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MSG_WAITALL设置阻塞时间,IO模式精细讲解: MSG_DONTWAIT 、 MSG_WAITALL
首先给出MSDN上一段设置阻塞超时的代码:(网址为http://social.msdn.microsoft.com/Forums/zh-SG/visualcpluszhchs/thread/3d9daec0-f000-4bf1-add1-3beab8e398e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您可以利用 select 模型来设置connect连接超时,当前之前需要调用 unsigned long ul = 1; ioctlsocket(SOCKET, FIOBIO, (unsigned long *)&ul); 。。。 connect(...); 之后的就使用 select () 下面有段网上的例子代码,您不妨参考一下: WSADATA wsd; SOCKET cClient; int ret;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 hostent *host=NULL; if (WSAStartup(MAKEWORD(2,0),&wsd)){ return 0;} cClient=socket(AF_INET,SOCK_STREAM,IPPROTO_TCP); if (cClient==INVALID_SOCKET){ return 0;} //set Recv and Send time out int TimeOut=6000; //设置发送超时6秒 if (::setsockopt(cClient,SOL_SOCKET,SO_SNDTIMEO,( char *)&TimeOut, sizeof (TimeOut))==SOCKET_ERROR){ return 0; } TimeOut=6000; //设置接收超时6秒 if (::setsockopt(cClient,SOL_SOCKET,SO_RCVTIMEO,( char *)&TimeOut, sizeof (TimeOut))==SOCKET_ERROR){ return 0; } //设置非阻塞方式连接 unsigned long ul = 1; ret = ioctlsocket(cClient, FIONBIO, (unsigned long *)&ul); if (ret==SOCKET_ERROR) return 0; //连接 serve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sin_port = htons(25); server.sin_addr .s_addr = inet_addr((LPCSTR)pSmtp); if (server.sin_addr.s_addr == INADDR_NONE){ return 0;} connect(cClient,( const struct sockaddr *)&server, sizeof (server)); //select 模型,即设置超时 struct timeval timeout ; fd_set r; FD_ZERO(&r); FD_SET(cClient, &r); timeout.tv_sec = 15; //连接超时15秒 timeout.tv_usec =0; ret = select (0, 0, &r, 0, &timeout); if ( ret <= 0 ) { ::closesocket(cClient); return 0; } //一般非锁定模式套接比较难控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再设回阻塞模式 unsigned long ul1= 0 ; ret = ioctlsocket(cClient, FIONBIO, (unsigned long *)&ul1); if (ret==SOCKET_ERROR){ ::closesocket (cClient); return 0; } |
基本概念:
阻塞IO::
socket 的阻塞模式意味着必须要做完IO 操作(包括错误)才会返回。
非阻塞IO::
非阻塞模式下无论操作是否完成都会立刻返回,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判断具体操作是否成功。
IO模式设置:
一般对于一个socket 是阻塞模式还是非阻塞模式有两种方式::
方法1、fcntl 设置;
方法2、recv,send 系列的参数。(读取,发送时,临时将sockfd或filefd设置为非阻塞)
方法一、fcntl 函数可以将一个socket 句柄设置成非阻塞模式:
flags = fcntl(sockfd, F_GETFL, 0); //获取文件的flags值。
fcntl(sockfd, F_SETFL, flags | O_NONBLOCK); //设置成非阻塞模式;
flags = fcntl(sockfd,F_GETFL,0);
fcntl(sockfd,F_SETFL,flags&~O_NUNBLOCK); //设置成阻塞模式;
设置之后每次的对于sockfd 的操作都是非阻塞的。
方法二、recv, send 函数的最后有一个flag 参数可以设置成MSG_DONTWAIT
临时将sockfd 设置为非阻塞模式,而无论原有是阻塞还是非阻塞。
recv(sockfd, buff, buff_size,MSG_DONTWAIT); //非阻塞模式的消息发送
send(scokfd, buff, buff_size, MSG_DONTWAIT); //非阻塞模式的消息接受
阻塞与非阻塞读的区别: //阻塞和非阻塞的区别在于没有数据到达的时候是否立刻返回.
读(read/recv/msgrcv):
读的本质来说其实不能是读,在实际中, 具体的接管数据不是由这些调用来进行,是由于系统底层自动完成的。read 也好,recv 也好只负责把数据从底层缓冲copy 到我们指定的位置.
