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通俗地说决策树算法(一)基础概念介绍

通俗地说决策树算法(二)实例解析

上面两篇介绍了那么多决策树的知识,现在也是时候来实践一下了。Python有一个著名的机器学习框架,叫sklearn。我们可以用sklearn来运行前面说到的赖床的例子。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介绍一下sklearn中训练一颗决策树的具体参数。

另外sklearn中训练决策树的默认算法是CART,使用CART决策树的好处是可以用它来进行回归和分类处理,不过这里我们只进行分类处理。

一. sklearn决策树参数详解

我们都知道,一个模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调参。在sklearn中,模型的参数是通过方法参数来决定的,以下给出sklearn中,决策树的参数: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splitter="best",
max_depth=None,
min_samples_split=2,
min_samples_leaf=1,
min_weight_fraction_leaf=0.,
max_features=None,
random_state=None,
max_leaf_nodes=None,
min_impurity_decrease=0.,
min_impurity_split=None,
class_weight=None,
presort=False) 参数含义:
1.criterion:string, optional (default="gini")
(1).criterion='gini',分裂节点时评价准则是Gini指数。
(2).criterion='entropy',分裂节点时的评价指标是信息增益。
2.max_depth:int or None, optional (default=None)。指定树的最大深度。
如果为None,表示树的深度不限。直到所有的叶子节点都是纯净的,即叶子节点
中所有的样本点都属于同一个类别。或者每个叶子节点包含的样本数小于min_samples_split。
3.splitter:string, optional (default="best")。指定分裂节点时的策略。
(1).splitter='best',表示选择最优的分裂策略。
(2).splitter='random',表示选择最好的随机切分策略。
4.min_samples_split:int, float, optional (default=2)。表示分裂一个内部节点需要的做少样本数。
(1).如果为整数,则min_samples_split就是最少样本数。
(2).如果为浮点数(0到1之间),则每次分裂最少样本数为ceil(min_samples_split * n_samples)
5.min_samples_leaf: int, float, optional (default=1)。指定每个叶子节点需要的最少样本数。
(1).如果为整数,则min_samples_split就是最少样本数。
(2).如果为浮点数(0到1之间),则每个叶子节点最少样本数为ceil(min_samples_leaf * n_samples)
6.min_weight_fraction_leaf:float, optional (default=0.)
指定叶子节点中样本的最小权重。
7.max_features:int, float, string or None, optional (default=None).
搜寻最佳划分的时候考虑的特征数量。
(1).如果为整数,每次分裂只考虑max_features个特征。
(2).如果为浮点数(0到1之间),每次切分只考虑int(max_features * n_features)个特征。
(3).如果为'auto'或者'sqrt',则每次切分只考虑sqrt(n_features)个特征
(4).如果为'log2',则每次切分只考虑log2(n_features)个特征。
(5).如果为None,则每次切分考虑n_features个特征。
(6).如果已经考虑了max_features个特征,但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分,那么还会继续寻找
下一个特征,直到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分为止。
8.random_state:int, RandomState instance or None, optional (default=None)
(1).如果为整数,则它指定了随机数生成器的种子。
(2).如果为RandomState实例,则指定了随机数生成器。
(3).如果为None,则使用默认的随机数生成器。
9.max_leaf_nodes: int or None, optional (default=None)。指定了叶子节点的最大数量。
(1).如果为None,叶子节点数量不限。
(2).如果为整数,则max_depth被忽略。
10.min_impurity_decrease:float, optional (default=0.)
如果节点的分裂导致不纯度的减少(分裂后样本比分裂前更加纯净)大于或等于min_impurity_decrease,则分裂该节点。
加权不纯度的减少量计算公式为:
min_impurity_decrease=N_t / N * (impurity - N_t_R / N_t * right_impurity
- N_t_L / N_t * left_impurity)
其中N是样本的总数,N_t是当前节点的样本数,N_t_L是分裂后左子节点的样本数,
N_t_R是分裂后右子节点的样本数。impurity指当前节点的基尼指数,right_impurity指
分裂后右子节点的基尼指数。left_impurity指分裂后左子节点的基尼指数。
11.min_impurity_split:float
树生长过程中早停止的阈值。如果当前节点的不纯度高于阈值,节点将分裂,否则它是叶子节点。
这个参数已经被弃用。用min_impurity_decrease代替了min_impurity_split。
12.class_weight:dict, list of dicts, "balanced" or None, default=None
类别权重的形式为{class_label: weight}
(1).如果没有给出每个类别的权重,则每个类别的权重都为1。
(2).如果class_weight='balanced',则分类的权重与样本中每个类别出现的频率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n_samples / (n_classes * np.bincount(y))
(3).如果sample_weight提供了样本权重(由fit方法提供),则这些权重都会乘以sample_weight。
13.presort:bool, optional (default=False)
指定是否需要提前排序数据从而加速训练中寻找最优切分的过程。设置为True时,对于大数据集
会减慢总体的训练过程;但是对于一个小数据集或者设定了最大深度的情况下,会加速训练过程。

