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uboot 内核 文件系统
2024-11-08
uboot、内核、根文件系统启动流程
[1]Uboot的启动流程 Uboot的启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设置异常向量表,设置ARM核为svc模式,关cache和关mmu, 关看门狗,初始化时钟,串口,内存,初始化栈空间,清bss.跳转到第二阶 段. 第二阶段:硬件的初始化,读取环境变量,将内核从emmc加载到内存中, 调用内核. [2]kernel的启动流程 0.设置cpu为svc模式,关中断. 1. 为内核的解压做准备(内存,中断等等). 2.内核自解压 (vmlinux.lds). 3.跳转到入口地址执行(
【Android 系统开发】 编译 Android文件系统 u-boot 内核 并烧写到 OK-6410A 开发板上
博客地址 : http://blog.csdn.net/shulianghan/article/details/40299813 本篇文章中用到的工具源码下载 : -- ok-6410A 附带的 Android 光盘 下载地址 :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662728609&uk=2754759285 ; -- 光盘所含内容 : Android 引导 u-boot 源码, Android 内核 源码, Android 系统源码, 交叉编
linux内核文件系统:proc、tmpfs、devfs、sysfs简要介绍
linux内核文件系统:proc.tmpfs.devfs.sysfs proc:虚拟文件系统,在linux系统中被挂载与/proc目录下.里面的文件包含了很多系统信息,比如cpu负载. 内存.网络配置和文件系统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内部文本流来查看进程信息(正在运行的各个进程的PID号也以目录名形式存在/proc目录下)和机器的状态. 常见的目录: apm # 高级电源管理信息 bus # 总线配置信息(USB的配置也记录在此) cmdline
jz2440烧写开发板uboot,内核和文件系统等的相关命令
下载文件{ftpget -u 1 -p 1 192.168.2.110 a.out a.outnfs 30000000(destination) 192.168.2.109:/home/fs/work/kernel/linux-2.6.22.6/arch/arm/boot/uImage(source)nfs 30000000 192.168.2.109:/home/fs/work/kernel/linux-2.6.22.6/arch/arm/boot/uImage} 烧写bootloader{t
【linux】内核+文件系统下载到开发板
K开发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作者信息,谢谢. 邮箱:tangzhongp@163.com 博客园地址:http://www.cnblogs.com/embedded-tzp Csdn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xiayulewa 开发环境:http://www.cnblogs.com/embedded-tzp/p/4443876.html 参考了网上很多资料,没有对来源网站做记录,故来源已经不可考,在此表示歉意与感谢. 文章包括了下载的环境搭建,
18.17 U-Boot+内核移植
18.17.1 移植U-Boot-2012.04.08 1.下载.建立source insight工程.编译.烧写.如果无运行分析原因. $ .tar.bz2 $ cd u-boot- $ make smdk2410_config $ make ERROR[错误原因:gcc版本低] $ arm-linux-gcc -v [] 更新gcc步骤:解压到根目录 $ .tar.bz2 -C / $ ls $ usr $ echo $PATH查看gcc执行路径 PATH="/usr/local/sbin:
U-Boot 内核 (一)
1.首先安装Vmware,安装Ubuntu 15.04 (安装时记住用户名和密码) 2.终端命令Ctrl+Alt+T 3.进行准备工作 安装工具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u-boot-tools uboot-mkimage binutils-arm-linux-gnueabihf gcc-4.7-arm-linux-gnueabihf-base g++-4.7-ar
建立uboot,内核的SI工程(1)
