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原文地址: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

Define the skeleton of an algorithm in an operation, deferring some steps to subclasses. Template method lets subclasses redefine certain steps of an algorithm without changing the algorithm's structure.

翻译过来就是,把算法的框架定义好,可以将某些步抽象出来放到子类去实现。模板方法允许子类在不改变算法框架的情况下重新实现算法的某些步骤。

模板方法模式UML图

UML图

抽象类AbstractClass定义了算法框架templateMethod()方法,其中有2个方法primitve1()primitve2()被抽象出来,子类SubClass1继承了抽象类AbstractClass,从而实现了primitve1()primitve2()

模板方法模式角色

抽象类(AbstractClass): 定义了算法核心框架,同时把局部的算法行为封装成步骤,让子类去实现。

子类(SubClass): 继承了抽象类,实现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具体实现了算法部分逻辑。

模板方法模式源码示例

源码地址:Template-method

抽象方法

先定义抽象类,抽象类AbstractProcessor中核心算法handle方法中大体分3部,第一先校验参数具体怎么校验放在子类中实现,第二获取结果也放在子类实现,第三获取结果后的操作也放在子类实现。

@Slf4j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Processor<P extends Request, R extends Response> { /**
* 逻辑处理
*
* @param request
* @return
*/
public R handle(P request) {
// 1.校验参数
log.info("开始处理, 请求参数={}", request);
validRequest(request); // 2.获取结果
R response = getResponse(request);
log.info("获取结果, 响应结果={}", response); // 3.结果之后的处理
afterHandle(response);
return response;
} /**
* 结果之后的处理 可以更新其他业务或者处理缓存
*
* @param response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afterHandle(R response); /**
* 校验请求参数
*
* @param request
*/
protected void validRequest(P request) {
if (Objects.isNull(request.getToken()))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token不能为空");
}
if (Objects.isNull(request.getVersion()))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version不能为空");
} validRequestParam(request);
} /**
* 校验请求真正的参数
* @param request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validRequestParam(P request); /**
* 获取到结果
* @param request
* @return
*/
protected abstract R getResponse(P request);
}

基本请求

@Data
@SuperBuilder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Request { private String version; private String token;
}

基本响应

@Data
@SuperBuilder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Response { private String msg; private int code; private boolean success; }

子类实现

第一个子类实现

@Slf4j
public class OneProcessor extends AbstractProcessor<OneRequest, OneResponse> { public OneProcessor() {
ProcessorFactory.putProcess("two", this);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afterHandle(OneResponse response) {
log.info("处理One结果: {}", response.getOn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validRequestParam(OneRequest request) {
log.info("校验one参数...省略......");
} @Override
protected OneResponse getResponse(OneRequest request) {
String name = request.getName();
return OneResponse.builder()
.one(name + "one")
.success(true)
.code(0)
.msg("成功")
.build();
}
}

第一个子类的请求

@Data
@ToString(callSuper = true)
@SuperBuilder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OneRequest extends Request { private String name; @Builder.Default
private int a = 0; }

第一个子类的响应

@Data
@ToString(callSuper = true)
@SuperBuilder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OneResponse extends Response { private String one; }

第二个子类实现

@Slf4j
public class TwoProcessor extends AbstractProcessor<TwoRequest, TwoResponse> { public TwoProcessor() {
ProcessorFactory.putProcess("two", this);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afterHandle(TwoResponse response) {
log.info("处理结果TWO, {}", respons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validRequestParam(TwoRequest request) {
log.info("校验TWO参数...省略......");
} @Override
protected TwoResponse getResponse(TwoRequest request) {
Long id = request.getId();
return TwoResponse.builder()
.two("id为"+id)
.success(true)
.code(0)
.msg("成功")
.build();
}
}

第二个子类的请求

@Data
@ToString(callSuper = true)
@SuperBuilder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TwoRequest extends Request { private Long id;
}

第二个子类的响应

@Data
@ToString(callSuper = true)
@SuperBuilder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TwoResponse extends Response { private String two;
}

扩展为工厂

有的时候我们定义的子类在Spring容器的时候由Spring定义好后,我们其实可以借用工厂模式方法,在子类初始化的时候就把子类放置在ProcessorFactory中,后续只需要根据key从中拿取即可,实际项目中用这种方式还是比较多的。

public class ProcessorFactory {

    private static Map<String, AbstractProcessor> factories = new HashMap();

    public static void putProcess(String key, AbstractProcessor process) {
factories.put(key, process);
} public static AbstractProcessor selectProcess(String key) {
return factories.get(key);
} }

执行程序

@Slf4j
public class TemplateMethod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neRequest oneRequest = OneRequest.builder()
.version("2312312")
.token("23423")
.name("张三")
.build();
new OneProcessor().handle(oneRequest); log.info("--------------------------"); TwoRequest twoRequest = TwoRequest.builder()
.version("2312312")
.token("23423")
.id(23456L)
.build();
new TwoProcessor().handle(twoRequest); }
}

