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来自:http://cone.cc/2012/12/30/Macbook-Air-HD/ 主要为了解决:如果让移动硬盘,无缝地,安全地,同时应用在苹果电脑系统和微软的系统. 除了储存文件,我还想用移动硬盘来做Time Machine备份,最后我那个1T的移动硬盘有了下面这个分区方案. 375GB for Time Machine(据说Time Machine的分区最好为系统分区的1.5到2倍),HFS+格式 100GB for Mac的各种东西,Windows不可能用到的,HFS+格式 10
如果您的 U 盘.移动硬盘既要用于 PC 又要用于苹果电脑,Mac OS X 系统的 HFS+ 和 Windows 的 NTFS 格式显然都不行……HFS+ 在 Windows 下不识别,NTFS 格式的 U 盘.移动硬盘插在苹果电脑上只能读不能写.格式化成 FAT32 显然可以支持两个系统,但单一文件大于 4GB 就歇菜. 但 苹果电脑 Mac OS X 10.6.5 系统做出了一项意义重大的升级:支持 exFAT 磁盘格式,格式化成 exFAT 格式的 U 盘.移动硬盘在 Windows P
转好文:https://blog.csdn.net/u013247765/article/details/77932144 本机环境: macOS Sierra version 10.12.6 2015 款 MacBook Pro 苹果理论上是支持NTFS的,修改下原生配置文件就可以实现读写ntfs. 系统初始能够识别ntfs格式的移动硬盘,只读不写,但安装后paragon ntfs for mac软件后,系统被重启之后,有时间限制,需要收费,就卸载了. 然而系统重启后反而没有识别移动硬盘了(找
MacBook Pro以及iMac等设备都具备雷电接口和USB 3.0接口,配合使用Mac OS X格式化的专用高速移动硬盘读写数据都非常快.那么这种硬盘可以在Linux下被读写吗?其实,Mac OS X采用的是其自家的HFS+文件系统格式,用它对移动硬盘进行格式化后,默认情况下Linux只能读,不能写.原因是HFS+默认启用了日志记录功能,可以最大可能确保数据校验,在出现读写异常时可以恢复数据.但HFS+的日志记录功能不被Linux内核所支持,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禁用HFS+文件系统格式的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