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速度,Redis都做了哪些“变态”设计
前言
列表对象是 Redis
中 5
种基础数据类型之一,在 Redis 3.2
版本之前,列表对象底层存储结构有两种:linkedlist
(双端列表)和 ziplist
(压缩列表),而在 Redis 3.2
版本之后,列表对象底层存储结构只有一种:quicklist
(快速列表),难道通过精心设计的 ziplist
最终被 Redis
抛弃了吗?
列表对象
同字符串对象一样,列表对象到底使用哪一种数据结构来进行存储也是通过编码来进行区分:
编码属性 | 描述 | object encoding命令返回值 |
---|---|---|
OBJ_ENCODING_LINKEDLIST | 使用 linkedlist 实现列表对象 |
linkedlist |
OBJ_ENCODING_ZIPLIST | 使用 ziplist 实现列表对象 |
ziplist |
OBJ_ENCODING_QUICKLIST | 使用 quicklist 实现列表对象 |
quicklist |
linkedlist
linkedlist
是一个双向列表,每个节点都会存储指向上一个节点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linkedlist
因为每个节点之间的空间是不连续的,所以可能会造成过多的内存空间碎片。
linkedlist存储结构
链表中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 listNode
对象(源码 adlist.h
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列表中的 value
其实也是一个字符串对象,其他几种数据类型其内部最终也是会嵌套字符串对象,字符串对象也是唯一一种会被其他对象引用的基本类型: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
struct listNode *prev;//前一个节点
struct listNode *next;//后一个节点
void *value;//值(字符串对象)
} listNode;
然后会将其再进行封装成为一个 list
对象(源码 adlist.h
内):
typedef struct list {
listNode *head;//头节点
listNode *tail;//尾节点
void *(*dup)(void *ptr);//节点值复制函数
void (*free)(void *ptr);//节点值释放函数
int (*match)(void *ptr, void *key);//节点值对比函数
unsigned long len;//节点数量
} list;
Redis
中对 linkedlist
的访问是以 NULL
值为终点的,因为 head
节点的 prev
节点为 NULL
,tail
节点的 next
节点也为 NULL
,所以从头节点开始遍历,当发现 tail
为 NULL
时,则可以认为已经到了列表末尾。
当我们设置一个列表对象时,在 Redis 3.2
版本之前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存储示意图:
ziplist
压缩列表在前面已经介绍过,想要详细了解的可以点击这里。
linkedlist 和 ziplist 的选择
在 Redis3.2
之前,linkedlist
和 ziplist
两种编码可以进选择切换,如果需要列表使用 ziplist
编码进行存储,则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列表对象保存的所有字符串元素的长度都小于
64
字节。 - 列表对象保存的元素数量小于
512
个。
一旦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任意一个,则会使用 linkedlist
编码进行存储。
PS:这两个条件可以通过参数 list-max-ziplist-value
和 list-max-ziplist-entries
进行修改。
这两种列表能在特定的场景下发挥各自的作用,应该来说已经能满足大部分需求了,然后 Redis
并不满足于此,于是一场改革引发了,quicklist
横空出世。
quicklist
在 Redis 3.2
版本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 Redis
的性能,列表对象统一采用 quicklist
来存储列表对象。quicklist
存储了一个双向列表,每个列表的节点是一个 ziplist
,所以实际上 quicklist
并不是一个新的数据结构,它就是linkedlist
和 ziplist
的结合,然后被命名为快速列表。
quicklist 内部存储结构
quicklist
中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 quicklistNode
对象,其数据结构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Node {
struct quicklistNode *prev;//前一个节点
struct quicklistNode *next;//后一个节点
unsigned char *zl;//当前指向的ziplist或者quicklistLZF
unsigned int sz;//当前ziplist占用字节
unsigned int count : 16;//ziplist中存储的元素个数,16字节(最大65535个)
unsigned int encoding : 2; //是否采用了LZF压缩算法压缩节点 1:RAW 2:LZF
unsigned int container : 2; //存储结构,NONE=1, ZIPLIST=2
unsigned int recompress : 1; //当前ziplist是否需要再次压缩(如果前面被解压过则为true,表示需要再次被压缩)
unsigned int attempted_compress : 1;//测试用
unsigned int extra : 10; //后期留用
} quicklistNode;
然后各个 quicklistNode
就构成了一个快速列表 quicklist
: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 {
quicklistNode *head;//列表头节点
quicklistNode *tail;//列表尾节点
unsigned long count;//ziplist中一共存储了多少元素,即:每一个quicklistNode内的count相加
