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来源

基础:给你二叉搜索树的根节点 root ,该树中的两个节点被错误地交换。请在不改变其结构的情况下,恢复这棵树。

进阶:使用 O(n) 空间复杂度的解法很容易实现。你能想出一个只使用常数空间的解决方案吗?

示例1:

输入:root = [1,3,null,null,2]
输出:[3,1,null,null,2]
解释:3 不能是 1 左孩子,因为 3 > 1 。交换 1 和 3 使二叉搜索树有效。

示例2:

输入:root = [3,1,4,null,null,2]
输出:[2,1,4,null,null,3]
解释:2 不能在 3 的右子树中,因为 2 < 3 。交换 2 和 3 使二叉搜索树有效。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recover-binary-search-tree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题目解析

什么意思呢?这是其实是两道题,第一道是基础的,就是用基本的解法即可,关键是第二种如何优化你的算法。

好,我们先说第一种,大众思维。

既然题目上说了错误地交换了搜索二叉树(BST)的两个节点,那么BST又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知道中序遍历搜索BST会得到一组升序的数组(比如:[1,2,3,4,5,6,7,8]),那好,按照题意我们交换两组节点2和6,数组变成[1,6,3,4,5,2,7,8],此时 可发现数组的升序被打破了,因为6>3,5>2。没错,我们就利用该性质是不是就可以找出交换的两个节点位置,然后做交换就好了?

解析方法归纳:

1、先得到BST中序遍历的数组序列;

2、找到不满足条件的位置;

3、看节点数有几个:

  3.1、如果有两个,即[1,6,3,4,5,2,7,8]中6>3,5>2,那么就将位置分别记为 i 和 j(i < j,其中i是6,j是5,特别提醒并不是2哦),对应的交换错的节点为 Ai 和 Aj+1 (Ai > Ai+1 && Aj > Aj+1),我们分别记为x,y;

  3.2、如果有一个,即[1,2,3,5,4,6,7,8]中的5>4,那么就将位置记为 i ,交换错的位置就是Ai 和 Ai+1,我们分别记为x,y;

4、遍历树,交换节点 x , y 。

好了。思路也很清楚了,关键是如何实现。

第一步:先序遍历BST这应该挺简单的,递归嘛,我们将数组定位为nums来记录:

//c++
void inOrder(TreeNode * root, vector<int>& nums){
    if(root == nullptr){
        return;
    }
    inOrder(root->left, nums);
    nums.push_back(root->val);
    inOrder(root->right, nums);
}

第二步:找到不满足条件的位置;但是该位置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两个,所以,得要遍历数组一次。

    vector<int> find2val(TreeNode* root, vector<int>& nums){
int n1 = 0;
int n2 = 0;
bool sec = false;
for(int i = 0; i<nums.size()-1; i++){
if(nums[i]>nums[i+1]){
if(!sec){
n1 = nums[i];
n2 = nums[i+1];
sec = true;
}
else
n2 = nums[i+1];
}
}
return {n1,n2};
}

第三步:看数组中到底有几次

我们这里在主函数中直接就写成2了,因为最多为两次,当然也可以将这个次数记录下来;

第四步:遍历树,换位置

void reverse(TreeNode * root, int count, int x, int y){
if(root!=nullptr){
if(root->val == x || root->val == y){
root->val = (root->val == x) ? y : x;//swap (x,y)
if(--count == 0){//来计数是第几次如果是第二次了后面的就不用再遍历了;
return;
}
}
reverse(root->left,count,x,y);
reverse(root->right,count,x,y);
}
}

第五步:主函数

void recoverTree(TreeNode* root) {
vector<int> nums;
inOrder(root, nums);//第一步中序遍历得到升序数组
vector<int> swap_vals = find2val(root, nums);//找到两个被错误交换的值
reverse(root,2,swap_vals[0],swap_vals[1]);//遍历树,进行交换;
}

算法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其中N为BST的节点数。中序遍历要O(N)的时间,而判断交换节点在哪里,最好的情况是O(1),最坏的情况是O(N),所以是O(N);
  • 空间复杂度:O(N),因为用到了一个数组来存放升序数列;

