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使用索引原文 : http://itlab.idcquan.com/linux/MYSQL/918330.html MySQL查询不使用索引汇总 众所周知,增加索引是提高查询速度的有效途径,但是很多时候,即使增加了索引,查询仍然不使用索引,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性能,这里就简单总结几条MySQL不使用索引的情况 如果MySQL估计使用索引比全表扫描更慢,则不使用索引.例如,如果列key均匀分布在1和100之间,下面的查询使用索引就不是很好: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慢SQL消耗了70%~90%的数据库CPU资源: SQL语句独立于程序设计逻辑,相对于对程序源代码的优化,对SQL语句的优化在时间成本和风险上的代价都很低: SQL语句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1 不使用子查询 例: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SELECT id FROM t2 WHERE name='hechunyang'); 子查询在MySQL5.5版本里,内部执行计划器是这样执行的:先查外表再匹配内表,而不是先查内表t2,当外表的数据很大时,查询速度会非常慢.在Mari
前言 mysql的索引合并并不是什么新特性.早在mysql5.0版本就已经实现.之所以还写这篇博文,是因为好多人还一直保留着一条sql语句只能使用一个索引的错误观念.本文会通过一些示例来说明如何使用索引合并. 什么是索引合并 下面我们看下mysql文档中对索引合并的说明: The Index Merge method is used to retrieve rows with several range scans and to merge their results into one. The
本篇文章会分析一个 sql 语句在 MySQL 中的执行流程,包括 sql 的查询在 MySQL 内部会怎么流转,sql 语句的更新是怎么完成的. 在分析之前我会先带着你看看 MySQL 的基础架构,知道了 MySQL 由那些组件组成以及这些组件的作用是什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 MySQL 基础架构分析 1.1 MySQL 基本架构概览 下图是 MySQL 的一个简要架构图,从下图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用户的 SQL 语句在 MySQL 内部是如何执行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下图涉及的
-- 演示将多条记录数据组合成一条sql插入语句(for mysql) function getTpl0(tname) -- 获取表各个字段 local t = { tpl_pack = {"packId","itemId","`group`","num","rate","rateType"}, } for k, v in pairs(t) do if tname == k then r
慢SQL消耗了70%~90%的数据库CPU资源: SQL语句独立于程序设计逻辑,相对于对程序源代码的优化,对SQL语句的优化在时间成本和风险上的代价都很低: SQL语句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1 不使用子查询 例: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SELECT id FROM t2 WHERE name=’hechunyang’); 子查询在MySQL5.5版本里,内部执行计划器是这样执行的:先查外表再匹配内表,而不是先查内表t2,当外表的数据很大时,查询速度会非常慢.在Mari
如何用一条sql语句实现批量更新?mysql并没有提供直接的方法来实现批量更新,但是可以用点小技巧来实现.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UPDATE mytable SET myfield = CASE id WHEN 1 THEN 'value' WHEN 2 THEN 'value' WHEN 3 THEN 'value' END WHERE id IN (1,2,3); 这里使用了case when 这个小技巧来实现批量更新. 举个例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UPDATE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