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简单介绍一下Time_Wait是个什么鬼:

在TCP/IP协议中,我们都知道有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过程,先来一个简单的图:

各个状态和基本的过程想必了解过TCP/IP协议的人都清楚,本次介绍的主题只有Time_Wait状态。(Ps:本文统一将主动断开连接方称A,被动断开连接方称B)

1,Time_Wait状态是什么结点产生的?

  在A发送Fin被B接收到,B会发送ACK紧接着发送Fin以后,A接收到另一方发过来的Fin信号,就会将自身的状态设置为Time_Wait状态,并返回一个ACK。

2,为什么需要有一个Time_Wait状态?

  主要有两个原因:⑴ 可靠地实现TCL全双工连接的终止;⑵允许老的重复分节在网络中消逝。

3,分别解释一下上述两种具体的实现过程?

  ⑴ A发送最后一次ACK后,会处于Time_Wait状态下,此时并没有断开连接,若最后一次ACK没有正常发送给B,则B检测超时后会再次发送确认的Fin,此时A处于Time_Wait状态就能正常接收并再次发送确认ACK,以确保服务器能正常断开连接。Time_Wait(2MSL)时间超时后,A端就会自动关闭端口。

  ⑵ 假设已经有A与B建立了链接,此时A主动断开连接后,这时候发出的一个ACK,如果没有Time_Wait(2MSL)时间,直接断开连接后立即启用一个新的网络连接,如果有一个来自上个连接的数据包,会直接对当前连接连接造成影响,所以必须进行一个2MSL的等待时间。

4,为什么是2MSL时间:

  MSL时间是一个数据包在网络中最大的存活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会在网络传输中消失。一般这个时间在Window环境下就是2分钟,所以2MSL就是4分钟,这个具体的时间根据环境不同有所减少。而之所以是2MSL,主要原因在两个端口之间进行传输,从传输到B端口再从B端口传回来,至少需要2个包,所以规定的时间为2MSL。

5,若是在Time_Wait时间内,还是由于一些原因(路由异常,数据处理延迟,等待超时),造成最后一个ACK没能正常到达,服务器会怎么样?

  首先,若服务器多次发Fin得不到回应,根据项目不同,必然是有响应的超时异常处理,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很少出现这种极端情况,所以哪怕在A端已经关闭,B端发送一个Fin之后,A端也会反馈一个RST分节,这个数据包会在B端被识别成异常错误。

6,如果在Time_Wait状态ACK数据丢失,那A与B如果再次进行数据确认?

  TCP协议提供一种超时重传机制,主要根据TCP提供的定时器进行控制,而这种情况下的重传,时间为RRT(数据往返时间),由于路由器和网络流量均会变化,所以RRT时间也是经常变动的。这个时间长短的变动同样是TCP进行监控修改的。具体算法请参考TCP/IP详解:卷一。

7,Time_Wait状态必须等待2MSL时间吗?

  当然不是,某些特殊情况A端需要进行大量并且快速的建立连接-断开连接的操作,所以我们有时候不能接受2-4分钟左右的重新等待时间,这时候可以通过设置TCP的配置文件 /etc/sysctl.conf 来改变Time_Wait状态的时间,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编辑文件,加入以下内容: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net.ipv4.tcp_tw_reuse = 1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然后执行/sbin/sysctl -p让参数生效。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表示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来处理,可防范少量SYN攻击,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use = 1表示开启重用。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fin_timeout修改系統默认的TIMEOUT时间

修改之后,再用命令查看TIME_WAIT连接数netstat -ant |grep “TIME_WAIT” |wc –l

在没有nat情况下还需要设置net.ipv4.tcp_timestamps = 1才能生效。

8,若设置了上述时间,我们如何确保Time_Wait的两个作用?

  若要设置快速重用的属性,前提也必须设置net.ipv4.tcp_timestamps = 1,TCP就会为数据包添加两个”字节时间字段”,第一个4字节记录发送该数据包的时间,第二个4字节字段用来保存最近一次接受对方发送到数据的时间。有了时间段,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时间,来防止延迟的数据到达。但确保双关性可能会出现问题,但就算A段快速关闭,数据丢失下B段重发Fin,会回复一个RST包,表达是异常。

上述大部分都是通过TCP/IP协议与博客了解,部分是通过与朋友讨论总结,若出现错误,请大神们指点

好一个Time_Wait状态(TCP/IP)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lose_wait状态和time_wait状态(TCP连接)

    1.CLOSE_WAIT的简单解决方案 不久前,我的Socket Client程序遇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错误.它本来应该在一个socket长连接上持续不断地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如果socket连接断开,那 ...

