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关于ArkUI框架中ForEach的潜在陷阱与性能优化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深入解析ForEach的潜在陷阱与性能优化:错误用法与性能下降的案例分析》,作者:柠檬味拥抱 。
在ArkUI框架中,ForEach接口是基于数组类型数据进行循环渲染的强大工具。它需要与容器组件搭配使用,并能够根据数据源动态生成相应的子组件。以下是对ForEach接口的详细解析,包括接口描述、参数说明、键值生成规则以及使用场景的示例。
ForEach接口概述
介绍
ForEach接口基于数组类型数据进行循环渲染,需要与容器组件配合使用。它能够根据数据源的变化,动态生成对应的子组件,并将其渲染到界面上。
接口描述
ForEach( arr: Array, itemGenerator: (item: Array, index?: number) => void, keyGenerator?: (item: Array, index?: number) => string )
参数说明
- arr: 数据源,为Array类型的数组。可以为空数组,但不能改变包括数组本身在内的任何状态变量。
- itemGenerator: 组件生成函数,为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创建对应的组件。必须是ForEach父容器所允许的子组件类型。
- keyGenerator: 键值生成函数,为数据源的每个数组项生成唯一且持久的键值。可选参数,如果未定义,将使用默认的键值生成函数。
键值生成规则
在ForEach循环渲染过程中,系统会为每个数组元素生成一个唯一且持久的键值,用于标识对应的组件。键值的生成规则由开发者定义,可以使用默认规则或自定义规则。
默认规则
(item: T, index: number) => { return index + '__' + JSON.stringify(item); }
系统对于键值的生成判断主要与itemGenerator函数的第二个参数index以及keyGenerator函数的返回值有关。具体的键值生成规则判断逻辑可以参考文档中的图1 ForEach键值生成规则。
组件创建规则
在确定键值生成规则后,ForEach的itemGenerator函数会根据键值生成规则为数据源的每个数组项创建组件。组件的创建包括两种情况:ForEach首次渲染和ForEach非首次渲染。
首次渲染
在首次渲染时,根据键值生成规则为数据源的每个数组项生成唯一键值,并创建相应的组件。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
@Entry
@Component
struct Parent {
@State simpleList: Array<string> = ['one', 'two', 'three'];
build() {
Row() {
Column() {
ForEach(this.simpleList, (item: string) => {
ChildItem({ item: item })
}, (item: string) => item)
}
.width('100%')
.height('100%')
}
.height('100%')
.backgroundColor(0xF1F3F5)
}
}
@Component
struct ChildItem {
@Prop item: string;
build() {
Text(this.item)
.fontSize(50)
}
}
在上述代码中,根据键值生成规则为数据源simpleList的每个数组项生成唯一键值,并创建对应的ChildItem组件渲染到界面上。

非首次渲染
在非首次渲染时,ForEach会检查新生成的键值是否在上次渲染中已经存在。如果键值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新的组件;如果键值存在,则不会创建新的组件,而是直接渲染该键值所对应的组件。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
@Entry
@Component
struct Parent {
@State simpleList: Array<string> = ['one', 'two', 'two', 'three'];
build() {
Row() {
Column() {
ForEach(this.simpleList, (item: string) => {
ChildItem({ item: item })
}, (item: string) => item)
}
.width('100%')
.height('100%')
}
.height('100%')
.backgroundColor(0xF1F3F5)
}
}
@Component
struct ChildItem {
@Prop item: string;
build() {
Text(this.item)
.fontSize(50)
}
}
在上述代码中,当渲染到索引为2的’two’时,因为该键值已存在于上次渲染中,所以不会创建新的ChildItem组件,而是直接复用已有的组件。
使用场景
ForEach组件在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 数据源不变: 数据源可以直接采用基本数据类型数组,在页面加载状态时使用骨架屏列表进行渲染展示。
- 数据源数组项发生变化: 在数据源数组项发生变化的场景下,例如进行数组插入、删除操作或者数组项索引位置发生交换时,数据源应为对象数组类型,并使用对象的唯一ID作为最终键值。
- 数据源数组项子属性变化: 当数据源的数组项为对象数据类型,并且只修改某个数组项的属性值时,需要结合@Observed和@ObjectLink装饰器使用,以实现ForEach的重新渲染。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上述场景的应用:
// 示例代码略,可根据文档中的使用场景示例进行参考
