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nginx日志记录cookie
2024-09-04
Nginx配置日志格式记录cookie
Nginx配置日志格式记录cookie1. 一般用来做UV统计,或者获取用户token等. 配置方式: 在nginx的配置文件中有个变量:$http_cookie来获取cookie的信息.配置方式很简单,只需要在nginx配置文件的http段,新添加一个log_format就可以了:http{log_format hehe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nginx 日志记录 自定义详解(分析上报用)
nginx 日志记录 自定义详解 1.log_format 普通格式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
nginx日志配置(cookie,header,post等字段记录)
如果你对nginx日志格式,有这样那样的要求. 那么就看一下说明吧. $remote_addr The remote host $remote_user The authenticated user (if any) $time_local The time of the access $request The first line of the request $status The status of the request $body_bytes_sent The size of the
Nginx 日志记录post数据,并使用goaccess进行日志分析
nginx日志默认不会记录post数据 在nginx配置文件的http节 log_format 日志格式标识 [escape=json] 日志格式 比如:日志格式标识设置为main,添加escape=json以便中文正确显示(注意,escape=json 需要 nginx 1.11.8 以上版本才支持),记录post和cookie的请求的相信信息 log_format main escape=json '$remote_addr [$time_local] "$request" $st
nginx日志增加cookie信息
一.获取全部cookie信息 这个比较方便,直接在nginx.conf文件中添加$http_cookie log_format main '[$time_local] - $remote_addr:$remote_port - $remote_user - $upstream_addr $upstream_status $upstream_response_time - ' '"$request" $status $bytes_sent $request_time ' '"$
[docker]docker日志驱动记录nginx日志情形探究
这里研究下容器nginx记录日志的集中情况,主要想弄明白,docker的日志--log-driver=fluentd 改成fluentd后,会不会在本地在记录一份日志 整体架构是这样的 情况1: 首先将nginx日志挂在本地 通过tail日志目录,一边访问,可以看到日志在刷,说明日志已经记录到access.log了. docker run -itd -v /opt/logs:/var/log/nginx -p 8089:80 nginx 情况2: 将容器的日志放法到fluentd一份, dock
配置nginx,Tomcat日志记录请求耗时
由于公司的业务比较特殊,对速度比较在意,客户最近反应我们的平台时间比较久,处理一个请求十秒左右才返回,领导要求找出原因,我想让nginx日志记录请求处理用了多长时间,后端处理用了多长时间,总共用了多长时间,哪里出现的瓶颈好进行针对性解决 配置nginx统计请求和后端服务Tomcat服务响应时间 编辑nginx的配置文件nginx.conf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
ELK - nginx 日志分析及绘图
1. 前言 先上一张整体的效果图: 上面这张图就是通过 ELK 分析 nginx 日志所得到的数据,通过 kibana 的功能展示出来的效果图.是不是这样对日志做了解析,想要知道的数据一目了然.接下来就是实现过程实录. 2. 实现过程 通过上一篇:ELK 部署文档 已经对 ELK + filebeat 获取 nginx 做了详细的配置介绍,这里重点就不在安装 ELK 上面了. 下面这边的内容,主要是针对 logstash 配置文件的编写和 kibana web界面的配置. 主机信息在申明下,和上
Linux环境下使用logrotate工具实现nginx日志切割
一. 前提背景及需求 nginx运行日志默认保存在nginx安装目录下的 /usr/local/nginx/logs 文件夹, 包含access.log和error.log两个文件. (1) access.log 记录了哪些用户.哪些页面以及用户浏览器.ip和其他的访问信息: (2) error.log 则是记录服务器错误日志. 在所有时间内nginx产生的日志均保存在同一个文件下, 随着访问量的增加,尤其是access.log增长极快,服务器会很快消耗磁盘空间,影响服务器效率. 另外,当需要对
Nginx和Apache配置日志格式记录Cookie
记录Cookie有什么用? 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web服务器的访问日志来统计UV(独立访客),并据此分析用户的行为.而UV是依据cookie数据得出的统计.UV相对于IP的好处是:IP是一个反映网络虚拟地址对象的概念,UV是一个反映实际使用者的概念,更加准确地对应一个实际的浏览者.使用UV作为统计量,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单位时间内实际上有多少个访问者来到了相应的页面. 如何记录Cookie? Nginx: 在nginx的配置文件中,可以通过$http_cookie来访问Cookie. 想要记录Coo
针对Nginx日志的相关运维操作记录
在分析服务器运行情况和业务数据时,nginx日志是非常可靠的数据来源,而掌握常用的nginx日志分析命令的应用技巧则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快速进行定位和统计. 1)Nginx日志的标准格式(可参考:http://www.cnblogs.com/kevingrace/p/5893499.html)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
