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之继承应用(在子类派生重用父类功能(super),继承实现原理(继承顺序、菱形问题、继承原理、Mixins机制),组合]
[面向对象之继承应用(在子类派生重用父类功能(super),继承实现原理(继承顺序、菱形问题、继承原理、Mixins机制),组合]
继承应用
类与类之间的继承指的是什么’是’什么的关系(比如人类,猪类,猴类都是动物类)。子类可以继承/遗传父类所有的属性,因而继承可以用来解决类与类之间的代码重用性问题。比如我们按照定义Student类的方式再定义一个Teacher类
class Student: # 定义学生类
school = "虹桥校区" # 冗余共同属性
def 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 # 学生类与老师类有冗余部分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def choose(self):
print("%s 选课成功" %self.name)
stu1 = Student("jack",18,"male")
stu2 = Student("tom",19,"male")
stu3 = Student('lili',29,"female")
class Teacher: # 定义老师类
school = "虹桥校区"
def 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level): # 老师类与学生类功能多一个level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self.level = level
def score(self):
print("%s 正在为学生打分" %self.name)
tea1 = Teacher('egon',18,"male",10)
tea2 = Teacher('lxx',38,"male",3)
从上面看出:类Teacher与Student之间存在重复的代码,老师与学生都是人类,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继承关系,实现代码重用
在子类派生的新方法中重用父类的功能:
方式一: 指名道姓地引用某一个类的函数,与继承无关
class People:
school = "虹桥校区" # 将冗余数据放到父类当中
def 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 # 将学生类和老师类的共同属性放到父类中间解决冗余问题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class Student(People):
def choose(self):
print("%s 选课成功" %self.name)
class Teacher(People):
# 定义一个__init__函数是形参
# 空对象,'egon',18,"male",10
def 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level): # 老师类多一个level就需要保留
# 调用父类的__init__是函数(实参)不是方法,为老师类的__init__进行传参
People.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 # 在子类的派生当中重用父类功能
self.level = level
def score(self):
print("%s 正在为学生打分" %self.name)
stu1 = Student("jack",18,"male")
stu2 = Student("tom",19,"male")
stu3 = Student('lili',29,"female")
tea1 = Teacher('egon',18,"male",10) # 空对象,'egon',18,"male",10
tea2 = Teacher('lxx',38,"male",3)
# print(stu1.school)
# print(stu1.name)
# print(stu1.age)
# print(stu1.gender)
print(tea1.__dict__)
方式二: super()返回一个特殊的对象,该对象会参考发起属性查找的那一个类的mro列表,去当前类的父类中找属性,严格依赖继承
class People:
school = "虹桥校区"
def 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class Teacher(People):
# 空对象,'egon',18,"male",10
def 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level):
# People.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
super(Teacher,self).__init__(name,age,gender)
self.level = level
def score(self):
print("%s 正在为学生打分" %self.name)
tea1 = Teacher('egon',18,"male",10) # 空对象,'egon',18,"male",10
print(tea1.__dict__)
# 案例:
class A: # [A,object]
def test(self):
print("from A")
super().test()
class B:
