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务虚扫盲
打包工具的角色
所谓打包工具在web开发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文件依赖管理。毕竟现在都是模块化开发,打包工具首先就是要梳理文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2)资源加载管理。web本质就是html、js和css的文件组合,文件的加载顺序(先后时机)和文件的加载数量(合并、嵌入、拆分)也是打包工具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3)效率与优化管理。提高开发效率,即写最少的代码,做最好的效果展示;尽可能的使用工具,减少机械coding和优化页面效果,这个是考验打包工具是否具备魅力的点。
打包工具的结构
由上图可以推出,打包工具的结构应该是tool+plugins的结构。tool提供基础能力,即文件依赖管理和资源加载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plugins来丰富打包工具的能力。plugins类似互联网+的概念,文件经plugins处理之后,具备了web渲染中的某种优势。
为什么使用webpack?
决定打包工具能走多远的是plugins的丰富程度,而webpack目前恰恰是最丰富的,我这里对比了一下fis与webpack在npm包上数据,看完就知道为什么要使用webpack了。

webpack的工作原理
webpack处理文件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维度:文件间的关系和文件的内容。文件间的关系处理,主要是通过文件和模块标记方法来实现;文件内容的处理主要通过loaders和plugins来处理。
1.文件内容处理
在webpack的世界里,js是一等公民,是处理的入口,其他资源都是在js中通过类似require的方式引入。webpack虽然支持命令行操作,但是一般将配置写在webpack.conf.js文件中,文件内容是一个配置对象,基本配置项是:entry、ouput、module、plugins属性。
entry与output
这里引入了一个chunk的概念,chunk表示一个文件,默认情况下webpack的输入是一个入口文件,输出也是一个文件,这个文件就是一个chunk,chunkId就是产出时给每个文件一个唯一标识id,chunkhash就是文件内容的md5值,name就是在entry中指定的key值。
module.exports = {
entry: {
collection: './src/main.js' // collection为chunk的名字,chunk的入口文件是main.js
},
output: {
path: './dist/js',
filename: '[name].[chunkhash].js' // 输出到dist/js目录下,以collection+chunk内容的md5值作为输出的文件名
}
};
输出:
module
moudle对应loader(加载器 )的配置,主要对指定类型的文件进行操作,举个例子:js类型的文件和css文件需要不同的loader来处理。最常用的加载器是eslint-loader和babel-loader。
module.exports = {
entry: {
collection: './src/main.js' // collection为chunk的名字,chunk的入口文件是main.js
},
output: {
path: './dist/js',
filename: '[name].[chunkhash].js' // 输出到dist/js目录下,以collection+chunk内容的md5值作为输出的文件名
}
module: {
rules: [ // rules为数组,保存每个加载器的配置
{
test: /\.js$/, // test属性必须配置,值为正则表达式,用于匹配文件
loader: 'babel-loader?fakeoption=true!eslint-loader', // loader属性必须配置,值为字符串,对于匹配的文件使用babel-loader和eslint-loader处理,处理顺序从右向左,先eslint-loader,后babel-loader,loader之间用!隔开,loader与options用?隔开
exclude: /node_module/, // 对于匹配的文件进行过滤,排除node_module目录下的文件
include: './src' // 指定匹配文件的范围
}
]
}
};
其中,loader的options也可以单独使用options属性来配置
rules: [
{
test: /\.js$/,
loader: 'babel-loader',
options: {
fakeoption: true
}
}
]
另外通常babel-loader的配置项可以写在根目录下的.babelrc文件中
{
"presets": ["stage-2"],
"plugins": ["transform-runtime"]
}
plugins
plugins用于扩展webpack的功能,相比着loader更加灵活,不用指定文件类型。常用的plugins有三个,html-webpack-plugin、commonChunkPlugin和ExtractTextPlugin。
var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collection.html', // 入口html文件名
template: './src/index.html' // 入口html文件模板
})
]
...
};

module.exports = {
...
plugins: [
// 把通过npm包引用的第三方类库从入口文件中提取出来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minChunks: function (module, count) {
// 指定范围是js文件来自node_modules
return (module.resource && /\.js$/.test(module.resource) &&module.resource.indexOf(path.join(__dirname, '../node_modules')) === 0);
}
}),
// 把webpack的module管理相关基础代码从vendor中提取到manifest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manifest',
chunks: ['vendor']
})
]
...