虽然看起来参数众多,但通常参数都会有默认值,我们只需要调整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参数就行。

通常来说,较为重要的参数有:

  1. criterion:用以设置用信息熵还是基尼系数计算。
  2. splitter:指定分支模式
  3. max_depth:最大深度,防止过拟合
  4. min_samples_leaf:限定每个节点分枝后子节点至少有多少个数据,否则就不分枝

二. sklearn决策树实战

2.1 准备数据及读取

数据就是上次说到的赖床特征,

季节 时间已过 8 点 风力情况 要不要赖床
spring no breeze yes
winter no no wind yes
autumn yes breeze yes
winter no no wind yes
summer no breeze yes
winter yes breeze yes
winter no gale yes
winter no no wind yes
spring yes no wind no
summer yes gale no
summer no gale no
autumn yes breeze no

将它存储成 csv 文件

spring,no,breeze,yes
winter,no,no wind,yes
autumn,yes,breeze,yes
winter,no,no wind,yes
summer,no,breeze,yes
winter,yes,breeze,yes
winter,no,gale,yes
winter,no,no wind,yes
spring,yes,no wind,no
summer,yes,gale,no
summer,no,gale,no
autumn,yes,breeze,no

2.2 决策树的特征向量化DictVectorizer

sklearn的DictVectorizer能对字典进行向量化。什么叫向量化呢?比如说你有季节这个属性有[春,夏,秋,冬]四个可选值,那么如果是春季,就可以用[1,0,0,0]表示,夏季就可以用[0,1,0,0]表示。不过在调用DictVectorizer它会将这些属性打乱,不会按照我们的思路来运行,但我们也可以一个方法查看,我们看看代码就明白了。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 import DictVectorizer
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pandas 读取 csv 文件,header = None 表示不将首行作为列
data = pd.read_csv('data/laic.csv',header =None)
#指定列
data.columns = ['season','after 8','wind','lay bed'] #sparse=False意思是不产生稀疏矩阵
vec=DictVectorizer(sparse=False)
#先用 pandas 对每行生成字典,然后进行向量化
feature = data[['season','after 8','wind']]
X_train = vec.fit_transform(feature.to_dict(orient='record'))
#打印各个变量
print('show feature\n',feature)
print('show vector\n',X_train)
print('show vector name\n',vec.get_feature_names())

我们来看看打印的结果:

show feature
season after 8 wind
0 spring no breeze
1 winter no no wind
2 autumn yes breeze
3 winter no no wind
4 summer no breeze
5 winter yes breeze
6 winter no gale
7 winter no no wind
8 spring yes no wind
9 summer yes gale
10 summer no gale
11 autumn yes breeze
show vector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1. 1.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1.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1. 0. 0. 1.]
[0. 1. 0. 1. 0. 0. 0. 0. 1.]
[0. 1. 0. 0. 1. 0. 0. 1. 0.]
[1. 0. 0. 0. 1.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0.]]
show vector name
['after 8=no', 'after 8=yes', 'season=autumn', 'season=spring', 'season=summer', 'season=winter', 'wind=breeze', 'wind=gale', 'wind=no wind']

