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一)
多线程作为Java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在此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的。
一.线程的生命周期及五种基本状态
关于Java中线程的生命周期,首先看一下下面这张较为经典的图:

上图中基本上囊括了Java中多线程各重要知识点。掌握了上图中的各知识点,Java中的多线程也就基本上掌握了。主要包括:
Java线程具有五中基本状态
新建状态(New):当线程对象对创建后,即进入了新建状态,如:Thread t = new MyThread();
就绪状态(Runnable):当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t.start();),线程即进入就绪状态。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只是说明此线程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等待CPU调度执行,并不是说执行了t.start()此线程立即就会执行;
运行状态(Running):当CPU开始调度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时,此时线程才得以真正执行,即进入到运行状态。注:就 绪状态是进入到运行状态的唯一入口,也就是说,线程要想进入运行状态执行,首先必须处于就绪状态中;
阻塞状态(Blocked):处于运行状态中的线程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放弃对CPU的使用权,停止执行,此时进入阻塞状态,直到其进入到就绪状态,才 有机会再次被CPU调用以进入到运行状态。根据阻塞产生的原因不同,阻塞状态又可以分为三种:
1.等待阻塞:运行状态中的线程执行wait()方法,使本线程进入到等待阻塞状态;
2.同步阻塞 -- 线程在获取synchronized同步锁失败(因为锁被其它线程所占用),它会进入同步阻塞状态;
3.其他阻塞 -- 通过调用线程的sleep()或join()或发出了I/O请求时,线程会进入到阻塞状态。当sleep()状态超时、join()等待线程终止或者超时、或者I/O处理完毕时,线程重新转入就绪状态。
死亡状态(Dead):线程执行完了或者因异常退出了run()方法,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
二. Java多线程的创建及启动
Java中线程的创建常见有如三种基本形式
1.继承Thread类,重写该类的run()方法。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int i = 0;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30) {
Thread myThread1 = new MyThread(); //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myThread1 此线程进入新建状态
Thread myThread2 = new MyThread(); //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myThread2 此线程进入新建状态
myThread1.start(); // 调用start()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myThread2.start(); // 调用start()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
}
}
}
如上所示,继承Thread类,通过重写run()方法定义了一个新的线程类MyThread,其中run()方法的方法体代表了线程需要完成的任务,称之为线程执行体。当创建此线程类对象时一个新的线程得以创建,并进入到线程新建状态。通过调用线程对象引用的start()方法,使得该线程进入到就绪状态,此时此线程并不一定会马上得以执行,这取决于CPU调度时机。
2.实现Runnable接口,并重写该接口的run()方法,该run()方法同样是线程执行体,创建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并以此实例作为Thread类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该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i = 0;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30) {
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 创建一个Runnable实现类的对象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myRunnable); // 将myRunnable作为Thread target创建新的线程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myRunnable);
thread1.start(); // 调用start()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thread2.start();
}
}
}
}
相信以上两种创建新线程的方式大家都很熟悉了,那么Thread和Runnable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30) {
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myRunnable);
thread.start();
}
}
}
}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i = 0;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in MyRunnable run");
for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int i = 0;
public MyThread(Runnable runnable){
super(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in MyThread run");
for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同样的,与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方式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myRunnable);
那么这种方式可以顺利创建出一个新的线程么?答案是肯定的。至于此时的线程执行体到底是My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还是MyThread类中的run()方法呢?通过输出我们知道线程执行体是MyThread类中的run()方法。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Thread类本身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而run()方法最先是在Runnable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 {
public abstract void run();
}
我们看一下Thread类中对Runnable接口中run()方法的实现: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也就是说,当执行到Thread类中的run()方法时,会首先判断target是否存在,存在则执行target中的run()方法,也就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并重写了run()方法的类中的run()方法。但是上述给到的列子中,由于多态的存在,根本就没有执行到Thread类中的run()方法,而是直接先执行了运行时类型即My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3.使用Callable和Future接口创建线程。具体是创建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实现clall()方法。并使用FutureTask类来包装Callable实现类的对象,且以此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来创建线程。
看着好像有点复杂,直接来看一个例子就清晰了。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lable<Integer> myCallable = new MyCallable(); // 创建MyCallable对象
FutureTask<Integer> ft = new FutureTask<Integer>(myCallable); //使用FutureTask来包装MyCallable对象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30)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ft); //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新的线程
thread.start(); //线程进入到就绪状态
}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
try {
int sum = ft.get(); //取得新创建的新线程中的call()方法返回的结果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Integer> {
private int i = 0;
// 与run()方法不同的是,call()方法具有返回值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
int sum = 0;
for (;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sum += i;
}
return sum;
}
}
首先,我们发现,在实现Callable接口中,此时不再是run()方法了,而是call()方法,此call()方法作为线程执行体,同时还具有返回值!在创建新的线程时,是通过FutureTask来包装MyCallable对象,同时作为了Thread对象的target。那么看下FutureTask类的定义:
public class FutureTask<V> implements RunnableFuture<V> {
//....
}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Future<V> extends Runnable, Future<V> {
void run();
}
于是,我们发现FutureTask类实际上是同时实现了Runnable和Future接口,由此才使得其具有Future和Runnable双重特性。通过Runnable特性,可以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而Future特性,使得其可以取得新创建线程中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
执行下此程序,我们发现sum = 4950永远都是最后输出的。而“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则很可能是在子线程循环中间输出。由CPU的线程调度机制,我们知道,“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的输出时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为什么sum =4950会永远最后输出呢?
