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顶点着色器的输出参数可以说是直接作为了片段着色器的形参传递过来,那么不由得一个问题浮现出来,顶点着色器的形参是从何处传递过来的?

顶点着色器的形参是gameObject 的meshRenderer组件将所有的mesh数据按每一帧一次传递给OpenGL。

这中间的过程常常被称作一次draw call,往往一次性传输大量mesh信息作为一次draw call 比多次传输少量mesh信息引起多次draw call更加效率。
 
而在上一个例子中我们只接受了MeshRenderer传递过来的 POSITION信息,实际上还有很多信息没有接受。想要在顶点着色器中接收Mesh信息的某些数据,只需要在形参后生命正确的语义即可获得对应的信息。
那么顶点着色器可以根据语义获取到的全部mesh信息有:
float4 vertex : POSITION; //顶点坐标 
float4 tangent : TANGENT; // tangent,三角函数的一种,缩写为tan我们很熟悉了,他的值是mesh到表面法线的正切值
float3 normal : NORMAL; //表面法向量,以对象的坐标系标准化至单位长度 
float4 texcoord : TEXCOORD0;//纹理坐标系的第0个集合 
float4 texcoord1 : TEXCOORD1; //纹理坐标系的第1个集合 
fixed4 color : COLOR;//颜色,通常为常数 
 
同理我们可以声明一个顶点着色器的输入结构体,包含以上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个结构体作为形参传递给顶点着色器的入口函数。
 
 

Unity内建的预定义输入结构体:

只要引用UnityCg.cginc头文件(目录Unity > Editor > Data > CGIncludes下)就可以使用预先设定好的结构体直接使用,他们分别有appdata_base  appdata_tan和appdata_full:
  1. struct appdata_base {
  2. float4 vertex : POSITION;
  3. float3 normal : NORMAL;
  4. float4 texcoord : TEXCOORD0;
  5. };
  6. struct appdata_tan {
  7.  
  8. float4 vertex : POSITION;
  9. float4 tangent : TANGENT;
  10. float3 normal : NORMAL;
  11. float4 texcoord : TEXCOORD0;
  12. };
  13. struct appdata_full {
  14. float4 vertex : POSITION;
  15. float4 tangent : TANGENT;
  16. float3 normal : NORMAL;
  17. float4 texcoord : TEXCOORD0;
  18. float4 texcoord1 : TEXCOORD1;
  19. fixed4 color : COLOR;
  20.  
  21. };

可以直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入结构体,我们可以书写这样形式的代码:

  1. Pass{CGPROGRAM
  2. #pragma vertex vert
  3. #pragma fragment frag
  4. #include "UnityCG.cginc"
  5. struct vertexOutput {
  6. float4 pos : SV_POSITION;
  7. float4 col : TEXCOORD0;
  8. };
  9. vertexOutput vert(appdata_full input)
  10. {
  11. vertexOutput output;
  12. output.pos = mul(UNITY_MATRIX_MVP, input.vertex);
  13. output.col = input.texcoord;
  14. return output;
  15. }
  16. float4 frag(vertexOutput input) : COLOR
  17. {
  18. return input.col;
  19. }
  20. ENDCG}

可以看到运行在球体上的效果:

 

例2:假彩色图像

 
我们了解假彩色图像之前更重要的是把颜色真正的当做一个向量,那么我们专注于这个向量的其中一个分量,令另外的分量固定不变。
例如当我们以球体(sphere)的输入信息中的texcoord参数以语义TEXCOORD0传给片段颜色时,颜色在红色方向的分量是最终texcoord的x坐标呈现的颜色。
意思就是说不管颜色是纯红,纯黄,或者纯洋红色,红色分量始终是1。(计算机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黄色并不是三原色之一,黄色也由红色合成)
相对的不管颜色是纯蓝,纯绿,或者纯青色,红色分量始终是0。
那么我们看一下下面这行代码的作用:
  1. output.col = float4(input.texcoord.x, 0.0, 0.0, 1.0);

显然我们取纹理坐标的x参数作为红色分量构造了一个颜色向量,绿色与蓝色分量恒定为0,不透明度恒定为1,那么在球体中出来的应该是一个以纹理坐标的x坐标为变元的一元线性颜色球体。(也可以理解为以地球的纬度为变元,构成了一个由黑色(0,0,0,1)至红色(1,0,0,1)构成的地球)