};
js是一等公民,webpack默认不产出css文件,产出css文件需要依赖ExtractTextPlugin插件来完成。
module.exports = {
...
plugins: [
// 把css片段从入口js文件中提取到对应入口名的css文件中
new ExtractTextPlugin({
filename: './dist/static/css/[name].[contenthash].css'
}),
]
...
};
2.文件间的关系处理
理清这个过程得倒推,先看一下经webpack处理后的js文件,下面的例子中主要涉及3个产出文件,manifest是webpack的module管理代码,vendor是第三方类库文件,collection是入口文件,加载的顺序是manifest-》vendor-》collection。
查看三个文件的内容可知:
vendor和collection的内容都是一个函数,类似jsonp请求回来的返回值。下面分别是vendor和collection中的代码。
webpackJsonp([0],[ // chunkid为0
/* 0 */
/***/ (function(module, exports, __webpack_require__) {
...
/***/ }),
/* 1 */
/***/ (function(module, exports) {
...
/* 2 */
...
/* 9 */
/***/ (function(module, exports, __webpack_require__) {
...
/***/ }),
/* 10 */, // 此处moduleid=10的模块为空
/* 11 */
/***/ (function(module, exports) {
...
/***/ }),
...
]);
webpackJsonp([1],[ // chunkid为1
/* 0 */, // moduleid为0-9的模块均为空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function(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
};
/***/ }),
/* 11 */,
/* 12 */,
....
/* 59 */
/***/ (function(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use strict";
Object.defineProperty(__webpack_exports__, "__esModule", { value: true });
/* harmony import */ var 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0_vue__ = __webpack_require__(14);
/* harmony import */ var 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1_vue_validator__ = __webpack_require__(58);
/* harmony import */ var 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1_vue_validator___default = __webpack_require__.n(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1_vue_validator__);
/* harmony import */ var 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2__router__ = __webpack_require__(54);
...
/***/ }),
...
], [59]); // 此处多了一个参数,参数值为[59],即moduleid=59的模块名是入口模块
从以上两个文件可以发现出一个规律,
(1)每个文件的chunkid放在第一个参数;
(2)模块都放在第二个参数,每个模块都有对应的id,数组都是从moduleid=0开始,依次增加,如果该模块不在该文件中,则使用空值来代替;
(3)入口文件中的函数多了一个参数,参数里面传入了一个moduleid,视为入口模块。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manifest文件的内容,来看看webpackJsonp函数究竟是怎么运行的。
总的来说是利用闭包传入了几个自由变量:
modules:模块本身是一个函数,modules用于存储模块函数数组。
installedModules:用于缓存模块的返回值,即module.exports。
installedChunks:用于标记chunk文件是否已经被加载。
webpackJsonp:chunk文件加载后的callback函数,主要将文件中的模块存储到modules对象中,同时标记chunk文件的下载情况,对于入口chunk来说,等所有的模块都放入modules之后,执行入口模块函数。
__webpack_require__:模块加载函数,加载的策略是:根据moduleid读取,优先读取缓存installedModules,读取失败则读取modules,获取返回值,然后进行缓存。
/******/ (function(modules) { // webpackBootstrap
/******/ // install a JSONP callback for chunk loading
/******/ var parentJsonpFunction = window["webpackJsonp"];
// webpackJsonp函数挂在window下,接收三个参数,chunkids:文件的id,moreModules: 文件中的module,executeModules:入口module
/******/ window["webpackJsonp"] = function webpackJsonpCallback(chunkIds, moreModules, executeModules) {
/******/ // 把moreModules中的module的放入modules中,缓存起来
/******/ // 利用传入的chunkid在installedChunks标记对应的文件已下载
/******/ var moduleId, chunkId, i = 0, resolves = [], result;
/******/ for(;i < chunkIds.length; i++) {
/******/ chunkId = chunkIds[i];
/******/ if(installedChunks[chunkId]) {
/******/ resolves.push(installedChunks[chunkId][0]);
/******/ }
/******/ installedChunks[chunkId] = 0;
/******/ }
/******/ for(moduleId in moreModules) {
/******/ if(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call(moreModules, moduleId)) {
/******/ modules[moduleId] = moreModules[moduleId];
/******/ }
/******/ }
/******/ if(parentJsonpFunction) parentJsonpFunction(chunkIds, moreModules, executeModules);
/******/ while(resolves.length) {
/******/ resolves.shift()();
/******/ }
// 存在入口模块,则加载对应的模块并执行
/******/ if(executeModules) {
/******/ for(i=0; i < executeModules.length; i++) {
