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str__和__repr__

改变对象的字符串显示__str__,__repr__

我们先定义一个Student类,打印一个实例: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print(Student('libai'))

打印出一堆<__main__.Student object at 0x000002311102EE10>,不好看。

怎么才能打印得好看呢?只需要定义好__str__()方法,返回一个好看的字符串就可以了: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tudent object(name:%s)'%self.name print(Student('libai'))

这样打印出来的实例,不但好看,而且容易看出实例内部重要的数据。

但是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直接敲变量不用print(在交互式解释器下,打印出来的实例还是不好看:

这是因为直接显示变量调用的不是__str__(),而是__repr__(),两者的区别是__str__()返回用户看到的字符串,而__repr__()返回程序开发者看到的字符串,也就是说,__repr__()是为调试服务的。

解决办法是再定义一个__repr__()。但是通常__str__()__repr__()代码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个偷懒的写法: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tudent object(name:%s)'%self.name
__repr__ = __str__ print(Student('libai'))
'''
str函数或者print函数--->obj.__str__()
repr或者交互式解释器--->obj.__repr__()
如果__str__没有被定义,那么就会使用__repr__来代替输出
注意:这俩方法的返回值必须是字符串,否则抛出异常
'''

__call__

一个对象实例可以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当我们调用实例方法时,我们用instance.method()来调用。能不能直接在实例本身上调用呢?在Python中,答案是肯定的。

任何类,只需要定义一个__call__()方法,就可以直接对实例进行调用。请看示例: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call__(self):
print('My name is %s'%self.name) s = Student('libai')
s()

__call__()还可以定义参数。对实例进行直接调用就好比对一个函数进行调用一样,所以你完全可以把对象看成函数,把函数看成对象,因为这两者之间本来就没啥根本的区别。

如果你把对象看成函数,那么函数本身其实也可以在运行期动态创建出来,因为类的实例都是运行期创建出来的,这么一来,我们就模糊了对象和函数的界限。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变量是对象还是函数呢?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对象是否能被调用,能被调用的对象就是一个Callable对象,比如函数和我们上面定义的带有__call__()的类实例:

print(callable(Student))
print(callable(len))
print(callable(''))

通过callable()函数,我们就可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可调用”对象。

__len__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self.a = 1
self.b = 2 def __len__(self):
return len(self.__dict__)
#不定义这个方法,异常是:object of type 'A' has no len()
a = A()
print(len(a))

__del__

仅了解。

析构方法,当对象在内存中被释放时,自动触发执行。

注:此方法一般无须定义,因为Python是一门高级语言,程序员在使用时无需关心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因为此工作都是交给Python解释器来执行,所以,析构函数的调用是由解释器在进行垃圾回收时自动触发执行的。

class Foo:

    def __del__(self):
print('执行我啦') f1=Foo()
del f1
print('------->') #输出结果
执行我啦
------->

__getitem__\__setitem__\__delitem__

__getitem__(self,key):返回键对应的值。

__setitem__(self,key,value):设置给定键的值

__delitem__(self,key):删除给定键对应的元素。

class Foo(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getitem__(self, item):
print('call function __getitem__')
return self.__dict__[item]
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print('call function __setitem__')
self.__dict__[key] = value
def __delitem__(self, key):
print('call function __delitem__')
del self.__dict__[key] f = Foo('libai')
print(f['name'])
f['gender'] = 'male'#新增一个Key
print(f['gender'])
f['gender'] = 'female'#重新赋值
print(f['gender'])
del f['gender']#删除了key
print(f['gender'])#引发异常

源码:item_1.py

这些魔术方法的原理就是:当我们对类的属性item进行下标的操作时,首先会被__getitem__()、__setitem__()、__delitem__()拦截,从而进行我们在方法中设定的操作,如赋值,修改内容,删除内容等等。

item一例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start=0,step=1):
print('call function __init__')
self.start = start
self.step = step
self.mydata = {}
#定义获取值的方法
def __getitem__(self, item):
print('call function __getitem__')
try:
return self.mydata[item]
except KeyError:
return 'no such key'
#定义赋值方法
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print('call function __setitem__')
self.mydata[key] = value
#定义删除元素的方法
def __delitem__(self, key):
print('call function __delitem__')
del self.mydata[key] a = A(1,2)
print(a[3])# 这里应该执行 'no such key',因为没有3这个key
a[3] = 'value3'# 进行赋值
print(a[3])# 前面进行了赋值,那么直接输出赋的值 value3
del a[3]# 删除3这个key
print(a[3])

源码:item_2.py

python学习日记(OOP——类的内置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语法18 类的内置方法(魔法方法),单例模式

    类的内置方法(魔法方法): 凡是在类内部定义,以__开头__结尾的方法,都是类的内置方法,也称之为魔法方法. 类的内置方法,会在某种条件满足下自动触发. 内置方法如下: __new__: 在__ini ...

