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这两个模式之前,我们首先的搞明白几个概念,什么是阻塞和非阻塞,什么是同步和异步。

同步和异步是针对应用程序和内核的交互而言的。

同步是指用户进程触发IO操作并等待或者轮询的去查看IO操作是否就绪,

异步是指用户进程触发IO操作之后便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而当IO操作已经完成的时候会得到IO完成的通知。

阻塞和非阻塞是进行系统调用的时候函数的实现方式。

阻塞方式下读取或者写入函数将一直等待,写入即将数据从IO缓冲区写入到内核缓冲区。也就是说返回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传入对端。

非阻塞方式下,读取或者写入函数会立即返回一个状态值。

blocking IO
    nonblocking IO
    IO multiplexing
    signal driven IO
    asynchronous IO
由于signal driven IO在实际中并不常用,所以我这只提及剩下的四种IO Model。

blocking IO

在linux中,默认情况下所有的socket都是blocking,一个典型的读操作流程大概是这样: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recvfrom这个系统调用,kernel就开始了IO的第一个阶段:准备数据。对于network io来说,很多时候数据在一开始还没有到达(比如,还没有收到一个完整的UDP包),这个时候kernel就要等待足够的数据到来。而在用户进程这边,整个进程会被阻塞。当kernel一直等到数据准备好了,它就会将数据从kernel中拷贝到用户内存,然后kernel返回结果,用户进程才解除block的状态,重新运行起来。
所以,blocking IO的特点就是在IO执行的两个阶段都被block了。

non-blocking IO

linux下,可以通过设置socket使其变为non-blocking。当对一个non-blocking socket执行读操作时,流程是这个样子: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用户进程发出read操作时,如果kernel中的数据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它并不会block用户进程,而是立刻返回一个error。从用户进程角度讲 ,它发起一个read操作后,并不需要等待,而是马上就得到了一个结果。用户进程判断结果是一个error时,它就知道数据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它可以再次发送read操作。一旦kernel中的数据准备好了,并且又再次收到了用户进程的system call,那么它马上就将数据拷贝到了用户内存,然后返回。
所以,用户进程其实是需要不断的主动询问kernel数据好了没有。

IO multiplexing

IO multiplexing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如果我说select,epoll,大概就都能明白了。有些地方也称这种IO方式为event driven IO。我们都知道,select/epoll的好处就在于单个process就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连接的IO。它的基本原理就是select/epoll这个function会不断的轮询所负责的所有socket,当某个socket有数据到达了,就通知用户进程。它的流程如图: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select,那么整个进程会被block,而同时,kernel会“监视”所有select负责的socket,当任何一个socket中的数据准备好了,select就会返回。这个时候用户进程再调用read操作,将数据从kernel拷贝到用户进程。
这个图和blocking IO的图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事实上,还更差一些。因为这里需要使用两个system call (select 和 recvfrom),而blocking IO只调用了一个system call (recvfrom)。但是,用select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connection。(多说一句。所以,如果处理的连接数不是很高的话,使用select/epoll的web server不一定比使用multi-threading + blocking IO的web server性能更好,可能延迟还更大。select/epoll的优势并不是对于单个连接能处理得更快,而是在于能处理更多的连接。)
在IO multiplexing Model中,实际中,对于每一个socket,一般都设置成为non-blocking,但是,如上图所示,整个用户的process其实是一直被block的。只不过process是被select这个函数block,而不是被socket IO给block。

Asynchronous I/O

linux下的asynchronous IO其实用得很少。先看一下它的流程:

用户进程发起read操作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始去做其它的事。而另一方面,从kernel的角度,当它受到一个asynchronous read之后,首先它会立刻返回,所以不会对用户进程产生任何block。然后,kernel会等待数据准备完成,然后将数据拷贝到用户内存,当这一切都完成之后,kernel会给用户进程发送一个signal,告诉它read操作完成了。

blocking和non-blocking的区别在哪:

调用blocking IO会一直block住对应的进程直到操作完成,而non-blocking IO在kernel还准备数据的情况下会立刻返回。

synchronous IO和asynchronous IO的区别在哪。
先回答最简单的这个:blocking vs non-blocking。前面的介绍中其实已经很明确的说明了这两者的区别。

在说明synchronous IO和asynchronous IO的区别之前,需要先给出两者的定义。Stevens给出的定义(其实是POSIX的定义)是这样子的:
    A synchronous I/O operation causes the requesting process to be blocked until that I/O operationcompletes;
    An asynchronous I/O operation does not cause the requesting process to be blocked;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synchronous IO做”IO operation”的时候会将process阻塞。按照这个定义,之前所述的blocking IO,non-blocking IO,IO multiplexing都属于synchronous IO。

有人可能会说,non-blocking IO并没有被block啊。这里有个非常“狡猾”的地方,定义中所指的”IO operation”是指真实的IO操作,就是例子中的recvfrom这个system call。

non-blocking IO在执行recvfrom这个system call的时候,如果kernel的数据没有准备好,这时候不会block进程。但是,当kernel中数据准备好的时候,recvfrom会将数据从kernel拷贝到用户内存中,这个时候进程是被block了,在这段时间内,进程是被block的。而asynchronous IO则不一样,当进程发起IO 操作之后,就直接返回再也不理睬了,直到kernel发送一个信号,告诉进程说IO完成。在这整个过程中,进程完全没有被block。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