unsigned long len; //双向链表的长度,即quicklistNode的数量
int fill : 16;//填充因子
unsigned int compress : 16;//压缩深度 0-不压缩
} quicklist;
根据这两个结构,我们可以得到 Redis 3.2
版本之后的列表对象的一个存储结构示意图:
quicklist 的 compress 属性
compress
是用来表示压缩深度,ziplist
除了内存空间是连续之外,还可以采用特定的 LZF
压缩算法来将节点进行压缩存储,从而更进一步的节省空间,压缩深度可以通过参数 list-compress-depth
控制:
- 0:不压缩(默认值)
- 1:首尾第1个元素不压缩
- 2:首位前2个元素不压缩
- 3:首尾前3个元素不压缩
- 以此类推
注意:之所以采取这种压缩两端节点的方式是因为很多场景都是两端的元素访问率最高的,而中间元素访问率相对较低,所以在实际使用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压缩,以及具体的压缩深度。
quicklistNode 的 zl 指针
zl
指针默认指向了 ziplist
,上面提到 quicklistNode
中有一个 sz
属性记录了当前 ziplist
占用的字节,不过这仅仅限于当前节点没有被压缩(通过LZF
压缩算法)的情况,如果当前节点被压缩了,那么被压缩节点的 zl
指针会指向另一个对象 quicklistLZF
,而不会直接指向 ziplist
。quicklistLZF
是一个 4+N
字节的结构: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LZF {
unsigned int sz;// LZF大小,占用4字节
char compressed[];//被压缩的内容,占用N字节
} quicklistLZF;
quicklist 对比原始两种编码的改进
quicklist
同样采用了 linkedlist
的双端列表特性,然后 quicklist
中的每个节点又是一个 ziplist
,所以quicklist
就是综合平衡考虑了 linkedlist
容易产生空间碎片的问题和 ziplist
的读写性能两个维度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数据结构。使用 quicklist
需要注意以下 2
点:
- 如果
ziplist
中的entry
个数过少,最极端情况就是只有1
个entry
的压缩列表,那么此时quicklist
就相当于退化成了一个普通的linkedlist
。 - 如果
ziplist
中的entry
过多,那么也会导致一次性需要申请的内存空间过大(ziplist
空间是连续的),而且因为ziplist
本身的就是以时间换空间,所以会过多entry
也会影响到列表对象的读写性能。
ziplist
中的 entry
个数可以通过参数 list-max-ziplist-size
来控制:
list-max-ziplist-size 1
注意:这个参数可以配置正数也可以配置负数。正数表示限制每个节点中的 entry
数量,如果是负数则只能为 -1~-5
,其代表的含义如下:
- -1:每个
ziplist
最多只能为4KB
- -2:每个
ziplist
最多只能为8KB
- -3:每个
ziplist
最多只能为16KB
- -4:每个
ziplist
最多只能为32KB
- -5:每个
ziplist
最多只能为64KB
列表对象常用操作命令
- lpush key value1 value2:将一个或者多个
value
插入到列表key
的头部,key
不存在则创建key
(value2
在value1
之后)。 - lpushx key value1 value2:将一个或者多个
value
插入到列表key
的头部,key
不存在则不做任何处理(value2
在value1
之后)。 - lpop key:移除并返回
key
值的列表头元素。 - rpush key value1 value2:将一个或者多个
value
插入到列表key
的尾部,key
不存在则创建key
(value2
在value1
之后)。 - rpushx key value1 vaue2:将一个或者多个
value
插入到列表key
的尾部,key
不存在则不做任何处理(value2
在value1
之后)。 - rpop key:移除并返回列表
key
的尾元素。 - llen key:返回列表
key
的长度。 - lindex key index:返回列表
key
中下标为index
的元素。index
为正数(从0
开始)表示从队头开始算,index
为负数(从-1开始)则表示从队尾开始算。 - lrange key start stop:返回列表
key
中下标[start,end]
之间的元素。 - lset key index value:将
value
设置到列表key
中指定index
位置,key
不存在或者index
超出范围则会报错。 - ltrim key start end:截取列表中
[start,end]
之间的元素,并替换原列表保存。
了解了操作列表对象的常用命令,我们就可以来验证下前面提到的列表对象的类型和编码了,在测试之前为了防止其他 key
值的干扰,我们先执行 flushall
命令清空 Redis
数据库。
接下来依次输入命令:
lpush name zhangsan
type name
object encoding name
可以看到,通过 type
命令输出的是 list
,说明当前 name
存的是一个列表对象,并且编码是 quicklist
(示例中用的是 5.0.5
版本)。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 Redis
中 5
种常用数据类型中的 列表对象,并介绍了底层的存储结构 quicklist
,并分别对旧版本的两种底层数据 linkedlist
和 ziplist
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了为什么 Redis
最终要采用 quicklist
来存储列表对象。
为了加快速度,Redis都做了哪些“变态”设计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dis可以用来做什么?(摘自http://www.lianpenglin.cc廉鹏林博客)
Redis 是互联网技术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存储中间件,它是「Remote Dictionary Service」的首字母缩写,也就是「远程字典服务」.Redis 以其超高的性能.完美的文档.简洁易懂的 ...
