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SPI原理浅谈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模块之间交互采用接口编程,通常情况下调用方不需要知道被调用方的内部实现细节,因为一旦涉及到了具体实现,如果需要换一种实现就需要修改代码,这违反了程序设计的"开闭原则"。所以我们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使用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另一种是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API通常被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使用,而SPI通常被框架扩展人员使用。
在进入下面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再加深一下API和SPI这两个的印象:
API:由实现方制定接口标准并完成对接口的不同实现,这种模式服务接口从概念上更接近于实现方;
SPI:由调用方制定接口标准,实现方来针对接口提供不同的实现;从前半句话我们来看,SPI其实就是"为接口查找实现"的一种服务发现机制;这种模式,服务接口组织上位于调用方所在的包中,实现位于独立的包中。
API和SPI简略图示:
看完上面的简单图示,相信大家对API和SPI的区别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我们使用SPI机制来实现我们一个简单的日志框架:
第一步,创建一个maven项目命名为spi-interface,定义一个SPI对外服务接口,用来后续提供给调用者使用;
package cn.com.wwh;
/**
*
* @FileName Logger.java
* @version:1.0
* @Description: 服务提供者接口
* @author: wwh
* @date: 2022年9月19日 上午10:31:53
*/
public interface Logger { /**
*
* @Description:(功能描述)
* @param msg
*/
public void info(String msg); /**
*
* @Description:(功能描述)
* @param msg
*/
public void debug(String msg);
}
package cn.com.wwh;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erviceLoader; /**
*
* @FileName LoggerService.java
* @version:1.0
* @Description: 为服务的调用者提供特定的功能,是SPI的核心功能
* @author: wwh
* @date: 2022年9月19日 上午10:33:30
*/
public class LoggerServic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Service INSTANCE = new LoggerService(); private final Logger logger; private final List<Logger> loggers = new ArrayList<>(); private LoggerService() {
//ServiceLoader是实现SPI的核心类
ServiceLoader<Logger> sl = ServiceLoader.load(Logger.class);
Iterator<Logger> it = sl.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loggers.add(it.next());
} if (!loggers.isEmpty()) {
logger = loggers.get(0);
} else {
logger = null;
}
} /**
* @Description:(功能描述)
* @return
*/
public static LoggerService getLoggerService() {
return INSTANCE;
} /**
*
* @Description:(功能描述)
* @param msg
*/
public void info(String msg) {
if (logger == null) {
System.err.println("在info方法中没有找到Logger的实现类...");
} else {
logger.info(msg);
}
} /**
*
* @Description:(功能描述)
* @param msg
*/
public void debug(String msg) {
if (logger == null) {
System.err.println("在debug方法中没有找到Logger的实现类...");
} else {
logger.info(msg);
}
}
}
将上面这个这个项目打成spi-interface.jar包。
第二步,新建一个maven项目并导入第一步中打出来的spi-interface.jar包,这个项目用来提供服务的实现,定义一个类,实现第一步中定义的cn.com.wwh.Logger接口,示例代码如下:
package cn.com.wwh; import cn.com.pep.Logger; /**
*
* @FileName Logback.java
* @version:1.0
* @Description: 服务接口的实现类
* @author: wwh
* @date: 2022年9月19日 上午10:50:31
*/
public class Logback implements Log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bug(String msg) {
System.err.println("调用Logback的debug方法,输出的日志为:" + msg);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fo(String msg) {
System.err.println("调用Logback的info方法,输出的日志为:" + msg);
} }
同时在当前项目的classpath路径下建立META-INF/services/文件夹(至于为什么这么建立目录,我们一会儿再解释),并且新建一个名称为cn.com.wwh.Logger内容为cn.com.wwh.Logback的文件,这一步是关键(具体作用后面再详细说明),然后将上面第二步这个这个项目打成spi-provider.jar包,供给之后使用,我目前使用的开发工具是Eclipse,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编写测试类,新建一个maven项目,命名为spi-test,导入前面两个步骤打的spi-interface.jar和spi-provider.jar这两个jar包,并编写测试代码,示例如下:
package cn.com.wwh; import cn.com.pep.LoggerService; /**
*
* @FileName SpiTest.java
* @version:1.0
* @Description:
* @author: wwh
* @date: 2022年9月19日 上午10:56:31
*/
public class Spi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gerService logger = LoggerService.getLoggerService();
logger.info("我是中国人");
logger.debug("白菜多少钱一斤");
}
}
SPI的大致原理是:应用启动的时候,扫描classpath下面的所有jar包,将jar包下的/META-INF/services/目录下的文件加载到内存中,进行一系列的解析(文件的名称是spi接口的全路径名称,文件内容应该是spi接口实现类的全路径名,可以用多个实现类,在文件中换行保存),之后判断当前类和当前接口是否是同一类型?结果为true,则通过反射生成指定类的实例对象,保存到一个map集合中,可以通过遍历或者迭代的方式拿出来使用。
SPI实质就是一个加载服务实现的工具,核心类是ServiceLoader,其实了解了SPI的原理,我们再接着探究JDK中的源码就没有那么费力了,下面我们开始源码分析吧。
ServiceLoader类是定义在java.util包下的,使用final定义禁止子类继承和修改,实现了Iterable接口,使得可以通过迭代或者遍历的方式获取SPI接口的不同实现。
从上面的我们所举的例子中,我们知道SPI的入口是ServiceLoader.load(Class<S> service)方法,我们来看看它都干了什么?
