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si_id命令发出一个SCSI INQUIRY指令给设备,访问vital product data (VPD)页0x83的数据,那里包含设备的WWID和其他的信息,或者页0x80的数据,那里包含单元序列号(unit serial number). scsi_id命令的执行结果(一长串字符)是设备的WWID,当前映射到/dev/sdc(/sys/block/sdc).每一条到设备的路径和设备上的每一个分区的WWID都是相同的.设备的WWID不会改变,即使将其他的设备添加到系统或者从系统中删除.
scsi_id命令发出一个SCSI INQUIRY指令给设备,访问vital product data (VPD)页0x83的数据,那里包含设备的WWID和其他的信息,或者页0x80的数据,那里包含单元序列号(unit serial number). scsi_id命令的执行结果(一长串字符)是设备的WWID,当前映射到/dev/sdc(/sys/block/sdc).每一条到设备的路径和设备上的每一个分区的WWID都是相同的.设备的WWID不会改变,即使将其他的设备添加到系统或者从系统中删除.
转至: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494403 为什么要写这么一篇基础知识呢?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原因的,不是胡编乱造还真是有真实存在的事件的,前两周里因一套生产环境数据库磁盘不足无法对其进行表空间扩容,需要向存储岗申请存储资源,当存储岗划好资源加完存储时,操作系统岗对其进行扫盘以及权限处理时忘记对 RAC2 节点的磁盘进行属主的设置. 当到我们数据库岗对其磁盘组添加磁盘时,我们的小伙伴没有对其权限及属主进行检查,直接使用 alter d
大部分在网上可以找到的文档都是在RHEL5或者OEL5中设置udev,udev对于Linux而言最大的作用是防止操作系统重新启动以后,作为ASM磁盘使用的盘符发生变化.比如说Tim Hall的文章:UDEV SCSI Rules Configuration for ASM in Oracle Linux 5.比如说Maclean的文章:利用UDEV服务解决RAC ASM存储设备名. 但是在OEL6或者RHEL6中,这一切都有所变化. 主要的变化是:1. scsi_id的命令语法发生了变化,scs
[root@testdb11b ~]# /u01/app/oraInventory/orainstRoot.sh Changing permissions of /u01/app/oraInventory. Adding read,write permissions for group. Removing read,write,execute permissions for world. Changing groupname of /u01/app/oraInventory to oins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