在该示例中,通过对Article类使用@Observed和@ObjectLink装饰器,实现了数据源数组项子属性变化时的重新渲染。当点击文章卡片上的点赞按钮时,修改了数组项的点赞状态和点赞数量,触发了ForEach的重新渲染。
高级用法
条件渲染逻辑
ForEach的itemGenerator函数支持包含if/else条件渲染逻辑。这意味着你可以根据数据源的不同条件,动态生成不同类型的子组件。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
@Entry
@Component
struct Parent {
@State condition: boolean = true;
@State dataList: Array<string> = ['item1', 'item2', 'item3'];
build() {
Column() {
ForEach(this.dataList, (item: string, index: number) => {
if (this.condition) {
// 根据条件渲染不同类型的子组件
ChildItem1({ item: item, index: index });
} else {
ChildItem2({ item: item, index: index });
}
}, (item: string) => item);
}
}
}
@Component
struct ChildItem1 {
@Prop item: string;
@Prop index: number;
build() {
Text(`Item ${this.index + 1}: ${this.item}`)
.fontSize(18)
.fontColor(Color.Blue);
}
}
@Component
struct ChildItem2 {
@Prop item: string;
@Prop index: number;
build() {
Text(`Item ${this.index + 1}: ${this.item}`)
.fontSize(16)
.fontColor(Color.Green);
}
}
在上述示例中,根据condition的值,动态选择渲染ChildItem1或ChildItem2。这为根据业务逻辑灵活地调整渲染行为提供了便利。
LazyForEach的性能优化
如果数据源非常庞大或者有特定的性能需求,推荐使用LazyForEach组件进行懒加载。LazyForEach在初始化渲染时不会一次性加载所有数据,而是根据滚动位置和用户操作,动态地加载可见区域的数据项。这有助于提高页面的渲染性能。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Entry
@Component
struct LazyForEachExample {
@State dataList: Array<string> = [...]; // 大型数据源
build() {
LazyForEach(this.dataList, (item: string, index: number) => {
LazyChildItem({ item: item, index: index });
}, (item: string) => item);
}
}
@Component
struct LazyChildItem {
@Prop item: string;
@Prop index: number;
build() {
Text(`Item ${this.index + 1}: ${this.item}`)
.fontSize(18)
.fontColor(Color.Blue);
}
}
在上述示例中,LazyForEach会根据用户的滚动位置,只加载可见区域的数据项,从而在处理大型数据源时提升性能。
渲染结果预期
在使用ForEach接口时,需要注意渲染结果的预期。在UI更新的场景下,如果出现重复的键值,框架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使用自定义键值生成函数时,需要确保生成的键值具有唯一性,避免出现渲染结果不符合预期的情况。
ForEach的错误使用案例与性能降低
在使用 ForEach 过程中,对于键值生成规则的理解不够充分可能导致错误的使用方式,带来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问题。以下是一个示例,展示了错误使用 ForEach 可能导致的渲染结果非预期和性能降低的情况。
渲染结果非预期
在下面的示例中,通过设置 ForEach 的第三个参数 KeyGenerator 函数,自定义键值生成规则为数据源的索引 index 的字符串类型值。当点击父组件 Parent 中的“在第1项后插入新项”文本组件后,界面会出现非预期的结果。
@Entry
@Component
struct Parent {
@State simpleList: Array<string> = ['one', 'two', 'three'];
build() {
Column() {
Button() {
Text('在第1项后插入新项').fontSize(30);
}
.onClick(() => {
this.simpleList.splice(1, 0, 'new item');
});
ForEach(this.simpleList, (item: string) => {
ChildItem({ item: item });
}, (item: string, index: number) => index.toString());
}
.justifyContent(FlexAlign.Center)
.width('100%')
.height('100%')
.backgroundColor(0xF1F3F5);
}
}
@Component
struct ChildItem {
@Prop item: string;
build() {
Text(this.item)
.fontSize(30);
}
}
在上述代码中,初始渲染效果和点击“在第1项后插入新项”后的渲染效果如下图所示:

