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sysrq linux 内核
2024-11-02
Linux内核调试方法总结之sysrq
sysrq [用途] Sysrq被称为”魔术组合键”, 是内建于Linux内核的调试工具.只要内核没有完全锁住,不管内核在做什么事情,使用这些组合键都可以搜集包括系统内存使用.CPU任务处理.进程运行状态等系统运行信息. [原理][内核帮助文档kernel/Documentation/sysrq.txt] 首先,内核配置选项中要使能CONFIG_MAGIC_SYSRQ选项,这样系统启动之后,会生成/proc/sysrq-trigger节点用于调试. 其次,可以在/etc/sysctl.conf中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课本第十八章自学笔记——20135203齐岳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课本第十八章自学笔记 By20135203齐岳 通过打印来调试 printk()是内核提供的格式化打印函数,除了和C库提供的printf()函数功能相同外还有一些资深的特殊功能 健壮性 在任何时候内核的任何地方都能调用printk()函数,只有在终端还未初始化的时候不能调用. 在中断上下文和进程上下文中被调用 在任何持有锁时被调用 在多处理器上同时被调用,并且不必使用锁. 解决办法是提供一个变体函数early _ printk(),但这种办法在某些硬件体系结构上无法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CHAPTER18阅读梳理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CHAPTER18阅读梳理 [学习时间:2hours] [学习内容:bug的来源分析:bug调试途径] 一.bug来源 1.内核中的bug 内核中的bug表现得不像用户级程序中那么清晰——因为内核.用户以及硬件之间的交互会很微妙: 从隐藏在源代码中的错误到展现在目击者面前的bug,往往是经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事件才可能触发的. bug二.调试方法 1.通过打印来调试 优势: 健壮性是printk()函数最容易让人们接受的一个特质(使用环境和时机很广泛): printk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十八)- 内核调试
内核调试的难点在于它不能像用户态程序调试那样打断点,随时暂停查看各个变量的状态. 也不能像用户态程序那样崩溃后迅速的重启,恢复初始状态. 用户态程序和内核交互,用户态程序的各种状态,错误等可以由内核来捕获并显示. 而内核是直接和硬件交互的,内核出错之后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行了,所以要想熟练的进行内核调试, 首先要熟悉内核已经给我们提供的工具,然后实实在在的去做一些内核功能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熟悉内核代码,增加内核调试的经验. 主要内容: 内核调试的难点 内核调试的工具和方法 总结 1. 内
Linux内核socket优化项
Linux内核socket优化项 vi /etc/sysctl.conf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30000 每个网络接口接收数据包的速率比内核处理这些包的速率快时,允许送到队列的数据包的最大数目 net.core.somaxconn = 262144 用来限制监听(LISTEN)队列最大数据包的数量,超过这个数量就会导致链接超时或者触发重传机制 net.core.rmem_default = 8388608 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默认值(以字节为单
Linux内核调试方法总结【转】
转自:http://my.oschina.net/fgq611/blog/113249 内核开发比用户空间开发更难的一个因素就是内核调试艰难.内核错误往往会导致系统宕机,很难保留出错时的现场.调试内核的关键在于你的对内核的深刻理解. 一 调试前的准备 在调试一个bug之前,我们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 有一个被确认的bug. 包含这个bug的内核版本号,需要分析出这个bug在哪一个版本被引入,这个对于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帮助.可以采用二分查找法来逐步锁定bug引入版本号. 对内核代码理解越深刻越好,同
linux内核调试指南
linux内核调试指南 一些前言 作者前言 知识从哪里来 为什么撰写本文档 为什么需要汇编级调试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总纲:内核世界的陷阱 源码阅读的陷阱 代码调试的陷阱 原理理解的陷阱 建立调试环境 发行版的选择和安装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 bin工具集的使用 qemu的使用 initrd.img的原理与制作 x86虚拟调试环境的建立 arm虚拟调试环境的建立 arm开发板调试环境的建立 gdb基础 基本命令 gdb之gui gdb技巧 gdb宏 汇编基础--X86篇 用户手册 AT&
Linux内核分析:页回收导致的cpu load瞬间飙高的问题分析与思考--------------蘑菇街技术博客
http://mogu.io/156-156 摘要 本文一是为了讨论在Linux系统出现问题时我们能够借助哪些工具去协助分析,二是讨论出现问题时大致的可能点以及思路,三是希望能给应用层开发团队介绍一些Linux内核机制从而选择更合适的使用策略. 前言 搜索团队的服务器前段时间频繁出现CPU load很高(比如load average达到80多)的情况,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搜索的兄弟们对Linux底层技术理解的不是很深入,所以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一段时间. 相信我们在遇到问题时都有类似的经历,如果这个
LINUX 内核调试基础+编程基础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564848-id-73208.html 内核文档:[root@localhost Documentation]# pwd /usr/src/kernels/linux-/Documentation [root@localhost Documentation]# ls -INDEX i2o parport.txt ABI ia64 PCI accounting ics932s401 pcmcia acpi ide pi-futex.