这4步总的来说,就是使用指定的类型和当前线程绑定的classLoader实例化了一个LazyIterator对象赋值给lookupIterator这个引用,并且清除了原来providers列表中缓存的服务的实现。接下来我们调用了ServiceLoader实例的iterator()方法获取了一个迭代器,代码如下:
1 public Iterator<S> iterator() {
2 //通过匿名内部类方式提供了一个迭代器
3 return new Iterator<S>() {
4 //获取缓存的服务实现者的迭代器
5 Iterator<Map.Entry<String, S>> knownProviders = providers.entrySet().iterator();
6
7 //判断迭代器中是否还有元素
8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9 //缓存的服务实现者的迭代器中已经没有元素了
10 if (knownProviders.hasNext())
11 return true;
12 return lookupIterator.hasNext();//判断延迟加载的迭代器中是否还有元素
13 }
14
15 //获取迭代其中的下一个元素
16 public S next() {
17 if (knownProviders.hasNext())
18 return knownProviders.next().getValue();
19 return lookupIterator.next();//获取延迟加载的迭代器中的下一个元素
20 }
21
22 public void remove() {
23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24 }
25 };
26 }
我们接着调用上步获取的迭代器it的hasNext()方法,因为我们在ServiceLoader.load()过程中其实是清除了providers列表中的缓存服务实现的,所以其实调用的是lookupIterator.hasNext()方法,如下:
1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2 if (nextName != null) {//存在下一个元素
3 return true;
4 }
5 if (configs == null) {//配置文件为空
6 try {
7 String fullName = PREFIX + service.getName();//获取配置文件路径
8 if (loader == null)
9 configs = ClassLoader.getSystemResources(fullName);
10 else
11 configs = loader.getResources(fullName);//加载配置文件
12 } catch (IOException x) {
13 fail(service, "Error locating configuration files", x);
14 }
15 }
16 //遍历配置文件内容
17 while ((pending == null) || !pending.hasNext()) {
18 if (!configs.hasMoreElements()) {
19 return false;
20 }
21 pending = parse(service, configs.nextElement());//配置文件内容解析
22 }
23 nextName = pending.next();//获取服务实现类的全路径名
24 return true;
25 }
26
假如上部判断为true,紧接着我们又调用了迭代器it的next()方式,同理也调用的是lookupIterator.next()方法,源码如下:
1 public S next() {
2 if (!hasNext()) {
3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4 }
5 String cn = nextName;//文件中保存的服务接口实现类的全路径名
6 nextName = null;
7 Class<?> c = null;
8 try {
9 //获取全限定名的Class对象
10 c = Class.forName(cn, false, loader);
11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x) {
12 fail(service, "Provider " + cn + " not found");
13 }
14 //判断实现类和服务接口是否是同一类型
15 if (!service.isAssignableFrom(c)) {
16 fail(service, "Provider " + cn + " not a subtype");
17 }
18 try {
19 //通过反射生成服务接口的实现类,并判断这个实例是否是接口的实现
20 S p = service.cast(c.newInstance());
21 //将服务接口的实现缓存起来,并返回
22 providers.put(cn, p);
23 return p;
24 } catch (Throwable x) {
25 fail(service, "Provider " + cn + " could not be instantiated", x);
26 }
27 throw new Error(); // This cannot happen
28 }
其实spi实现的主要流程是:扫描classpath路径下的所有jar包下的/META-INF/services/目录(即我们需要将服务接口的具体实现类暴露在这个目录下,之前我们提到需要在实现类的classpath下面建立一个/META-INF/services/文件夹就是这个原因。),找到对应的文件,读取这个文件名找到对应的SPI接口,然后通过InputStream流将文件内容读出来,获取到实现类的全路径名,并得到这个全路径名所表示的Class对象,判断其与服务接口是否是同一类型,然后通过反射生成服务接口的实现,并保存在providers列表中,供给后续的使用。
SPI这种设计方式为我们的应用扩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它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Java SPI 在查找扩展实现类的时候遍历 SPI 的配置文件并且将实现类全部实例化,假设一个实现类初始化过程比较消耗资源且耗时,但是你的代码里面又用不上它,这就产生了资源的浪费。所以说 Java SPI 无法按需加载实现类。
另外,SPI 机制在很多框架中都有应用:slf4j日志框架、Spring 框架的基本原理也是类似的反射。还有 Dubbo 框架提供同样的 SPI 扩展机制,只不过 Dubbo 和 spring 框架中的 SPI 机制具体实现方式跟咱们今天学得这个有些细微的区别(Dubbo可以实现按需加载实现类),不过整体的原理都是一致的,我们今天先对SPI有个简单的了解,相信有了今天的基础理解剩下的那几个也不是什么难事。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了,文章中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大佬批评指正,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Java中的SPI原理浅谈的更多相关文章
- 对kotlin和java中的synchronized的浅谈
synchronized在java中是一个关键字,但是在kotlin中是一个内联函数.假如分别在java和kotlin代码锁住同一个对象,会发生什么呢,今天写了代码试了试.首先定义people类 12 ...