  2. 4月17日 python学习总结 反射、object内置方法、元类

    一.反射 下述四个函数是专门用来操作类与对象属性的,如何操作? 通过字符串来操作类与对象的属性,这种操作称为反射 class People: country="China" def ...

  3. python - setitem/getitem/delitem类的内置方法

    # class 内置方法: # __setitem__ # __getitem__ # __delitem__ class Test(): X = 100 def __getitem__(self, ...

  4. Python之面向对象:类的内置方法

    1.def __add__(self,other): c1+c2 两个实例的加法操作就是执行__add__()方法 2.__str__(self): print一个实例的时候,执行的是__str__( ...

  5. Python学习日记(六)——内置函数和文件操作(lambda)

    lambda表达式 学习条件运算时,对于简单的 if else 语句,可以使用三元运算来表示,即: # 普通条件语句 if 1 == 1: name = 'prime' else: name = 'c ...

  6. python学习之老男孩python全栈第九期_day027知识点总结——反射、类的内置方法

    一. 反射 ''' # isinstance class A:pass class B(A):pass a = A() print(isinstance(a,A)) # 判断对象和类的关系 print ...

  7. 第8.14节 Python类中内置方法__str__详解

    一. object类内置方法__str__和函数str 类的内置方法__str__和内置函数str实际上实现的是同一功能,实际上str调用的就是__str__方法,只是调用方式不同,二者的调用语法如下 ...

  8. 第8.13节 Python类中内置方法__repr__详解

    当我们在交互环境下输入对象时会直接显示对象的信息,交互环境下输入print(对象)或代码中print(对象)也会输出对象的信息,这些输出信息与两个内置方法:__str__方法和__repr__方法有关 ...

  9. python -- 类中--内置方法

    isinstance 和  issubclass isinstance(obj,b)  检查是否obj是否是类b的对象 class A(object):pass class B(A):pass b=B ...

随机推荐

  1. Android: 在native中访问assets全解析

    本文总结在Android Native C++开发中访问APK中的assets资源的方法 在CMake中添加相关NDK LIB的 依赖 因为我们接下来用到的一些函数实现在NDK库libandroid. ...

  2. 南京邮电大学java程序设计作业在线编程第七次作业

    王利国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7次作业(2018)"详细 主页 我的作业列表 作业结果详细 总分:100 选择题得分:60  1.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Java中, ...

  3. Golang 学习权威网站

    Golang 是一个开源的编程语言,它能让构造简单.可靠且高效的软件变得容易. Golang 是从2007年末由Robert Griesemer, Rob Pike, Ken Thompson主持开发 ...

  4. 【转载】FPGA算法映射要点

    近期一直在学习利用FPGA完成算法的定点运算,转载些相关的博客方面回顾查找.本博文原文链接为:https://blog.csdn.net/u013989284/article/details/7899 ...

  5. Linux学习历程——Centos 7 uptime 、free命令

    一.命令介绍 uptime命令 uptime命令用于查看系统负载信息以及系统运行时间等. free命令 free命令用于查看当前系统中内存使用量信息. 二.实例 uptime命令实例 直接运行 upt ...

  6. Cs231n课堂内容记录-Lecture 7 神经网络训练2

    Lecture 7  Training Neural Networks 2 课堂笔记参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21560667?refer=intelligent ...

  7. 我的博客即将入驻“云栖社区”,诚邀技术同仁一同入驻。

    我的博客即将入驻"云栖社区",诚邀技术同仁一同入驻. 博客搬家邀请码NXLZV

  8. python 3.7 配置mysql数据库

    一. mysql驱动安装 1.mysqlclient(推荐使用)    2.pymysql 二.django操作数据库     1.django配置连接数据库         settings.py ...

  9. 【模块04-大数据技术入门】02节-HDFS核心知识

    分布式存储 (1) 5PB甚至更大的数据集怎么存储 ? 所有数据分块,每个数据块冗余存储在多台机器上(冗余可提高数据块高可用性).另外一台机器上启动一个管理所有节点.以及存储在各节点上面数据块的服务. ...

  10. vue 首页问题

    (现在其实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状态,前端其实很多东东,不信弄个微博试试,还有那些概念的to thi tha) 1.压缩 一般 vue-cli已经压缩了 比如js 的,一般4M多压缩到 1M,还有c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