1. 建立Uboot的SI工程1.1首先给uboot打上补丁,然后来生成压缩文件 tar cjf u-boot- 1.2 编译uboot make 100ask24x0_config //使用打好补丁的配置文件来配置 make 1.3然后压缩文件拖到windows里,创建SI工程 1.4在board目录下只添加: ./Board/100ask24x0 //2440单板相关文件夹 1.5在Cpu目录下只添加: ./Cpu/Arm920t/S3c24x0 并添加./Cpu/Arm920t文件夹下的源
u-boot 内核 启动参数
kernel如何得到uboot启动信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d9bec60101bzen.html u-boot向linux内核传递启动参数: http://www.cnblogs.com/sky-zhang/archive/2012/06/01/2530478.html 总结: uboot通过 gd 存储参数信息,通过标记列表向内核传递参数:
s3c6410学习笔记-烧写uboot+构建文件系统
一.进入目录 #cd u-boot-1.1.6_sndk6410 二.SD卡 make clean make distclean vim Makefile (/CROSS 修改cross-compile= ....) vim /include/configs/smdk6410.h (改205行名字,改448行启动方式为SD卡) make smdk6410_config make ./mkmovi
关于UBOOT,LINUX内核编译,根文件系统的15个小问题
(1)内核默认运行地址和加载地址在哪里设置? 由 arch/arm/kernel/vmlinux.lds.S 生成的 arch/armkernel/vmlinux.lds决定 (2)从FLASH什么地址找内核和根文件系统,UBOOT在哪里设置? UBOOT里有环境变量,UBOOT启动后,会根据bootcmd这个环境变量来执行命令,通常这个命令中写明了从哪里读出内核:而至于文件系统在哪里,是由内核来确定的. 在Linux中规定每个分区的,只要把文件系统放到对应的分区,再默认指定就可以了,但是后
嵌入式 hi3518平台uboot引导nfs文件系统
首先贴出来我的bootargs的设置(注没有换行符!!!): setenv bootargs noinitrd mem=64M root=/dev/nfs init=/linuxrc rw nfsroot=10.10.2.59:/opt/rootfs/ ip=10.10.1.156:10.10.2.59:10.10.1.1:255.255.255.0:skdkjzz:eth0:off console=ttyAMA0,115200 Linux编译生成zImage,但是uboot不能识别,uboot
FL2440 ubifs文件系统烧录遇到的问题——内核分区的重要性
之前用的文件系统是initramfs的,这种文件系统是编译进内核里的,而开机之后内核是写在内存中的,所以每次掉电之后写进文件系统中的东西都会丢失.所以决定换成ubifs的文件系统.这种文件系统是跟内核分开烧录的,开机之后由内核自动挂载.文件系统在nandflash中,掉电之后不会丢失.因为内核跟文件系统是分开的,每次开机的时候u-boot就要告诉内核文件系统在哪个位置.并且,在写文件系统的时候一定要写对位置. 我在烧录文件系统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每次烧录完内核烧录完文件系统之后要进
U-boot的环境变量值得注意的有两个: bootcmd 和bootargs
本文转载至:http://www.cnblogs.com/cornflower/archive/2010/03/27/1698279.html U-boot的环境变量值得注意的有两个: bootcmd 和bootargs u-boot启动存在两种模式,一种的调试模式,bootdelay之前按下任何键进入:另一种是启动模式,此时u-boot会自动读取参数bootcmd,加载内核并传递参数bootargs.所以这两个参数正确与否决定了系统是否能够自动. 一,参数bootcmd· u-boot内核启动
uboot启动linux的过程
一.概述 linux内核镜像常见到的有两种形式,zImage和uImage.这两种文件的格式稍有差别,所以启动这两种格式的内核镜像也会有所不同.目前,uboot只支持启动uImage类型的镜像,对zImage还不支持(但是可以移植,TQ2440就是这样做的). 二.uImage和zImage 1.zImage zImage是用命令“#make zImage”生成的,我截取了生成信息最后部分的内容如下: OBJCOPY arch/arm/boot/Image Kernel: arch/arm/bo