def test(self):
print('from B')
class C(A,B): # [C,A,B,object]
pass
# obj=C()
# obj.test()
obj1 = A()
obj1.test()
继承的实现原理
继承顺序
Python中子类可以同时继承多个父类,如A(B,C,D)
如果继承关系为非菱形结构,则会按照先找B这一条分支,然后再找C这一条分支,最后找D这一条分支的顺序直到找到我们想要的属性
如果继承关系为菱形结构,那么属性的查找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 继承顺序
class A(object):
def test(self):
print('from A')
class B(A):
def test(self):
print('from B')
class C(A):
def test(self):
print('from C')
class D(B):
def test(self):
print('from D')
class E(C):
def test(self):
print('from E')
class F(D,E):
# def test(self):
# print('from F')
pass
f1=F()
f1.test()
print(F.__mro__) #只有新式才有这个属性可以查看线性列表,经典类没有这个属性
# 新式类继承顺序:F->D->B->E->C->A
# 经典类继承顺序:F->D->B->A->E->C
# python3中统一都是新式类
# pyhon2中才分新式类与经典类
菱形问题
大多数面向对象语言都不支持多继承,而在Python中,一个子类是可以同时继承多个父类的,这固然可以带来一个子类可以对多个不同父类加以重用的好处,但也有可能引发著名的 Diamond problem菱形问题(或称钻石问题,有时候也被称为“死亡钻石”),菱形其实就是对下面这种继承结构的形象比喻
菱形继承/死亡钻石:一个子类继承的多条分支最终汇聚一个非object的类上
class G: # 在python2中,未继承object的类及其子类,都是经典类
def test(self):
print('from G')
class E(G):
def test(self):
print('from E')
class F(G):
def test(self):
print('from F')
class B(E):
# def test(self):
# print('from B')
pass
class C(F):
def test(self):
print('from C')
class D(G):
def test(self):
print('from D')
class A(B,C,D):
# def test(self):
# print('from A')
pass
obj = A() # A->B->E->C->F->D->G->object
# print(A.mro())
obj.test()
继承原理
python到底是如何实现继承的呢? 对于你定义的每一个类,Python都会计算出一个方法解析顺序(MRO)列表,该MRO列表就是一个简单的所有基类的线性顺序列表,如下
A.mro() # 等同于A.__mro__
[<class '__main__.A'>, <class '__main__.B'>, <class '__main__.E'>, <class '__main__.C'>, <class '__main__.F'>, <class '__main__.D'>, <class '__main__.G'>, <class 'object'>]
为了实现继承,python会在MRO列表上从左到右开始查找基类,直到找到第一个匹配这个属性的类为止。 而这个MRO列表的构造是通过一个C3线性化算法来实现的。我们不去深究这个算法的数学原理,它实际上就是合并所有父类的MRO列表并遵循如下三条准则:
1.子类会先于父类被检查
2.多个父类会根据它们在列表中的顺序被检查
3.如果对下一个类存在两个合法的选择,选择第一个父类
Mixins机制
继承表达的是一个is-a的关系(什么是什么的关系)
单继承可以很好的表达人类的逻辑(一个子类继承一个父类符合逻辑且清晰)
多继承就有点乱,在人类的世界观里,一个物品不可能是多种不同的东西,因此多重继承
在人类的世界观里是说不通的,它仅仅只是代码层面的逻辑(还可能导致菱形问题)
民航飞机、直升飞机、轿车都是一个(is-a)交通工具,前两者都有一个功能是飞行fly,但是轿车没有,所以如下所示
# 我们把飞行功能放到交通工具这个父类中是不合理的
class Vehicle: # 交通工具
def fly(self):
'''
飞行功能相应的代码
'''
print("I am flying") class CivilAircraft(Vehicle): # 民航飞机
pass class Helicopter(Vehicle): # 直升飞机
pass class Car(Vehicle): # 汽车并不会飞,但按照上述继承关系,汽车也能飞了
passPython语言没有接口功能,但Python提供了Mixins机制,简单来说Mixins机制指的是子类混合(mixin)不同类的功能,而这些类采用统一的命名规范(例如Mixin后缀),以此标识这些类只是用来混合功能的,并不是用来标识子类的从属"is-a"关系的,所以Mixins机制本质仍是多继承,但同样遵守”is-a”关系,如下
class Vehicle: # 交通工具
pass class FlyableMixin: # 定义一个飞行功能
def fly(self):
print('flying') class CivilAircraft(FlyableMixin,Vehicle): # 民航飞机 继承了Flyablemixin就使用它的功能
