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Ensemble learning & AdaBoost
1. ensemble learning 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是通过构建并结合多个学习器来完成学习任务,如下图:
集成学习通过将多个学习学习器进行结合,常可以获得比单一学习器更优秀的泛化性能
从理论上来说,使用“弱学习器”集成足以获得好的性能,当实践中出于种种考虑,人们往往会使用比较强的学习器。
以下面为例,集成学习的结构通过投票法Voting(少数服从多数)产生:
由上面可以看出:个体学习器应该“好而不同”,即个体学习器要有一定的“准确性”,并且彼此间要有差异。
从理论上来说,假设个体学习器的误差 $\epsilon$ 相互独立,那么随着集成中个体分类器数目 $T$ 的增加,集成的错误率将呈指数级下降。但现实任务中,个体学习器是为解决同一个问题而训练出来的,它们显然不可能相互独立。
根据个体学习器的生成方式,目前的集成学习方法大致分为两大类:
1. 个体学习器间存在强依赖关系,必须串行生成的序列化方法,如 Boosting
2. 个体学习器间不存在强依赖关系,可同时生成并行化方法,如Bagging 和 Random Forest
2. Boosting & AdaBoost
Boosting: 先从初始训练集训练一个基学习器,再根据学习器的表现对训练样本分布进行调整,使得先前基类学习器做错的训练样本在后续受到更多关注,然后基于调整后的样本分布来训练下一个基学习器;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基学习器达到事先指定值$T$,最终将这$T$个基学习器进行加权结合。
Boosting族算法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AdaBoost。
这是AdaBoost的原理示意图:左边矩形表示数据集$D$,中间是各个个体学习器,右边三角形是对每个弱学习器赋予的权重 $\alpha$ ,最后根据每个弱学习器的加权组合来判断总体类别。要注意一下数据集从上到下三个矩形内直方图不一样,这表示每个样本的权重 $\mathcal{D}$ 也发生了变化,样本的权重一开始初始化为相等的权重,然后根据弱学习器的错误率 $\epsilon$ 来调整每个弱学习器的权重 $\alpha$以及样本权重 $\mathcal{D}$.
具体过程如下:
|
The error $\epsilon$ is given by and $\alpha$ is given by $\mathcal{D}_{t+1,i} = \frac{\mathcal{D}_{t,i}}{Z_t} {\times} e^{-\alpha_t f(x_i) h_t(x_i)}$ $Z_t = \sum_{i=1}^{m}\mathcal{D}_{t,i} {\times} e^{-\alpha_t f(x_i) h_t(x_i)}$ 1、弱分类器的选取弱分类器的选取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或选取准则,一般来说只要是能够实现基本的分类功能的分类器均可以作为adaboost中的弱分类器。 2、分类误差大于0.5,终止算法分类误差大于0.5代表当前的分类器是否比随机预测要好,对于一个随机预测模型来说,其分类误差就是0.5,即一半预测对,一半预测错。若当前的弱分类器还没有随机预测的效果好,那便直接终止算法。但是当adaboost遇到这种情形时可能学习的迭代次数远远没有达到初始设置的迭代次数M,这可能会导致最终集成中只有很少的弱分类器,从而导致算法整体性能不佳。为了化解这种情况Kohavi在《Bias plus variance decomposition for zero-one loss functions》提出了用重采样法使得迭代过程重新启动。
|
3.多样性增强
在集成学习中需有效地生成多样性大的个体学习器。与简单地直接用初始数据训练出个体学习器相比,如何增强多样性呢?一般思路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入随机性,常见做法主要是对数据样本、输入属性、输出表示、算法参数进行扰动。
数据样本扰动
给定初始数据集,可从中产生出不同的数据子集,再利用不同的数据子集训练出不同的个体学习器。数据样本扰动通常是基于采样法,例如在Bagging中使用自助采样,在Adaboost中使用序列采样。此类做法简单高效,使用最广。对很多常见的基学习器,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等,训练样本稍加变化就会导致学习器有显著变动,数据样本扰动法对这样的“不稳定基学习器”很有效;然而,有一些基学习器对数据样本扰动不敏感,例如线性学习器、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k$近邻学习器等,这样的基学习器称为稳定基学习器,对此类基学习器进行集成往往需使用输入属性扰动等其他机制。
输入属性扰动
训练样本通常由一组属性描述,不同的“子空间”(subspace,即属性子集)提供了观察数据的不同视角。显然,从不同子空间训练出的个体学习器必然有所不同。著名的随机子空间(random subspace)算法就依赖于输入属性扰动,该算法从初始属性集中抽取出若干个属性子集,再基于每个属性子集训练一个基学习器。对于包含大量冗余属性的数据,在子空间中训练个体学习器不仅能产生多样性大的个体,还会因属性数的减少而大幅节省时间开销,同时,由于冗余属性多,减少一些属性后训练出的个体学习器也不至于太差。若数据只包含少量属性,或者冗余属性很少,则不宜使用输入属性扰动法。
输出表示扰动
此类做法的基本思路是对输出表示进行操纵以增强多样性,可对训练样本的类标记稍作变动,如“翻转法”随机改变一些训练样本的标记;也可对输出表示进行转化,如“输出调制法”将分类输出转化为回归输出后构建个体学习器;还可以将原任务拆解为多个可同时求解的子任务,如ECOC法利用纠错输出码将多分类任务拆解为一系列二分类任务来训练基学习器。
算法参数扰动
基学习算法一般都有参数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神经网络的隐含层神经元数、初始连接权值等,通过随机设置不同的参数,往往可产生差别较大的个体学习器。对参数较少的算法,可通过将其学习过程中某些环节用其他类似方式代替,从而达到扰动的目的,例如可以将决策树使用的属性选择机制替换成其他的属性选择机制。值得指出的是,使用单一学习器时通常需要使用交叉验证等方法来确定参数值,这事实上已使用了不同参数训练出多个学习器,只不过最终仅选择其中一个学习器进行使用,而集成学习则相当于把这些学习器都利用起来;由此可以看出,集成学习技术的实际计算开销并不比使用单一学习器大很多。
参考:
周志华 机器学习
Zhou, Ensemble Method: Foundations and Algorithms.