以上是一般大众思维,那么如何进行优化呢?优化的点在哪里呢?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引入这个nums数组,因为我们在中序遍历树时,如果去维护一个前节点变量,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遍历过程中直接进行比较,我们在这里引入一个栈,并且迭代实现中序遍历,并不是递归。具体用法看下面;

如:

      3
/ \
1 4
/
2

第一步:中序遍历,先找到最左节点,中途所有的节点都入栈;

第二步:继续;

第三步:取栈顶元素,并赋予前一个节点变量pred,并向弹出的节点的右子树走;

第四步:继续,因为1的右节点,也是NULL,故继续弹栈,弹出来也就是1的父节点3;赋予前一个节点变量pred=3;

第五步:遍历右子树,有值,寻找右子树中的最左节点,并将沿途所遍历的节点都入栈;

第六步:入栈,找到右子树的最左节点;

第七步:弹出栈顶,此时相当于,找到了以 3 为根节点的,中序遍历中左子树的最后一个节点值,和右子树中的第一个值。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中序遍历时,3的前后值分别为 1 和 2 ;

看好这里,发现了前后节点值大小异常:2 < 3,记录下这两个节点Node1,Node2;

第八步:继续;

第九步:遍历完毕,找到了交换的点Node1,Node2,进行交换即可;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oid recoverTree(TreeNode* root) {
stack<TreeNode*> stk;
TreeNode* x = nullptr;
TreeNode* y = nullptr;
TreeNode* pred = nullptr; while (!stk.empty() || root != nullptr) {
while (root != nullptr) {
stk.push(root);
root = root->left;
}
root = stk.top();
stk.pop();
if (pred != nullptr && root->val < pred->val) {
y = root;
if (x == nullptr) {
x = pred;
}
else break;
}
pred = root;
root = root->right;
} swap(x->val, y->val);
}
};

这部分图来自:

作者:LeetCode-Solution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recover-binary-search-tree/solution/hui-fu-er-cha-sou-suo-shu-by-leetcode-solution/
来源:力扣(LeetCod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下是需要遍历整棵树(即交换节点为BST的最右侧的两个节点),时间复杂度为O(N),N为节点个数;
  • 空间复杂度:O(H),H为BST的高度;注意:中序遍历的时候,栈的深度取决于树的高度噢!!!

亲爱的,你们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错,大错特错,在这里突然冒出一个Morris中序遍历算法,这个算法之前是真的不知道。无知了...

图解算法——恢复一棵二叉搜索树(BS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版 - 剑指offer 面试题24:二叉搜索树BST的后序遍历序列(的判断) 题解

    剑指offer 面试题24: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序列(的判断) 题目:输入一个整数数组,判断该数组是不是某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的结果.如果是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假设输入的数组的任意两个 ...

  2. 【算法与数据结构】二叉搜索树的Java实现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二叉搜索树,博主自己用Java写了个二叉搜索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起探讨探讨. 首先,二叉搜索树是啥?它有什么用呢? 二叉搜索树, 也称二叉排序树,它的每个节点的数据结构为1个父节点指 ...

  3. [LeetCode] Trim a Binary Search Tree 修剪一棵二叉搜索树

    Given a binary search tree and the lowest and highest boundaries as L and R, trim the tree so that a ...

  4. PAT 天梯赛 是否同一棵二叉搜索树   (25分)(二叉搜索树 指针)

    给定一个插入序列就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搜索树.然而,一棵给定的二叉搜索树却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插入序列得到.例如分别按照序列{2, 1, 3}和{2, 3, 1}插入初始为空的二叉搜索树,都得到一样的结果 ...

  5. PTA L2-004 这是二叉搜索树吗?-判断是否是对一棵二叉搜索树或其镜像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 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练习集

    L2-004 这是二叉搜索树吗? (25 分)   一棵二叉搜索树可被递归地定义为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对于任一结点, 其左子树中所有结点的键值小于该结点的键值: 其右子树中所有结点的键值大于等于该结 ...