pass class Helicopter(FlyableMixin,Vehicle): # 直升飞机
pass class Car(Vehicle): # 小汽车 不继承就不使用它的功能,也不影响
pass # ps: 采用这种编码规范(如命名规范)来解决具体的问题是python惯用的套路,大家都照这种规范来
# 这种规范叫什么呢?
# 建议不要用多继承,如果要用到这个继承:把用来表达归属关系的那个类(当然也是最复杂的
# 那个类)往多继承的最右边去放(Vehicle)。把用来添加功能的类往左边放并改名Mixin为后缀
# 的名字(FlyableMixin)这种类的特点是这种类里面就只放功能,并且功能的特点是能独立运行总结:可以看到,上面的CivilAircraft、Helicopter类实现了多继承,不过它继承的第一个类我们起名
FlyableMixin,而不是Flyable,这个并不影响功能,但是会告诉后来读代码的人,这个类是一个Mixin类
单词表示混入(mix-in),这个名字给人一种提示性的效果,只要以Mixin这种命名方式的类就知道这个类只
是为我这个类来添加功能的,只要继承这个类就说明混合了这个功能
组合
组合:一个对象的属性值是指向另外一个类的对象,称为类的组合
组合与继承都是用来解决代码的重用问题的,不同的是:
继承是一种什么“是”什么的关系
组合是则一种“有”什么的关系
比如学校有学生,老师,学生有多门课程,课程有:类别、周期、学费。学生选python课程或linux课程,或多门课程,应该使用组合,如下示例
class People:
school = "虹桥校区" def 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class Student(People):
def choose(self):
print("%s 选课成功" %self.name) class Teacher(People):
# 空对象,'egon',18,"male",10
def 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level):
People.__init__(self,name,age,gender) self.level = level def score(self):
print("%s 正在为学生打分" %self.name) class Course:
def __init__(self,name,price,period):
self.name = name
self.price = price
self.period =period def tell(self):
print('课程信息<%s:%s:%s>' %(self.name,self.price,self.period)) # 课程属性
python = Course("python全栈开发",19800,"6mons")
linux = Course("linux",19000,"5mons") # 学生属性
stu1 = Student("jack",18,"male")
stu2 = Student("tom",19,"male")
stu3 = Student('lili',29,"female") # 老师属性
tea1 = Teacher('egon',18,"male",10)
tea2 = Teacher('lxx',38,"male",3) stu1.course = python # 假如规定只有pyhton一门课程就直接等于python,这就叫组合
stu1.course.tell() # 直接查看课程信息
stu1.courses = [] # 给学生1添加多门课程
stu1.courses.append(python) # 给学生1添加python课程
stu1.courses.append(linux) # 给学生1添加linux课程 # 此时对象stu1集对象独有的属性、Student类中的内容、Course类中的内容于一身(都可以访问到),
# 是一个高度整合的产物 print(stu1.courses) # 查看学生1所学的多门课程的每一门课程的信息
for course_obj in stu1.courses:
course_obj.tell()
[面向对象之继承应用(在子类派生重用父类功能(super),继承实现原理(继承顺序、菱形问题、继承原理、Mixins机制),组合]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之面向对象的组合、多态、菱形问题、子类中重用父类的两种方式
一.组合 ''' 1.什么是组合 组合就是一个类的对象具备某一个属性,该属性的值是指向另外一个类的对象 2.为何用组合 组合也是用来解决类与类直接代码冗余问题的 3.如何用组合 ''' # 继承减少代 ...
- 接口的定义——默认加public abstract默认全局常量;与继承不同,子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抽象类实现接口;接口继承接口
一. 接口的定义 接口中定义的方法,全部都为抽象方法,默认加public abstract 接口中定义的变量,全部为全局常量,默认加public static final 二.与继承不同,子类可以同时 ...
- java构造函数是否可继承,以及子类构造函数可否不使用super调用超类构造函数
问题一:java的构造函数能否被继承? 笔者初学java看的一本书说:“java的子类自然的继承其超类的“非private成员”. 通常java的构造函数被设置为public的(若你不写构造函数,ja ...
- Day 5-2 类的继承和派生,重用
类的继承 派生 在子类中重用父类 组合 抽象类 定义: 继承指的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是”什么的关系,继承的功能之一就是用来解决代码重用问题.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新 ...
- [Effective JavaScript 笔记]第39条:不要重用父类的属性名
假设想给上节讲的场景图库添加收集诊断信息的功能.这对于调试和性能分析很有用. 38条示例续 给每个Actor实例一个唯一的标识数. 添加标识数 function Actor(scene,x,y){ t ...
