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迅为开发板:http://www.topeetboard.com 开发平台:iMX6开发板 linux QT 系统下挂载 u 盘如下图所示,qt 启动之后,在超级终端中使用命令“mknod /dev/sda1 b 8 1”创建 U盘的设备节点,如下图所示. 插入 U 盘之后,如下图所示插入 U 盘之后会弹出加载信息. 在超级终端中使用命令“mount /dev/sda1 /mnt/udisk/”即可挂载 U 盘. 如下图所示.使用查找命令“ls /mnt/udisk”,可以看到 U 盘中
本文基于:迅为-iMX6开发板Linux-QT挂载U盘及TF卡 如下图所示,qt 启动之后,在超级终端中使用命令“mknod /dev/sda1 b 8 1”创建 U盘的设备节点,如下图所示. 插入 U 盘之后,如下图所示插入 U 盘之后会弹出加载信息. 在超级终端中使用命令“mount /dev/sda1 /mnt/udisk/”即可挂载 U 盘. 如下图所示.使用查找命令“ls /mnt/udisk”,可以看到 U 盘中的内容.下图中绿色文件是作者在 U 盘中建的一个小文件,这里可以看到.
Linux 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指代磁盘分区.这可能有些使人迷惑不解,特别是如果你以前使用“C 驱动器”这种方法来指代硬盘及它们的分区.在 DOS/Windows 的世界里,分区是用下列方法命名的:每个分区都被检查过以便判定它是否可被 DOS/Windows 读取.如果分区类型是兼容的,它会被指派给一个“驱动器字母”.驱动器字母从“C”开始,然后依据要标签的分区数量而按字母顺序推移.驱动器字母可以用来指代那个分区,也可以用来指带分区所含的文件系统.Red Hat Linux 使用一种更灵活的命
TF卡全称TransFlash卡,即T-Flash又称MicroSD,随设备微型化的需要,TF卡用途越来越广,速度也越来越快,从最初的Class2早已发展到目前主流的Class10,TF卡体积为15mmx11mmx1mm.因为接口和普通的大SD卡是兼容的,所以,可以通过卡套进行转接适配,也可以使用在普通的读卡器上. 一.TF卡的速度等级 针对TF内存卡(SDHC)的传输规范,定义了如下几种速度等级: Class 2——2MB/sec Class 4——4MB/sec Class 6——6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