修正uboot网络不可用
通过使用uboot的网络功能可以更新ubook,烧写内核,文件系统,如果网络功能不可能,那还不如同变砖了一样.当然如果支持sd卡启动,可能通过sd卡完成这些功能,但是也太过麻烦了.飞凌的6410开发板提供的uboot的网络驱动是cs8900,但是实际上网卡是dm9000ae. 烧入后发无法ping通,tftp不可用,输出: CS8900 Ethernet chip not found?! CS8900 Ethernet chip not found?! 下面,提供简单的修改方法,把驱动改为dm9
【系统移植】uboot详细分析
uboot使用 uboot控制台,倒计时 命令: 调试,操作一些硬件 setenv printenv saveenv nand erase nand write tftp zImage help: uboot可以提供哪些命令 setenv == set == sete == seten 环境变量: 为命令提供参数 serverip : tftp命令提供tftp服务器的地址 ipaddr : tftp命令提供tftp客户端(开发板)的地址 两个环境变量 uboot: 下
linux文件系统 - 初始化(三)
执行init程序 一.目的 内核加载完initrd文件后,为挂载磁盘文件系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挂载了sysfs.proc文件系统,加载了磁盘驱动程序驱动程序等.接下来,内核跳转到用户空间的init程序,由init完成创建磁盘设备文件.加载磁盘文件系统.从rootfs切换到磁盘根文件系统等工作. 由于在不同的linux发行版中,init的实现方式差异很大,不能将所有的发行版都分析一遍,因此本文选取ubuntu12.04发行版来描述如何从rootfs切换到磁盘根文件系统. 二.创建磁盘设备文
U-BOOT概述及源码分析(一)
嵌入式Linux系统从软件角度通常可以分为以下4个层次: 引导加载程序 | Linux内核 | 文件系统 | 用户应用程序 嵌入式Linux系统中典型分区结构: 正常启动过程中,Bootloader首先运行,然后它将内核复制到内核中,并且在内存某个固定地址设置好要传递给内核的参数,最后运行内核.内核启动之后,它会挂接根文件系统,启动文件系统中的应用程序. 一.Bootloader的作用: CPU上电后,会从某个地址开始执行,对于ARM结构的CPU是从0x00000000开始,Bootloader
小白自制Linux开发板 二. u-boot移植
上一篇:小白自制Linux开发板 一. 瞎抄原理图与乱画PCB 中我们做了一个小型而没用的开发板,用的是Licheepi Nano的镜像,那从本篇开始我们开始自己构建它的灵魂吧. 我们都知道,PC在启动的时候,首先是进入BIOS,再根据BIOS中配置信息引导后续的启动操作系统,比如配置Windows启动. 而对于嵌入式linux中,并没有BIOS,这时候就需要一种类似引导程序来处理.于是就有了BootLoader. BootLoader是一段小程序,可以把它想象成PC机linux上的GRUB/
干货长文:Linux 文件系统与持久性内存介绍
关注「开源Linux」,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学习」,有我为您特别筛选的学习资料~ 1.Linux 虚拟文件系统介绍 在 Linux 系统中一切皆文件,除了通常所说的狭义的文件以外,目录.设备.套接字和管道等都是文件. 文件系统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含义: 在存储设备上组织文件的方法,包括数据结构和访问方法,到存储设备. 按照某种文件系统类型格式化的一块存储介质.我们常说在某个目录下挂载或卸载文件系统, 这里的文件系统就是这种意思. 内核中负责管理和存储文件的模块,即文件系统模块.
热门专题
Python斐波那契数列前十项函数
UITableViewCell下划线长度
为什么点赞用redis
海康威视解决播放流延迟问题
c# list和数组 性能差距
sqoop导出到oracle是覆盖嘛
wenmagic 设置代理不被封禁
hadoop和hbase物理迁移
new HashMap()直接赋值
js d3 人物关系图谱
CentOS7 封装APK
mysql中怎么将A表某列的数据插入B表的某列
一个序列求区间gcd的和
wget 目录403 ,文件可以
c# double 精度丢失
python 装饰器没起作用,直接被调用
css定位底部对底部
jq macro forcdr网格插件
canvas 图片上加照片
android 代码打开wps office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