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python socketserver 异步 粘包
2024-11-09
Python 之网络编程之socket(2)黏包现象和socketserver并发
一:黏包 ###tcp协议在发送数据时,会出现黏包现象. (1)数据粘包是因为在客户端/服务器端都会有一个数据缓冲区, 缓冲区用来临时保存数据,为了保证能够完整的接收到数据,因此缓冲区都会设置的比较大. (2)在收发数据频繁时,由于tcp传输消息的无边界,不清楚应该截取多少长度 导致客户端/服务器端,都有可能把多条数据当成是一条数据进行截取,造成黏包 ### 黏包出现的两种情况 #黏包现象一: 在发送端,由于两个数据短,发送的时间隔较短,所以在发送端形成黏包 #黏包现
python 网络编程粘包解决方案2 + ftp上传 + socketserver
一.struct 神奇的打包工具 struct 代码: import struct num = 156 #将int类型的数据打包成4个字节的数据 num_stru = struct.pack('i',num) print(len(num_stru)) print(num_stru) ') #在通过int类型解包,将前面打包的数据解包成打包之前的int数据 num2 = struct.unpack('i',num_stru) #解包出来是个元组 print(num2)#(156,) print(n
python中TCP粘包问题解决方案
TCP协议中的粘包问题 1.粘包现象 基于TCP写一个远程cmd功能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ubprocess sever = socket.socket() sever.bind(('127.0.0.1', 33521)) sever.listen() while True: client, address = sever.accept() while True: try: cmd = client.recv(1024).decode('utf-8') p1 =
剖析和解决Python中网络粘包的正确姿势
目录 1.粘包及其成因 1.1.粘包产生 1.2.粘包产生的原因 2.尝试解决粘包 2.1.指定数据包的长度 2.2.固定数据包的长度 2.3.用函数实现多次调用发送数据 3.解决粘包问题的正确姿势 3.1.struct模块功能示例 3.2.struct优雅的解决粘包问题 3.3.struct模块功能函数化 3.4.证实粘包问题被解决 1.粘包及其成因 1.1.粘包产生 先来看一个案例,单进程启动一个tcp socket通信,从服务端发送两次数据到客户端. 服务端tcp_socket_serve
python网络编程--粘包解决方案 和 subprocess模块
1.缓冲区:作用:将程序和网络解耦分为输入缓冲区, 输出缓冲区 每个 socket 被创建后,都会分配两个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write()/send() 并不立即向网络中传输数据,而是先将数据写入缓冲区中,再由TCP协议将数据从缓冲区发送到目标机器.一旦将数据写入到缓冲区,函数就可以成功返回,不管它们有没有到达目标机器,也不管它们何时被发送到网络,这些都是TCP协议负责的事情.TCP协议独立于 write()/send() 函数,数据有可能刚被写入缓冲区就发送到网络,也可能在缓冲区
【python】-- Socket粘包问题 ,解决粘包的几种方法、socket文件下载,md5值检验
上一篇随笔:“socket 接收大数据”,在win系统上能够运行,并且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 就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第一次发送是时准备发送数据的字节大小,第二次是数据内容)粘在一起了,这是socket中的粘包: 查看服务端代码就能知道发生粘包的原因: import socket,os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2222)) server.list
python 网络编程 粘包问题
1.粘包现象 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 粘包出现原因 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 简单得说,在流传输中出现,UDP不会出现粘包,因为它有消息边界 1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发送出去,造成粘包 2接收方不及时接收缓冲区的包,造成多个包接收 解决方法 接收方创建一预处理线程,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将粘连的包分开. TCP无
python socket--TCP解决粘包的方法
1.为什么会出现粘包?? 让我们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1:执行错误命令 2:执行ls 3:执行ifconfig) 注意注意注意: res=subprocess.Popen(cmd.decode('utf-8'),shell=True,stderr=subprocess.PIPE,stdout=subprocess.PIPE) 的结果的编码是以当前所在的系统为准的,如果是windows,那么res.stdout.read()读出的就是GBK编码的,在接收端需要用GBK解码 发送端
python 网络编程---粘包
一.什么是粘包?(只有在TCP中有粘包现象,在UDP中永远不会粘包) 黏包不一定会发生. 如果发生 了:1.可能是在客户端已经粘了 2.客户端没有粘,可能是在服务端粘了. 所谓的粘包问题:主要是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python报头解决粘包简单实现
client------------- #!/usr/bin/env python # encoding: utf-8 # Date: 2018/6/5 import socketimport struct phone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phone.connect(('127.0.0.1', 8081)) while True: # 1发命令 cmd = input('>>>:').stri
Python中Socket粘包问题的解决
服务器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struct server = socket.socket() ip_port = ("192.168.15.33",8001) server.bind(ip_port) server.listen() conn,addr = server.accept() while 1: print("等待接收消息...") from_client_cmd = conn.recv(1024)
Python网络编程(2)-粘包现象及socketserver模块实现TCP并发