- Java中Integer和String浅谈
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八种:int.char.boolean.byte.long.double.float.short.Java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数据在Java中也是一种对象.我们用基本 ...
- Java中常用修饰符浅谈
一.public.protected.default和private修饰符的作用域 public:在java程序中,如果将属性和方法定义为 public 类型,那么此属性和方法所在的类和及其子类,同一 ...
- Java中的容器 I————浅谈Queue和PriorityQueue
一.Queue的实现 通过LinkedList类实现Queue接口来完成对Queue的实例类的实现,代码如下: Queue<Integer> queue=new LinkedList< ...
- Java中的容器 I————浅谈List
一.List接口的继承关系 List接口是Collection接口的子接口,而ArrayList和LinkedList以及Vector是其实现类. List的特点是可以将元素维护在特定的序列中,可以再 ...
- Java线上问题排查神器Arthas快速上手与原理浅谈
前言 当你兴冲冲地开始运行自己的Java项目时,你是否遇到过如下问题: 程序在稳定运行了,可是实现的功能点了没反应. 为了修复Bug而上线的新版本,上线后发现Bug依然在,却想不通哪里有问题? 想到可 ...
- CSRF漏洞原理浅谈
CSRF漏洞原理浅谈 By : Mirror王宇阳 E-mail : mirrorwangyuyang@gmail.com 笔者并未深挖过CSRF,内容居多是参考<Web安全深度剖析>.& ...
- .net中对象序列化技术浅谈
.net中对象序列化技术浅谈 2009-03-11 阅读2756评论2 序列化是将对象状态转换为可保持或传输的格式的过程.与序列化相对的是反序列化,它将流转换为对象.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可以轻松地存储 ...
- 【Java】深入理解Java中的spi机制
深入理解Java中的spi机制 SPI全名为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JDK内置的一种服务提供发现机制,是Java提供的一套用来被第三方实现或者扩展的API,它可以用来启用 ...
随机推荐
- NC21181 重返小学
NC21181 重返小学 题目 题目描述 时光依旧,岁月匆匆.转眼间,曾经的少年郭嘉烜已经长大成人,考上了一所优秀的大学--兰州大学.在经历了一年来自牛顿.莱布尼茨.拉普拉斯的精神洗礼后,他终于决 ...
- Thread和Runnable的区别和匿名内部类方式实现线程的创建
如果一个类继承Thread,则不适合资源共享.但是如果实现了Runable接口的话,则很容易的实现资源共享. 总结:实现Runnable接口比继承Thread类所具有的优势: 1.适合多个相同的程序代 ...
- 2019 CSP-J 初赛解析
题面,成绩不是真实水平,就挑重点说一说 老师给的解析 T5 这是二分查找,属于是我的代码理解不太对 我的理解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 C++ delete后的指针在不同编译器下的状态差异
今天看到小伙伴分享的一个问题,小伙伴用的MSVC2019编译器,在对delete后的指针进行取值操作时触发了访问冲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
- 记录自己NVIDIA GeForce MX250迷之安装cuda+pytorch成功了
电脑是ubuntu20.4 Pop!_OS 20.04 LTS MX250显卡并没有列在CUDA支持的GPU里 希望文中链接的别人的博客不会消失掉. 安装了英伟达的驱动 参考了这一篇:Ubuntu 安 ...
- IO多路复用epoll
0 why: 问题来源 0.1 网络编程流程 //创建socket int s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port bind(s, ...
- 千位分隔符在web开发中的作用
有千位分隔符会被认为是数字,否则在移动端会被直接识别成手机号 在开发实战中主流实现方式是添加meta标签 <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 ...
- 关于 Python 的 import
好久以前就被 Python 的相对与绝对导入所困扰.去年粗浅探究后自以为完全理解,近来又因 sys.path[0] 和 os.getcwd() 的不一致而刷新了认知... Python 官方文档 5. ...
- DeiT:注意力也能蒸馏
DeiT:注意力也能蒸馏 <Training data-efficient image transformers & distillation through attention> ...
- WPS衍生新软件,填补一大缺憾,让office汗颜,Excel用户很开心
首先,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 WPS今天宣布品牌升级,有了更明确的品牌定位:专注创新的国民办公软件.WPS已有34年的历史了,自1988年诞生之日起,它在求伯君和雷军的带领下,一路披荆斩棘,虽有坎坷,但 ...