常的GET请求完成后,服务器会向客户端返回 HTTP/ OK 在这个例子中,状态码就是 200 状态码的第一位数字表示了响应状态的类型,其中 1xx 信息提示 2xx 成功 3xx 重定向 4xx 客户端错误 5xx 服务器错误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1xx的状态码,即消息状态码.由于当前的HTTP版本只为每种类型的状态码定义了少数一部分,而HTTP协议具有可拓
PCM存储格式 Intel 和 Motorola
https://blog.csdn.net/cxz_yzxkj/article/details/84496614
Motorola和Intel格式报文解析的区别
结论:无论用的Motorola,还是Intel格式,只在单个信号跨字节时解析才有区别. 先看下Vector的CANoe中dbc编辑器是如何呈现报文的: 图1 CAN报文中byte与bit顺序 从图中可以看出,每行表示一个字节的8个位,从右到左依次是bit0, bit1...bit7. 一共有8行,从上到下依次是byte0, byte1...byte7.这也正是每帧CAN报文数据能容纳的最多数据——8个byte,共64个bit(bit位序从byte0到byte7依次递增排序). 关于CAN报文
Intel格式与Motorola格式的区别
Intel低字节在前 Motorola高字节在前 在进行CAN总线通信设计或者测试过程中,经常看到CAN总线信号的编码格式有两种定义:Intel格式与Motorola格式.究竟两种编码格式有什么样的区别呢?设计者.dbc文件编辑者或者测试人员又该如何判断两种格式,并进行有效正确的配置和解析呢?下面作者给出自己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见解,希望能够总结出来加深一下印象和理解. 在编码优缺点上,Motorola格式与Intel格式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不过根据设计者的习惯,由用户自主
VLAN报文和非VLAN以太网报文的区别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协议,基于802.1Q协议标准. 以太网带VLAN帧结构,是在以太网报文中,位于数据帧中“发送源MAC地址”与“类别/长度域(Type /Len)”之间,增加了4个字节(Bytes)的VLAN内容.具体内容为2字节的TPID和2字节的TCI.由于以太网帧结构数据变化,以太网帧的CRC校验字节内容相应有变化. 如下图,vlan ID占TCI中的12个bit,所以vlan ID最大为2的12方,即最多支持4096个VLAN
Http报文和Request和Response的常用方法
简述 它是HTTP应用程序之间发送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以一些文本形式的元信息开头,这些信息描述了报文的内容及含义,后面跟着可选的数据部分.这些报文都是在客户端.服务器和代理之间流动. HTTP报文的流动方向 一次HTTP请求,HTTP报文会从“客户端”流到“代理”再流到“服务器”,在服务器工作完成之后,报文又会从“服务器”流到“代理”再流到“客户端” 报文的语法 所有的HTTP报文都可以分为两类,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请求和响应报文的基本报文结构大致是相同的,只有起始行的语法有所不同. 请求报文:
重温Http协议--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
http协议是位于应用层的协议,我们在日常浏览网页比如在导航网站请求百度首页的时候,会先通过http协议把请求做一个类似于编码的工作,发送给百度的服务器,然后在百度服务器响应请求时把相应的内容再通过http协议做一个类似于解码的工作,这样浏览器才能理解这个数据,然后为我们展示出来百度首页. 这相当于是一种规范,网络中数据的传输在位于应用之下的各层(传输层,应用层)来完成的,在tcp/ip协议接收到数据时,我们是不能直接使用和浏览的,需要先通过一种规范来进行梳理,也就是解码,得到浏览器支持的一种格
DPDK2.1开发者手册4-7
Mempool Labrary 一个内存池(memory pool)就是固定大小对象的分配器.在dpdk中,它是通过名字来标示唯一性的,且使用环形队列来保存没有使用的空闲对象.它提供了一些可选项服务例如针对每个核的对象缓存以及数据对齐,有助于将对象使用的内存空间均等的展开在DARM或者是DDR3通道上. 这个库被Mbuf Library和EAL使用. 5.1 cookies 在调试模式下(CONFIG_RTE_LIBRTE_MEMPOOL_DEBUG打开),cookies会被加到分配的内
Nginx 之四: Nginx服务器的rewrite、全局变量、重定向和防盗链相关功能
一:Nginx 后端服务器组的配置: 1.upstream: 用于设置后端服务器组的主要指令,upstream类似于之前的server块或http块,用法如下: upstreame Myserver{ #ip_hash; #least_conn: #fair; #hash $request_uri; #hash_method crc32; server fail_timeout ; 192.168.0.3:8080 backup; 192.168.0.4:8080 down; } #Myserv
jsonp与cors跨域的一些理解(转)
CORS其实出现时间不短了,它在维基百科上的定义是:跨域资源共享(CORS )是一种网络浏览器的技术规范,它为Web服务器定义了一种方式,允许网页从不同的域访问其资源.而这种访问是被同源策略所禁止的.CORS系统定义了一种浏览器和服务器交互的方式来确定是否允许跨域请求. 它是一个妥协,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比起简单地允许所有这些的要求来说更加安全. 而W3C的官方文档目前还是工作草案,但是正在朝着W3C推荐的方向前进. 简言之,CORS就是为了让AJAX可以实现可控的跨域访问而生的. 浏览器的同源策
HTTP协议以及HTTP2.0/1.1/1.0区别
HTTP协议以及HTTP2.0/1.1/1.0区别 一.简介 摘自百度百科: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 HTTP属于OSI网络七层协议模型中的"最上层":应用层.由请求和响应构成,是一个标准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HTTP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 HTTP默认端口号为80.它也可以承载在TLS和SS
热门专题
vue iview tooltip 现在是鼠标位置
google sre工作手册
新编日语重排本百度云
selenium中怎么做单选框的元素定位
企业微信Secret在哪
python读取excel的所有sheet的名称
android CalendarView 详细介绍
DATE 01/18是什么日期
oncoplot参数
electron 通过什么识别安装过
Verilog 最大最小值滤波
css怎么设置几个字高亮
blender 点云转mesh
Ubuntu无法识别鼠标
manifestjson基础配置
nginx启动的日志文件路径配置
jquery div 拖动改变大小
php生成扩展库的方法
arcgis如何把工具条拉到模型组合里
Java随机生成不可重复的一万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