/******/ result = __webpack_require__(__webpack_require__.s = executeModules[i]);
/******/ }
/******/ }
/******/ return result;
/******/ };
/******/
/******/ // 模块缓存对象,存放module的exports
/******/ var installedModules = {};
/******/
/******/ // chunk是否下载标记对象,key为chunkid,值为0表示已经下载
/******/ var installedChunks = {
/******/ 2: 0 // 表示chunkid=2的文件已下载,其实就是manifest文件本身
/******/ };
/******/
/******/ // 模块加载函数:先从缓存读取,没有则从modules中读取module函数,执行后返回exports,最后缓存起来
/******/ function __webpack_require__(moduleId) {
/******/
/******/ // Check if module is in cache
/******/ if(installedModules[moduleId]) {
/******/ return installedModules[moduleId].exports;
/******/ }
/******/ // Create a new module (and put it into the cache)
/******/ var module = installedModules[moduleId] = {
/******/ i: moduleId,
/******/ l: false,
/******/ exports: {}
/******/ };
/******/
/******/ // Execute the module function
/******/ modules[moduleId].call(module.exports, module, module.exports, __webpack_require__);
/******/
/******/ // Flag the module as loaded
/******/ module.l = true;
/******/
/******/ // Return the exports of the module
/******/ return module.exports;
/******/ }
/******/
/******/ // This file contains only the entry chunk.
/******/ // The chunk loading function for additional chunks
/******/ __webpack_require__.e = function requireEnsure(chunkId) {
...
/******/ };
/******/
/******/ // expose the modules object (__webpack_modules__)
/******/ __webpack_require__.m = modules;
/******/
/******/ // expose the module cache
/******/ __webpack_require__.c = installedModules;
/******/
/******/ // identity function for calling harmony imports with the correct context
/******/ __webpack_require__.i = function(value) { return value; };
/******/
/******/ // define getter function for harmony exports
/******/ __webpack_require__.d = function(exports, name, getter) {
/******/ if(!__webpack_require__.o(exports, name)) {
/******/ Object.defineProperty(exports, name, {
/******/ configurable: false,
/******/ enumerable: true,
/******/ get: getter
/******/ });
/******/ }
/******/ };
/******/
/******/ // getDefaultExport function for compatibility with non-harmony modules
/******/ __webpack_require__.n = function(module) {
/******/ var getter = module && module.__esModule ?
/******/ function getDefault() { return module['default']; } :
/******/ function getModuleExports() { return module; };
/******/ __webpack_require__.d(getter, 'a', getter);
/******/ return getter;
/******/ };
/******/
/******/ // 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call
/******/ __webpack_require__.o = function(object, property) { return 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call(object, property); };
/******/
/******/ // __webpack_public_path__
/******/ __webpack_require__.p = "./";
/******/
/******/ // on error function for async loading
/******/ __webpack_require__.oe = function(err) { console.error(err); throw err; };
/******/ })
/************************************************************************/
/******/ ([]);
//# sourceMappingURL=manifest.e7a81691a524d5b99b6b.js.map
总体而言,下图可以简易的描述出webpack打包过程,该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module构建、trunk构建和产出三个阶段。
webpack务虚扫盲的更多相关文章
- Vue.JS React 精彩文章汇总
JavaScript深入系列 [干货] JavaScript数组所有API全解密 [干货] 移动端:页面->手淘互动动效的探索 - IT大咖说 - 大咖干货,不再错过 [扫盲] Jonath ...
- Ext JS学习第十六天 事件机制event(一) DotNet进阶系列(持续更新) 第一节:.Net版基于WebSocket的聊天室样例 第十五节:深入理解async和await的作用及各种适用场景和用法 第十五节:深入理解async和await的作用及各种适用场景和用法 前端自动化准备和详细配置(NVM、NPM/CNPM、NodeJs、NRM、WebPack、Gulp/Grunt、G
code&monkey Ext JS学习第十六天 事件机制event(一) 此文用来记录学习笔记: 休息了好几天,从今天开始继续保持更新,鞭策自己学习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是事件,对于事件 ...
