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convert源码分析
koa-convert最主要的作用是:将koa1包中使用的Generator函数转换成Koa2中的async函数。更准确的说是将Generator函数转换成使用co包装成的Promise对象。然后执行对应的代码。当然该包中也提供了back方法,也可以把koa2中的async函数转换成koa1包中的Generator函数。
首先我们来看下使用Koa1中使用Generator函数和Koa2中使用的async函数的demo代码如下: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 koa1 使用generator函数的写法
app.use(function *(next) {
console.log(1111); // 1. 第一步先打印 1111
yield next;
console.log(222222); // 4. 第四步打印 222222
}); // koa2的写法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3333); // 2. 第二步再打印 3333
await next();
console.log(44444); // 3. 第三部打印44444
}); app.listen(3001);
console.log('app started at port 3001...');
当我们在node命令行中使用 node app.js 命令时,然后浏览器中 输入地址:http://localhost:3001/ 访问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命令中会分别打印 1111 3333 444444 222222.
我们再来看下,Koa源码中的application.js 代码如下:在use方法内部,代码如下:
const convert = require('koa-convert');
use(fn) {
if (typeof fn !== 'function')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must be a function!');
if (isGeneratorFunction(fn)) {
deprecate('Support for generators will be removed in v3. ' +
'See the documentation for examples of how to convert old middleware ' +
'https://github.com/koajs/koa/blob/master/docs/migration.md');
fn = convert(fn);
}
debug('use %s', fn._name || fn.name || '-');
this.middleware.push(fn);
return this;
}
如上koa2源码中的use函数,该函数有一个fn参数,首先判断该fn是不是一个函数,如果不是一个函数的话,直接抛出一个错误,提示,中间件必须为一个函数。第二步继续判断该fn函数是不是一个Generator函数,如果它是generator函数的话,就把该函数使用 koa-convert包转换成async函数。然后把对应的async函数放进 this.middleware数组中。最后返回该对象this。
这上面是koa2中的基本源码,下面我们来看看 koa-convert中的源码是如何做的呢?
const co = require('co')
const compose = require('koa-compose') module.exports = convert function convert (mw) {
if (typeof mw !== 'function') {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must be a function')
}
if (mw.constructor.name !== 'GeneratorFunction') {
// assume it's Promise-based middleware
return mw
}
const converted = function (ctx, next) {
return co.call(ctx, mw.call(ctx, createGenerator(next)))
}
converted._name = mw._name || mw.name
return converted
} function * createGenerator (next) {
return yield next()
} // convert.compose(mw, mw, mw)
// convert.compose([mw, mw, mw])
convert.compose = function (arr) {
if (!Array.isArray(arr)) {
arr = Array.from(arguments)
}
return compose(arr.map(convert))
}
1. 部分源码如上,首先引入co包中的代码,要深入了解co包中源码请看这篇文章, 该co的作用是:将Generator函数转换成promise对象,然后会自动执行该函数的代码。
2. 引入 koa-compose包,要深入了解 koa-compose包,请看这篇文章. 该包的作用是:将koa包中的中间件合并,然后依次执行各个中间件。
3. convert 函数
1. 该函数有一个参数mw,首先判断该参数mw是不是一个函数,如果该mw不是一个函数的话,就直接抛出一个异常提示,该中间件必须是一个函数。
2. 判断该 mw.constructor.name !== 'GeneratorFunction' 是不是一个Generator函数,如果不是Generator函数的话,就直接返回该mw。
3. 如果它是Generator函数的话,就会执行 converted 函数,该函数有2个参数,第一个参数ctx是运行Generator的上下文,第二个参数是传递给Generator函数的next参数。
4. 最后返回 return co.call(ctx, mw.call(ctx, createGenerator(next))); co的作用是介绍一个Generator函数,然后会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然后该Generator函数会自动执行。createGenerator函数代码如下:
function * createGenerator (next) {
return yield next()
}
因此 mw.call(ctx, createGenerator(next)),如果mw是一个Generator函数的话,就直接调用该Generator函数,返回return yield next(); 返回下一个中间件,然后使用调用co包,使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该本身对象的代码会自动执行完。
5. 在convert函数代码中,有一句代码 mw.constructor.name !== 'GeneratorFunction' 是不是一个Generator函数。
可以如上面进行判断,比如如下代码演示是否是Generator函数还是AsyncFunction函数了,如下代码:
function* test () {};
console.log(test.constructor.name); // 打印 GeneratorFunction async function test2() {};
console.log(test2.constructor.name); // 打印 AsyncFunction
如上所有的分析是 convert 函数的代码了,该代码一个最主要的作用,判断传递进来的mw参数是不是Generator函数,如果是Generator函数的话,就把该Generator函数转化成使用co包装成Promise对象了。
4. back函数代码如下:
convert.back = function (mw) {
if (typeof mw !== 'function') {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must be a function')
}
if (mw.constructor.name === 'GeneratorFunction') {
// assume it's generator middleware
return mw
}
const converted = function * (next) {
let ctx = this
let called = false
// no need try...catch here, it's ok even `mw()` throw exception
yield Promise.resolve(mw(ctx, function () {
if (called) {
// guard against multiple next() calls
// https://github.com/koajs/compose/blob/4e3e96baf58b817d71bd44a8c0d78bb42623aa95/index.js#L36
return Promise.reject(new Error('next() called multiple times'))
}
called = true
return co.call(ctx, next)
}))
}
converted._name = mw._name || mw.name
return converted
}
代码也是一样判断:
1. 判断mw是否是一个函数,如果不是一个函数,则抛出异常。
2. 判断mw.constructor.name === 'GeneratorFunction'; 如果是Generator函数的话,就直接返回该Generator函数。
如果不是Generaror函数的话,就执行 converted 方法,转换成Generator函数。同样的道理调用co模块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
5. convert.compose函数代码如下:
convert.compose = function (arr) {
if (!Array.isArray(arr)) {
arr = Array.from(arguments)
}
return compose(arr.map(convert))
}
该函数的作用是:就是将一系列Generator函数组成的数组,直接转成Koa2中可执行的middleware形式。调用 koa-compose 包转换成中间件形式。
koa-convert源码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koa2中间件koa和koa-compose源码分析原理(一)
koa是基于nodejs平台的下一代web开发框架,它是使用generator和promise,koa的中间件是一系列generator函数的对象.当对象被请求过来的时候,会依次经过各个中间件进行处理 ...
