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mx6q uboot 地址
2024-09-01
[uboot]E9-i.MX6Q-uboot移植
参照:http://blog.csdn.net/girlkoo/article/details/45420977 文档参照: <i.MX BSP Porting Guide-2015/12, Rev.0>---------uboot porting steps <E9_TQIMX6Q_V1_20131031.pdf>------------------E9 schematics <E9_User_Manual-V3.1.0>---------------------
看见了就转来了, 涉及到UBOOT 地址的一个问题.
addr = (_bss_end + (PAGE_SIZE - 1)) & ~(PAGE_SIZE - 1);什么意思? 这是UBOOT 中的一个分配视频帧缓冲区地址的函数,我想问的是:加一个(PAGE_SIZE - 1)) 然后在与上一个 ~(PAGE_SIZE - 1) 是起什么作用的,我看好多都是这样写的.请高手告诉这样我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PAGE_SIZE的值为2的n次幂,如4096,经过addr = (_bss_end + (PAGE_SIZE - 1)) & ~(PAG
u-boot移植总结(一)start.S分析
本次移植u-boot-2010.09是基于S3C2440的FL440板子,板子自带NANDFLASH而没有NORFLASH,所以在U-BOOT启动的过程中必须实现从NANDFLASH到SDRAM的重定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U-BOOT开始的start.S汇编代码,这段代码要完成工作: 1,异常中断向量表,复位后异常向量处理 2, 跳转到代码实际执行处start_code 3,关闭看门狗WATCHDOG 3,关闭所有中断INTERRUPT 4,设置时钟分频,主要设置寄存器CLKDVN,MPLLC
[uboot] (番外篇)uboot relocation介绍
http://blog.csdn.net/ooonebook/article/details/53047992 以下例子都以project X项目tiny210(s5pv210平台,armv7架构)为例 [uboot] uboot流程系列: [project X] tiny210(s5pv210)上电启动流程(BL0-BL2) [uboot] (第一章)uboot流程——概述 [uboot] (第二章)uboot流程——uboot-spl编译流程 ========================
[uboot] (番外篇)uboot relocation介绍(转)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ooonebook/article/details/53047992 以下例子都以project X项目tiny210(s5pv210平台,armv7架构)为例 [uboot] uboot流程系列:[project X] tiny210(s5pv210)上电启动流程(BL0-BL2)[uboot] (第一章)uboot流程——概述[uboo
手把手教你从头开始搭建友善之臂ARM-tiny4412开发环境(史上最详细!!)
创建一个ARM目录 mkdir /disk/A9 -p 接下来你需要准备以下的东西 1.arm-linux-gcc-4.5.1 交叉编译器 2.linux-3.5-tiny4412 内核 3.rootfs_qtopia_qt4-20140124.tar.gz QT文件系统 (做好的) 4.busybox-1.22.1.tar.bz2 文件系统原码 busybox 5.uboot_tiny4412-20130729.tgz uboot 6.arm-qte-4.
驱动开发学习笔记. 0.07 Uboot链接地址 加载地址 和 链接脚本地址
驱动开发学习笔记. 0.07 Uboot链接地址 加载地址 和 链接脚本地址 最近重新看了乾龙_Heron的<ARM 上电启动及 Uboot 代码分析>(下简称<代码分析>) 文档里写道: Uboot.lds文件中起始地址是0x00,但是config.mk中的TEXT_BASE是0x57e00000,但是生成的uboot反汇编文件中,为什么start.s的第一条指令地址也是0x57e00000?不应该是0x00么?因为start.s的加载地址和运行地址都是0x00啊!? 答:Ubo
uboot 链接地址与运行地址的区别
对于ARM架构的CPU,上电后PC寄存器是指向0地址处的,从这个地址开始运行程序,那么运行了启动代码后会把程序搬移到内存中去运行,这样就是产生程序会在运行时有个两地址,而由源码编译为可执行文件时只会指定一个链接地址,指定的这个地址通常是在内存中运行时的运行地址,那么刚上电启动时的程序运行地址怎么办呐?这里要先介绍汇编语言中的位置无关码. 使用C/C++或者其他高级语言编程,最后会被编译器工具转换为汇编代码,最后再翻译成机器码存储在内存.硬盘或者其他存储器上.机器码的构造不同的CPU有不同的规则,
u-boot移植总结(二)LED点灯调试 和 u-boot加载地址
(一)LED点灯调试 FL2440电路总共有4个LED0,LED1,LED2,LED3,分别接到板子GPB5,GPB6,GPB8,GPB10引脚.通过设置三个寄存器GPBCON(0x56000010),GPBDAT(0x56000014),GPBUP(0x56000018),控制GPB[10:0]引脚可控LED的亮灭. 控制LED亮灭有三步: 1,设置GPB5,GPB6,GPB8,GPB10为输出工作方式,即GPBCON [21:20] = 01 GPBCON [17:16] = 01,GP
U-boot mkimage指定Linux内核地址时的两种方式
http://blog.csdn.net/embededswordman/article/details/6704197 uImage的制作是使用的u-boot工具mkimage,build完u-boot后也会将mkimage build出來到/tools目录下,可以直接拿來用,它的作用就是在zImage的前面加上64个字节的头,让u-boot能够识别要加载内核的类型.加载地址等. 基本格式:mkimage -A arch -O os -T type -C comp -a addr -e ep
hi3531 SDK 编译 uboot, 改动PHY地址, 改动 uboot 參数 .
