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总结03
一:flask的请求勾子
01:钩子概念说明: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的过程中,有些准备工作或扫尾工作需要处理,比如:
在请求开始时,建立数据库连接;
在请求开始时,根据需求进行权限校验;
在请求结束时,指定数据的交互格式;
为了让每个视图函数避免编写重复功能的代码,Flask提供了通用设施的功能,即请求钩子。
请求钩子是通过装饰器的形式实现,Flask支持如下四种请求钩子:
before_first_request
在处理第一个请求前执行
before_request
在每次请求前执行
如果在某修饰的函数中返回了一个响应,视图函数将不再被调用
after_request
如果没有抛出错误,在每次请求后执行
接受一个参数:视图函数作出的响应
在此函数中可以对响应值在返回之前做最后一步修改处理
需要将参数中的响应在此参数中进行返回
teardown_request:
在每次请求后执行
接受一个参数:错误信息,如果有相关错误抛出
02:案例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settings.dev import Dev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 项目配置
app.config.from_object(DevConfig)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 第一次请求之前
def before_first_request():
print("--before_first_request--")
print("系统初始化就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print("会在接收到第一个客户端请求时,执行这里的代码") @app.before_request # 每一次请求之前
def before_request():
print("----before_request----")
print("每一次接收到客户端请求时,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print("一般可以用来判断权限,或者转换路由参数或者预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数据")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print("----after_request----")
print("在处理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print("一般可以用于记录会员/管理员的操作历史,浏览历史,清理收尾的工作") response.headers["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 指定响应体的返回格式是json # 必须返回response
return response @app.route("/test00")
def index22():
print("index 视图函数")
print("index 被执行了") return "视图函数index被执行"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案例打印结果:
第一次请求时打印的结果:
--before_first_request--
系统初始化就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会在接收到第一个客户端请求时,执行这里的代码
----before_request----
每一次接收到客户端请求时,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一般可以用来判断权限,或者转换路由参数或者预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数据
index 视图函数
index 被执行了
----after_request----
在处理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一般可以用于记录会员/管理员的操作历史,浏览历史,清理收尾的工作
第二次请求时的打印结果
----before_request----
每一次接收到客户端请求时,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一般可以用来判断权限,或者转换路由参数或者预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数据
index 视图函数
index 被执行了
----after_request----
在处理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一般可以用于记录会员/管理员的操作历史,浏览历史,清理收尾的工作
二:flask的异常捕获
01:主动主动抛出HTTP异常(需要引入abort )
案例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Flask,abort
from settings.dev import Dev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 项目配置
app.config.from_object(DevConfig) @app.route("/testyy")
def index44():
abort(400) return "abort() 状态码报错测试"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浏览器运行后的结果显示:(不同的转台吗显示不同的报错内容)
抛出状态码的话,只能抛出 HTTP 协议的错误状态码
400

500

02:捕获异常,错误
自定义异常信息案例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Flask,abort
from settings.dev import Dev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 项目配置
app.config.from_object(DevConfig) #自定义异常信息
@app.errorhandler(500)
def internal_server_error(e):
return "<h1>服务器搬家。。。</h1>" @app.route("/testqq")
def index55():
print("自定义异常错误信息")
abort(500) return "自定义异常测试"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案例显示结果:

03:捕获指定异常(raise Exception)
案例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Flask,abort
from settings.dev import Dev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 项目配置
app.config.from_object(DevConfig) @app.errorhandler(Exception)
def zero_division_error(e): return "除数不能为0" @app.route("/testtt")
def testtt(): print("testtt被执行")
raise Exception(zero_division_error)
return "testtt被执行了。。。"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案例显示结果:

三:flask的上下文
01:上下文的理解
作以及下文即将要执行的逻辑,可以决定在当前时刻下可以使用到的变量,或者可以完成的事情。 Flask中有两种上下文,请求上下文(request context)和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 Flask中上下文对象:相当于一个容器,保存了 Flask 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信息。 1. *application* 指的就是当你调用`app = Flask(__name__)`创建的这个对象`app`;
2. *request* 指的是每次`http`请求发生时,`WSGI server`(比如gunicorn)调用`Flask.__call__()`之后,在`Flask`对象内部创建的`Request`对象;
3. *application* 表示用于响应WSGI请求的应用本身,*request* 表示每次http请求;
4. *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大于*request*,一个*application*存活期间,可能发生多次http请求,所以,也就会有多个*request*
02:请求上下文 (request context) 和应用上下文 (application context)
请求上下文 (request context):
在 flask 中,可以直接在视图函数中使用 **request** 这个对象进行获取相关数据,而 **request** 就是请求上下文的对象,保存了当前本次请求的相关数据,
请求上下文对象有:request、session - request
- 封装了HTTP请求的内容,针对的是http请求。举例:user = request.args.get('user'),获取的是get请求的参数。
- session
- 用来记录请求会话中的信息,针对的是用户信息。举例:session['name'] = user.id,可以记录用户信息。还可以通过session.get('name')获取用户信息。
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
它的字面意思是 应用上下文,但它不是一直存在的,它只是request context 中的一个对 app 的代理(人),所谓local proxy。
它的作用主要是帮助 request 获取当前的应用,它是伴 request 而生,随 request 而灭的。 应用上下文对象有:current_app,g
两者区别:
- 请求上下文:保存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的数据
- 应用上下文:flask 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保存的一些配置信息,比如程序名、数据库连接、应用信息等
四:Flask-Script 扩展
01:安装Flask-Script
pip install flask-script
02:集成 Flask-Script到flask应用中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_script import Manager app = Flask(__name__) # 把 Manager 类和应用程序实例进行关联
manager = Manager(app)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nager.run()
03: 增加一个命令行,当我们执行 python manage.py test的时候,也会启动服务端
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settings.dev import DevConfig from flask_script import Manager, Command app = Flask(__name__) # 项目配置
app.config.from_object(DevConfig) manage = Manager(app) # 自定义命令行
class Hello(Command):
"""打印hello的自定义命令""" def run(self):
print("hello 命令执行了...") manage.add_command("test", Hello()) @app.route("/mag")
def magtest():
return "Hello tom!" if __name__ == '__main__':
# app.run() # 原来的启动方式
manage.run()
通过查询可以看到我么增加的一个命令行:

