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Linux内核数据结构kfifo详解 csdn
2024-08-28
Linux内核数据结构之kfifo详解
本文分析的原代码版本: 2.6.24.4 kfifo的定义文件: kernel/kfifo.c kfifo的头文件: include/linux/kfifo.h kfifo是内核里面的一个First In First Out数据结构,它采用环形循环队列的数据结构来实现,提供一个无边界的字节流服务,并且使用并行无锁编程技术,即当它用于只有一个入队线程和一个出队线程的场情时,两个线程可以并发操作,而不需要任何加锁行为,就可以保证kfifo的线程安全. 下文着重于代码剖析,各部分代码后面有关键点说明,
Linux内核ROP姿势详解(二)
/* 很棒的文章,在freebuf上发现了这篇文章上部分的翻译,但作者貌似弃坑了,顺手把下半部分也翻译了,原文见文尾链接 --by JDchen */ 介绍 在文章第一部分,我们演示了如何找到有用的ROP gadget并为我们的系统(3.13.0-32 kernel –Ubuntu 12.04.5 LTS)建立了一个提权ROP链的模型.我们同时也开发了一个有漏洞的内核驱动来允许实现执行任意代码.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会使用这个内核模块来开发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ROP链:提权,修复系统,纯净退出到用户空
Linux内核异常处理体系结构详解(一)【转】
转自:http://www.techbulo.com/1841.html 2015年11月30日 ⁄ 基础知识 ⁄ 共 6653字 ⁄ 字号 小 中 大 ⁄ Linux内核异常处理体系结构详解(一)已关闭评论 [首先来区分一下两个概念:中断(Interrupt)和异常(Exception).中断属于异常的一种,就拿2440开发板来说,他有60多种中断源,例如来自DMA控制器.UART.IIC和外部中断等.2440有一个专门的中断控制器来处理这些中断,中断控制器在接收到这些中断信号之后就需要ARM
[转]Linux内核源码详解--iostat
Linux内核源码详解——命令篇之iostat 转自:http://www.cnblogs.com/york-hust/p/4846497.html 本文主要分析了Linux的iostat命令的源码,iostat的主要功能见博客:性能测试进阶指南——基础篇之磁盘IO iostat源码共563行,应该算是Linux系统命令代码比较少的了.源代码中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Linux的内核文件: 1./proc/diskstats——该文件是内核2.6以上的系统中的,记录了从Linux系统启动之后,所有磁盘
linux内核IDR机制详解【转】
这几天在看Linux内核的IPC命名空间时候看到关于IDR的一些管理性质的东西,刚开始看有些迷茫,深入看下去豁然开朗的感觉,把一些心得输出共勉.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IDR?IDR的作用是什么呢? 先来看下IDR的作用:IDR主要实现ID与数据结构的绑定.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到有点懵,什么叫"ID与数据结构的绑定"?举一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在IPC通信的时候先要动态获取一个key值或者使用现有的key值进行通信,那么系统怎么知道这个key值是否使用了呢?这个就需要IDR来进行判断了.以上
linux内核 RCU机制详解【转】
本文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xabc3000/article/details/15335131 简介 RCU(Read-Copy Update)是数据同步的一种方式,在当前的Linux内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CU主要针对的数据对象是链表,目的是提高遍历读取数据的效率,为了达到目的使用RCU机制读取数据的时候不对链表进行耗时的加锁操作.这样在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读取该链表,并且允许一个线程对链表进行修改(修改的时候,需要加锁).RCU适用于需要频繁的读取数据,而
linux 内核 RCU机制详解