通过DictVectorizer,我们就能够把字符型的数据,转化成0 1的矩阵,方便后面进行运算。额外说一句,这种转换方式其实就是one-hot编码

2.4 决策树训练

可以发现在向量化的时候,属性都被打乱了,但我们也可以通过get_feature_names()这个方法查看对应的属性值。有了数据后,就可以来训练一颗决策树了,用sklearn很方便,只需要很少的代码

#划分成训练集,交叉集,验证集,不过这里我们数据量不够大,没必要
#train_x, test_x, train_y, test_y = train_test_split(X_train, Y_train, test_size = 0.3)
#训练决策树
clf =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clf.fit(X_train,Y_train) #保存成 dot 文件,后面可以用 dot out.dot -T pdf -o out.pdf 转换成图片
with open("out.dot", 'w') as f :
f = tree.export_graphviz(clf, out_file = f,
feature_names = vec.get_feature_names())

2.5 决策树可视化

当完成一棵树的训练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它可视化展示出来,不过sklearn没有提供这种功能,它仅仅能够让训练的模型保存到dot文件中。但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工具让模型可视化,先看保存到dot的代码:

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with open("out.dot", 'w') as f :
f = tree.export_graphviz(clf, out_file = f,
feature_names = vec.get_feature_names())

决策树可视化我们用Graphviz这个东西。当然需要先用pip安装对应的库类。然后再去官网下载它的一个发行版本,用以将dot文件转化成pdf图片。

官网下载方式如下:

然后进入到上面保存好的dot所在目录,打开cmd运行dot out.dot -T pdf -o out.pdf 命令,pdf 图片就会出现了。

小结:

今天我们介绍了sklearn,决策树模型的各个参数,并且使用sklearn模型对上一节中的例子训练出一个决策树模型,然后用Graphviz让决策树模型可视化。到此,决策树算法算是讲完啦。

以上

通俗地说决策树算法(三)sklearn决策树实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klearn决策树算法】DecisionTreeClassifier(API)的使用以及决策树代码实例 - 鸢尾花分类

    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算法主要有ID3, C4.5, CART这三种. ID3算法从树的根节点开始,总是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对此特征施加判断条件建立子节点,递归进行,直到信息增益很小或者没有特征时结束 ...

  2. sklearn实现决策树算法

    1.决策树算法是一种非参数的决策算法,它根据数据的不同特征进行多层次的分类和判断,最终决策出所需要预测的结果.它既可以解决分类算法,也可以解决回归问题,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另外,对于决策树的构建方法具 ...

  3. 机器学习Sklearn系列:(三)决策树

    决策树 熵的定义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X={x1,x2,..,xk},其概率分布为P(X=x)=pi(i=1,2,...,n),则随机变量X的熵定义为\(H(x) = -\sum{p(x)l ...

  4. scikit-learn决策树算法类库使用小结

    之前对决策树的算法原理做了总结,包括决策树算法原理(上)和决策树算法原理(下).今天就从实践的角度来介绍决策树算法,主要是讲解使用scikit-learn来跑决策树算法,结果的可视化以及一些参数调参的 ...

  5. day-8 python自带库实现ID3决策树算法

    前一天,我们基于sklearn科学库实现了ID3的决策树程序,本文将基于python自带库实现ID3决策树算法. 一.代码涉及基本知识 1. 为了绘图方便,引入了一个第三方treePlotter模块进 ...

  6. 决策树算法的Python实现—基于金融场景实操

    决策树是最经常使用的数据挖掘算法,本次分享jacky带你深入浅出,走进决策树的世界 基本概念 决策树(Decision Tree) 它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并建立分类规则,然后依据分类规则,对新样本数 ...