【转】Linux内核调试方法总结
目录[-] 一 调试前的准备 二 内核中的bug 三 内核调试配置选项 1 内核配置 2 调试原子操作 四 引发bug并打印信息 1 BUG()和BUG_ON() 2 dump_stack() 五 printk() 1 printk函数的健壮性 2 printk函数脆弱之处 3 LOG等级 4 记录缓冲区 5 syslogd/klogd 6 dmesg 7 注意 8 内核printk和日志系统的总体结构 9 动态调试 六 内存调试工具 1 MEMWATCH 2
Linux内核架构与底层--读书笔记
linux中管道符"|"的作用 命令格式:命令A|命令B,即命令1的正确输出作为命令B的操作对象(下图应用别人的图片) 1. 例如: ps aux | grep "test" 在 ps aux中的結果中查找test. 2. 例如: find . -name "*.txt" | xargs grep "good" -n --color=auto 把find的结果当成参数传入到grep中,即在那些文件内部查找good关键
Linux内核优化
相信做运维的同仁,进行运维环境初建时,必须要考虑到操作系统内核参数的优化问题,本人经历数次的运维环境重建后,决定要自行收集一份比较完善的系统内核参数优化说明文件出来,于是就有了下文,本文当前值是官方默认参数,建议参数直接添加于sysctl -a输出的结果每一行的后面,希望对运维的同仁做系统内核参数调优时有所帮助.废话不多讲,直接上干货! #3.10.0-862.el7.x86_64#CentOS Linux release 7.5.1804 abi.vsyscall32 = 1crypto.f
Linux内核调试方法总结
Linux内核调试方法总结 一 调试前的准备 二 内核中的bug 三 内核调试配置选项 1 内核配置 2 调试原子操作 四 引发bug并打印信息 1 BUG()和BUG_ON() 2 dump_stack() 五 printk() 1 printk函数的健壮性 2 printk函数脆弱之处 3 LOG等级 4 记录缓冲区 5 syslogd/klogd 6 dmesg 7 注意 8 内核printk和日志系统的总体结构 9 动态调试 六 内存调试工具 1 ME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第十八章读书笔记
1.内核中的bug 内核中的bug表现得不像用户级程序中那么清晰——因为内核.用户以及硬件之间的交互会很微妙: 从隐藏在源代码中的错误到展现在目击者面前的bug,往往是经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事件才可能触发的. 内核调试的难点 重现bug困难 调试风险比较大 定位bug的初始版本困难 2. 内核调试的工具和方法 2.1 输出 LOG 输出LOG不光是内核调试, 即使是在用户态程序的调试中, 也是经常使用的一个调试手段. 通过在可疑的代码周围加上一些LOG输出, 可以准确的了解bug发生前后的一些重要
Linux内核分析——期中总结
期中总结 一.MOOC课程 (一)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1.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核心思想是存储程序计算机. 2.CPU在实际取指令时根据cs:eip来准确定位一个指令. 3.寄存器模式,以%开头的寄存器标示符. 立即数是以$开头的数值. 直接寻址:直接访问一个指定的内存地址的数据. 间接寻址:将寄存器的值作为一个内存地址来访问内存. 变址寻址:在间接寻址之时改变寄存器的数值. 4.eip寄存器不能被直接修改,只能通过特殊指令间接修改. 5.在32位x86 CPU中,我们使用push和pop指令实现入
Linux内核分析——第十八章 调试
