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http://www.cnblogs.com/guoyuanwei/p/3565088.html)介绍了部署了一个默认的分片集群,对mongoDB的分片集群有了大概的认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在集群上建立其它数据库,mongoDB的分片是基于集合(表)来进行的,因此要对一个集合分片,必须先使其所在的数据库支持分片。如何使一个集合分片?如何选择分片用到的片键?平衡器如何使chunks块在片中迁移?分片的读写情况怎么样?接下来将探讨这些问题。

使集合分片

(1)连接到上面所配置集群中的mongos实例

> mongo --port 40009

(2)在集群中创建数据库eshop和集合users

mongos> use eshop

switched to db eshop

mongos> db.users.insert({userid:1,username:"lili",city:"beijing"})

此时在集合users中只有一条记录:

{ "_id" : ObjectId("521dcce715ce3967f964c00b"), "userid" : 1, "username" : "lili", "city" :    "beijing" }

观察集群的状态信息,字段databases会增加一条记录,其它字段与初始化的集群信息相同:

mongos> sh.status()

databases:

{  "_id" : "eshop",  "partitioned" : false,  "primary" : "rs0" }

可以看到此时数据库eshop还没支持分片,且数据库中所有未分片的集合将保存在片rs0中;通过查看磁盘上的数据文件,此时会产生eshop.0、eshop.1、eshop.ns三个文件且位于rs0所对应的数据目录中,集群中chunks集合为空,因为现在还没有对集合users分片。

(3)分片

mongoDB的分片是基于范围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文档一定位于指定片键的某个范围内,一旦片键选择好后,chunks就会按照片键来将一部分documents从逻辑上组合在一起。这里对users集合选择"city"字段作为片键来分片,假如现在"city"字段值有"beijing"、"guangzhou"、"changsha",初始的时候随机的向集群中插入包含以上字段值的文档,此时由于chunks的大小未达到默认的阈值64MB或100000个文档,集群中应该只有一个chunk,随着继续插入文档,超过阈值的chunk会被分割成两个chunks,最终的chunks和片键分布可能如下表格所示。表格只是大体上描述了分片的情况,实际可能有所变化,其中-表示所有键值小于"beijing"的文档,表示所有键值大于"guangzhou"的文档。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chunks所包含的文档,并不是物理上的包含,它是一种逻辑包含,它只表示带有片键的文档会落在哪个范围内,而这个范围的文档对应的chunk位于哪个片是可以查询到的,后续的读写操作就定位到这个片上的具体集合中进行。

开始键值

结束键值

所在分片

-

beijing

rs0

beijing

changsha

rs1

changsha

guangzhou

rs0

guangzhou

rs1

下面继续通过命令使集合users分片,使集合分片必须先使其所在的数据库支持分片,如下:

mongos> sh.enableSharding("eshop")  //使数据库支持分片

对已有数据的集合进行分片,必须先在所选择的片键上创建一个索引,如果集合初始时没有任何数据,则mongoDB会自动在所选择的的片键上创建一个索引。

mongos> db.users.ensureIndex({city:1})  //创建基于片键的索引

mongos> sh.shardCollection("eshop.users",{city:1})  //使集合分片

成功执行上面命令后,再次查看集群状态信息:

mongos> sh.status()

--- Sharding Status ---

sharding version: {

"_id" : 1,

"version" : 3,

"minCompatibleVersion" : 3,

"currentVersion" : 4,

"clusterId" : ObjectId("521b11e0a663075416070c04")

}

shards:

{  "_id" : "rs0",  "host" : "rs0/GUO:40000,GUO:40001" }

{  "_id" : "rs1",  "host" : "rs1/GUO:40003,GUO:40004" }

databases:

{  "_id" : "admin",  "partitioned" : false,  "primary" : "config" }

{  "_id" : "eshop",  "partitioned" : true,  "primary" : "rs0" } //数据库已支持分片

eshop.users //分片的集合

shard key: { "city" : 1 } //片键

chunks:   //所有块信息

rs0     1 //当前只有1个块在片rs0上

{ "city" : { "$minKey" : 1 } } -->> { "city" : { "$maxKe

y" : 1 } } on : rs0 { "t" : 1, "i" : 0 } //此块的包含键值范围是-,且在片rs0上,因为此时集合中只有一条记录,还未进行块的分割、迁移

