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oslab认识保护模式分页
2024-10-11
oslab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实验三 认识保护模式(二):分页
实验目的: 掌握内存分页机制 对应章节:3.3 实验内容: 1.认真阅读章节资料,掌握什么是分页机制 2. 调试代码,掌握分页机制基本方法与思路 – 代码3.22中,212行---237行,设置断点调试这几个循环,分析究竟在这里做了什么? 3. 掌握PDE,PTE的计算方法 – 动手画一画这个映射图 4. 熟悉如何获取当前系统内存布局的方法 5. 掌握内存地址映射关系的切换 – 画出流程图 6. 基础题:依据实验的代码, – 自定义一个函数,给定一个虚拟地址,能够返回该地址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
OSLab:开启保护模式
日期:2019/5/22 关键词:操作系统:OS:保护模式:A20地址线激活:分页开启:二级页表的设置 PS:OSLAB实验课的整理. 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操作系统中一个简易的MBR. 建议先阅读:https://www.cnblogs.com/sinkinben/p/10888599.html 宏定义和数据定义 %define CR0_PE (1 << 0) %define CR0_MP (1 << 1) %define CR0_EM (1 <&
ASM:《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第16章:Intel处理器的分页机制和动态页面分配
第16章讲的是分页机制和动态页面分配的问题,说实话这个一开始接触是会把人绕晕的,但是这个的确太重要了,有了分页机制内存管理就变得很简单,而且能直接实现平坦模式. ★PART1:Intel X86基础分页机制 1. 页目录.页表和页 首先先要明白分页是怎么来的,简单来讲,分页其实就是内存块的映射管理.在我们之前的章节中,我们都是使用的分段管理模式,处理器中负责分段的部件是段部件,段管理机制是Intel处理器最基本的处理机制,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法关闭的.而当开启了分页管理之后,处理器会把4GB的内存分
x86 保护模式 十 分页管理机制
x86 保护模式 十 分页管理机制 8.386开始支持分页管理机制 段机制实现虚拟地址到线性地址的转换,分页机制实现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如果不启用分页,那么线性就是物理地址 一 分页管理简介 cr0中的pg位=1 分页生效,将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只有在保证pe位为1的情况下 才能使pg位为1 否则将引起通用保护故障. 分页机制将线性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分别划分为大小相同的块.这样的块称为页.线性的页和物理的页之间建立映射,完成线性到物理地址的转换.线性地址空间的页
OSLab:实模式与保护模式
日期:2019/5/18 12:00 内容:操作系统实验作业:x86:IA-32:实模式与保护模式. PS:如果我们上的是同一门课,有借鉴代码的铁汁请留言告知嗷.只是作业笔记,不推荐学习. 一.实模式 众所周知,机器启动时都是处于实模式状态的.8多说,先看看今天的作业. 1.1 BIOS中断打印字符串 这是一个幼儿园版本的主引导记录(MBR),输出一个字符串,结合附录INT中断说明来看. org 0x7c00这个表示程序加载到物理内存的起始地址0x7c00,关于0x7c00请看附录. org 0
保护模式篇——PAE分页
写在前面 此系列是本人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包括示例和实验截图.由于系统内核的复杂性,故可能有错误或者不全面的地方,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本教程将会长期更新. 如有好的建议,欢迎反馈.码字不易,如果本篇文章有帮助你的,如有闲钱,可以打赏支持我的创作.如想转载,请把我的转载信息附在文章后面,并声明我的个人信息和本人博客地址即可,但必须事先通知我. 你如果是从中间插过来看的,请仔细阅读 羽夏看Win系统内核--简述 ,方便学习本教程. 看此教程之前,问几个问题,基础知识储备好了吗?上一节教
oslab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实验五 让操作系统走进保护模式
