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下 Mobx
我们是袋鼠云数栈 UED 团队,致力于打造优秀的一站式数据中台产品。我们始终保持工匠精神,探索前端道路,为社区积累并传播经验价值。
本文作者:霜序(掘金)
前言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述了 React 的数据流管理,从 props → context → Redux,以及 Redux 相关的三方库 React-Redux。
那其实说到 React 的状态管理器,除了 Redux 之外,Mobx 也是应用较多的管理方案。Mobx 是一个响应式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没有模版的 Vue,两者的原理差不多
先看一下 Mobx 的简单使用,线上示例
export class TodoList {
@observable todos = [];
@computed get getUndoCount() {
return this.todos.filter((todo) => !todo.done).length;
}
@action add(task) {
this.todos.push({ task, done: false });
}
@action delete(index) {
this.todos.splice(index, 1);
}
}
Mobx 借助于装饰器来实现,是的代码更加简洁。使用了可观察对象,Mobx 可以直接修改状态,不用像 Redux 那样写 actions/reducers。Redux 是遵循 setState 的流程,MobX就是干掉了 setState 的机制
通过响应式编程使得状态管理变得简单和可扩展。MobX v5 版本利用 ES6 的proxy来追踪属性,以前的旧版本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实现的。通过隐式订阅,自动追踪被监听的对象变化
Mobx 的执行流程,一张官网结合上述例子的图

MobX将应用变为响应式可归纳为下面三个步骤
定义状态并使其可观察
使用
observable对存储的数据结构成为可观察状态创建视图以响应状态的变化
使用
observer来监听视图,如果用到的数据发生改变视图会自动更新更改状态
使用
action来定义修改状态的方法
Mobx核心概念
observable
给数据对象添加可观察的功能,支持任何的数据结构
const todos = observable([{
task: "Learn Mobx",
done: false
}])
// 更多的采用装饰器的写法
class Store {
@observable todos = [{
task: "Learn Mobx",
done: false
}]
}
computed
在 Redux 中,我们需要计算已经 completeTodo 和 unCompleteTodo,我们可以采用:在 mapStateToProps 中,通过 allTodos 过滤出对应的值,线上示例
const mapStateToProps = (state) => {
const { visibilityFilter } = state;
const todos = getTodosByVisibilityFilter(state, visibilityFilter);
return { todos };
};
在 Mobx 中可以定义相关数据发生变化时自动更新的值,通过@computed调用getter/setter函数进行变更
一旦 todos 的发生改变,getUndoCount 就会自动计算
export class TodoList {
@observable todos = [];
@computed get getUndo() {
return this.todos.filter((todo) => !todo.done)
}
@computed get getCompleteTodo() {
return this.todos.filter((todo) => todo.done)
}
}
action
动作是任何用来修改状态的东西。MobX 中的 action 不像 redux 中是必需的,把一些修改 state 的操作都规范使用 action 做标注。
在 MobX 中可以随意更改todos.push({ title:'coding', done: false }),state 也是可以有作用的,但是这样杂乱无章不好定位是哪里触发了 state 的变化,建议在任何更新observable或者有副作用的函数上使用 actions。
在严格模式useStrict(true)下,强制使用 action
// 非action使用
<button
onClick={() => todoList.todos.push({ task: this.inputRef.value, done: false })}
>
Add New Todo
</button>
// action使用
<button
onClick={() => todoList.add(this.inputRef.value)}
>
Add New Todo
</button>
class TodoList {
@action add(task) {
this.todos.push({ task, done: false });
}
}
Reactions
计算值 computed 是自动响应状态变化的值。反应是自动响应状态变化是的副作用,反应可以确保相关状态变化时指定的副作用执行。
autorun
autorun负责运行所提供的sideEffect并追踪在sideEffect运行期间访问过的observable的状态接受一个函数
sideEffect,当这个函数中依赖的可观察属性发生变化的时候,autorun里面的函数就会被触发。除此之外,autorun里面的函数在第一次会立即执行一次。autorun(() => {
console.log("Current name : " + this.props.myName.name);
}); // 追踪函数外的间接引用不会生效
const name = this.props.myName.name;
autorun(() => {
console.log("Current name : " + name);
});
reaction
reaction是autorun的变种,在如何追踪observable方面给予了更细粒度的控制。 它接收两个函数,第一个是追踪并返回数据,该数据用作第二个函数,也就是副作用的输入。autorun 会立即执行一次,但是 reaction 不会
reaction(
() => this.props.todoList.getUndoCount,
(data) => {
console.log("Current count : ", data);
}
);
observer
使用 Redux 时,我们会引入 React-Redux 的 connect 函数,使得我们的组件能够通过 props 获取到 store 中的数据
