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神经网络一般由卷积部分和全连接部分构成。卷积部分一般包含卷积(可以有多个不同尺寸的核级联组成)、池化、Dropout等,其中Dropout层必须放在池化之后。全连接部分一般最多包含2到3个全连接,最后通过Softmax得到分类结果,由于全连接层参数量大,现在倾向于尽可能的少用或者不用全连接层。神经网络的发展趋势是考虑使用更小的过滤器,如1*1,3*3等;网络的深度更深(2012年AlenNet8层,2014年VGG19层、GoogLeNet22层,2015年ResNet152层);减少全连接层的使用,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结构,如GoogLeNet引入的Inception模块结构。

VGGNet获得2014年ImageNet亚军,VGG是牛津大学 Visual Geometry Group(视觉几何组)的缩写,以研究机构命名。

VGG在AlexNet基础上做了改进,整个网络都使用了同样大小的3*3卷积核尺寸和2*2最大池化尺寸,网络结果简洁。一系列VGG模型的结构图:

VGG16包含16层,VGG19包含19层。一系列的VGG在最后三层的全连接层上完全一样,整体结构上都包含5组卷积层,卷积层之后跟一个MaxPool。所不同的是5组卷积层中包含的级联的卷积层越来越多。

AlexNet中每层卷积层中只包含一个卷积,卷积核的大小是7*7,。在VGGNet中每层卷积层中包含2~4个卷积操作,卷积核的大小是3*3,卷积步长是1,池化核是2*2,步长为2,。VGGNet最明显的改进就是降低了卷积核的尺寸,增加了卷积的层数。

使用多个较小卷积核的卷积层代替一个卷积核较大的卷积层,一方面可以减少参数,另一方面作者认为相当于进行了更多的非线性映射,增加了网络的拟合表达能力。

 

 

 
VGGNet的图片预处理

VGG的输入224*224的RGB图像,预处理就是每一个像素减去了均值。

VGG的多尺度训练

 
VGGNet使用了Multi-Scale的方法做数据增强,将原始图像缩放到不同尺寸S,然后再随机裁切224′224的图片,这样能增加很多数据量,对于防止模型过拟合有很不错的效果。实践中,作者令S在[256,512]这个区间内取值,使用Multi-Scale获得多个版本的数据,并将多个版本的数据合在一起进行训练。VGG作者在尝试使用LRN之后认为LRN的作用不大,还导致了内存消耗和计算时间增加。


 

虽然网络层数加深,但VGG在训练的过程中比AlexNet收敛的要快一些,主要因为:

  (1)使用小卷积核和更深的网络进行的正则化;

  (2)在特定的层使用了预训练得到的数据进行参数的初始化。对于较浅的网络,如网络A,可以直接使用随机数进行随机初始化,而对于比较深的网络,则使用前面已经训练好的较浅的网络中的参数值对其前几层的卷积层和最后的全连接层进行初始化。

VGGNet改进点总结

 

一、使用了更小的3*3卷积核,和更深的网络。两个3*3卷积核的堆叠相对于5*5卷积核的视野,三个3*3卷积核的堆叠相当于7*7卷积核的视野。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更少的参数(3个堆叠的3*3结构只有7*7结构参数数量的(3*3*3)/(7*7)=55%);另一方面拥有更多的非线性变换,增加了CNN对特征的学习能力。

 

二、在VGGNet的卷积结构中,引入1*1的卷积核,在不影响输入输出维度的情况下,引入非线性变换,增加网络的表达能力,降低计算量。


 

三、训练时,先训练级别简单(层数较浅)的VGGNet的A级网络,然后使用A网络的权重来初始化后面的复杂模型,加快训练的收敛速度。


 

四、采用了Multi-Scale的方法来训练和预测。可以增加训练的数据量,防止模型过拟合,提升预测准确率

VGGNet网络结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ensorflow学习笔记——VGGNet

    2014年,牛津大学计算机视觉组(Visual Geometry Group)和 Google DeepMind 公司的研究员一起研发了新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VGGNet ,并取得了ILSVRC201 ...

  2. 深度学习面试题17:VGGNet(1000类图像分类)

    目录 VGGNet网络结构 论文中还讨论了其他结构 参考资料 2014年,牛津大学计算机视觉组(Visual Geometry Group)和Google DeepMind公司的研究员一起研发出了新的 ...

