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并排序算法

基本思想:

  归并(Merge)排序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归并排序示例:

合并方法:

设r[i…n]由两个有序子表r[i…m]和r[m+1…n]组成,两个子表长度分别为n-i +1、n-m。

    1. j=m+1;k=i;i=i; //置两个子表的起始下标及辅助数组的起始下标
    2. 若i>m 或j>n,转⑷ //其中一个子表已合并完,比较选取结束
    3. //选取r[i]和r[j]较小的存入辅助数组rf
      如果r[i]<r[j],rf[k]=r[i]; i++; k++; 转⑵
      否则,rf[k]=r[j]; j++; k++; 转⑵
    4. //将尚未处理完的子表中元素存入rf
      如果i<=m,将r[i…m]存入rf[k…n] //前一子表非空
      如果j<=n ,  将r[j…n] 存入rf[k…n] //后一子表非空
    5. 合并结束。

算法实现:

  /**
* 归并排序
* 简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 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 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 稳定排序方式
* @param nums 待排序数组
* @return 输出有序数组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nums, int low, int high) {
int mid = (low + high) / 2;
if (low < high) {
// 左边
sort(nums, low, mid);
// 右边
sort(nums, mid + 1, high);
// 左右归并
merge(nums, low, mid, high);
}
return nums;
} /**
* 将数组中low到high位置的数进行排序
* @param nums 待排序数组
* @param low 待排的开始位置
* @param mid 待排中间位置
* @param high 待排结束位置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int[] nums, int low, int mid, int high) {
int[] temp = new int[high - low + 1];
int i = low;// 左指针
int j = mid + 1;// 右指针
int k = 0; // 把较小的数先移到新数组中
while (i <= mid && j <= high) {
if (nums[i] < nums[j]) {
temp[k++] = nums[i++];
} else {
temp[k++] = nums[j++];
}
} // 把左边剩余的数移入数组
while (i <= mid) {
temp[k++] = nums[i++];
} // 把右边边剩余的数移入数组
while (j <= high) {
temp[k++] = nums[j++];
} // 把新数组中的数覆盖nums数组
for (int k2 = 0; k2 < temp.length; k2++) {
nums[k2 + low] = temp[k2];
}
}

二、堆排序算法

1、基本思想:

  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

  堆的定义下: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 (h1,h2,...,hn),当且仅当满足(hi>=h2i,hi>=2i+1)或(hi<=h2i,hi<=2i+1) (i=1,2,...,n/2)时称之为堆。在这里只讨论满足前者条件的堆。由堆的定义可以看出,堆顶元素(即第一个元素)必为最大项(大顶堆)。完全二 叉树可以很直观地表示堆的结构。堆顶为根,其它为左子树、右子树。

  思想:初始时把要排序的数的序列看作是一棵顺序存储的二叉树,调整它们的存储序,使之成为一个 堆,这时堆的根节点的数最大。然后将根节点与堆的最后一个节点交换。然后对前面(n-1)个数重新调整使之成为堆。依此类推,直到只有两个节点的堆,并对 它们作交换,最后得到有n个节点的有序序列。从算法描述来看,堆排序需要两个过程,一是建立堆,二是堆顶与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所以堆排序有两个函 数组成。一是建堆的渗透函数,二是反复调用渗透函数实现排序的函数。

2、实例

初始序列:46,79,56,38,40,84

  建堆:

  交换,从堆中踢出最大数

依次类推:最后堆中剩余的最后两个结点交换,踢出一个,排序完成。

3.算法实现:

 
public class Heap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49,38,65,97,76,13,27,49,78,34,12,64};
int arrayLength=a.length;
//循环建堆
for(int i=0;i<arrayLength-1;i++){
//建堆
buildMaxHeap(a,arrayLength-1-i);
//交换堆顶和最后一个元素
swap(a,0,arrayLength-1-i);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对data数组从0到lastIndex建大顶堆
public static void buildMaxHeap(int[] data, int lastIndex){
//从lastIndex处节点(最后一个节点)的父节点开始
for(int i=(lastIndex-1)/2;i>=0;i--){
//k保存正在判断的节点
int k=i;
//如果当前k节点的子节点存在
while(k*2+1<=lastIndex){
//k节点的左子节点的索引
int biggerIndex=2*k+1;
//如果biggerIndex小于lastIndex,即biggerIndex+1代表的k节点的右子节点存在
if(biggerIndex<lastIndex){
//若果右子节点的值较大
if(data[biggerIndex]<data[biggerIndex+1]){
//biggerIndex总是记录较大子节点的索引
biggerIndex++;
}
}
//如果k节点的值小于其较大的子节点的值
if(data[k]<data[biggerIndex]){
//交换他们
swap(data,k,biggerIndex);
//将biggerIndex赋予k,开始while循环的下一次循环,重新保证k节点的值大于其左右子节点的值
k=biggerIndex;
}else{
break;
}
}
}
}
//交换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data, int i, int j) {
int tmp=data[i];
data[i]=data[j];
data[j]=tmp;
}
}
 