在 Mobx 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需要引入 observer 将组件变为响应式组件
包裹 React 组件的高阶组件,在组件的 render 函数中任何使用的observable发生变化时,组件都会调用 render 重新渲染,更新 UI
️ 不要放在顶层 Page,如果一个 state 改变,整个 Page 都会 render,所以 observer 尽量取包裹小组件,组件越小重新渲染的变化就越小
@observer
export default class TodoListView extends Component {
render() {
const { todoList } = this.props;
return (
<div className="todoView">
<div className="todoView__list">
{todoList.todos.map((todo, index) => (
<TodoItem
key={index}
todo={todo}
onDelete={() => todoList.delete(index)}
/>
))}
</div>
</div>
);
}
}
Mobx原理实现
前文中提到 Mobx 实现响应式数据,采用了Object.defineProperty或者Proxy
上面讲述到使用 autorun 会在第一次执行并且依赖的属性变化时也会执行。
const user = observable({ name: "FBB", age: 24 })
autorun(() => {
console.log(user.name)
})
当我们使用 observable 创建了一个可观察对象user,autorun 就会去监听user.name是否发生了改变。等于user.name被 autorun 监控了,一旦有任何变化就要去通知它
user.name.watchers.push(watch)
// 一旦user的数据发生了改变就要去通知观察者
user.name.watchers.forEach(watch => watch())

observable
装饰器一般接受三个参数: 目标对象、属性、属性描述符
通过上面的分析,通过 observable 创建的对象都是可观察的,也就是创建对象的每个属性都需要被观察
每一个被观察对象都需要有自己的订阅方法数组
const counter = observable({ count: 0 })
const user = observable({ name: "FBB", age: 20 })
autorun(function func1() {
console.log(`${user.name} and ${counter.count}`)
})
autorun(function func2() {
console.log(user.name)
})
对于上述代码来说,counter.count 的 watchers 只有 func1,user.name 的 watchers 则有 func1/func2
实现一下观察者类 Watcher,借助 shortid 来区分不同的观察者实例
class Watcher {
id: string
value: any;
constructor(v: any, property: string) {
this.id = `ob_${property}_${shortid()}`;
this.value = v;
}
// 调用get时,收集所有观察者
collect() {
dependenceManager.collect(this.id);
return this.value;
}
// 调用set时,通知所有观察者
notify(v: any) {
this.value = v;
dependenceManager.notify(this.id);
}
}
实现一个简单的装饰器,需要拦截我们属性的 get/set 方法,并且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进行深度拦截
export function observable(target: any, name: any, descriptor: { initializer: () => any; }) {
const v = descriptor.initializer();
createDeepWatcher(v)
const watcher = new Watcher(v, name);
return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 {
return watcher.collect();
},
set: function (v: any) {
return watcher.notify(v);
}
};
};
function createDeepWatcher(target: any) {
if (typeof target === "object") {
for (let property in target) {
if (target.hasOwnProperty(property)) {
const watcher = new Watcher(target[property], property);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property, {
get() {
return watcher.collect();
},
set(value) {
return watcher.notify(value);
}
});
createDeepWatcher(target[property])
}
}
}
}
在上面 Watcher 类中的get/set中调用了 dependenceManager 的方法还未写完。在调用属性的get方法时,会将函数收集到当前 id 的 watchers 中,调用属性的set方法则是去通知所有的 watchers,触发对应收集函数
那这这里其实我们还需要借助一个类,也就是依赖收集类DependenceManager,马上就会实现
autorun
前面说到 autorun 会立即执行一次,并且会将函数收集起来,存储到对应的observable.id的 watchers 中。autorun 实现了收集依赖,执行对应函数。再执行对应函数的时候,会调用到对应observable对象的get方法,来收集依赖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autorun(handler) {
dependenceManager.beginCollect(handler)
handler()
dependenceManager.endCollect()
}
实现DependenceManager类:
- beginCollect: 标识开始收集依赖,将依赖函数存到一个类全局变量中
- collect(id): 调用
get方法时,将依赖函数放到存入到对应 id 的依赖数组中 - notify: 当执行
set的时候,根据 id 来执行数组中的函数依赖 - endCollect: 清除刚开始的函数依赖,以便于下一次收集
class DependenceManager {