对于读来说(read, 或者recv) ::
阻塞情况下::
在阻塞条件下,read/recv/msgrcv的行为::
1、如果没有发现数据在网络缓冲中会一直等待,
2、当发现有数据的时候会把数据读到用户指定的缓冲区,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读到的数据量比较少,比参数中指定的长度要小,read 并不会一直等待下去,而是立刻返回。
read 的原则::是数据在不超过指定的长度的时候有多少读多少,没有数据就会一直等待。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读取数据都需要采用循环读的方式读取数据,因为一次read 完毕不能保证读到我们需要长度的数据,
read 完一次需要判断读到的数据长度再决定是否还需要再次读取。
非阻塞情况下::
在非阻塞的情况下,read 的行为::
1、如果发现没有数据就直接返回,
2、如果发现有数据那么也是采用有多少读多少的进行处理.
所以::read 完一次需要判断读到的数据长度再决定是否还需要再次读取。
对于读而言:: 阻塞和非阻塞的区别在于没有数据到达的时候是否立刻返回.
recv 中有一个MSG_WAITALL 的参数::
recv(sockfd, buff, buff_size, MSG_WAITALL),
在正常情况下recv 是会等待直到读取到buff_size 长度的数据,但是这里的WAITALL 也只是尽量读全,在有中断的情况下recv 还是可能会被打断,造成没有读完指定的buff_size的长度。
所以即使是采用recv + WAITALL 参数还是要考虑是否需要循环读取的问题,在实验中对于多数情况下recv (使用了MSG_WAITALL)还是可以读完buff_size,
所以相应的性能会比直接read 进行循环读要好一些。
注意:: //使用MSG_WAITALL时,sockfd必须处于阻塞模式下,否则不起作用。
//所以MSG_WAITALL不能和MSG_NONBLOCK同时使用。
要注意的是使用MSG_WAITALL的时候,sockfd 必须是处于阻塞模式下,否则WAITALL不能起作用。
阻塞与非阻塞写的区别: //
写(send/write/msgsnd)::
写的本质也不是进行发送操作,而是把用户态的数据copy 到系统底层去,然后再由系统进行发送操作,send,write返回成功,只表示数据已经copy 到底层缓冲,而不表示数据已经发出,更不能表示对方端口已经接管到数据.
对于write(或者send)而言,
阻塞情况下:: //阻塞情况下,write会将数据发送完。(不过可能被中断)
在阻塞的情况下,是会一直等待,直到write 完,全部的数据再返回.这点行为上与读操作有所不同。
原因::
读,究其原因主要是读数据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对端到底有没有数据,数据是在什么时候结束发送的,如果一直等待就可能会造成死循环,所以并没有去进行这方面的处理;
写,而对于write, 由于需要写的长度是已知的,所以可以一直再写,直到写完.不过问题是write 是可能被打断吗,造成write 一次只write 一部分数据, 所以write 的过程还是需要考虑循环write, 只不过多数情况下一次write 调用就可能成功.
非阻塞写的情况下:: //
非阻塞写的情况下,是采用可以写多少就写多少的策略.与读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有多少读多少是由网络发送的那一端是否有数据传输到为标准,但是对于可以写多少是由本地的网络堵塞情况为标准的,在网络阻塞严重的时候,网络层没有足够的内存来进行写操作,这时候就会出现写不成功的情况,阻塞情况下会尽可能(有可能被中断)等待到数据全部发送完毕, 对于非阻塞的情况就是一次写多少算多少,没有中断的情况下也还是会出现write 到一部分的情况.
怎样通过MSG_WAITALL设置阻塞时间,IO模式精细讲解: MSG_DONTWAIT 、 MSG_WAITALL的更多相关文章
- 五种I/O 模式——阻塞(默认IO模式),非阻塞(常用语管道),I/O多路复用(IO多路复用的应用场景),信号I/O,异步I/O
五种I/O 模式——阻塞(默认IO模式),非阻塞(常用语管道),I/O多路复用(IO多路复用的应用场景),信号I/O,异步I/O 五种I/O 模式:[1] 阻塞 I/O ...