【java排序】 归并排序算法、堆排序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script中的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 算法性能分析

    阿里面试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请用JavaScript语言实现 sort 排序函数,要求:sort([5, 100, 6, 3, -12]) // 返回 [-12, 3, 5, 6, 100],如果你 ...

  2. 排序系列 之 堆排序算法 —— Java实现

       基本概念: 二叉堆是完全二叉树或者是近似完全二叉树. 当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大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子节点的键值时为最大堆. 当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小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子节点的键值时为最小堆. 一般将二叉堆简称 ...

  3. STL_算法_Heap算法(堆排)(精)

    C++ Primer 学习中. . . 简单记录下我的学习过程 (代码为主) /***************************************** STL-算法--Heap算法 堆排序 ...

  4. 必须知道的八大种排序算法【java实现】(三) 归并排序算法、堆排序算法详解

    一.归并排序算法 基本思想: 归并(Merge)排序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归并 ...

  5. java排序算法(九):归并排序

    java排序算法(九):归并排序

  6. java排序算法(三):堆排序

    java排序算法(三)堆排序 堆积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积树这种结构所设计的排序算法,可以利用数组的特点快速定位指定索引的元素.堆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辅助空间为O(1).最坏时间复杂度 ...

  7. 8种Java排序算法整理

    package org.hbz.test;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List; im ...

  8. java排序算法(一):概述

    java排序算法(一)概述 排序是程序开发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操作,对一组任意的数据元素(活记录)经过排序操作后,就可以把它们变成一组按关键字排序的一组有序序列 对一个排序的算法来说,一般从下面三个方面来 ...

  9. java排序算法(四):冒泡排序

    java排序算法(四):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计算机的一种排序方法,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n^2),虽然不及堆排序.快速排序o(nlogn,底数为2).但是有两个优点 1.编程复杂度很低.很容易写出代码 ...

随机推荐

  1. spring+hibernate 整合异常 Class '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 not found

    解决方法 添加 commons-dbcp.jar和commons-pool.jar包

  2. Initialization of bean failed; nested exception is org.springframework.beans.InvalidPropertyException: Invalid property 'dataSource' of bean class [com.liuyang.jdbc.PersonDao]: No property 'dataSource

    这个错误是说我的启动失败了.这类问题要从配置文件中开始找原因,我用的是spring框架,所以我从application.中找的原因 然后对比路径,对比文件的命名和id,都没有问题,为什么会在启动的时候 ...

  3. vivado用法

    声明为”DEBUG”,即使没有连接到其他模块,也不会被优化掉.但并不是所有的信号都是在声明为“debug”属性之后就不会优化掉. (2)同一个bank中能设置一个电平. (3)

  4. JAVA开发常用计算机命令

    系统常用命令 win+r > control (可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 win+r > cmd > systeminfo (x86-based 指32位系统,x86-64 ...

  5. Sensor fusion(传感器融合)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来自维基百科,免费的百科Sensor fusion is combining of sensory data or data ...

  6. Android绘图板的开发

    >>继承自View >>使用Canvas绘图 每次View组件上的图形状态数据发生了改变,都应该通知View组件重写调用onDraw(Canvas canvas)方法重绘该组件 ...

  7. Dwz(J-UI)框架--入门

    http://www.cnblogs.com/chenyongsai/p/4933982.html Dwz(J-UI)框架--入门 一.了解 概述: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基于jQuery实现的Ajax R ...

  8. Android sdcard文件读写操作

    这次演示以,安卓原生操作系统 Nexus_6手机进行操作: AndroidManifest.xml配置相关权限: <!-- 增加权限 --> <uses-permission and ...

  9. 谈谈XAML前端开发

    GUI的发展 在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出现之前,计算机软件是命令行界面的程序,用户和程序的交互是通过输入命令,查看命令运行结果进行的.当然很不友好.后来出现了文本图形界面的程 ...

  10. 使用sos查看.NET对象内存布局

    前面我们图解了.NET里各种对象的内存布局,我们再来从调试器和clr源码的角度来看一下对象的内存布局.我写了一个测试程序来加深对.net对象内存布局的了解: using System; using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