初始渲染时,创建的键值依次为 “0”、“1”、“2”。插入新项后,数据源 simpleList 变为 ['one', 'new item', 'two', 'three']。框架监听到 @State 装饰的数据源长度变化触发 ForEach 重新渲染。ForEach 遍历新数据源,遍历数据项 “one” 时生成键值 “0”,存在相同键值,因此不创建新组件。继续遍历数据项 “new item” 时生成键值 “1”,存在相同键值,因此不创建新组件。继续遍历数据项 “two” 生成键值 “2”,存在相同键值,因此不创建新组件。最后遍历数据项 “three” 时生成键值 “3”,不存在相同键值,创建内容为 “three” 的新组件并渲染。
从以上可以看出,最终键值生成规则包含 index 时,期望的界面渲染结果为 ['one', 'new item', 'two', 'three'],而实际的渲染结果为 ['one', 'two', 'three', 'three'],渲染结果不符合开发者预期。因此,开发者在使用 ForEach 时应尽量避免最终键值生成规则中包含 index。
渲染性能降低
在下面的示例中,ForEach 的第三个参数 KeyGenerator 函数处于缺省状态。根据上述键值生成规则,此例使用框架默认的键值生成规则,即最终键值为字符串 index + '__' + JSON.stringify(item)。当点击“在第1项后插入新项”文本组件后,ForEach 将需要为第2个数组项以及其后的所有项重新创建组件。
@Entry
@Component
struct Parent {
@State simpleList: Array<string> = ['one', 'two', 'three'];
build() {
Column() {
Button() {
Text('在第1项后插入新项').fontSize(30);
}
.onClick(() => {
this.simpleList.splice(1, 0, 'new item');
console.log(`[onClick]: simpleList is ${JSON.stringify(this.simpleList)}`);
});
ForEach(this.simpleList, (item: string) => {
ChildItem({ item: item });
});
}
.justifyContent(FlexAlign.Center)
.width('100%')
.height('100%')
.backgroundColor(0xF1F3F5);
}
}
@Component
struct ChildItem {
@Prop item: string;
aboutToAppear() {
console.log(`[aboutToAppear]: item is ${this.item}`);
}
build() {
Text(this.item)
.fontSize(50);
}
}
在上述代码中,初始渲染效果和点击“在第1项后插入新项”后的渲染效果如下图所示:

点击“在第1项后插入新项”文本组件后,IDE的日志打印结果如下所示:

插入新项后,ForEach 为 “new item”、 “two”、 “three” 三个数组项创建了对应的组件 ChildItem,并执行了组件的 aboutToAppear() 生命周期函数。这是因为:
- 在 ForEach 首次渲染时,创建的键值依次为 0__one、1__two、2__three。
- 插入新项后,数据源 simpleList 变为 ['one', 'new item', 'two', 'three'],ArkUI 框架监听到 @State 装饰的数据源长度变化触发 ForEach 重新渲染。
- ForEach 依次遍历新数据源,遍历数据项 “one” 时生成键值 0__one,键值已存在,因此不创建新组件。继续遍历数据项 “new item” 时生成键值 1__new item,不存在
相同键值,创建内容为 “new item” 的新组件并渲染。继续遍历数据项 “two” 生成键值 2__two,不存在相同键值,创建内容为 “two” 的新组件并渲染。最后遍历数据项 “three” 时生成键值 3__three,不存在相同键值,创建内容为 “three” 的新组件并渲染。
尽管此示例中界面渲染的结果符合预期,但每次插入一条新数组项时,ForEach 都会为从该数组项起后面的所有数组项全部重新创建组件。当数据源数据量较大或组件结构复杂时,由于组件无法得到复用,将导致性能体验不佳。因此,除非必要,否则不推荐将第三个参数 KeyGenerator 函数处于缺省状态,以及在键值生成规则中包含数据项索引 index。
结语
通过深入了解ForEach接口的使用方法和高级用法,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渲染需求。在实际开发中,结合条件渲染逻辑和性能优化,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并优化应用性能。希望本文对你理解和应用ArkTS中的ForEach接口提供了帮助。
ForEach接口是ArkUI框架中用于循环渲染数组类型数据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键值生成规则和组件创建规则,能够应对各种数据变化情况。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使用方式,可以使界面动态展示和用户交互更加灵活和高效。
案例解析关于ArkUI框架中ForEach的潜在陷阱与性能优化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中的Django框架中prefetch_related()函数对数据库查询的优化
实例的背景说明 假定一个个人信息系统,需要记录系统中各个人的故乡.居住地.以及到过的城市.数据库设计如下: Models.py 内容如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
- web性能优化之---JavaScript中的无阻塞加载性能优化方案
一.js阻塞特性 JS 有个很无语的阻塞特性,就是当浏览器在执行JS 代码时,不能同时做其他任何事情,无论其代码是内嵌的还是外部的. 即<script>每次出现都会让页面等待脚本的解析和执 ...