实验目的: • 如何从软盘读取并加载一个Loader程序到操作 系统,然后转交系统控制权 • 对应章节:第四章 实验内容: 1. 向软盘镜像文件写入一个你指定的文件,手 工读取在磁盘中的信息 2. 在软盘中找到指定的文件,读取其扇区信息 3. 将指定文件装入指定内存区,并执行 4. 学会在bochs中使用xxd读取反汇编信息 完成本次实验要思考的问题: 1.FAT12格式是怎样的? 2.如何读取一张软盘的信息 3.如何在软盘中找到指定的文件 4.如何在系统引导过程中,从读取并加载一个可执行文件
oslab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实验四 认识保护模式(三):中断异常
实验目的: 理解中断与异常机制的实现机理 对应章节:第三章3.4节,3.5节 实验内容: 1. 理解中断与异常的机制 2. 调试8259A的编程基本例程 3. 调试时钟中断例程 4. 建立IDT,实现一个自定义的中断,功能可自 定义,如特定键盘组合触发某个动作.电子 钟.自己游走的字符显示.蜂鸣器等 5. 了解IOPL的作用 完成本次实验要思考的问题: 1.什么是中断,什么是异常 2.8259A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3.如何建立IDT,如何实现一个自定义的中 断 4.如何控制时钟中断 5.IOP
oslab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实验二 认识保护模式
https://github.com/yyu/osfs00 实验目的: 理解x86架构下的段式内存管理 掌握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下段式寻址的组织方式. 关键数据结构.代码组织方式 掌握实模式与保护模式的切换 掌握特权级的概念,以及不同特权之间的转移 实验内容: 1. 认真阅读章节资料,掌握什么是保护模式,弄清关键数据结构: GDT.descriptor.selector.GDTR, 及其之间关系,阅读 pm.inc文件中数据结构以及含义,写出对宏Descriptor的分析 2. 调试代码,/a/ 掌
ASM:《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第17章:保护模式下中断和异常的处理与抢占式多任务
★PART1:中断和异常概述 1. 中断(Interrupt) 中断包括硬件中断和软中断.硬件中断是由外围设备发出的中断信号引发的,以请求处理器提供服务.当I/O接口发出中断请求的时候,会被像8259A和I/O APIC这样的中断寄存器手机,并发送给处理器.硬件中断完全是随机产生的,与处理器的执行并不同步.当中断发生的时候,处理器要先执行完当前的指令(指的是正在执行的指令),然后才能对中断进行处理. 软中断是由int n指令引发的中断处理器,n是中断号(类型码). 2. 异常(Exception
MIT 6.828 JOS学习笔记6. Appendix 1: 实模式(real mode)与保护模式(protected mode)
在我们阅读boot loader代码时,遇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实模式(real mode)和保护模式(protected mode).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两种模式都是CPU的工作模式,实模式是早期CPU运行的工作模式,而保护模式则是现代CPU运行的模式. 但是为什么现代CPU在运行boot loader时仍旧要先进入实模式呢?就是为了实现软件的向后兼容性不得已才这样的. 下面我们分别看下这两种工作模式的基本原理. 实模式(real mode) 实模式出现于早期8088CPU时期.当时由于CPU
【OS】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区别及寻址方式
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区别及寻址方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rosetta 64KB-4GB-64TB? 我记得大学的汇编课程.组成原理课里老师讲过实模式和保护模式的区别,在很多书本上也有谈及,无奈本人理解和感悟能力实在太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真正的明白它们的内含,更别说为什么实模式下最大寻址空间为1MB?段的最大长度不超过64KB?而保护模式下为啥最大寻址能力就变成了64TB?每个段最大也达4GB? 更甚者分段和分页这两个高深的概念像我这种菜鸟怎么也理解不了啊!