(4)继续插入数据使集合自动分片

为了观察到集合被分成多个chunk,并分布在多个片上,继续插入一些数据进行分析。

> for(var i = 1; i<10000;i++) db.users.insert({userid:i,username:"lili"+i,city:"beijing"})

> for(var i = 0; i<10000;i++) db.users.insert({userid:i,username:"xiaoming"+i,city:"changsha"})

> for(var i = 0; i<10000;i++) db.users.insert({userid:i,username:"xiaoqiang"+i,city:"guangzhou"})

通过以上三次循环插入文档后,第一个chunk的大小会超过64MB时,出现chunk分割与迁移的过程。再次观察集群的状态信息,字段databases值变为:

databases:

{  "_id" : "admin",  "partitioned" : false,  "primary" : "config" }

{  "_id" : "eshop",  "partitioned" : true,  "primary" : "rs0" }

eshop.users

shard key: { "city" : 1 }

chunks:

rs1     1

rs0     2

{ "city" : { "$minKey" : 1 } } -->> { "city" : "beijing"

} on : rs1 { "t" : 2, "i" : 0 } //块区间

{ "city" : "beijing" } -->> { "city" : "guangzhou" } on

: rs0 { "t" : 2, "i" : 1 } //块区间

{ "city" : "guangzhou" } -->> { "city" : { "$maxKey" : 1

} } on : rs0 { "t" : 1, "i" : 4 } //块区间

说明此时集群中有三个块,其中在片rs0上有两个块,在片rs1上有一个块,每个块包含一定区间范围的文档。为了更加清楚的知道这些块是如何分割和迁移的,可以查看changelog集合中的记录信息进行分析。

从命令db.changelog.find()输出内容中可以看到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分割大于64MB的块,原来此块的片键的区间范围是-,分割后区间变为-到"beijing"、"beijing"到两个区间。

第二步:随着继续插入文档,区间"beijing"到所包含的块的大小超过64MB,此时这个区间又被分割为"beijing"到"guangzhou"、"guangzhou"到这两个区间。

第三步:经过上面的分割,现在相当于有三个区间块了,这一步做的就是将区间-到"beijing"对应的chunk从片rs0迁移到片rs1,最终结果是分片rs0上包含"beijing"到"guangzhou"、"guangzhou"到两个区间的块,分片rs1上包含区间-到"beijing"的块。

上面循环插入文档时还插入了片键值为"changsha"的记录,这个片键的记录应该都位于区间"beijing"到"guangzhou"所对应的chunk上,只不过由于chunk的大小还未达到64MB,所以还未进行分割,如果继续插入此片键的文档,区间可能会被分割为"beijing"到"changsha"、"changsha"到"guangzhou"这两个区间块。依次类推,mongoDB就是这样来实现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的,同时由于每个片又是由复制集组成,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mongoDB研究笔记:分片集群的工作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ongoDB】在windows平台下mongodb的分片集群(五)

    本篇接着上面的四篇继续讲述在window平台下mongodb的分片集群搭建. 在分片集群中也照样能够创建索引,创建索引的方式与在单独数据库中创建索引的方式一样.因此这不再多说.本篇主要聚焦在分片键的选 ...

  2. MongoDB之分片集群(Sharding)

    MongoDB之分片集群(Sharding) 一.基本概念 分片(sharding)是一个通过多台机器分配数据的方法.MongoDB使用分片支持大数据集和高吞吐量的操作.大数据集和高吞吐量的数据库系统 ...

  3. MongoDB之分片集群与复制集

    分片集群 1.1.概念 分片集群是将数据存储在多台机器上的操作,主要由查询路由mongos.分片.配置服务器组成. ●查询路由根据配置服务器上的元数据将请求分发到相应的分片上,本身不存储集群的元数据, ...