RCU(Read-Copy Update)是数据同步的一种方式,在当前的Linux内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CU主要针对的数据对象是链表,目的是提高遍历读取数据的效率,为了达到目的使用RCU机制读取数据的时候不对链表进行耗时的加锁操作.这样在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读取该链表,并且允许一个线程对链表进行修改(修改的时候,需要加锁).RCU适用于需要频繁的读取数据,而相应修改数据并不多的情景,例如在文件系统中,经常需要查找定位目录,而对目录的修改相对来说并不多,这就是RCU发挥作用的最佳场景.L
linux内核的gpiolib详解
#include <linux/init.h> // __init __exit #include <linux/module.h> // module_init module_exit #include <mach/regs-gpio.h> #include <mach/gpio-bank.h> #include <asm/io.h> //writel #include <mach/gpio.h> #include <linu
linux内核调优详解
cat > /etc/sysctl.conf << EOF net.ipv4.ip_forward = net.ipv4.conf.all.rp_filter = net.ipv4.conf.default.rp_filter = net.ipv4.conf.default.accept_source_route = kernel.sysrq = kernel.core_uses_pid =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 = net.bridge
Linux内核源码详解——命令篇之iostat[zz]
本文主要分析了Linux的iostat命令的源码,iostat的主要功能见博客:性能测试进阶指南——基础篇之磁盘IO iostat源码共563行,应该算是Linux系统命令代码比较少的了.源代码中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Linux的内核文件: 1./proc/diskstats——该文件是内核2.6以上的系统中的,记录了从Linux系统启动之后,所有磁盘的相关信息,该文件中每个参数代表的意义可以自行google或者baidu,或者见博客:/proc/diskstats参数含义. 2./proc/par
嵌入式Linux内核I2C子系统详解
1.1 I2C总线知识 1.1.1 I2C总线物理拓扑结构 I2C总线在物理连接上非常简单,分别由SDA(串行数据线)和SCL(串行时钟线)及上拉电阻组成.通信原理是通过对SCL和SDA线高低电平时序的控制,来产生I2C总线协议所需要的信号进行数据的传递.在总线空闲状态时,这两根线一般被上面所接的上拉电阻拉高,保持着高电平. 1.1.2 I2C总线特征 I2C总线上的每一个设备都可以作为主设备或者从设备,而且每一个设备都会对应一个唯一的地址(可以从I2C器件的数据手册得知),主
linux内核数据结构之kfifo
1.前言 最近项目中用到一个环形缓冲区(ring buffer),代码是由linux内核的kfifo改过来的.缓冲区在文件系统中经常用到,通过缓冲区缓解cpu读写内存和读写磁盘的速度.例如一个进程A产生数据发给另外一个进程B,进程B需要对进程A传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写入文件,如果B没有处理完,则A要延迟发送.为了保证进程A减少等待时间,可以在A和B之间采用一个缓冲区,A每次将数据存放在缓冲区中,B每次冲缓冲区中取.这是典型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缓冲区中数据满足FIFO特性,因此可以采用队列进行实现.
linux内核数据结构之kfifo【转】
1.前言 最近项目中用到一个环形缓冲区(ring buffer),代码是由linux内核的kfifo改过来的.缓冲区在文件系统中经常用到,通过缓冲区缓解cpu读写内存和读写磁盘的速度.例如一个进程A产生数据发给另外一个进程B,进程B需要对进程A传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写入文件,如果B没有处理完,则A要延迟发送.为了保证进程A减少等待时间,可以在A和B之间采用一个缓冲区,A每次将数据存放在缓冲区中,B每次冲缓冲区中取.这是典型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缓冲区中数据满足FIFO特性,因此可以采用队列进行实现.
