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沈剑架构系列】细聊分布式ID生成方法
一、需求缘起
几乎所有的业务系统,都有生成一个记录标识的需求,例如:
(1)消息标识:message-id
(2)订单标识:order-id
(3)帖子标识:tiezi-id
这个记录标识往往就是数据库中的唯一主键,数据库上会建立聚集索引(cluster index),即在物理存储上以这个字段排序。
这个记录标识上的查询,往往又有分页或者排序的业务需求,例如:
(1)拉取最新的一页消息:selectmessage-id/ order by time/ limit 100
(2)拉取最新的一页订单:selectorder-id/ order by time/ limit 100
(3)拉取最新的一页帖子:selecttiezi-id/ order by time/ limit 100
所以往往要有一个time字段,并且在time字段上建立普通索引(non-cluster index)。
我们都知道普通索引存储的是实际记录的指针,其访问效率会比聚集索引慢,如果记录标识在生成时能够基本按照时间有序,则可以省去这个time字段的索引查询:
select message-id/ (order by message-id)/limit 100
再次强调,能这么做的前提是,message-id的生成基本是趋势时间递增的。
这就引出了记录标识生成(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三个XXX-id)的两大核心需求:
(1)全局唯一
(2)趋势有序
这也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如何高效生成趋势有序的全局唯一ID。
二、常见方法、不足与优化
【常见方法一:使用数据库的 auto_increment 来生成全局唯一递增ID】
优点:
(1)简单,使用数据库已有的功能
(2)能够保证唯一性
(3)能够保证递增性
(4)步长固定
缺点:
(1)可用性难以保证:数据库常见架构是一主多从+读写分离,生成自增ID是写请求,主库挂了就玩不转了
(2)扩展性差,性能有上限:因为写入是单点,数据库主库的写性能决定ID的生成性能上限,并且难以扩展
改进方法:
(1)增加主库,避免写入单点
(2)数据水平切分,保证各主库生成的ID不重复

如上图所述,由1个写库变成3个写库,每个写库设置不同的auto_increment初始值,以及相同的增长步长,以保证每个数据库生成的ID是不同的(上图中库0生成0,3,6,9…,库1生成1,4,7,10,库2生成2,5,8,11…)
改进后的架构保证了可用性,但缺点是:
(1)丧失了ID生成的“绝对递增性”:先访问库0生成0,3,再访问库1生成1,可能导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ID生成不是绝对递增的(这个问题不大,我们的目标是趋势递增,不是绝对递增)
(2)数据库的写压力依然很大,每次生成ID都要访问数据库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引出了第二个常见的方案
【常见方法二:单点批量ID生成服务】
分布式系统之所以难,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全局时钟,难以保证绝对的时序”,要想保证绝对的时序,还是只能使用单点服务,用本地时钟保证“绝对时序”。数据库写压力大,是因为每次生成ID都访问了数据库,可以使用批量的方式降低数据库写压力。

如上图所述,数据库使用双master保证可用性,数据库中只存储当前ID的最大值,例如0。ID生成服务假设每次批量拉取6个ID,服务访问数据库,将当前ID的最大值修改为5,这样应用访问ID生成服务索要ID,ID生成服务不需要每次访问数据库,就能依次派发0,1,2,3,4,5这些ID了,当ID发完后,再将ID的最大值修改为11,就能再次派发6,7,8,9,10,11这些ID了,于是数据库的压力就降低到原来的1/6了。
优点:
(1)保证了ID生成的绝对递增有序
(2)大大的降低了数据库的压力,ID生成可以做到每秒生成几万几十万个
缺点:
(1)服务仍然是单点
(2)如果服务挂了,服务重启起来之后,继续生成ID可能会不连续,中间出现空洞(服务内存是保存着0,1,2,3,4,5,数据库中max-id是5,分配到3时,服务重启了,下次会从6开始分配,4和5就成了空洞,不过这个问题也不大)
(3)虽然每秒可以生成几万几十万个ID,但毕竟还是有性能上限,无法进行水平扩展
改进方法:
单点服务的常用高可用优化方案是“备用服务”,也叫“影子服务”,所以我们能用以下方法优化上述缺点(1):

如上图,对外提供的服务是主服务,有一个影子服务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当主服务挂了的时候影子服务顶上。这个切换的过程对调用方是透明的,可以自动完成,常用的技术是vip+keepalived,具体就不在这里展开。
【常见方法三:uuid】
上述方案来生成ID,虽然性能大增,但由于是单点系统,总还是存在性能上限的。同时,上述两种方案,不管是数据库还是服务来生成ID,业务方Application都需要进行一次远程调用,比较耗时。有没有一种本地生成ID的方法,即高性能,又时延低呢?