结果

总体上来讲,抽象类中定义了算法的框架,然后把部分算法步骤抽象出来供子类实现,有的时候有些方法只有个别子类会去实现,我们可以在抽象类中实现为空实现,在有需要的子类中我们可以覆盖抽象类的实现,这样避免了所有的子类都去实现,其实不关心的话都是空实现了。本示例用到了lombok@SuperBuilder特性,可能在下载完完整的代码后会出现编译错误,这是因为Lombok的插件暂时还不支持@SuperBuilder

模板方法模式总结

模板方法经常和其他模式混合使用,比如工厂、策略等等。其实在Spring中大量使用了模板方法模式,其实也不光在Spring中,像平时jdbcTemplate或者RedisTemplate,像这种带有Template的。

优点 1、封装不变部分,扩展可变部分。 2、提取公共代码,便于维护。 3、行为由父类控制,子类实现。

缺点 每一个不同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子类来实现,导致类的个数增加,使得系统更加庞大。

使用场景 1、有多个子类共有的方法,且逻辑相同。 2、重要的、复杂的方法,可以考虑作为模板方法。

注意事项 为防止恶意操作,一般模板方法都加上 final 关键词。

参考

模板模式|菜鸟教程

Template method pattern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

    博文原址: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 Sepa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x object from its representation, a ...

  2.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备忘录模式

    原文地址: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 Without violating encapsulation, capture and externalize an object's int ...

  3.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

    原文地址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 在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中,类的行为是基于它的状态改变的.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在状态模式中,我们创建表示各种状态的对象 ...

  4.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博客原文地址: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 Represent an operation to be performed on the elements of an object st ...

  5.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命令模式

    博客原文地址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 wiki上的描述 Encapsulate a request as an object, thereby allowing for the pa ...

  6. Java设计模式应用——模板方法模式

    所谓模板方法模式,就是在一组方法结构一致,只有部分逻辑不一样时,使用抽象类制作一个逻辑模板,具体是实现类仅仅实现特殊逻辑就行了.类似科举制度八股文,文章结构相同,仅仅具体语句有差异,我们只需要按照八股 ...

  7.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前言: 我们在开发中有很多固定的流程,这些流程有很多步凑是固定的,比如JDBC中获取连接,关闭连接这些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变动的只有设置参数,解析结果集这些是根据不同的实体对象“来做调整”,针对这种拥有 ...

  8.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 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 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通俗的说的就是有很多相同的步骤的,在某一些地方可能有一些差 ...

  9.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 Provide a way to access the elements of an aggregate object sequentially without exposing its ...

随机推荐

  1. Jmeter利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器提取登录cookie供下一步使用

    最近在学Jmeter,遇到需要登录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的场景,网上查了各位大神的资料,东拼西凑总算是做好满足需求了,写一下经过和步骤吧. 一.正常调用 按正常流程添加线程组.HTTP请求(登录和添加 ...

  2. Vue 进阶之路(三)

    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对 vue 有了初步认识,这篇文章我们通过一个例子说一下 vue 的方法 methods,计算属性 computed 和监听器 watch. 现在我们有一个需求,变量 firstNa ...

  3. 手写DotNet Core 认证授权代码

    在普通的MVC项目中 我们普遍的使用Cookie来作为认证授权方式,使用简单.登录成功后将用户信息写入Cookie:但当我们做WebApi的时候显然Cookie这种方式就有点不适用了. 在dotnet ...

  4. 一文助您成为Java.Net双平台高手

    写在前面:本文乃标题党,不是月经贴,侧重于Web开发差异,或细节或概述,若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本着友好互助的心态批评指正.由于博客园中.Neter较多(个人感觉),因此本文也可以作为.Neter到 ...

  5. 5.3Role和Claims授权「深入浅出ASP.NET Core系列」

    希望给你3-5分钟的碎片化学习,可能是坐地铁.等公交,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码字辛苦,如果你吃了蛋觉得味道不错,希望点个赞,谢谢关注. Role授权 这是一种Asp.Net常用的传统的授权方法,当我们在 ...

  6. forEach循环对集合进行循环时,需判断是否为null;

    分析forEach的源码会发现:foreach源码例子: public class Foreac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

  7. 访问者模式 Visitor 行为型 设计模式(二十七)

    访问者模式 Visitor    <侠客行>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新版电视剧<侠客行>中,开篇有一段独白:  “茫茫海外,传说有座侠客岛,岛上赏善罚恶二使,每隔十年 ...

  8. 二、redis命令简单使用(不区分大小写)

    key  * 查看redis中的所有键(当键的数量较多会影响性能,不建议生产环境中使用) exists  key 判断一个键是否存在,存在返回1,否则返回0 del  key  [key...] 删除 ...

  9. 配置IIS网站,我遇到的那些坑~

    配置错误 不能在此路径中使用此配置节.如果在父级别上锁定了该节,便会出现这种情况.锁定是默认设置的(overrideModeDefault="Deny"),或者是通过包含 over ...

  10. H5直播避坑指南

    本文来自"小时光茶社(Tech Teahouse)"公众号 作者简介: 文赫,2015年加入腾讯,作为前端开发工程师参与过手Q游戏公会,游戏中心,企鹅电竞等项目,具有丰富的移动端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