第十八章 调试 18.1 准备开始 1.在用户级的程序里,bug表现比较直接:在内核中却不清晰. 2.内核级开发的调试工作远比用户级开发艰难的多. 3.准备工作需要的是: (1)一个bug (2)一个藏匿bug的内核版本 (3)相关内核代码的知识和运气 18.2 内核中的bug 1.内核中的bug多种多样. 2.引用空指针会产生一个oops:垃圾数据会导致系统崩溃. 3.定时限制和竞争条件都允许多个线程在内核中同时运行产生的结果. 18.3 通过打印来调试 一.健壮性 1.健壮性——在任何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 第五周 读书笔记(第十八章)
第18章 调试 20135307张嘉琪 18.1 准备开始 18.2 内核中的bug 内核中的bug多种多样,它们的产生可以有无数的原因,同时它们的表象也变化多端,从明白无误的错误代码(比如,没有把正确的值存放在恰当的位置)到同步时发生的错误(比如共享变量锁定不当)再到错误地管理硬件(比如,给错误的控制寄存器发送错误的指令).从降低所有程序的运行性能到毁坏数据再到使得系统处于死锁状态,都可能是bug发作时的症状. 18.3 通过打印来调试 18.3.1 健壮性 健壮性是printk()函数最容易
Linux内核读书笔记第三周 调试
内核调试的难点在于它不能像用户态程序调试那样打断点,随时暂停查看各个变量的状态. 也不能像用户态程序那样崩溃后迅速的重启,恢复初始状态. 用户态程序和内核交互,用户态程序的各种状态,错误等可以由内核来捕获并显示. 而内核是直接和硬件交互的,内核出错之后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行了,所以要想熟练的进行内核调试, 首先要熟悉内核已经给我们提供的工具,然后实实在在的去做一些内核功能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熟悉内核代码,增加内核调试的经验. 主要内容: 内核调试的难点 内核调试的工具和方法 总结 内核调试
Linux内核调试方法【转】
转自:http://www.cnblogs.com/shineshqw/articles/2359114.html kdb:只能在汇编代码级进行调试: 优点是不需要两台机器进行调试. gdb:在调试模块时缺少一些至关重要的功能,它可用来查看内核的运行情况,包括反汇编内核函数. kgdb:能很方便的在源码级对内核进行调试,缺点是kgdb只能进行远程调试,它需要一根串口线及两台机器来调试内核(也可以是在同一台主机上用vmware软件运行两个操作系统来调试) printk() 是调试内核代码时最常用的
Linux内核分析第十八章读书笔记
第十八章 调试 调试工作艰难是内核级开发区别于用户级开发的一个显著特点. 18.1 准备开始 我们需要什么? 一个bug 一个藏匿bug的内核版本 思路:假定能够让bug重现 在用户级程序中,bug直截了当.在内核中,bug不是那么清晰. 18.2 内核中的bug 往往要经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才可能触发 需要考虑的问题:定时限制.竞争条件,它们都是运行多个线程在内核中同时运行产生的结果 18.3 通过打印来调试 Printk():内核的格式化打印函数 18.3.1 健壮性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
热门专题
fastadmin 放大图片
Tesseract5 OCR安装包及日语训练文件
Java KUDU impala SQL执行
evaluateJavaScript函数
jenkins 配置秘钥
vue 路由中定义参数
opnecv的python内接圆
gcc编译器没有winsock
dos 命令拿到命令执行结果
jpa config方式配置格式化sql
arcgis 调用 自然分类法
ADT bundle打开失败
java split() 问号
js replace汉字
本地调试小程序的webview
Aurora New Tab怎么修改成中文
optim.SGD是什么
虚拟机server 2008 r2扩容
js中通过name,或者id属性获取内容值
Web Project工程的WebContent路径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