http://blog.csdn.net/sinat_17451213/article/details/51055718
http://blog.csdn.net/marvin521/article/details/9319459
http://blog.csdn.net/autocyz/article/details/51305999
6. Ensemble learning & AdaBoost的更多相关文章
- 7. ensemble learning & AdaBoost
1. ensemble learning 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是通过构建并结合多个学习器来完成学习任务,如下图: 集成学习通过将多个学习学习器进行结合,常可以获得比单一学习器更优秀的泛化性能 从理论上来 ...
- 4.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Adaboost
1.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原理 2.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Bagging 3.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随机森林(Random ...
- 【软件分析与挖掘】Multiple kernel ensemble learning for 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
摘要: 利用软件中的历史缺陷数据来建立分类器,进行软件缺陷的检测. 多核学习(Multiple kernel learning):把历史缺陷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使得数据能够更好地表达: 集成学习( ...
- Ensemble Learning 之 Bagging 与 Random Forest
Bagging 全称是 Boostrap Aggregation,是除 Boosting 之外另一种集成学习的方式,之前在已经介绍过关与 Ensemble Learning 的内容与评价标准,其中“多 ...
- Ensemble Learning: Bootstrap aggregating (Bagging) & Boosting & Stacked generalization (Stacking)
Booststrap aggregating (有些地方译作:引导聚集),也就是通常为大家所熟知的bagging.在维基上被定义为一种提升机器学习算法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元算法,常用于统计分类和回归中. ...
- 第七章——集成学习和随机森林(Ensemble Learning and Random Forests)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类似的,如果集成一系列分类器的预测结果,也将会得到由于单个预测期的预测结果.一组预测期称为一个集合(ensemble),因此这一技术被称为集成学习(Ensemble Le ...
- 壁虎书7 Ensemble Learning and Random Forests
if you aggregate the predictions of a group of predictors,you will often get better predictions than ...
- 7.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Stacking
1.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原理 2.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Bagging 3.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随机森林(Random ...
- 6.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算法比较
1.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原理 2.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Bagging 3.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随机森林(Random ...
随机推荐
- stl string 小练习
最近没啥可写的 这里写下做的STL小练习 作为记录 去除指定字符串中的空格 获取文件名并根据名字创建临时文件,以TMP后缀结尾,已经为TMP后缀结尾文件则创建以XXX后缀结尾文件 读取一行输入内容 ...
- python常用模块及面向对象(一)
目录: 常用模块之time模块 常用模块之random模块 常用模块之os模块 常用模块之sys模块 常用模块之subprocess模块 常用模块之json模块 常用模块之pickle模块 常用模块之 ...
- 服务器的日志一直报Packet for query is too large (7632997 > 4194304). You can change this value on the server by setting the max_allowed_packet' variable.的解决方法
服务器的日志一直报Packet for query is too large (7632997 > 4194304). You can change this value on the serv ...
- 2018.08.27 [Usaco2017 Jan]Promotion Counting(线段树合并)
描述 The cows have once again tried to form a startup company, failing to remember from past experienc ...
- 【转】MapReduce:详解Shuffle过程
——转自:{http://langyu.iteye.com/blog/992916} Shuffle过程是MapReduce的核心,也被称为奇迹发生的地方.要想理解MapReduce, Shuffle ...
- python编码(七)
本文中,以'哈'来解释作示例解释所有的问题,“哈”的各种编码如下: 1. UNICODE (UTF8-16),C854:2. UTF-8,E59388:3. GBK,B9FE. 一.python中的s ...
- arcgis api for flex 开发入门(一)环境搭建
http://www.cnblogs.com/wenjl520/archive/2009/06/02/1494514.html arcgis api for flex 开发入门(一)环境搭建arcgi ...
- 判断Mouse事件源类型
//鼠标事件源类型 public enum MouseEventSource { Mouse, Pen, Touch } /// <summary> /// MainWindow.xaml ...
- Java多线程-并发协作(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对于多线程程序来说,不管任何编程语言,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都是最经典的.就像学习每一门编程语言一样,Hello World!都是最经典的例子. 实际上,准确说应该是“生产者-消费者-仓储”模型,离开了仓 ...
- (并查集 添加关系)How Many Answers Are Wrong --Hdu --3038
链接: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3038 http://acm.hust.edu.cn/vjudge/contest/view.a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