Java网络编程和NIO详解6:Linux epoll实现原理详解
Java网络编程和NIO详解6:Linux epoll实现原理详解 本系列文章首发于我的个人博客:https://h2pl.github.io/ 欢迎阅览我的CSDN专栏:Java网络编程和NIO https://blog.csdn.net/column/details/21963.html 部分代码会放在我的的Github:https://github.com/h2pl/ Linux epoll实现原理详解 在linux 没有实现epoll事件驱动机制之前,我们一般选择用select或者pol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转)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 1. 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进 程通信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单机系统.由于每个进程都在自己的地址范围内运行,为保证两个相互通信的进 程之间既互不干扰又协调一致工作,操作系统为进程通信提供了相应设施,如 UNIX BSD有:管道(pipe).命名管道(named pipe)软中断信号(signal) UNIX system V有:消息(message).共享存储区(shared memory)和信号量(semaphore)等. 他们都仅限于用在本机进程之间通信.网间进
【ARM-Linux开发】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 1. 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进 程通信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单机系统.由于每个进程都在自己的地址范围内运行,为保证两个相互通信的进 程之间既互不干扰又协调一致工作,操作系统为进程通信提供了相应设施,如 UNIX BSD有:管道(pipe).命名管道(named pipe)软中断信号(signal) UNIX system V有:消息(message).共享存储区(shared memory)和信号量(semaphore)等. 他们都仅限于用在本机进程之间通信.网间进
Linux开机启动程序详解
Linux开机启动程序详解我们假设大家已经熟悉其它操作系统的引导过程,了解硬件的自检引导步骤,就只从Linux操作系统的引导加载程序(对个人电脑而言通常是LILO)开始,介绍Linux开机引导的步骤.加载内核LILO启动之后,如果你选择了Linux作为准备引导的操作系统,第一个被加载的东西就是内核.请记住此时的计算机内存中还不存在任何操作系统,PC(因为它们天然的设计缺陷)也还没有办法存取机器上全部的内存.因此,内核就必须完整地加载到可用RAM的第一个兆字节之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内核是被压缩了
Linux开机启动程序详解[转]
Linux开机启动程序详解 我们假设大家已经熟悉其它操作系统的引导过程,了解硬件的自检引导步骤,就只从Linux操作系统的引导加载程序(对个人电脑而言通常是LILO)开始,介绍Linux开机引导的步骤. 加载内核 LILO启动之后,如果你选择了Linux作为准备引导的操作系统,第一个被加载的东西就是内核.请记住此时的计算机内存中还不存在任何操作系统,PC(因为它们天然的设计缺陷)也还没有办法存取机器上全部的内存.因此,内核就必须完整地加载到可用RAM的第一个兆字节之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内核是被
linux系统设置服务开机启动3种方法,Linux开机启动程序详解
linux系统设置服务开机启动 方法1:.利用ntsysv伪图形进行设置,利用root登陆 终端命令下输入ntsysv 回车:如下图 方法2:利用命令行chkconfig命令进行设置 简要说明一下chkconfig 命令的使用方法 Chkconfig --list:将目前的各项服务状态栏显示出来 --level:设置某个服务在该LEVEL下启动或者关闭 单独查看某一服务是否开机启动的命令 :chkconfig --list 服务名 单独开启某一服务的命令 ;chkconfig 服务名 o
(转)Linux 系统设置 : dmesg 命令详解
原文:https://blog.csdn.net/yexiangCSDN/article/details/80683246 https://www.cnblogs.com/duanxz/p/3477095.html-------Linux下dmesg命令处理故障和收集系统信息的7种用法 目录: <syslog之一:Linux syslog日志系统详解> <syslog之二:syslog协议及rsyslog服务全解析> <syslog之三:建立Windows下面的syslog日
Linux惊群效应详解
Linux惊群效应详解(最详细的了吧) linux惊群效应 详细的介绍什么是惊群,惊群在线程和进程中的具体表现,惊群的系统消耗和惊群的处理方法. 1.惊群效应是什么? 惊群效应也有人叫做雷鸣群体效应,不过叫什么,简言之,惊群现象就是多进程(多线程)在同时阻塞等待同一个事件的时候(休眠状态),如果等待的这个事件发生,那么他就会唤醒等待的所有进程(或者线程),但是最终却只可能有一个进程(线程)获得这个时间的“控制权”,对该事件进行处理,而其他进程(线程)获取“控制权”失败,只能重新
热门专题
mfc 点击 激活窗口 置顶
vue怎么使用占位符
百度验证码api接口怎么使用
MySQL关闭数据库cmd
popupwindow默认动画
libgdx游戏开发指南pdf
springboot打包后上传图片
append 和innerhtml区别
git Jenkins 持续集成 方案
webpack 生成updatejson
Astrée工具用于系统
spring 反射调用接口
search and replace 正则表达式 转义
Hutools WatchMonitor 结束监听
Android app 压力测试
jenkins job 配置不同java版本
docker ADD 目录
flink web ui端口
WINFORM引用C dll
python 序列化一个表的主键与另外一个表的外键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