 
上图为水平反向旋转后看向这个假彩色球体的效果
 
当我们设想我们只关注颜色的红色分量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转动球体从0°旋转至360°再回到0°的时候,红色分量由0变为1,周而复始。它非常类似于行星表面的纬度坐标。
 
同理下面一行代码的作用是以球面的经度为变元构成的黑色至绿色颜色渐变的线性颜色球体:
  1. output.col = float4(0.0, input.texcoord.y, 0.0, 1.0);

可以想象这个球体的南极应该是黑色(0,0,0,1),北极应该是绿色(0,1,0,1)

 
上图为从球体的南极看向这个假彩色球体的效果
 
写到这里,其实假彩色(False Color)这个概念玩过PS的朋友应该可以马上联想到通道,其实就是红色通道 绿色通道和蓝色通道而已,只不过我们以向量的观点来看他们是颜色向量的分量而已。我们可以理解为颜色为3个通道的混合,也可以认为是3个分量的合向量
 
 
 
纹理坐标(texture coordinates)非常适合用来表现颜色,因为他们的值范围都是0~1,所以无需任何转换就能把一个纹理坐标与一个颜色一一映射。
坐标上的法向量同样可以用来表现颜色,但是需要一定的转换。因为法向量的值范围是-1至+1,假设一个坐标x,y,z的法向量是α,那么α的范围是(-1,-1,-1)至(1,1,1),非常轻松的数学转换就可以将他与一个颜色一一映射:
 
α与(1,1,1)进行矢量相加,然后与2相除,即可得到一个(0,0,0)至(1,1,1)的向量,再补充第四元不透明度即可称为一个RGBA颜色向量。所以代码为:
  1. output.col = float4((input.normal + float3(1.0, 1.0, 1.0)) / 2.0, 1.0);

这里我不再把效果图给出来了,大家可以自己试试

由此可见,我们如果想让mesh信息中的数据以颜色体现出来,如果原信息的值域的每个分量不在[0,1] 只需要将原信息的值域变换至这个区间内,使其每个分量都不超过[0,1]这个区间,我们就能将mesh信息与颜色建立单向映射体现出来。

 
 
那么下面3行代码中返回的颜色是否是正确的颜色,只用判断col向量的分量是否超过了[0,1]区间,超出这个区间我们就只能看到黑色:
  1. output.col = input.texcoord - float4(1.5, 2.3, 1.1, 0.0); //rgba区间分别为[-1.5,0.5],[-2.3,-1.3],[-1.1,-0.1],[0,1],不能与颜色建立映射
  2. output.col = float4(input.texcoord.z);//rgba区间分别为[0,1],[0,1],[0,1],[0,1],可以与颜色建立映射
  3. output.col = input.texcoord / tan(0.0);//分母为0数学上无意义,因为值无穷大,所以区间是[0,∞]

再看复杂一点的,判断下面的输出颜色是否正确,需要一些点乘和叉乘的知识:

  1. output.col = dot(input.normal, float3(input.tangent)) *input.texcoord;
  2. output.col = dot(cross(input.normal, float3(input.tangent)),input.normal) * input.texcoord;
  3. output.col = float4(cross(input.normal, input.normal), 1.0);
  4. output.col = float4(cross(input.normal,float3(input.vertex)), 1.0);
 
不好意思我的点乘和叉乘已经全部还给老师了,看来是得把我送回学校去重新学学了!我解不出来~

弧度函数radians()与噪音函数noise()总是返回黑色:

 
  1. output.col = radians(input.texcoord);
  2. output.col = noise(input.texcoord);

[转]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二

    转自 http://www.itnose.net/detail/6095974.html 上一篇文章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顶点着色器的输出参数可以说是直接作为了片段着色器的形参传递过来,那么不由得一个问 ...

  2. 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八(镜面反射)

    转自http://www.itnose.net/detail/6117378.html 讨论完漫反射之后,接下来肯定就是镜面反射了 在开始镜面反射shader的coding之前,要扩充一下前面提到的知 ...