1. 基于Tcp的远程调用命令实现 很多人应该都使用过Xshell工具,这是一个远程连接工具,通过上面的知识,就可以模拟出Xshell远程连接服务器并调用命令的功能. Tcp服务端代码如下: import socket,subprocess ip_port = ("127.0.0.1",8000) tcp_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tcp_server.bind(ip_port) tcp_serv
python开发socket套接字:粘包问题&udp套接字&socketserver
一,发生粘包 服务器端 from socket import * phone=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套接字 phone.setsockopt(SOL_SOCKET,SO_REUSEADDR,1) #解决端口占用 phone.bind(('127.0.0.1',8080)) #绑定端口和Ip到套接字 phone.listen(5) conn,client_addr=phone.accept() #等待tcp接受 # data1=conn.recv(10) # p
基于tcp协议下粘包现象和解决方案,socketserver
一.缓冲区 每个 socket 被创建后,都会分配两个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write()/send() 并不立即向网络中传输数据,而是先将数据写入缓冲区中,再由TCP协议将数据从缓冲区发送到目标机器.一旦将数据写入到缓冲区,函数就可以成功返回,不管它们有没有到达目标机器,也不管它们何时被发送到网络,这些都是TCP协议负责的事情.TCP协议独立于 write()/send() 函数,数据有可能刚被写入缓冲区就发送到网络,也可能在缓冲区中不断积压,多次写入的数据被一次性发送到网络,这取决
【Python】TCP Socket的粘包和分包的处理
Reference: http://blog.csdn.net/yannanxiu/article/details/52096465 概述 在进行TCP Socket开发时,都需要处理数据包粘包和分包的情况.本文详细讲解解决该问题的步骤.使用的语言是Python.实际上解决该问题很简单,在应用层下,定义一个协议:消息头部+消息长度+消息正文即可. 那什么是粘包和分包呢? 关于分包和粘包 粘包:发送方发送两个字符串”hello”+”world”,接收方却一次性接收到了”helloworld”. 分
(day27)subprocess模块+粘包问题+struct模块+ UDP协议+socketserver
目录 昨日回顾 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B/S架构 网络编程 互联网协议 socket套接字 今日内容 一.subprocess模块 二.粘包问题 三.struct模块 四.UDP 五.QQ聊天室 六.SocketServer 昨日回顾 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Client:客户端 Server:服务端 优点 占用网络资源少,软件的使用稳定 缺点 用户在使用多个软件要下载客户端,软件每次更新用户也需要更新 用户体验差 B/S架构 Broser:浏览器 Server:服务端 优点 用户不需要下
Learn day9 粘包\struct用法\hashlib校验\socketserver并发\模块引入\进程\join\守护进程
1.粘包现象 总结 : 导致黏包现象的两种情况 hello,worl d (1) 在发送端,发送数据太快,频繁发送 (2) 在接收端,接收数据太慢,延迟截取 #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bind( ("127.0.0.1",9000) ) sk.listen() # 三次握手 conn,addr = sk.accept() # 收发数据逻辑 conn.send("hello,".encode(&qu
python/socket编程之粘包
python/socket编程之粘包 粘包 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首先需要掌握一个socket收发消息的原理 发送端可以是1k,1k的发送数据而接受端的应用程序可以2k,2k的提取数据,当然也有可能是3k或者多k提取数据,也就是说,应用程序是不可见的,因此TCP协议是面来那个流的协议,这也是容易出现粘包的原因而UDP是面向笑死的协议,每个UDP段都是一条消息,应用程序必须以消息为单位提取数据,不能一次提取任一字节的数据,这一点和TCP是很同的.怎样定义消息呢?认为对方一次性
python socket网络编程之粘包问题详解
一,粘包问题详情 1,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你的程序实际上无权直接操作网卡的,你操作网卡都是通过操作系统给用户程序暴露出来的接口,那每次你的程序要给远程发数据时,其实是先把数据从用户态copy到内核态,这样的操作是耗资源和时间的,频繁的在内核态和用户态之前交换数据势必会导致发送效率降低, 因此socket 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次数据给对方.若连续几次需要send的数据都很少,通常TCP socket 会根据优化算法把这些数据合成一个TCP段
python套接字解决tcp粘包问题
python套接字解决tcp粘包问题 目录 什么是粘包 演示粘包现象 解决粘包 实际应用 什么是粘包 首先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没有粘包 socket收发消息的原理 发送端可以是一K一K地发送数据,而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可以两K两K地提走数据,当然也有可能一次提走3K或6K数据,或者一次只提走几个字节的数据,也就是说,应用程序所看到的数据是一个整体,或说是一个流(stream),一条消息有多少字节对应用程序是不可见的,因此TCP协议是面向流的协议,这也是容易出现粘包问题的原因.而UDP是面向消
python中TCP协议中的粘包问题
TCP协议中的粘包问题 1.粘包现象 基于TCP实现一个简易远程cmd功能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ubprocess sever = socket.socket() sever.bind(('127.0.0.1', 33521)) sever.listen() while True: client, address = sever.accept() while True: try: cmd = client.recv(1024).decode('utf-8') p
热门专题
.net core 打印方案
Java base64图片加马赛克
centos tar压缩目录
qt4 表格平均分配
querylist登录采集
camel-ftp-starter 多服务器
laravel 删除cache
js math.max能比较负数吗
python3基础教程pdf 网盘
androidstudio中toast作用
echarts 两组数据对比
金蝶kid专业版16.0破解
MANIFEST.MF 修改
laravel 只更新一个字段
c# 递归压缩文件夹和文件
unity插件免费下载
类的默认初始化和显示初始化
spring mysql数据源配置
margin的负值设置代码练习
08led显示屏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