  2. TCP/IP TIME_WAIT状态原理

    原文转载:http://elf8848.iteye.com/blog/1739571 IME_WAIT状态原理 ---------------------------- 通信双方建立TCP连接后,主动 ...

  3. Linux-TCP/IP TIME_WAIT状态原理

    TIME_WAIT状态原理---------------------------- 通信双方建立TCP连接后,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就会进入TIME_WAIT状态. 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时,会发送最后一个a ...

  4. TCP协议(二)——TIME_WAIT状态

    当TCP主动关闭套接字时,采用四步握手机制来彻底关闭连接.如图: 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发送FIN段到服务端.TCP状态由ESTABLISHED(连接状态)转为FIN_WAIT1(表示,发送的FIN需要 ...

  5. 001_TCP/IP TIME_WAIT状态原理及监控实战

    一.原理 <1>TIME_WAIT状态原理---------------------------- 通信双方建立TCP连接后,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就会进入TIME_WAIT状态. 客户端主动 ...

  6. 在深谈TCP/IP三步握手&四步挥手原理及衍生问题—长文解剖IP

    如果对网络工程基础不牢,建议通读<细说OSI七层协议模型及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下面就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Interne ...

  7. 【网络编程】time_wait状态产生的原因,危害,如何避免

    转自:https://blog.csdn.net/u013616945/article/details/77510925  做略微修改  仅供个人学习 1. time_wait状态如何产生? 在tcp ...

  8. 《TCP/IP详解》

    TCP/IP概述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 ...

  9. 网络--TIME_WAIT状态

    MSL时间 MSL就是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最大分节生命期),这是一个IP数据包能在互联网上生存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IP数据包将在网络中消失 .MSL在RFC 1122 ...

随机推荐

  1. MyEclipse异常关闭导致Tomcat不能启动的问题

    由于MyEclipse的异常关闭从而导致Tomcat并没有关闭,所以再次启动Tomcat当然是无法启动的啦,解决方法:在任务管理器中关闭一个叫javaw.exe的进程,如果你这时已经启动了MyEcli ...

  2. 以gevent(协程) 方式跑uwsgi服务

    当你的系统存在一些IO或网络请求较久的操作时, 如果以默认的方式启动uwsgi服务, 那么如果这类请求过多的时候, 所以进程被卡死. uwsgi就无法再对后续请求做处理了. 这时可以用gevent的方 ...

  3. k8s helm 包管理私服chartmuseum 安装

    备注:   预备环境需要安装helm  1. 安装chartmuseum  参考 # on Linux curl -LO https://s3.amazonaws.com/chartmuseum/re ...

  4. linux的mysql

    mysql https://www.cnblogs.com/cnblogsfans/archive/2009/09/21/1570942.html https://blog.csdn.net/Smal ...

  5. 坑爹的AMH

    坑爹的 AMH的配置文件在这里: nginx 配置文件1:/usr/local/nginx-generic-1.6/conf/nginx.conf nginx 配置文件2:/home/wwwroot/ ...

  6. DS03--栈和队列

    一.学习总结 1 关键词: 逻辑结构,存储结构,抽象数据类型,顺序存储类型,链式存储类型,线性表应用 栈和队列 2 使用思维导图将这些关键词组织起来. 二.PTA实验作业 2.1题目1:符号配对 请编 ...

  7. 获取响应里面的cookie的方法

    使用方法: R.cookies.get_dict()   获取响应返回的cookies

  8. scrapy_redis 实现多进程配置部分代码

    # 启用Redis调度存储请求队列SCHEDULER = "scrapy_redis.scheduler.Scheduler"# 确保所有的爬虫通过Redis去重DUPEFILTE ...

  9. Nginx 之:nginx.conf结构

    nginx.conf文件结构如下: ..... events { ...... } http{ .... server{ .... } server{ listen  192.168.0.12:80; ...

  10. Linux系统启动流程与系统目录

    启动流程 # 1,开机BIOS自检 检查一系列的硬件,最后根据启动顺序启动,是硬盘还是光驱等 # 2,MBR引导 读硬盘0柱面0磁道1扇区的前446字节 1扇区=512字节 MBR=4446字节 四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