- IO模式设置网络编程常见问题总结—IO模式设置,阻塞与非阻塞的比较,recv参数对性能的影响—O_NONBLOCK(open使用)、IPC_NOWAIT(msgrcv)、MSG_DONTWAIT(re
非阻塞IO 和阻塞IO: 在网络编程中对于一个网络句柄会遇到阻塞IO 和非阻塞IO 的概念, 这里对于这两种socket 先做一下说明: 基本概念: 阻塞IO:: socket 的阻塞模式 ...
- Linux IO模式-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
一 概念说明 在进行解释之前,首先要说明几个概念: -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 进程切换 - 进程的阻塞 - 文件描述符 - 缓存 I/O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 ...
- 非阻塞IO模式原理
与阻塞模式对应的另一种模式叫非阻塞IO模式,在整个通信过程中读和写操作不会阻塞,当前处理线程不存在阻塞情况.从A机器到B机器它的通信过程是:A机器一条线程将通道设置为写事件后往下执行,而另外一条线程遍 ...
- (转载) 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注:本文是对众多博客的学习和总结,可能存在理解错误.请带着怀疑的眼光,同时如果有错误希望能指出.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上下文下给出的答案 ...
- Linux下的IO模式
对于一次IO访问(以read举例),数据会先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然后才会从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拷贝到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所以说,当一个read操作发生时,它会经历两个阶段:1. 等待数据准 ...
- 阻塞与非阻塞的IO网络读写
看我之前的文章就知道,一般对于网络读的socket,都会加上O_NONBLOCK,非阻塞的选项. int setnonblocking(int fd) { int old_option = fcntl ...
- (转)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本文为转载,并作了部门调整.修改. [原文出处: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3063859]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 ...
- IO模式和IO多路复用
网络编程里常听到阻塞IO.非阻塞IO.同步IO.异步IO等概念,总听别人装13不如自己下来钻研一下.不过,搞清楚这些概念之前,还得先回顾一些基础的概念. 1 基础知识回顾 注意:咱们下面说的都是Lin ...
随机推荐
- Tomcat下没有编译后的class文件
输出的路径是否正确: Default output folder: 如果tomcat下还没有classes文件则没有编译好 需要重新引入jar包, clean工程,并重新部署项目. 这样就会在tomc ...
- PC/H5端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概念:所谓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是指因为不同的浏览器对同一段代码解析的差异,造成页面显示效果不统一的情况. 1>不同浏览器的标签默认的外补丁和内补丁不同问题症状:随便写几个标签,不加样式控制的情况 ...
- ES6中includes、startsWith、endsWith
es6新增includes:返回布尔值,表示是否找到字符串.startsWith:返回布尔值,表示字符串是否在源字符串的头部位置.endsWith: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字符串是否在源字符串尾部. va ...
- 写给自己的Java程序员学习路线图_转载
如下是我做开发这三年经常使用一些技术和工具,当然这些技术也都是需要加强的(有些是我一直使用的,不过不深入,有些内部的原理等等不是很清楚) 前端部分: 1)HTML:网页的核心语言,构成网页的基础 2) ...
- 05-数据类型转换(bool转换)
05-数据类型转换(bool转换)
- Python 调用snmp自定义OID实现监控
http://kkkkkk.blog.51cto.com/468162/1172726 http://blog.csdn.net/mirahs/article/details/49619729
- 二叉树、B树、B+树、B*树、LSM树
HBase 对于数据产品,底层存储架构直接决定了数据库的特性和使用场景.RDBMS(关系型数据库)使用 B树 及 B+树 作为数据存储结构. HBase 使用 LSM树. . 二叉树 ...
- jsp静态引入(<%@ include file=""%>) 乱码问题
在web.xml中的web-app中加入这段话: <jsp-config> <jsp-property-group> <display-name>JSPConfig ...
-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图形-增加图形到地图
描述 本例展示了如何使用Draw工具栏在地图上描绘许多种类的几何体.ArcGIS JavaScript API包含工具栏. 工具栏不是一个在页面上自动地可见的用户界面组件.相反,工具栏是一个助手类,可 ...
- Yocto tips (10): Yocto hellworld 加入一个软件包
Yocto中一个软件包是放在bb文件里的,然后非常多的bb文件集成一个recipe(配方),然后很多的recipe又组成一个meta layer.因此,要加入一个包事实上就是在recipe以下加入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