- Redis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https://blog.csdn.net/u014229282/article/details/81174202 最近阅读了<redis设计与实现>,这是一本比较枯燥的书,毕竟涉及到re ...
- Redis入门(二)-Redis能够做什么
引言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讲述了Redis的基本知识让读者对Redis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这一节我们就来看一下Redis究竟能做什么. 上一节我们提到了Redis可用作数据库,高速缓存和消息队列代理.这 ...
- 3.redis 都有哪些数据类型?分别在哪些场景下使用比较合适?
作者:中华石杉 面试题 redis 都有哪些数据类型?分别在哪些场景下使用比较合适? 面试官心理分析 除非是面试官感觉看你简历,是工作 3 年以内的比较初级的同学,可能对技术没有很深入的研究,面试官才 ...
- redis可以做什么?
redis可以做什么? 1.缓存,毫无疑问这是Redis当今最为人熟知的使用场景.在提升服务器性能方面非常有效: 2.排行榜,如果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来做这个事儿,非常的麻烦,而利用Redis的So ...
- 《【面试突击】— Redis篇》--Redis都有哪些数据类型?分别在哪些场景下使用比较合适?
能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才能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关注编程大道公众号,让我们一同坚持心中所想,一起成长!! <[面试突击]— Redis篇>--Redis都有哪些数据类型?分别在哪些场景下使用 ...
- gcc都做了什么优化
直接上程序: setjmp和longjmp是处理函数嵌套调用的,goto语句不能跨越函数,所以不选择goto. #include <setjmp.h> int setjmp(jmp_buf ...
-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都做了什么
1. 我的理解./configure: 确保接下来的make以及make install所依赖的文件没有问题make: build编译连接生成可执行程序make install: 将编译好的可执行 ...
- 从架构演进的角度聊聊Spring Cloud都做了些什么?
Spring Cloud作为一套微服务治理的框架,几乎考虑到了微服务治理的方方面面,之前也写过一些关于Spring Cloud文章,主要偏重各组件的使用,本次分享主要解答这两个问题:Spring Cl ...
随机推荐
- activiti环境安装
使用Eclipse安装activiti插件的时候,没有安装成功,参考这边文章才成功,链接: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4dc408480d4201c8d846f ...
- spring入门学习
开发步骤: 1.导入Spring开发的基本坐标 2.编写接口和实现类 3.创建Spring核心配置文件 4.在Spring核心配置文件中配置实现类 5.使用Spring的API获得Bean实例Bean ...
- 2020-2021-1 20209307 《Linux内核原理与分析》第九周作业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2021-1Linux内核原理与分析)>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2020-2021-1Linux内核原理与分析第九周作业> 这个作业的目标 & ...
- angular8 页面滚动到某一个特定位置
背景:使用angular8安装的 Fuse-v8.0.0-demo 后台的框架 锚点: id='nearby' 流程:无论是点击触发方法也好,还是直接调用方法也好,这里只写 引入: import {C ...
- 【收藏】关于元数据(Metadata)和元数据管理,这是我的见过最全的解读!
本文主要从元数据的定义.作用.元数据管理现状.管理标准和元数据管理功能等方面讲述了我对元数据(Metadata)和元数据管理的认知及理解. 元数据管理 一.元数据的定义 按照传统的定义,元数据(Met ...
- nacos注册中心源码流程分析
作为一个注册中心,和eureka类似,核心的功能点: 1.服务注册:nacos客户端携带自身信息向nacos服务端进行注册. 2.服务心跳:客户端定时向服务端发送心跳,告知服务端自己处于可用状态 3. ...
- MySQL误删除用户怎么解决
前言:在不考虑到原来用户对关联数据库的授权问题的情况下,有以下两种思路解决 #1.安全模式修改 第一步:关闭数据库服务: [root@db01 ~]#/etc/init.d/mysqld stop 第 ...
- CentOS7 实战源码安装mysql5.7.17数据库服务器
CentOS7 实战源码安装mysql5.7.17数据库服务器 简介:实战演练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搭建 mysql简介: 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现在是oracle公司旗下的 ...
- pathon基础2
支持不同文件,不同sheet页 import xlrdimport xlwtimport osimport time; #往日志文件中追加内容函数def writeLogfile(filename,c ...
- java instanceof 判断是否是String
if(formbean.getBean().get("RZZGMCM") instanceof String){ formbean.getBean().put("RZZ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