基础篇-Windows保护模式
1 一般来说,80x86(80386及其以后的各代CPU)可以在三种模式下运转:实模式,保护模式,V86模式.实模式就是古老的MS-DOS的运行环境.Win95只利用了两种模式:保护模式和V86模式. 2为什么要进入保护模式: 保护模式有许多优越性.其中最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你的程序可以利用更多的内存了! 3 4 从硬件结构上说,386由三个寄存器CR0.CR1.CR2控制着CPU的运转.比如说,CR0的第0位就是用来判断当前CPU是工作在保护模式还是实模式下.学过8088/8086汇编语言的人一
ASM:《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第14章:保护模式下的特权保护和任务概述
★PART1:32位保护模式下任务的隔离和特权级保护 这一章是全书的重点之一,这一张必须要理解特权级(包括CPL,RPL和DPL的含义)是什么,调用门的使用,还有LDT和TSS的工作原理(15章着重讲TSS如何进行任务切换). 1. 任务,任务的LDT和TSS 程序是记录在载体上的指令和数据,其正在执行的一个副本,叫做任务(Task).如果一个程序有多个副本正在内存中运行,那么他对应多个任务,每一个副本都是一个任务.为了有效地在任务之间进行隔离,处理器建议每个任务都应该具有他自己的描述符表,称
ASM:《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第10章:32位x86处理器的编程架构
★PART1:32位的x86处理器执行方式和架构 1. 寄存器的拓展(IA-32) 从80386开始,处理器内的寄存器从16位拓展到32位,命名其实就是在前面加上e(Extend)就好了,8个通用寄存器被命名为EAX,EBX,ECX,EDX,ESI,EDI,ESP和EBP,同样的,操作的时候必须要和寄存器的长匹配,比如下面的操作就是错的. 32位通用寄存器的高16位不可以单独使用,但是他们的低16位依然可以按照8086的使用方法一样使用.处理器在32位保护模式下可以使用全部的32条地址线,访问4
Linux操作系统基础(四)保护模式内存管理(2)【转】
转自:http://blog.csdn.net/rosetta/article/details/8570681 Linux操作系统基础(四)保护模式内存管理(2)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rosetta 本节主要讲:保护模式内存管理相关的物理地址空间,逻辑和线性地址空间,段选择符,段寄存器,段描述符. 物理地址空间 保护模式下,IA-32架构提供了一个4GBytes(2^32bytes)正常大小的物理寻址空间.处理器可以使用地址总线录址这些地
80X86保护模式及其编程(一)
80x86系统寄存器和系统指令 1.标志寄存器(EFLAGS) 标志寄存器EFLAGS的标志位含义如下图: TF 位8是跟踪标志(Trace flag),当设置该位时可为调试操作启动单步执行方式.复位时则禁止单步执行.在单步执行方式下,处理器会在每个指令执行后产生一个调试异常,这样我们可以观察执行程序在每条指令执行后的状态. IOPL 位13-12时I/O特权级(I/O Privilege Level)字段.该字段指明当前运行程序或任务的I/O特权级别IOPL.当前任务或程序的CPL必须小于这个
“段寄存器”的故事[转](彻底搞清内存段/elf段/实模式保护模式以及段寄存器)
http://blog.csdn.net/michael2012zhao/article/details/5554023 一. 段寄存器的产生 段寄存器的产生源于Intel 8086 CPU体系结构中数据总线与地址总线的宽度不一致. 数据总线的宽度,也即是ALU(算数逻辑单元)的宽度,平常说一个CPU是“16位”或者“32位”指的就是这个.8086CPU的数据总线是16位. 地址总线的宽度不一定要与ALU的宽度相同.因为ALU的宽度是固定的,它受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当时只能制造出16位的ALU:
CPU保护模式深入探秘
原文链接为:http://www.chinaunix.net/old_jh/23/483510.html 保护方式的体系结构 主要问题: 保护方式的寄存器模型 保护方式的描述符与页表项 保护方式的存储器管理与地址转换 多任务机制与保护实现 虚拟 8086 模式 一.保护方式的寄存器模型 新增四个寄存器 (指针 ----- 指向内存中的特殊的数据表): 全局描述符表寄存器 GDTR 局部描述符表寄存
80x86的保护模式
什么是保护模式? 通过对程序使用的存储区采用分段.分页的存储管理机制, 达到分组使用.互不干扰的保护目的.能为每个任务提供一台虚拟处理器,使每个任务单独执行,快速切换. 所以,内存地址由段基地址.偏移地址构成. 在内存中段怎么描述? 段的描述符:段基地址(32位).段长度(20位,单位为2^12,即4K).访问权限, 总计64位. 出于系统的兼容问题,段寄存器都是16位的, 那么如何表示64位的段描述符呢? 通过描述符表:将段寄存器的高13位作为索引来访问该表(描述符表本身也有一个基址,加上这1
热门专题
winserver2012 一个用户远程多个
简述unity中内置五种关节及其简单用途
DFSMN 中的记忆模块是啥
mac原生读写ntfs 升级10.15后
QT 硬盘ID 序列号
cat监控 report_period
awk 列除以列累加的值
dpkg 关闭后如何启用
bootstrap 设置select选中
Swiper 无限渐变
webpack dist目录没有生成文件
c语言删除未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
子类无法获取父类的父类的属性@Data
oauth2 password 和 username 密码
windows jenkins文件下载在哪儿
Bootstrap 各版本
unity怎么创建相机
ubuntu查看当前装了多少东西
adult朴素贝叶斯分类器python
python中的logging 设置 file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