_store: any = {}
static Dep: any;
beginCollect(handler: () => void) {
DependenceManager.Dep = handler
}
collect(id: string) {
if (DependenceManager.Dep) {
this._store[id] = this._store[id] || {}
this._store[id].watchers = this._store[id].watchers || []
if (!this._store[id].watchers.includes(DependenceManager.Dep))
this._store[id].watchers.push(DependenceManager.Dep);
}
}
notify(id: string) {
const store = this._store[id];
if (store && store.watchers) {
store.watchers.forEach((watch: () => void) => {
watch.call(this);
})
}
}
endCollect() {
DependenceManager.Dep = null
}
}
一个简单的 Mobx 框架都搭建好了~
computed
computed 的三个特点:
- computed 方法是一个 get 方法
- computed 会根据依赖的属性重新计算值
- 依赖 computed 的函数也会被重新执行
发现 computed 的实现大致和 observable 相似,从以上特点可以推断出 computed 需要两次收集依赖,一次是收集 computed 所依赖的属性,一次是依赖 computed 的函数
首先定义一个 computed 方法,是一个装饰器
export function computed(target: any, name: any, descriptor: any) {
const getter = descriptor.get; // get 函数
const _computed = new ComputedWatcher(target, getter);
return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 {
_computed.target = this
return _computed.get();
}
};
}
实现 ComputedWatcher 类,和 Watcher 类差不多。在执行 get 方法的时候,我们和之前一样,去收集一下依赖 computed 的函数,丰富 get 方法
class ComputedWatcher {
// 标识是否绑定过recomputed依赖,只需要绑定一次
hasBindAutoReCompute: boolean | undefined;
value: any;
// 绑定recompute 和 内部涉及到的观察值的关系
_bindAutoReCompute() {
if (!this.hasBindAutoReCompute) {
this.hasBindAutoReCompute = true;
dependenceManager.beginCollect(this._reComputed, this);
this._reComputed();
dependenceManager.endCollect();
}
}
// 依赖属性变化时调用的函数
_reComputed() {
this.value = this.getter.call(this.target);
dependenceManager.notify(this.id);
}
// 提供给外部调用时收集依赖使用
get() {
this._bindAutoReCompute()
dependenceManager.collect(this.id);
return this.value
}
}
observer
observer 相对实现会简单一点,其实是利用 React 的 render 函数对依赖进行收集,我们采用在 componnetDidMount 中调用 autorun 方法
export function observer(target: any) {
const componentDidMount = target.prototype.componentDidMount;
target.prototype.componentDidMount = function () {
componentDidMount && componentDidMount.call(this);
autorun(() => {
this.render();
this.forceUpdate();
});
};
}
至此一个简单的 Mobx 就实现了,线上代码地址
文章中使用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实现,Proxy 实现差不多,线上代码地址
Mobx vs Redux
数据流
Mobx 和 Redux 都是单向数据流,都通过 action 触发全局 state 更新,再通知视图
Redux 的数据流

Mobx 的数据流

修改数据的方式
他们修改状态的方式是不同的,Redux 每一次都返回了新的 state。Mobx 每次修改的都是同一个状态对象,基于响应式原理,
get时收集依赖,set时通知所有的依赖当 state 发生改变时,Redux 会通知所有使用 connect 包裹的组件;Mobx 由于收集了每个属性的依赖,能够精准通知
当我们使用 Redux 来修改数据时采用的是 reducer 函数,函数式编程思想;Mobx 使用的则是面向对象代理的方式
Store 的区别
- Redux 是单一数据源,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并且数据均是普通的 JavaScript 对象。state 数据可读不可写,只有通过 reducer 来改变
- Mobx 是多数据源模式,并且数据是经过
observable包裹的 JavaScript 对象。state 既可读又可写,在非严格模式下,action 不是必须的,可以直接赋值
一些补充
observable 使用函数式写法
在采用的 proxy 写法中,可以劫持到一个对象,将对象存在 weakMap 中,每次触发对应事件去获取相关信息

Proxy 监听 Map/Set

总结
本文从 Mobx 的简单示例开始,讲述了一下 Mobx 的执行流程,引入了对应的核心概念,然后从零开始实现了一个简版的 Mobx,最后将 Mobx 和 Redux 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
参考链接
认识一下 Mobx的更多相关文章
- mobx @computed的解读
写在前面:我一开始看不懂官网的@computed的作用,因为即使我把@computed去掉,依然能正确的report,然后我百度谷歌都找不到答案,下面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如果是有问题的,不对的,请务必留 ...