- python基础----继承与派生、组合、接口与归一化设计、抽象类、子类中调用父类方法
一.什么是继承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的类的方式,在pyth ...
- python基础之类的继承与派生、组合、接口与归一化设计、抽象类、子类中调用父类方法
一.什么是继承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的类的方式,新建的类可以继承自一个或者多个父类,原始类称为基类或超类,新建的类称为派生类或子类. 派生:子类继承了父类的属性,然后衍生出自己新的属性,如果子类衍生出的新 ...
- python基础语法15 面向对象2 继承,多态,继承json模块中JSONEncoder,并派生出新的功能
继承 1.什么是继承? 继承是一种新建类的方式,新建的类称之为子类或派生类,继承的父类称之为基类或超类. - 在Python中,一个子类可以继承多个父类.(面试可能会问) - 在其它语言中,一个子类只 ...
- C++ Pirmer : 第十五章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之基类和派生的定义、类型转换与继承与虚函数
基类和派生类的定义以及虚函数 基类Quote的定义: classs Quote { public: Quote() = default; Quote(cosnt std::string& bo ...
随机推荐
- 【linux】系统编程-3-system-V IPC 信号量
目录 前言 5. 信号量 5.1 概念 5.2 工作原理 5.3 操作函数 5.3.1 semget() 5.3.2 semop() 5.3.3 semctl() 5.4 例程 参考: 前言 原文链接 ...
- Java中的集合Set - 入门篇
前言 大家好啊,我是汤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Java中的集合Set - 入门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 简介 前面介绍了集合List,映射Map,最后再简单介绍下集合Set,相关类如下 ...
- 第25 章 : Kubernetes 网络模型进阶
Kubernetes 网络模型进阶 本文将主要分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Kubernetes 网络模型来龙去脉 Pod 究竟如何上网? Service 究竟怎么工作? 啥?负载均衡还分内部外部? 思考 ...
- ls(list)命令详解及生产使用示例
文件有文件名与数据,在linux上被分为两个部分:用户数据(user data)与元数据(metadata) 用户数据,即文件数据块(data block),数据块是记录文件真实内容的地方,我们将其称 ...
- 经典变长指令SIB
前言 ModR/M字段是用来进行内存寻址的,可当地址形如DS:[EAX + ECX*2 + 12345678]时,仅仅靠ModR/M字段,是描述不出来的. 这时就在ModR/M后面增加一个SIB字节, ...
- python基础(十):集合的使用(上)
集合的作用 去重:把一个列表变成集合,就自动去重了. 关系测试:测试两组数据之前的交集.差集.并集等关系. 集合的特征 集合使用 set 表示: 集合也使用{ }表示, 与字典不同的是:字典中存储的是 ...
- 201871030140-朱婷婷 实验三 结对项目—《D{0-1}KP 实例数据集算法实验平台》项目报告
项目 内容 课程班级博客链接 2018级卓越班 这个作业要求链接 实验三 结对项目 我的课程学习目标 1.体验软件项目开发中的两人合作,练习结对编程:2.掌握GitHub协作开发程序的操作方法. 这个 ...
- .NET HttpWebRequest(请求被中止: 未能创建 SSL/TLS 安全通道)和(基础连接已经关闭: 发送时发生错误)问题查找解决
前言: 前段时间在对接第三方接口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非常奇葩的问题,就是使用 .NET Framework 4.6 HttpWebRequest进行网络请求的相关问题.背景,关于调用第三方的接口都是使用使 ...
- buuctf pwn wp---part1
pwn难啊 1.test_your_nc 测试你nc,不用说,连上就有. 2.rip ida中已经包含了system函数: 溢出,覆盖rip为fun函数,peda计算偏移为23: from pwn i ...
- Seata搭建与分布式事务入门
在单体架构下,我们大多使用的是单体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ACID特性支持,实现了本地事务.但是在微服务架构下复杂的业务关系中,分布式事务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Seata是Spring Cloud A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