但是在terminal终端执行的时候,一直会报错显示:
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e9' in file manage.py on line 8, but no encoding declared; see http://python.org/dev/peps/p
ep-0263/ for details

待解决。。。
flask总结03的更多相关文章
- Flask基础(03)-->创建第一个Flask程序
# 导入Flask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 创建Flask的应用程序 # 参数__name__指的是Flask所对应的模块,其决定静态文件从哪个地方开始寻找 app = F ...
- Python-S9-Day124-爬虫&微信
01 今日内容概要 02 内容回顾:flask上下文 03 内容回顾:多app应用 04 内容回顾:面向对象和数据库 05 内容回顾:爬虫 06 Web微信:获取二维码(一) 07 Web微信:获取二 ...
- 学习python-20191208(1)-Python Flask高级编程开发鱼书_第03章_数据与flask路由
视频01: 略...... ———————————————————————————————————————————————————————————— 视频02: 搜索需要外部数据源,也就是需要外部的A ...
- flask --- 03 .特殊装饰器, CBV , redis ,三方组件
一.特殊装饰器(中间件) 1.before_request 在请求进入视图函数之前 @app.before_request def look(): 2. after_request 在结束视图函数之后 ...
- 03 flask数据库操作、flask-session、蓝图
ORM ORM 全拼Object-Relation Mapping,中文意为 对象-关系映射.主要实现模型对象到关系数据库数据的映射. 1.优点 : 只需要面向对象编程, 不需要面向数据库编写代码. ...
- Flask学习笔记03之路由
1. endpoint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url_for # 实例化一个Flask对象 app = Flask(__name__) # 打印默认配置信息 # 引入开发环 ...
- 学习python-20191208(2)-Python Flask高级编程开发鱼书_第03章_数据与flask路由
视频06: 定义静态方法的两种方式: 1.在方法上方加上装饰@staticmethod 2.在方法上方加上装饰@classmethod 方法中要加参数cls 如:def search_by_isb ...
- Flask接口开发过程中的心得2019.10.03
完善了一下慕课网实战中的post接口开发,得到了一些进步: 代码如下: #coding=utf-8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 import request ...
- 03 flask源码剖析之threading.local和高级
03 threading.local和高级 目录 03 threading.local和高级 1.python之threading.local 2. 线程唯一标识 3. 自定义threading.lo ...
随机推荐
- 【原创】3. MYSQL++ Query类型与SQL语句执行过程(非template与SSQLS版本)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mysqlpp:: Query来进行SQL语句的增删改查. 首先来看一下mysqlpp::Query的一些最简单的调用, conn.connect(mysqlpp::examples: ...
- GCC笔记(警告.优化以及调试选项)
GCC提供了大量的警告选项,对代码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警告,通常可以使用-Wall来开启以下警告: -Waddress -Warray-bounds (only with -O2) -Wc++0x-c ...
- Linux 安装lamp
安装软件包编译器 gcc -v 查看是否存在 yum -y install gcc gcc-c++ mack rpm -q httpd 查看是否安装http rpm -e httpd --nodeps ...
- Openssl genpkey命令
一.简介 genpkey命令用于产生各种密钥(RSA.DSA.DH.EC等)的私钥值. 二.语法 openssl genpkey [-out filename] [-outform PEM | DER ...
- Yii2邮箱发送与配置
1配置邮箱 在 common/config/web.php中写入以下代码配置 Mail代理 return [ 'components' => [ ...//your code, //以下是 ma ...
- Python基础-5
目录 time &datetime模块 random os sys shutil json & picle shelve xml处理 yaml处理 hashlib re正则表达式 模块 ...
- 学习如何用VS2010创建ocx控件
1参考文章 (1)这一篇将使用vc创建ocx控件:http://blog.csdn.net/jiadelin/article/details/2917225 (2)这一篇文章有关vs2010创建act ...
- LibreOJ 6002 最小路径覆盖(最大流)
题解:最小路径覆盖=总点数减去最大匹配数,拆点,按照每条边前一个点连源点,后一个点连汇点跑最大流,即可跑出最大匹配数,然后减一减就可以了~ 代码如下: #include<queue> #i ...
- MongoDB整理笔记の增加节点
MongoDB Replica Sets 不仅提供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它也同时提供负载均衡的解决方案,增减Replica Sets 节点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普遍,例如当应用的读压力暴增时,3 台节点的环境 ...
- Listview 利用Datapager进行分页
原文:http://lgm9128.blog.163.com/blog/static/421734292010513111851101/ <asp:ListView ID="Lis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