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Python中的继承规则和继承顺序
先来看一段代码:
class Fir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first")
class Secon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second")
class Thir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third")
class Forth(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forth")
class Five(First, Second, Third, Forth):
def __init__(self):
print ("that's it")
a = Five()
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是:
that's it
也就是说,在class Five
中的def__init__(self)
override了父类(classes: First, Second, Third, Forth)的def__init__(self)
。
class Fir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first")
class Secon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second")
class Thir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third")
class Forth(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forth")
class Five(First, Second, Third, Forth):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print ("that's it")
a = Five()
输出结果是:
first
that's it
也就是说,class Five
先继承了父类 First 的def __init__(self)
,然后执行自己重新定义的def __init__(self)
。
如果在所有父类中也使用super().__init__
,事情变得有趣:
class Fir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print ("first")
class Secon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print ("second")
class Thir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print ("third")
class Forth(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print ("forth")
class Five(First, Second, Third, Forth):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print ("that's it")
a = Five()
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是:
forth
third
second
first
that's it
也就是说,如果在父类中都加入super()
,class Five
执行父类中def __init__()
的顺序是class Forth
-> class Third
-> class Second
-> class First
。
也就是说,class Five
在继承了class First
后,不会马上停止并执行class FIrst
中的def __init__()
,而是继续往下搜寻,直到最后。
理解Python中的继承规则和继承顺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你真的理解Python中MRO算法吗?
你真的理解Python中MRO算法吗? MRO(Method Resolution Order):方法解析顺序. Python语言包含了很多优秀的特性,其中多重继承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多重继承会引发很多 ...
- [转]深刻理解Python中的元类(metaclass)以及元类实现单例模式
使用元类 深刻理解Python中的元类(metaclass)以及元类实现单例模式 在看一些框架源代码的过程中碰到很多元类的实例,看起来很吃力很晦涩:在看python cookbook中关于元类创建单例 ...
- Python中的LEGB规则
目标 命名空间和作用域——Python从哪里查找变量名? 我们能否同时定义或使用多个对象的变量名? Python查找变量名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搜索不同的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与作用域的介绍 命名空间 大约来 ...
- 深入理解Python中的GIL(全局解释器锁)
深入理解Python中的GIL(全局解释器锁) Python是门古老的语言,要想了解这门语言的多线程和多进程以及协程,以及明白什么时候应该用多线程,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多进程或协程,我们不得不谈到的一个东 ...
- 全面理解python中self的用法
self代表类的实例,而非类. class Test: def prt(self): print(self) print(self.__class__) t = Test() t.prt() 执行结果 ...
- Python 中的继承、多态和封装
涉及问题: Python 中如何实现多继承,会有什么问题? Python 中的多态与静态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如下: Python 中的继承,就是在定义类时,在括号中声明父类,简单示例如下: cl ...
- 理解 Python 中的可变参数 *args 和 **kwargs:
默认参数: Python是支持可变参数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使用默认参数,例如: def getSum(x,y=5): print "x:", x print "y:& ...
- 深入理解Python中的yield和send
send方法和next方法唯一的区别是在执行send方法会首先把上一次挂起的yield语句的返回值通过参数设定,从而实现与生成器方法的交互. 但是需要注意,在一个生成器对象没有执行next方法之前,由 ...
- 如何理解python中的if __name__=='main'的作用
一. 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 我们在学习python编程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if __name__=='main'这样的语句,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如何简单地理解Python中的if __name ...
随机推荐
- Restful风格接口浅析
为什么使用RESTful1.JSP技术可以让我们在页面中嵌入Java代码,但是这样的技术实际上限制了我们的开发效率,因为需要我们Java工程师将html转换为jsp页面,并写一些脚本代码,或者前端代码 ...
- boost system
boost::system::error_code is the most basic class in Boost.System; it represents operating system-sp ...
- 知道一个数组某个index对应的值 不知道下标的情况下删除该值
for (index,item) in Arr.enumerated() { if item == item { Arr.remove(at: index) } } 更好的方法是用数组的filter尾 ...
- window使用
运行命令 regedit #注册表编译器 firewall.cpl #打开防火墙配置 powershell #打开powershell control #打开控制面版 cnpa.cpl #打开网络设置 ...
- JS基础入门篇(六)— 数据类型
1.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我感觉就是对数据的种类进行分类.就好比把人分为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一样. 基础数据类型: Number(数字),String(字符串),Null(空),Undefined( ...
- js中的$符
js中的$代表什么意思呢? 首先js的作用是什么呢?是修饰网页动态内容的.那么修饰就需要定位主题,比如你把html比喻一个美女,让她唱一首歌.那么首先你要定位出是你想让哪个美女唱歌,通常我们用id来定 ...
- 课下选作Main dc
一.中后缀定义: 中缀表达式:我们平时写的数学表达式一般为中缀表达式,如"5+2(3(3-12+1))",直接拿中缀表达式直接让计算机计算表达式的结果并不能做到. 后缀表达式:把中 ...
- Git 提交的正确姿势
Git 提交的正确姿势:Commit message 编写指南 SCOP范围 middleware core config plugin test type范围 Git 每次提交代码,都要写 Comm ...
- xcodebuild自动打包上传到蒲公英的shell脚本
注意: ExportOptions.plist (包含了证书相关信息) 该plist 文件可以通过xcode手动导出ipa之后获取到, 区分appstore 和 development的情况 #! / ...
- datastudion 资源导入python包,编写模块
学习文档,不懂再问. 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74423.html?spm=a2c4g.11186623.6.688.72635debHqgk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