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 在PL/SQL中,在Explain plan Window中执行要优化的Sql语句.结果,如下图: Object name列中显示了命中的索引名,Cost列显示了CPU的使用率(%). 第二种: 使用Explain plan for 命令. 1.执行 “explain plan for 要执行的Sql语句;” 2.执行 “select * from table(DBMS_XPLAN.display);”查看结果.如下图
转于:https://blog.csdn.net/claram/article/details/77574600 首先明确:为什么要用联合索引? 对于查询语句“SELECT E.* FROM E WHERE E.e1=1 AND E.e3=2”涉及到两列,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采用一个联合索引(e1, e3):而不用两个单列索引,这是因为一条查询语句往往应为mysql优化器的关系只用一个索引,就算你有两个索引,他也只用一个:在只用一个的基础之上,联合索引是会比单列索引要快的: 下面讲讲联合索引的使用规
转载请注明出处 select /*+INDEX_DESC(T IDX_SYS_MESS_CREATE_DATE)*/ * FROM sys_message T where t.create_date is not null 索引名:IDX_SYS_MESS_CREATE_DATE SQL 表别名:T 注意点:1. /*+INDEX_DESC(T IDX_SYS_MESS_CREATE_DATE)*/ 红色字的别名要跟表别名一样 2.一定要加上 where 所在索引字段 is not nul
索引 索引,是数据库中专门用于帮助用户快速查询数据的一种数据结构.类似于字典中的目录,查找字典内容时可以根据目录查找到数据的存放位置,然后直接获取即可. MySQL中常见索引有: 普通索引 唯一索引 主键索引 组合索引 1.普通索引 普通索引仅有一个功能:加速查询 create table in1( n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 not null, email varchar() not null, ext
序 learn by doing 是最快的学习方式.在百度外卖研发中心,我每天工作接触数据库方面最多的就是"索引",另外面试官在面试时也一定会考察到索引. Part 1, Explain语法 The EXPLAIN statement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execution plan for a SELECT statement. Here is the explanation of some Output Columns: Colum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