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MySql架构与存储引擎 逻辑架构图: 连接层: mysql启动后(可以把mysql类比为一个后台的服务器),等待客户端请求,当请求到来后,mysql建立一个一个线程处理(线程池则分配一个空线程,当然也可使用nio线程模型.),每个线程独立,拥有独自内存空间.当请求为select请求则没有关系,但是请求为update时,多线程同时修改一块内存,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由此引出 “锁“的概念. 查看mysql当前连接数: 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ion
关于事务 我们在数据库中需要执行一个系列的操作的时候,要保证这个系列执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么整个系列的执行都成功,要么就全部失败(只要有一个步骤失败,其他均回滚到之前的状态), 保证不会存在一部分成功一部分失败的情况.这就是我们事务的职责.下面举个分苹果的例子: A同学有3个苹果,B同学有2个苹果,如果A同学给一个苹果给B同学,那么A同学只剩下2个苹果,而B同学有了3个.步骤如下 1 update tname set apples=apples-1 where name = "A":
本篇文章会分析一个 sql 语句在 MySQL 中的执行流程,包括 sql 的查询在 MySQL 内部会怎么流转,sql 语句的更新是怎么完成的. 在分析之前我会先带着你看看 MySQL 的基础架构,知道了 MySQL 由那些组件组成以及这些组件的作用是什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 MySQL 基础架构分析 1.1 MySQL 基本架构概览 下图是 MySQL 的一个简要架构图,从下图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用户的 SQL 语句在 MySQL 内部是如何执行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下图涉及的
MySQL监控全部执行过的sql语句 查看是否开启日志记录show variables like “general_log%” ; +——————+———-+|Variable_name|Value|+——————+———-+|general_log|OFF||general_log_file|/data0/logs/mysql/general.log|+——————+———-+ OFF 关闭ON 开启 临时开启日志记录set global general_log=’ON’ ; 这时执行的所有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