uuid是一种常见的方案:string ID =GenUUID();
优点:
(1)本地生成ID,不需要进行远程调用,时延低
(2)扩展性好,基本可以认为没有性能上限
缺点:
(1)无法保证趋势递增
(2)uuid过长,往往用字符串表示,作为主键建立索引查询效率低,常见优化方案为“转化为两个uint64整数存储”或者“折半存储”(折半后不能保证唯一性)
【常见方法四:取当前毫秒数】
uuid是一个本地算法,生成性能高,但无法保证趋势递增,且作为字符串ID检索效率低,有没有一种能保证递增的本地算法呢?
取当前毫秒数是一种常见方案:uint64 ID = GenTimeMS();
优点:
(1)本地生成ID,不需要进行远程调用,时延低
(2)生成的ID趋势递增
(3)生成的ID是整数,建立索引后查询效率高
缺点:
(1)如果并发量超过1000,会生成重复的ID
我去,这个缺点要了命了,不能保证ID的唯一性。当然,使用微秒可以降低冲突概率,但每秒最多只能生成1000000个ID,再多的话就一定会冲突了,所以使用微秒并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常见方法五:类snowflake算法】
snowflake是twitter开源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其核心思想是:一个long型的ID,使用其中41bit作为毫秒数,10bit作为机器编号,12bit作为毫秒内序列号。这个算法单机每秒内理论上最多可以生成1000*(2^12),也就是400W的ID,完全能满足业务的需求。
借鉴snowflake的思想,结合各公司的业务逻辑和并发量,可以实现自己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
举例,假设某公司ID生成器服务的需求如下:
(1)单机高峰并发量小于1W,预计未来5年单机高峰并发量小于10W
(2)有2个机房,预计未来5年机房数量小于4个
(3)每个机房机器数小于100台
(4)目前有5个业务线有ID生成需求,预计未来业务线数量小于10个
(5)…
分析过程如下:
(1)高位取从2016年1月1日到现在的毫秒数(假设系统ID生成器服务在这个时间之后上线),假设系统至少运行10年,那至少需要10年*365天*24小时*3600秒*1000毫秒=320*10^9,差不多预留39bit给毫秒数
(2)每秒的单机高峰并发量小于10W,即平均每毫秒的单机高峰并发量小于100,差不多预留7bit给每毫秒内序列号
(3)5年内机房数小于4个,预留2bit给机房标识
(4)每个机房小于100台机器,预留7bit给每个机房内的服务器标识
(5)业务线小于10个,预留4bit给业务线标识

这样设计的64bit标识,可以保证:
(1)每个业务线、每个机房、每个机器生成的ID都是不同的
(2)同一个机器,每个毫秒内生成的ID都是不同的
(3)同一个机器,同一个毫秒内,以序列号区区分保证生成的ID是不同的
(4)将毫秒数放在最高位,保证生成的ID是趋势递增的
缺点:
(1)由于“没有一个全局时钟”,每台服务器分配的ID是绝对递增的,但从全局看,生成的ID只是趋势递增的(有些服务器的时间早,有些服务器的时间晚)
最后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
生成的ID,例如message-id/ order-id/ tiezi-id,在数据量大时往往需要分库分表,这些ID经常作为取模分库分表的依据,为了分库分表后数据均匀,ID生成往往有“取模随机性”的需求,所以我们通常把每秒内的序列号放在ID的最末位,保证生成的ID是随机的。
又如果,我们在跨毫秒时,序列号总是归0,会使得序列号为0的ID比较多,导致生成的ID取模后不均匀。解决方法是,序列号不是每次都归0,而是归一个0到9的随机数,这个地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架构师之路”】
【58沈剑架构系列】细聊分布式ID生成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细聊分布式ID生成方法
细聊分布式ID生成方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YxMDA5OQ==&mid=403837240&idx=1&sn=ae9 ...
- 【转载】细聊分布式ID生成方法
一.需求缘起 几乎所有的业务系统,都有生成一个记录标识的需求,例如: (1)消息标识:message-id (2)订单标识:order-id (3)帖子标识:tiezi-id 这个记录标识往往就是数据 ...