  3. [转]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9——镜面反射

    讨论完漫反射之后,接下来肯定就是镜面反射了在开始镜面反射shader的coding之前,要扩充一下前面提到的知识,加深理解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注:这篇文章实现的镜面反射是逐顶点着色(per-ver ...

  4. [转]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7——漫反射

    如果前面几个系列文章的内容过于冗长缺乏趣味着实见谅,由于时间原因前面的混合部分还没有写完,等以后再补充,现在开始关于反射的内容了.折射与反射在物理世界中,光的反射与折射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光源由真空或者 ...

  5. 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七(不透明度与混合)

    转自http://www.itnose.net/detail/6098539.html 1.不透明度 当我们要将两个半透的纹理贴图到一个材质球上的时候就遇到混合的问题,由于前面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了片段 ...

  6. 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三

    转自http://www.itnose.net/detail/6096068.html 在上一个例子中,我们得到了由mesh组件传递的信息经过数学转换至合适的颜色区间以颜色的形式着色到物体上.这篇文章 ...

  7. [转]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6——不透明度与混合

    1.不透明度当我们要将两个半透的纹理贴图到一个材质球上的时候就遇到混合的问题,由于前面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了片段着色器以及后面的环节的主要工作是输出颜色与深度到帧缓存中,所以两个纹理在每个像素上的颜色到 ...

  8. [转]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3——表面剔除与剪裁模式

    在上一个例子中,我们得到了由mesh组件传递的信息经过数学转换至合适的颜色区间以颜色的形式着色到物体上.这篇文章将要在此基础上研究片段的擦除(discarding fragments)和前面剪裁.后面 ...

  9. 解读Unity中的CG编写Shader系列3——表面剔除与剪裁模式

    在上一个样例中,我们得到了由mesh组件传递的信息经过数学转换至合适的颜色区间以颜色的形式着色到物体上. 这篇文章将要在此基础上研究片段的擦除(discarding fragments)和前面剪裁.后 ...

随机推荐

  1. 基于LVS的负载均衡实现

    一 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英文名称为Load Balance,其意思就是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例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企业关键应用服务器和其它关键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

  2. VS加载项目时报错 尚未配置为Web项目XXXX指定的本地IIS

    网上找的几个方法都不行 最后自己解决了.首先打开该项目得csproj文件,找到<ProjectExtensions>这个标签,是在最后部分,然后把<UseIIS>True< ...

  3. oracle查看表空间和物理文件大小

    查看各表空间的使用情况 select a.tablespace_name,a.bytes/1024/1024 "Sum MB",(a.bytes-b.bytes)/1024/102 ...

  4. 爬取豆瓣电影Top250信息

    # -*- coding:utf-8 -*- __author__ = "MuT6 Sch01aR" import requests from pyquery import PyQ ...

  5. CAD库中统计PBN运行航路条数和总距离

    select 'PBN运行航路' 类型, fb.b 总条数, fa.a 总距离 from                (                select sum(s)  a  from ...

  6. Python数据分析 EPD

    参考用书 <利用Python进行技术分析:Python for Data Analysis> 官方把epd (https://www.enthought.com/products/cano ...

  7. Python基础学习三 字典、元组

    一.元组 元组,提示别人,这个值是不能被改变的,元组的定义方式是用(),小括号: 元组只有两个方法,那就是count和index mysql1 = ('127.0.0.1',3306,'my','ro ...

  8. Hadoop Serialization(third edition)hadoop序列化详解(最新版) (1)

    初学java的人肯定对java序列化记忆犹新.最开始很多人并不会一下子理解序列化的意义所在.这样子是因为很多人还是对java最底层的特性不是特别理解,当你经验丰富,对java理解更加深刻之后,你就会发 ...

  9. 如何搭建自己的SPRING INITIALIZR server

    这两天在慕课学Spring boot ,用idea通过spring initializr新建项目 即使用代理连不上.无奈. 参考了 GitHub - spring-io/initializr: A w ...

  10. 【HDU4970】Killing Monsters

    题意 数轴上有n个点,有m座炮塔,每个炮塔有一个攻击范围和伤害,有k个怪物,给出他们的初始位置和血量,问最后有多少怪物能活着到达n点.n<=100000 分析 对于某个怪物,什么情况下它可以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