  3. CTPN项目部分代码学习

    上次拜读了CTPN论文,趁热打铁,今天就从网上找到CTPN 的tensorflow代码实现一下,这里放出大佬的github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ragonruan/text ...

  4. 深度残差网络——ResNet学习笔记

    深度残差网络—ResNet总结 写于:2019.03.15—大连理工大学 论文名称: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何凯 ...

  5. 【网络结构】VGG-Net论文解析

    目录 0. 论文链接 1. 概述 2. 网络结构 2.1 卷积核 2.2 池化核 2.3 全连接层 3. 训练 4. 测试 5. 其他 6.参考链接 @ 0. 论文链接 论文链接 1. 概述   VG ...

  6. LeNet, AlexNet, VGGNet, GoogleNet, ResNet的网络结构

    1. LeNet 2. AlexNet 3. 参考文献: 1.  经典卷积神经网络结构——LeNet-5.AlexNet.VGG-16 2. 初探Alexnet网络结构 3.

  7. 学习笔记TF031:实现VGGNet

    VGGNet,牛津大学计算机视觉组(Visual Geometry Group)和Google DeepMind公司一起研发,深度卷积神经网络.VGGNet反复堆叠3x3小型卷积核和2x2最大池化层, ...

  8. VGG-Net

    论文下载 源码GitHub 目的 这篇文章是以比赛为目的——解决ImageNet中的1000类图像分类和定位问题.在此过程中,作者做了六组实验,对应6个不同的网络模型,这六个网络深度逐渐递增的同时,也 ...

  9. 经典卷积网络模型 — VGGNet模型笔记

    一.简介 VGGNet是计算机视觉组(Visual Geometry Group)和Google DeepMind公司的研究员一起研究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VGGNet探索了卷积神经网络深度与性能之间的 ...

随机推荐

  1. Android 6.0 Kotlin 蓝牙BLE扫描

    package com.arci.myapplication import android.os.Bundleimport android.support.design.widget.Snackbar ...

  2. 用cmd运行php代码、socket

    一.用cmd运行php代码,首先要对电脑进行配置: 1.右击计算机-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我们需要添加环境变量. 2.在Administrator的用户变量(U)下点击新建,弹出对话框,变量名 ...

  3. 数字图像处理,图像锐化算法的C++实现

    http://blog.csdn.net/ebowtang/article/details/38961399 之前一段我们提到的算法都是和平滑有关, 经过平滑算法之后, 图像锐度降低, 降低到一定程度 ...

  4. jQuery二级下拉菜单

    在线演示 本地下载

  5. knudson hypothesis 二次突变假说

    二次突变假说是由诺丁在1953年提出的,他发现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有癌症的概率有上升.对这种现象有一种解释,即癌症的发生需要多个突变的累积. 克努森在1971通过研究正式地提出该观点.他对具有遗传性 ...

  6. 字符串的hash匹配

    如果要比较字符串是否相等,首先想到的是KMP算法,但是hash更加简洁易于编写,hash的目的是把一串字符转化成一个数字,用数字来比较是否相等.我让mod=912837417 Base=127,防止h ...

  7. LeetCode——Fizz Buzz

    LeetCode--Fizz Buzz Question Write a program that outputs the string representation of numbers from ...

  8. Merge-Sort(归并排序)

    Merge-Sort(归并排序) 思想 利用分治的思想,具体实现也就是递归,不断的将问题话分为更小的子问题,当子问题中规模为1的时候,认为数组已经有序了,然后再将子问题求得的结果不断的合并.也就是将长 ...

  9. UVA 10900 So you want to be a 2n-aire? (概率dp)

    题意:玩家初始的金额为1:给出n,表示有n道题目:t表示说答对一道题目的概率在t到1之间均匀分布. 每次面对一道题,可以选择结束游戏,获得当前奖金:或者回答下一道问题,答对的话奖金翻倍,答错的话结束游 ...

  10. quartz多任务调度+spring 实现

    一.Quartz的学习简述 客官,不要急,请看完下面的内容... 代码可以直接拷贝使用,本文是编写2个定时方法来实现的,如果想要执行1个,删除另1个即可.但是想要知道执行原理请看最后的原理分析 二.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