- 《高性能SQL调优精要与案例解析》一书谈主流关系库SQL调优(SQL TUNING或SQL优化)核心机制之——索引(index)
继<高性能SQL调优精要与案例解析>一书谈SQL调优(SQL TUNING或SQL优化),我们今天就谈谈各主流关系库中,占据SQL调优技术和工作半壁江山的.最重要的核心机制之一——索引(i ...
- 《高性能SQL调优精要与案例解析》一书谈SQL调优(SQL TUNING或SQL优化)学习
<高性能SQL调优精要与案例解析>一书上市发售以来,很多热心读者就该书内容及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疑问,因读者众多外加本人日常工作的繁忙 ,在这里就SQL调优学习进行讨论并对热点问题统一作答. ...
- 基于AngularJS/Ionic框架开发的性能优化
AngularJS作为强大的前端MVVM框架,虽然已经做了很多的性能优化,但是我们开发过程中的不当使用还是会对性能产生巨大影响. 下面提出几点优化的方法: 1. 使用单次绑定符号{{::value}} ...
- asp.net MVC 框架中控制器里使用Newtonsoft.Json对前端传过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
下面我用一个实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asp.net MVC 框架中控制器里使用Newtonsoft.Json对前端传过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 using Newtonsoft.Json; usin ...
- php中foreach()函数与Array数组经典案例讲解
//php中foreach()函数与Array数组经典案例讲解 function getVal($v) { return $v; //可以加任意检查代码,列入要求$v必须是数字,或过滤非法字符串等.} ...
- 关于HttpSession 和 Hibernate框架中 session异同点的简单解析
快速理解: HttpSession中的session是一个容器用来盛基于会话机制的信息. 比喻:我把钱放进银行的保险柜里. 解析:我的钱就是我的信息,ID等 银行的保险柜就是session容器. Hi ...
- Spring5源码解析-Spring框架中的单例和原型bean
Spring5源码解析-Spring框架中的单例和原型bean 最近一直有问我单例和原型bean的一些原理性问题,这里就开一篇来说说的 通过Spring中的依赖注入极大方便了我们的开发.在xml通过& ...
- 在ASP.NET MVC 框架中调用 html文件及解析get请求中的参数值
在ASP.NET MVC 框架中调用 html文件: public ActionResult Index() { using (StreamReader sr = new StreamReader(P ...
随机推荐
- 前端CodeReivew实践
把Code Review变成一种开发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制度 把Code Review 作为开发流程的必选项后,不代表Code Review这件事就可以执行的很好,因为Code Review 的执行,很 ...
- 飞码LowCode前端技术:如何便捷配置出页面
简介 飞码是京东科技平台研发部研发的低代码产品,可使营销运营域下web页面快速搭建.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讲解如何便捷配置出页面,第一部分从数据.事件.业务支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从模板与页面收藏与 ...
- HarmonyOS 开发入门(二)
HarmonyOS 开发入门(二) 日常逼逼叨 在HarmonyOS 开发入门(一)中我们描述了 HarmonyOS 开发的语言ArKTs以及Ts简单的入门级语法操作,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Harmo ...
- 【vue】【外包杯】jtl和html文件的区别
ftl(freemaker) jsp(jstl) 举例:html ftl
- 【Javaweb】implements Serializable是什么意思?反序列化是什么意思?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 性,常常要implements Serializable,为什么? 对象本质上是虚无缥缈的,只是内存中的一个地址,如果想要让对象持久化,让对象在网络上传输,总不可能传送一个内存 ...
- 如何理解微服务体系结构中的 CQRS
本文翻译自 How To Understand CQRS In 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原作者 OLEKSII. 问题描述 在典型的软件应用程序中,有一个负责写入和读取操 ...
- HTML中的常用的特殊字符以及所有特殊字符
## HTML常用特殊字符以下是HTML中常用的特殊符号及其编码: | 特殊符号 | 编码 | 描述 || --- | --- | --- || `<` | `<` | 小于号 | ...
- 用元编程来判断STL类型
在此之前,先来回顾元编程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template<typename _Tp, _Tp __v> struct integral_constant { static con ...
- lua面向对象(类)和lua协同线程与协同函数、Lua文件I/O
-- create a class Animal={name = "no_name" , age=0 } function Animal:bark(voice) print(sel ...
- MySQL 分组排序后 → 如何取前N条或倒数N条
开心一刻 晚上,老婆辅导女儿写语文作业 填空题:春天来了,__绿了 女儿:春天来了,爸爸绿了 老婆一脸不悦地问道:你再说一遍,春天来了,什么玩意绿了? 女儿:春天来了,爸爸绿了呀 老婆很生气,但依旧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