原因在于通过ft.get()方法获取子线程call()方法的返回值时,当子线程此方法还未执行完毕,ft.get()方法会一直阻塞,直到call()方法执行完毕才能取到返回值。
上述主要讲解了三种常见的线程创建方式,对于线程的启动而言,都是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对同一线程对象两次调用start()方法。
三. Java多线程的就绪、运行和死亡状态
就绪状态转换为运行状态:当此线程得到处理器资源;
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当此线程主动调用yield()方法或在运行过程中失去处理器资源。
运行状态转换为死亡状态:当此线程线程执行体执行完毕或发生了异常。
此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调用线程的yield()方法时,线程从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但接下来CPU调度就绪状态中的哪个线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可能会出现A线程调用了yield()方法后,接下来CPU仍然调度了A线程的情况。
由于实际的业务需要,常常会遇到需要在特定时机终止某一线程的运行,使其进入到死亡状态。目前最通用的做法是设置一boolean型的变量,当条件满足时,使线程执行体快速执行完毕。如: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30) {
thread.start();
}
if(i == 40){
myRunnable.stopThread();
}
}
}
}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boolean stop;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 !stop;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public void stopThread() {
this.stop = true;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三)
本文主要接着前面多线程的两篇文章总结Java多线程中的线程安全问题. 一.一个典型的Java线程安全例子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二)
本文承接上一篇文章<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一)>. 四.Java多线程的阻塞状态与线程控制 上文已经提到Java阻塞的几种具体类型.下面分别看下引起Java线程阻塞的主要方法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 String
String作为Java中最常用的引用类型,相对来说基本上都比较熟悉,无论在平时的编码过程中还是在笔试面试中,String都很受到青睐,然而,在使用String过程中,又有较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之处. 1 ...
- Java总结篇:Java多线程
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 多线程作为Java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在此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的. 一.线程的生命周期及五种基本状态 关于Java中线程的生命周期,首先看一下下面这张较为经典的图: ...
- java提高篇-----理解java的三大特性之封装
在<Think in java>中有这样一句话:复用代码是Java众多引人注目的功能之一.但要想成为极具革命性的语言,仅仅能够复制代码并对加以改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能够做更多的事情.在这句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四)
ThreadLocal是什么 早在JDK 1.2的版本中就提供java.lang.ThreadLocal,ThreadLocal为解决多线程程序的并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使用这个工具类可以很简洁地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lang.Object
从本篇开始,将对Java中各知识点进行一次具体总结,以便对以往的Java知识进行一次回顾,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Java的理解. Java作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的知识点繁多,本文将从Java ...
- Java面试题系列 ----- Java基础面试题(91道)
更多详情点击查看,点这里!这里!!这里!!! 文末获取所有面试PDF文档! Java概述 1. 何为编程 编程就是让计算机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使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代码,并最终得到结果的过程. 为了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泛型
一. 泛型概念的提出(为什么需要泛型)? 首先,我们看下下面这段简短的代码: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 ...
随机推荐
- 解决www.github.com访问太慢的问题
解决www.github.com访问太慢的问题 使用www.github.com的过程中,有时候打开会特别的慢,原因github.com的域名被一堵伟大的墙挡在了外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本机的hos ...
- JAVA中如何使用SORT从大到小排
import java.util.Arrays;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 ...
- [No000082]Convert和Parse的区别/Convert.ToInt32()与int.Parse()的区别
(1)这两个方法的最大不同是它们对null值的处理方法: Convert.ToInt32(null)会返回0而不会产生任何异常,但int.Parse(null)则会产生异常. 没搞清楚Convert. ...
- 简单的angular购物车商品小计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ng-app="shopApp"> <head> <m ...
- BZOJ1002[FJOI2007]轮状病毒
Description 轮状病毒有很多变种,所有轮状病毒的变种都是从一个轮状基产生的.一个N轮状基由圆环上N个不同的基原子 和圆心处一个核原子构成的,2个原子之间的边表示这2个原子之间的信息通道.如下 ...
- flask+sqlite3+echarts3+ajax 异步数据加载
结构: /www | |-- /static |....|-- jquery-3.1.1.js |....|-- echarts.js(echarts3是单文件!!) | |-- /templates ...
- 【ASP.NET实战教程】基于ASP.NET技术下多用户博客系统全程实战开发(NNblog)
岁末主推:牛牛老师主讲,多用户博客系统,基于ASP.NET技术,年后将带来移动业务平台项目项目目标: 打造个性品牌Blogo,定制多用户博客 为每一个博客用户提供个性化的 blogo解决方案,打造精品 ...
- TCP/IP、Http、Socket、XMPP-从入门到深入
TCP/IP.Http.Socket.XMPP-从入门到深入 终极iOS程序猿 2016-12-29 18:27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记忆,我们先对这几个概念进行的介绍,然后分析他们的不同,再进行详细的 ...
- 微博公众平台(二)-- Token验证代码
Token,验证逻辑:1.将Token.timestamp.nonce放入数组 2.将数组从小到大排列 3.将数组按顺序拼装成一个字符串 4.对生成的字符串进行SHA1加密 5.将密文转换为小写 6. ...
- Eclipse添加JPDL4 Schema校验
由于jbpm官方提供的图形化流程设计器(GPD)功能并不是特别的全面,很多设计并不能全在图形界面下完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直接编辑JPDL的XML源代码,所以, 最好为JPDL XML指定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