Reactor模式

应用于同步I/O的模型,内部使用select poll epoll等IO多路复用。

Proactor模式

应用于异步I/O的模型,应用程序初始化一个异步读取操作,然后注册相应的事件处理器,此时事件处理器不关注读取就绪事件,而是关注读取完成事件,这是区别于Reactor的关键。

reactor与proactor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高性能IO设计的Reactor和Proactor模式(转)

    在高性能的I/O设计中,有两个比较著名的模式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其中Reactor模式用于同步I/O,而Proactor运用于异步I/O操作. 在比较这两个模式之前,我们首先的搞明白 ...

  2. Reactor和Proactor模式

    在高性能的I/O设计中,有两个比较著名的模式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其中Reactor模式用于同步I/O,而Proactor运用于异步I/O操作.同步和异步 同步和异步是针对应用程序和内 ...

  3. Reactor和Proactor模式的讲解(关于异步,同步,阻塞与非阻塞)

    在高性能的I/O设计中,有两个比较著名的模式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其中Reactor模式用于同步I/O,而Proactor运用于异步I/O操作. 在比较这两个模式之前,我们首先的搞明白 ...

  4. Reactor模式与Proactor模式

    该文章总结了网上资源对这两种模式的描述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dawen/archive/2011/05/18/2050358.html 1.标准定义 两种I/O多路 ...

  5. 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Reactor模式和Proactor模式 (目前JAVA的NIO就属于同步非阻塞IO)

    在高性能的I/O设计中,有两个比较著名的模式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其中Reactor模式用于同步I/O,而Proactor运用于异步I/O操作. 在比较这两个模式之前,我们首先的搞明白 ...

  6. 【Network】一张图看懂 Reactor 与 Proactor 模型的区别

    首先来看看Reactor模式,Reactor模式应用于同步I/O的场景.我们以读操作为例来看看Reactor中的具体步骤:读取操作:1. 应用程序注册读就需事件和相关联的事件处理器2. 事件分离器等待 ...

  7. 【转载】高性能I/O设计模式Reactor和Proactor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roger_77/article/details/1555170 昨天购买了<程序员>杂志 2007.4期,第一时间去翻阅了一遍,其中有一 ...

  8. I/O模型系列之四:两种高性能IO设计模式 Reactor 和 Proactor

    不同的操作系统实现的io策略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操作系统也可能存在多重io策略,常见如linux上的select,poll,epoll,面对这么多不同类型的io接口,这里需要一层抽象api来完成, ...

  9. (原创)拨开迷雾见月明-剖析asio中的proactor模式(一)

    使用asio之前要先对它的设计思想有所了解,了解设计思想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asio.asio是基于proactor模式的,asio的proactor模式隐藏于大量的细节当中,要找到它的踪迹,往往有 ...

随机推荐

  1. Recover the String

    Recover the String 题目链接:http://codeforces.com/contest/709/problem/D 构造 这题乍一看很难构造,但是如果知道了整个字符串中'0'和'1 ...

  2. asp.net学习视频资料地址链接

    ASP.NET开发学习视频教程大全(共800集) http://felix520wj.blog.51cto.com/7129746/1548458 http://study.163.com/cours ...

  3. chapter 13_1 算术类的元方法

    假设用table来表示集合,用function去计算集合的交集.并集. 为了保持名称空间的整齐,将这些函数存入一个名为Set的table中. 现在,假设用“+”来计算两个集合的并集,那么就要让所有用于 ...

  4. 正确使用Core Data多线程的3种方式

    在#Pragma Conference 2015会议上,Marcus Zarra,撰写过关于Core Data和Core Animation的书,叙述了三种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Core Data的方法并 ...

  5. 解决 .NET Core 中 GetHostAddressesAsync 引起的 EnyimMemcached 死锁问题

    在我们将站点从 ASP.NET + Windows 迁移至 ASP.NET Core + Linux 的过程中,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 —— 没有可用的支持 .NET Core 的 memcached ...

  6. Confluence搭建

    参见 https://confluence.atlassian.com/display/CONF54/Installing+the+Confluence+EAR-WAR+Edition 下载5.4.4 ...

  7. WPF类层次结构

    WPF类层次结构 System.Threading.DispatcherObject类 WPF应用程序使用STA(Single Thread Affinity)模型,整个用户界面由一个单独的线程拥有, ...

  8. hdu 计算机学院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2015’11)

    搬砖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5/65535 K (Java/Others)Total Submissi ...

  9. RPC简介与Thrift框架

    RPC,全称是remote process call,远程过程调用,简单来讲就是调用部署在另一台服务器上的服务或者被部署在另一台服务器上的服务调用.由于各服务部署在不同机器,服务间的调用免不了网络通信 ...

  10. bug--Unable to add window –token is not valid; is your activity running?

    错误原因是Dialog在show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activity作为窗口载体,上面的日志的意思是承载Dialog的activity已经被销毁了,不存在了 解决方法: 1.粗暴一点直接try ca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