  7. Kaggle竞赛入门:决策树算法的Python实现

    本文翻译自kaggle learn,也就是kaggle官方最快入门kaggle竞赛的教程,强调python编程实践和数学思想(而没有涉及数学细节),笔者在不影响算法和程序理解的基础上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 ...

  8. 4-Spark高级数据分析-第四章 用决策树算法预测森林植被

    预测是非常困难的,更别提预测未来. 4.1 回归简介 随着现代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的出现,我们依旧把从“某些值”预测“另外某个值”的思想称为回归.回归是预测一个数值型数量,比如大小.收入和温度,而分类则 ...

  9. 就是要你明白机器学习系列--决策树算法之悲观剪枝算法(PEP)

    前言 在机器学习经典算法中,决策树算法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不管是ID3算法还是比如C4.5算法等等,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通过直接生成的完全决策树对于训练样本来说是“过度拟合”的,说白了是太精确 ...

随机推荐

  1. 用.NET Core实现一个类似于饿了吗的简易拆红包功能

      需求说明 以前很讨厌点外卖的我,最近中午经常点外卖,因为确实很方便,提前点好餐,算准时间,就可以在下班的时候吃上饭,然后省下的那些时间就可以在中午的时候多休息一下了. 点餐结束后,会有一个好友分享 ...

  2. vux loadmore + axios 实现点击加载更多

    在微信项目中有应用过几个上拉加载更多的组件,但总会出现一些兼容性方面的bug,需要各种补漏(注:组件都是基于iscroll实现的, iscroll原本就有些坑).Vux也有提供Scroller组件实现 ...

  3. Linux搭建基于Apache的HTTP服务器

    Linux搭建基于Apache的HTTP服务器   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掌握基于Linux的WWW服务器搭建. 实验步骤: 1.安装http服务 2.防火墙放通http服务 3.编辑测试网页 4.开 ...

  4. SqlDataReader的用法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sunxi/p/3924954.html

    datareader对象提供只读单向数据的快速传递,单向:您只能依次读取下一条数据;只读:DataReader中的数据是只读的,不能修改;相对地,DataSet中的数据可以任意读取和修改 01.usi ...

  5. DBA主宰一切请求,MySQL 查询重写

    这个功能一年左右之前就以知晓,应该是5.7的高版本中.今天难得有兴致测试.随之也就总结一下. 前言: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让开发自己去改sql.这样需要重启应用,单节点不可避免有或多或少的停服时间.同事 ...

  6. BZOJ 1483:[HNOI2009]梦幻布丁(链表启发式合并)

    http://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1483 题意:中文. 思路:对于每一种颜色,用一个链表串起来,一开始保存一个答案,后面颜色替换的时候再 ...

  7. c++字符数组

    题目描述 题目描述 输入一个英文句子(长度不会超过100),和他的长度,统计每个字母出现的个数. 输入 第一行包括一个整数,表示句子的长度,长度不会超过100.数字后可能会有多余的无效字符 请gets ...

  8. 和朱晔一起复习Java并发(一):线程池

    和我之前的Spring系列文章一样,我们会以做一些Demo做实验的方式来复习一些知识点. 本文我们先从Java并发中最最常用的线程池开始. 从一个线程池实验开始 首先我们写一个方法来每秒一次定时输出线 ...

  9. 2018年东北地区赛S - Problem I. Spell Boost HDU - 6508

    题目地址:https://vjudge.net/problem/HDU-6508 思路:给一些卡,分为四种卡.1.白卡(没效果)2.魔法,作用卡(会对作用卡的费用减少,也会被魔法卡作用)3.作用卡(会 ...

  10. C# 管道式编程

    受 F# 中的管道运算符和 C# 中的 LINQ 语法,管道式编程为 C# 提供了更加灵活性的功能性编程.通过使用 扩展函数 可以将多个功能连接起来构建成一个管道. 前言 在 C# 编程中,管道式编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