- 十分钟介绍mobx与react
原文地址:https://mobxjs.github.io/mobx/getting-started.html 写在前面:本人英语水平有限,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若有哪位同学看到了有问题的地方,请为我指 ...
- mobx源码解读3
计算属性 function Todo() { this.id = Math.random() mobx.extendObservable(this, { aaa: 222, bbb: 11, ccc: ...
- mobx源码解读4
这节介绍一下mobx的变动因子的稳定性. mobx整个系统是由ObservableValue, ComputedValue, Reaction这三个东西构建的 ObservableValue 是最小的 ...
- mobx源码解读2
我们将上节用到的几个类的构造器列举一下吧: function Reaction(name, onInvalidate) { if (name === void 0) { name = "Re ...
- mobx源码解读1
mobx是redux的代替品,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MVVM框架.因此花点力气研究一下它. 网上下最新的2.75 function Todo() { this.id = Math.random() mo ...
- [React + Mobx] Mobx and React intro: syncing the UI with the app state using observable and observer
Applications are driven by state. Many things, like the user interface, should always be consistent ...
- mobx react
目录结构: Model/index.js 'use strict'; import { action, autorun, observable, computed } from "mobx& ...
- Mobx使用详解
Mobx是一个功能强大,上手非常容易的状态管理工具.就连redux的作者也曾经向大家推荐过它,在不少情况下你的确可以使用Mobx来替代掉redux. 本教程旨在介绍其用法及概念,并重点介绍其与Reac ...
- React框架 dva 和 mobx 的使用感受
最近在用react写web项目,领导为了让前端便于维护要求都用react作为开发基础,框架选型不限.在使用 react 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接触到状态管理,从开始学 react 到现在也挺久了,做一些前端 ...
随机推荐
- ofd格式文件转换成pdf格式的方法
ofd格式文件很多人还比较陌生,很多人接收到文件都不知如何打开阅读,把文件发给对方,还需要对方安装个专门的阅读软件,我们还有另一个办法,就是将OFD文件转换为PDF格式文件,然后把PDF格式文件发给对 ...
- POJ3280 Cheapest Palindrome (区间DP)
dp[i][j]表示将字符串子区间[i,j]转化为回文字符串的最小成本. 1 #include<cstdio> 2 #include<algorithm> 3 #include ...
- 记一次sql文件导入错误
乘着暑假的时候想学习一下SpringCloud的相关技术,但在跟着教程时,导入sql文件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百度搜索发现在运行sql文件前需要提前创建数据库. 但创建数据库之后依然存在问题导致运行sq ...
- Vue学习之--------深入理解Vuex之getters、mapState、mapGetters(2022/9/3)
这一篇博客的内容是在上一篇博客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Vuex.原理详解.实战应用 @ 目录 1.getters的使用 1.1 概念 1.2 用法 1.3 如何读取数据 2.getters在项目中的实际 ...
- SpringCloud微服务实战——搭建企业级开发框架(四十七):【移动开发】整合uni-app搭建移动端快速开发框架-添加Axios并实现登录功能
uni-app自带uni.request用于网络请求,因为我们需要自定义拦截器等功能,也是为了和我们后台管理保持统一,这里我们使用比较流行且功能更强大的axios来实现网络请求. Axios ...
- vue-项目的整体增删改查
Dept: package com.example.demo.gs; public class Dept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
- ArchLinux安装手册(2022-10-01)
准备工作 镜像下载:北京外国语大学镜像 使用ventoy做启动盘: (1) ventoy下载:github下载地址 (2) 解压运行下载好的ventoy,设备选择准备好的U盘(会清空),然后选择安装即 ...
- 修改Oracle共享池大小
1. sysdba登录数据库 [oracle@ufdb165 ~]$ sqlplus /nolog SQL*Plus: Release 11.2.0.4.0 Production on Wed Au ...
- SimpleDateFormat线程安全问题排查
一. 问题现象 运营部门反馈使用小程序配置的拉新现金红包活动二维码,在扫码后跳转至404页面. 二. 原因排查 首先,检查扫码后的跳转链接地址不是对应二维码的实际URL,根据代码逻辑推测,可能是acc ...
- go GMP
动态栈 操作系统的线程一般都有固定的栈内存(通常为2MB),而 Go 语言中的 goroutine 非常轻量级,一个 goroutine 的初始栈空间很小(一般为2KB),所以在 Go 语言中一次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