- 160302、细聊分布式ID生成方法
一.需求缘起 几乎所有的业务系统,都有生成一个记录标识的需求,例如: (1)消息标识:message-id (2)订单标识:order-id (3)帖子标识:tiezi-id 这个记录标识往往就是数据 ...
- 【58沈剑架构系列】主从DB与cache一致性
本文主要讨论这么几个问题: (1)数据库主从延时为何会导致缓存数据不一致 (2)优化思路与方案 一.需求缘起 上一篇<缓存架构设计细节二三事>中有一个小优化点,在只有主库时,通过“串行化” ...
- 【58沈剑架构系列】RPC-client异步收发核心细节?
第一章聊了[“为什么要进行服务化,服务化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章聊了[“微服务的服务粒度选型”] 第三章聊了[“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框架?”] 上一章聊了[“微服务架构之RPC- ...
- 【58沈剑架构系列】互联网公司为啥不使用mysql分区表?
缘起:有个朋友问我分区表在58的应用,我回答不出来,在我印象中,百度.58都没有听说有分区表相关的应用,业内进行一些技术交流的时候也更多的是自己分库分表,而不是使用分区表.于是去网上查了一下,并询问了 ...
- 【58沈剑架构系列】lvs为何不能完全替代DNS轮询
上一篇文章“一分钟了解负载均衡的一切”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关注,评论中大家争论的比较多的一个技术点是接入层负载均衡技术,部分同学持这样的观点: 1)nginx前端加入lvs和keepalived可以替代“ ...
- 【58沈剑架构系列】微服务架构之RPC-client序列化细节
第一章聊了[“为什么要进行服务化,服务化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章聊了[“微服务的服务粒度选型”] 上一篇聊了[“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框架?”] 通过上篇文章的介绍,知道了要实施微 ...
- 【58沈剑架构系列】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框架?
第一章聊了[“为什么要进行服务化,服务化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章聊了[“微服务的服务粒度选型”] 今天开始聊一些微服务的实践,第一块,RPC框架的原理及实践,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 ...
随机推荐
- 【单调栈】【CF5E】 Bindian Signalizing
传送门 Description 给你一个环,环上有一些点,点有点权.定义环上两点能相互看见当且仅当两点间存在一个弧使得弧上不存在一个点的点权大于着两个点.求一共有多少个点能互相看到 Input 第一行 ...
- Selective Search for Object Recognition
http://blog.csdn.net/charwing/article/details/27180421 Selective Search for Object Recognition 是J.R. ...
- FreeRTOSv9.0.0在STM32F103RCT6上的移植
1.去官网下载源代码(FreeRTOSv9.0.0.exe) 2.取出Source文件夹,根据单片机和编译器不同,删除不需要的文件,如下图 3.在CORTEX_STM32F103_IAR文件夹中取出P ...
- duilib 使用图片素材或者算法给窗体增加阴影(源码和demo)
转载请说明原出处,谢谢:http://blog.csdn.net/zhuhongshu/article/details/42580877 之前我写的程序使用阴影时,一直是使用codeproject网站 ...
- eclipse/myeclipse添加插件3种方式
个人比较偏爱links的方式,以下方式eclipse/myeclipse均适合 1.links方式 在eclipse目录先新建links目录,新建一个xx.link(例如:android.link) ...
- VS Code 配置删除左边单词快捷键(同Sublime 和 Atom)
VS Code 中删除一行的快捷键默认是 cmd + shift + k,或者使用简介 cmd + x,对于一个长期使用 Sublime 和 Atom 的程序猿来说,在VS Code 上删除行,特别是 ...
-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设计--重构手法14:Hide Delegate (隐藏委托关系)
客户通过一个委托类来调用另一个对象.在服务类上建立客户所需的所有函数,用以隐藏委托关系. 动机:封装即使不是对象的最关机特性,也是最关机特性之一.“封装”意味着每个对象都应该少了解系统的其他部分.如此 ...
- NB二人组(二)----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的思路: 归并算法程序(配合下图进行思考): def merge(li,low,mid,high): i = low j = mid + 1 ltmp=[] while i <= mid ...
- nginx配置不当导致的目录遍历下载漏洞-“百度杯”CTF比赛 2017 二月场
题目:http://98fe42cede6c4f1c9ec3f55c0f542d06b680d580b5bf41d4.game.ichunqiu.com/login.php 题目内容: 网站要上线了, ...
- 29、最小的K个数
一.题目 输入n个整数,找出其中最小的K个数.例如输入4,5,1,6,2,7,3,8这8个数字,则最小的4个数字是1,2,3,4,. 二.解法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