一,编译uboot SDK文档写得比較清楚了,写一下须要注意的地方吧. 1. 之前用SDK里和别人给的已经编译好的uboot,使用fastboot工具都刷不到板子上.最后自己用SDK里uboot源代码编译的则成功刷了进去,不知道详细什么问题,可是一直没试试有点不应该了. 2. 文档中说要用一个Excel表格做配置然后用mkboot.sh将配置文件和uboot.bin文件一起生成终于的uboot,我一直纠结那个Excel不能配置,里面的參数也看不懂.谁知道事实上不用配影响也不大. 3. 之前用别人
hi3531 SDK 编译 uboot, 修改PHY地址, 修改 uboot 参数 .
一,编译uboot SDK文档写得比较清楚了,写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1. 之前用SDK里和别人给的已经编译好的uboot,使用fastboot工具都刷不到板子上.最后自己用SDK里uboot源码编译的则成功刷了进去,不知道具体什么问题,但是一直没试试有点不应该了. 2. 文档中说要用一个Excel表格做配置然后用mkboot.sh将配置文件和uboot.bin文件一起生成最终的uboot,我一直纠结那个Excel不能配置,里面的参数也看不懂.谁知道其实不用配影响也不大. 3. 之前用别人的u
I.MX6 eMMC 中启动U-boot存放的首地址
/************************************************************************************ * I.MX6 eMMC 中启动U-boot存放的首地址 * 声明: * 本文是解读<I.MX6 Manufacturing Tool V2 (MFGTool2) ucl2.xml hacking>之后对 * U-boot存放于eMMC 1K地址有疑惑,希望能找到确切的说法. * * 2015-10-14 晴 深圳 南山平山
I.MX6Q(TQIMX6Q/TQE9)学习笔记——U-Boot移植
其实Freescale的BSP移植文档已经将u-boot的移植步骤讲述的非常详细了,但为了以后方便查阅,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记录在这里. 获取源码 根据前一篇文章搭建好LTIB环境后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导出u-boot源码了.切换到ltib目录,并运行如下指令: ./ltib -m prep -p u-boot 该指令执行需要一些时间,指令执行完成后Freescale维护的u-boot-2009.8就会出现在rpm/BUILD目录下. 添加单板 为TQIMX6Q开发板创建相应的单板目录,可以参考sab
U-Boot中关于TEXT_BASE,代码重定位,链接地址相关说明
都知道U-BOOT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cpu/arm920t/start.S中)在FLASH上运行(一般情况 下),完成对硬件的初始化,包括看门狗,中断缓存等,并且负责把代码搬移到SDRAM中(在搬移的时候检查自身代码是否在SDRAM中),然后完成C程序 运行所需要环境的建立,包括堆栈的初始化等,最后执行一句跳转指令: ldr pc, _start_armboot _start_armboot: .word start_armboot, 进入到/lib_arm/board.c中的函数v
uboot生成随机的MAC地址
转载: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885064-id-3303132.html 在使用U-boot时,有个问题就是MAC地址的设置,如果MAC地址相同的两块开发板在同一局域网中,会互相影响.由 于设备量产需要每台机器的MAC地址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给u-boot使用随即生成MAC地址,我们这里的随机生成的变量只保存到RAM空间中,其实也可 以保存到flash或MMC中,但是如果存储设备为nand的话,每次启动都会擦写一些nand ,众所周知,nand的擦写次数是
uboot官方FTP下载地址
ftp://ftp.denx.de/pub/u-boot/
Uboot 引导内核时加载地址与入口地址问题
如果使用 mkimage 生成内核镜像文件的话,会在内核的前头加上了 64 bytes 的信息头,供建立 tag 之用.bootm 命令会首先判断 bootm xxx 这个指定的地址 xxx 与 -a 指定的加载地址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的话会从这个地址开始提取出这个 64 bytes 的头部,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把去掉头部的内核复制到 -a 指定的加载地址去运行; 如果相同的话那就让其原封不同的放在那,但 -e 指定的入口地址会推后 64 bytes,以跳过这 64 bytes 的头部. 我们来看
openwrt设置uboot环境变量在flash上的存储地址
1.分析如下 ubootenv_add_app_config ubootenv_add_uci_config "/dev/mtd1" "0x40000" "0x2000" "0x20000" 这两个函数定义在文件package/boot/uboot-envtools/files/uboot-envtools.sh中,先来解析以上语句: /dev/mtd1 : 指定boot_env所在flash上的分区 0x40000 : 指
uboot下载地址
非常奇怪百度搜索都搜不到一个好的uboot下载的说明,仅此标记 HOME http://www.denx.de/wiki/U-Boot/SourceCode sourcecode http://www.denx.de/wiki/U-Boot/SourceCode git http://git.denx.de/cgi-bin/gitweb.cgi?p=u-boot.git;a=summary
热门专题
wpf Slider 事件
layui弹窗在idea404
不同版本的JDK可能存在不兼容的问题
安卓 edittext输入内容传递listview
windows event log里面怎么查看重启
erlang的linux版本下载
windowsupdate拒绝访问
quicktime player没有声音
ts声明vue router
cordic ip模值
js将数组显示为两列
log4j tomcat catalina.out太大
notepad 正则 以什么结尾
通过编译选项生成枚举
android 把选中的str加入到scrollview
ide 中protected用不了
随机产生一个二维样本进行感知器固定算法Python
vmware15下载安装
vue上传文件到本地
Ueditor 百度编辑器 自定义工具栏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