- Koa源码分析(三) -- middleware机制的实现
Abstract 本系列是关于Koa框架的文章,目前关注版本是Koa v1.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Koa源码分析(一) -- generator Koa源码分析(二) -- co的实现 Koa源码分 ...
- Koa源码分析(二) -- co的实现
Abstract 本系列是关于Koa框架的文章,目前关注版本是Koa v1.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Koa源码分析(一) -- generator Koa源码分析(二) -- co的实现 Koa源码分 ...
- Koa源码分析(一) -- generator
Abstract 本系列是关于Koa框架的文章,目前关注版本是Koa v1.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Koa源码分析(一) -- generator 2. Koa源码分析(二) -- co的实现 ...
- koa源码分析
最近项目要使用koa,所以提前学习一下,顺便看了koa框架的源码. 注:源码是koa2.x koa的源码很简洁,关键代码只有4个文件,当然还包括一些依赖npm包 const Koa = require ...
- 《分享》Koa2源码分析
曾经在公司内部做的一起关于koa源码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koa2 源码分析整理 koa2(2.4.1版本)源码主要包含四个js,包括application.js, context.js, req ...
- zookeeper源码分析之四服务端(单机)处理请求流程
上文: zookeeper源码分析之一服务端启动过程 中,我们介绍了zookeeper服务器的启动过程,其中单机是ZookeeperServer启动,集群使用QuorumPeer启动,那么这次我们分析 ...
- flask源码分析
本flask源码分析不间断更新 而且我分析的源码全是我个人觉得是很beautiful的 1 flask-login 1.1 flask.ext.login.login_required(func),下 ...
- 移动web app开发必备 - Deferred 源码分析
姊妹篇 移动web app开发必备 - 异步队列 Deferred 在分析Deferred之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老套的设计模式给搬出来,便于理解源码!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 又叫发布者-订阅者模 ...
- jQuery源码分析系列(36) : Ajax - 类型转化器
什么是类型转化器? jQuery支持不同格式的数据返回形式,比如dataType为 xml, json,jsonp,script, or html 但是浏览器的XMLHttpRequest对象对数据的 ...
随机推荐
- Nginx filebeat+logstash+Elasticsearch+kibana实现nginx日志图形化展示
filebeat+logstash+Elasticsearch+kibana实现nginx日志图形化展示 by:授客 QQ:1033553122 测试环境 Win7 64 CentOS-7- ...
- Android为TV端助力 apk静默安装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47803149 之前有很多朋友都问过我,在Android系统中怎样才能实现静默安装呢 ...
- zxing开源库的基本使用
如果你的项目中有模块跟二维码相关的话,那你一定听过或者用过大名鼎鼎的zxing开源库. 什么是zxing? ZXing是一个开源的,用Java实现的多种格式的1D/2D条码图像处理库,它包含了联系到其 ...
- Android开发利器之Data Binding Compiler V2 —— 搭建Android MVVM完全体的基础
原创声明: 该文章为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同意严禁转载. 前言: Android常用的架构有:MVC.MVP.MVVM,而MVVM是唯一一个官方提供支持组件的架构,我们可以通过Android lifecy ...
- 直接通过Binder的onTransact完成跨进程通信
1.具体代码: 服务端实现: public class IPC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ESCRIPTOR = &q ...
- java面试整理(会持续更新..)
本人出道至今,经历了大大小小百余场战斗,,,下面整理的面试题有些有答案,有些没答案,那个谁说过:"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去编程,所以,即便有答案,也不一定正确,即便我本地正确,但是由于屏幕前的你和 ...
- 前端AntD框架的upload组件上传图片时遇到的一些坑
前言 本次做后台管理系统,采用的是 AntD 框架.涉及到图片的上传,用的是AntD的 upload 组件. 前端做文件上传这个功能,是很有技术难度的.既然框架给我们提供好了,那就直接用呗.结果用的时 ...
- Greenplum启动失败Error occurred: non-zero rc: 1的修复
某日开发反馈测试环境的集群启动失败 报错内容如下: [gpadmin@hadoop-test2:/root]$ gpstart :::: gpstart:hadoop-test2:gpadmin-[I ...
- 自动化测试基础篇--Selenium鼠标键盘事件
摘自https://www.cnblogs.com/sanzangTst/p/7477382.html 前面几篇文章我们学习了怎么定位元素,同时通过实例也展示了怎么切换到iframe,怎么输入用户名和 ...
- TNS-12535: TNS:operation timed out
AWS数据库云服务器出现了连接超时的错误,于是查看相关时段的alert日志,发现了如下的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