- js学习笔记:webpack基础入门(一)
之前听说过webpack,今天想正式的接触一下,先跟着webpack的官方用户指南走: 在这里有: 如何安装webpack 如何使用webpack 如何使用loader 如何使用webpack的开发者 ...
- webpack之傻瓜式教程
接触webpack也有挺长一段时间了,公司的项目也是一直用着webpack在打包处理,但前几天在教新人的情况下,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尽管网上的webpack教程满天飞,但是却很难找到一个能让新人快 ...
- 细说前端自动化打包工具--webpack
背景 记得2004年的时候,互联网开发就是做网页,那时也没有前端和后端的区分,有时一个网站就是一些纯静态的html,通过链接组织在一起.用过Dreamweaver的都知道,做网页就像用word编辑文档 ...
- Webstorm+Webpack+echarts构建个性化定制的数据可视化图表&&两个echarts详细教程(柱状图,南丁格尔图)
Webstorm+Webpack+echarts ECharts 特性介绍 ECharts,一个纯 Javascript 的图表库,可以流畅的运行在 PC 和移动设备上,兼容当前绝大部分浏览器(I ...
- 使用webstorm+webpack构建简单入门级“HelloWorld”的应用&&引用jquery来实现alert
使用webstorm+webpack构建简单入门级"HelloWorld"的应用&&构建使用jquery来实现 1.首先你自己把webstorm安装完成. 请参考这 ...
- webpack入门教程之Hello webpack(一)
webpack入门教程系列为官网Tutorials的个人译文,旨在给予想要学习webpack的小伙伴一个另外的途径.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看完入门教程系列后,你将会学习到如下内容: 1.如何安装 ...
- webpack的使用
1.webpack是什么? 打包前端项目的工具(为项目提高逼格的东西). 2.webpack的基本命令 webpack#最基本的启动webpack命令 webpack-w #提供watch方法,实时进 ...
随机推荐
- [HAOI2006]受欢迎的牛
洛谷传送门 直接tarjan求scc,然后统计出度为0的缩点,如果多余1个就输出0,只有一个就输出这个缩点里的点. --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 ...
- windows下使用wineshark分析抓取本地回环包
## 摘要 由于windows系统没有提供本地回环网络的接口,用Wireshark监控网络的话看不到localhost的流量. 想要获取本地的网络数据包,可以通过一款小巧的开源软件RawCap来进行抓 ...
- 初次接触 Android Studio FAQ
1. 2. 3. 4. 6. 7. Tools -> Adnroid -> enable ADB integration 8.官方模拟器太慢,还是自己下个第三方模拟器吧. http:/ ...
- .NET Core中文分词组件jieba.NET Core
.NET Core中文分词组件jieba.NET Core,由于实际的一些需求,需要做中文分词. 找到了一个jieba.NET https://github.com/anderscui/jieba.N ...
- NuGet(Nuget Packages)
Nuget是一个.NET平台下的开源的项目,它是Visual Studio的扩展.在使用Visual Studio开发基于.NET Framework的应用时,Nuget能把在项目中添加.移除和更新引 ...
- 【Java基础】Java类的加载和对象创建流程的详细分析
相信我们在面试Java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公司要做笔试题目的,而Java类的加载和对象创建流程的知识点也是常见的题目之一.接下来通过实例详细的分析一下. 实例问题 实例代码 Parent类 package ...
- 浅谈 angular新旧版本问题
一直在学习angularJs,之前用的版本比较老,前些天更新了一下angularJs的版本,然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老的版本里控制器直接用函数定义就可以 比如: 在angularJ ...
- SQL生成一年每一天的时间列表的几种方法
工作好几年了,一直没有写博客,准备捡起来... 以下脚本适用环境:SQL SERVER (starting with 2012) 1.构建序列: /*1-1:利用交叉连接,推荐下列这种写法 ...
- 有些arp请求报文中为什么会有目的mac地址(不使用广播地址)
有些arp请求报文中为什么会有目的mac地址(不使用广播地址) 最近做实验,注意到局域网内大部分的arp包的以太网头部目的mac地址并不是广播地址,并且包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并不是全0,而是目的ip ...
- Could not find a valid gem 'compass' (>= 0) in any repository compass安装失败解决方案
安装完成ruby gem 之后,通过 gem install compass 安装compass~~ 出现如下报错 Could not find a valid gem 'compas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