  4. MongoDB笔记: 分片集群

    MongoDB分片集群由三个模块组成 shard: 分片(或者分区)模块, 每个分片分别存储一部分数据, 从MongoDB 3.6开始, 分片必须是replica set(副本集) mongos: m ...

  5. MongoDB 搭建分片集群

    在MongoDB(版本 3.2.9)中,分片是指将collection分散存储到不同的Server中,每个Server只存储collection的一部分,服务分片的所有服务器组成分片集群.分片集群(S ...

  6. 【MongoDB】在windows平台下搭建mongodb的分片集群(二)

    在上一片博客中我们讲了Mongodb数据库中分片集群的主要原理. 在本篇博客中我们主要讲描写叙述分片集群的搭建过程.配置分片集群主要有两个步骤.第一启动全部须要的mongod和mongos进程. 第二 ...

  7. 【MongoDB】在windows平台下mongodb的分片集群(六)

    在本篇博客中我们主要讨论下博客的管理.因为已经在前面五篇中写了具体的实例,因此这里就不再举例说明. 一.监控 分片集群是整个体系中比較复杂的一块,因此更应该须要监控. 主要命令: serverstat ...

  8. MongoDB的分片集群搭建

    MongoDB的最为自豪的一个特色之一,分片. 参考官方文档: 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sharding/  单机压力,高频查询CPU,IO 单表压力,百万千万 ...

  9. MongoDB 分片集群技术

    在了解分片集群之前,务必要先了解复制集技术! 1.1 MongoDB复制集简介 一组Mongodb复制集,就是一组mongod进程,这些进程维护同一个数据集合.复制集提供了数据冗余和高等级的可靠性,这 ...

随机推荐

  1. 使用guava进行对字符串的加锁

    java的synchronized关键字是堆某对象加锁,但是我们当需要对某个字符串加锁怎么办 比如对同一个订单只能有一个操作,但是对其他订单的操作不影响 使用 guava包下的 Interner 类 ...

  2. 复制本地文件到HDFS本地测试异常

    项目中需要将本地文件拷贝到hdfs上,由于本人比较懒,于是使用擅长的Java程序通过Hadoop.FileSystem.CopyFromLocalFile方法来实现. 在本地(Window 7 环境) ...

  3. 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在iphone下的bug

    经测,当元素设置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后,其实现rotateY时的动画效果会穿透上层的覆盖图层. 马克一下

  4. 使用Axis2 插件 报错"An error occurred while completing process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参考 http://blog.csdn.net/sunitjy/article/details/6793654

  5. 过滤Xss

    /** * 防xss过滤 * * @author rentingshuang <tingshuang@rrkd.cn> * @param type $string * @param typ ...

  6. 不容错过!2016年度优秀UI/UX设计文章

    本文整理了一些2016年度最受欢迎的文章,例如有关UI / UX设计的理论知识,书籍和工具,如何做出更好的设计的方法和建议,以及新的设计趋势. 1. 2017年用户体验设计趋势 我们期待着2017年用 ...

  7. 协程,事件驱动,异步io模型,异步网络框架

    协程是一种用户态的轻量级线程,内核不知道它的存在.协程运行于一个线程中,协程的切换是由用户控制的.线程的切换是由cpu来控制的,而协程的切换是由用户控制的.协程的执行时串行的. select/poll ...

  8. MongoDB基本命令用

    成功启动MongoDB后,再打开一个命令行窗口输入mongo,就可以进行数据库的一些操作. 输入help可以看到基本操作命令: show dbs:显示数据库列表  show collections:显 ...

  9. c语言打印空心菱形

    ***算法:把菱形的中心看成坐标的原点(,),由此可以知道,如果|x| + |y| <= n;则打印输出"*"号,否则打印输出" " int mai(){ ...

  10. css高度自适应

    何为高度自适应? 高度自适应就是高度能跟随浏览器窗口的大小改变而改变,典型的运用在一些后台界面中上面一栏高度固定用作菜单栏或导航栏,下面一栏高度自适应用于显示内容.高度自适应不像宽度自适应那样简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