  6. PTA 是否同一棵二叉搜索树(25 分)

    是否同一棵二叉搜索树(25 分) 给定一个插入序列就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搜索树.然而,一棵给定的二叉搜索树却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插入序列得到.例如分别按照序列{2, 1, 3}和{2, 3, 1}插入初始 ...

  7. 04-树4 是否同一棵二叉搜索树(25 point(s)) 【Tree】

    04-树4 是否同一棵二叉搜索树(25 point(s)) 给定一个插入序列就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搜索树.然而,一棵给定的二叉搜索树却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插入序列得到.例如分别按照序列{2, 1, 3}和 ...

  8. PTA 04-树4 是否同一棵二叉搜索树 (25分)

    题目地址 https://pta.patest.cn/pta/test/15/exam/4/question/712 5-4 是否同一棵二叉搜索树   (25分) 给定一个插入序列就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 ...

  9. 7-4 是否同一棵二叉搜索树 (25分) JAVA

    给定一个插入序列就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搜索树.然而,一棵给定的二叉搜索树却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插入序列得到. 例如分别按照序列{2, 1, 3}和{2, 3, 1}插入初始为空的二叉搜索树,都得到一样的结 ...

随机推荐

  1. k8s用kubectl管理应用升级,服务发布与回滚,扩缩容

    应用升级 Kubectl set image --help 有案例指定新版本 [root@k8s-master ~]# 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nginx nginx ...

  2. 分布式系统:分布式任务调度xxl-job较深入使用

    目录 系统关键概念介绍 执行器 任务 任务配置项描述 阻塞策略 路由策略 日志问题 客户端日志 服务端日志 框架目前发现的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xxl-job是一个分布式定时任务调度框架,功能强大,底层 ...

  3. 1V转5V芯片,三个元件即可组成完整的稳压方案

    1V低电压要转成5V的电压,需要1V转5V的芯片,由于1V输入,所以不需要指望能输出多大的电流,压差和1V的供电电压意味着供电电流也是无法做大的了.一般1V转5V的输出电流在0MA-100mA,一般6 ...

  4. nmap的理解与利用(初级)

    在命令窗口下输入命令等待,可以用回车来查看进度 nmap进行探测之前要把域名通过dns服务器解析为ip地址,我们也可以使用指定的dns服务器进行解析. nmap --dns-servers 主机地址 ...

  5. scrapy的大文件下载(基于一种形式的管道类实现)

    scrapy的大文件下载(基于一种形式的管道类实现) 爬虫类中将解析到的图片地址存储到item,将item提交给指定的管道 在管道文件中导包:from scrapy.pipelines.images ...

  6. 【Android初级】使用Gallery实现照片拖动的特效(附源码)

    今天要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功能: 使用Android原生控件Gallery实现照片拖动的特效 实现思路如下: 在布局文件中定义一个Gallery控件 由于要显示多张图,为了方便,我直接引用了Androi ...

  7. Java层面上下文切换

    前言 在过去单CPU时代,单任务在一个时间点只能执行单一程序.之后发展到多任务阶段,计算机能在同一时间点并行执行多任务或多进程.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一时间点",而是 多个任务 ...

  8. Java并发组件三之Semaphore

    使用场景:常用于使用有限的资源,限制线程并发的最大数量.默认情况下,信号量是非公平性的(先等待先执行为公平.类似于买东西的时候大家排队付款,先来的先付款是公平的.但是这时候有人插队,那就是非公平的)设 ...

  9. Code Review 的几个技巧

    No magic: Explicit not implicit: 覆盖度比深度重要,覆盖度追求100%: 频率比仪式感重要,坐公交蹲厕所打开手机都可以 Review 别人代码,不需要专门组织会议: 粒 ...

  10. 逃逸分析与栈、堆分配分析 escape_analysis

    小结: 1.当形参为 interface 类型时,在编译阶段编译器无法确定其具体的类型.因此会产生逃逸,最终分配到堆上. 2.The construction of a value doesn't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