Apache/Nginx/IIS日志记录的各个字段内容与含义
一.Apache 1.1 Apache日志文件名称及路径介绍 当我们安装并启动Apache后,Apache会自动生成两个日志文件,这两个日志文件分别是访问日志access_log(在Windows上是access.log)和错误日志error_log(在Windows上是error.log).路径一般在Apache的logs文件中. 1.2 Apache访问日志格式详解 访问日志access_log记录了所有对Web服务器的访问活动,下面是访问日志access_log中的一个标准记录 192.1
Nginx正确记录post日志的方法
Nginx正确记录post日志的方法 事实上可以很简单,这取决于把 access_log 放在哪个 location 里面. 一,放到包含fastcgi_pass或proxy_pass的Location里面. 如下: [php] view plaincopy location ~ \.php$ { root /data/webapps; fastcgi_pass ; fastcgi_index index.php;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data/weba
Python 日志处理(一) 按Nginx log_format 分割日志记录
要求:不使用正则 根据nginx 默认的日志记录格式,分割日志记录.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日志记录先后顺序: 访客IP - 访
nginx日志相关运维操作记录
在分析服务器运行情况和业务数据时,nginx日志是非常可靠的数据来源,而掌握常用的nginx日志分析命令的应用技巧则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快速进行定位和统计. 1)Nginx日志的标准格式(可参考:http://www.cnblogs.com/kevingrace/p/5893499.html) 1 2 3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
在nginx日志access log可以记录POST请求的参数值
1) 在nginx日志access log可以记录POST请求的参数值 实现程度:日志中可以显示POST请求所提交的参数值 问题: 日志中文显示十六进制(在配置文件中配置中文也无效) 没有对json数据进行测试,正文类型为: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harset=UTF-8 配置说明: log_format指令用来设置日志的记录格式,语法: log_format name format {format ...}
nginx不记录指定文件类型的日志
1.指定记录文件日志记录的内容.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如下部分: log_format dd '$remote_addr $http_x_forwarded_for [$time_local]' '$host "$request_uri" $status'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其中dd是指日志格式的名字,可修改.2.在虚拟主机配置文件中,指
nginx不记录指定文件类型日志
1.指定记录文件日志记录的内容.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如下部分: log_format dd '$remote_addr $http_x_forwarded_for [$time_local]' '$host "$request_uri" $status'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其中dd是指日志格式的名字,可修改.2.在虚拟主机配置文件中,指
nginx日志文件按天记录定时清理循环记录
问题 nginx日志默认记录在一个文件access.log中,时间长了会导致日志文件特别大,甚至磁盘占满. 解决方案 使用以下方法,将access.log文件每天一个,然后清过15天以前的文件. 方法 创建clearNginxLog.sh文件 #!/bin/bash LOG_PATH="/data/nginx/log/" save_days=1 YESTERDAY=$(date -d "yesterday" +%Y%m%d) echo "---------
nginx日志分析命令记录
这是要注意的 可能因为 线上 nginx日志输出格式的不一样,一下命令未能展示正确的结果 流量速率分析的第三个命令 慢查询分析的第一二个命令 参考文档,nginx日志输出格式为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tuq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request_time $upstream_response_time $upstream_addr "$http_referer"
热门专题
unity 根据路径生成mesh
谷歌浏览器 td数据缺失
SelectorQuery获取节点实例node为空
php CRC-16/MODBUS校验
win10点添加蓝牙或其他设备点取消卡死
win10 如何配置服务器vpn
centos迁移esxi6.0
pipeline 拉取两个分支代码
new date()获取一个时间点
程序插入 ShellCode
meven 插件动态生成webservice客户端
linux 颜色信息保存在哪里
pyexcel批量转pdf
oracle 自动提交事务
python3.8ride安装报错
centos 缺少 libz.so.1 怎么解决
es可以统计某个索引下面某个分组的使用量
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 项目结构图
ORACLE 11.2 提权
oidc不同于如何sign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